第221章

  姜阿公点点头表示理解。
  袁祈昨天累了一天,睡个懒觉并不稀奇。
  影青也不是第一次被半碗酒放倒,前天晚上也是。
  他这么想着,放下汤盆,抬头见纪宁视线停在姜桓身上。
  而姜桓也停下了扫地,扫帚拄在手里不明地跟他对望。
  “看我,忘说了。”姜阿公过去拉着姜桓胳膊介绍,“这个是我儿子,我说过的,一直在外边打仗,昨晚才回来。”
  “嗯。”纪宁目光在他含笑的眼上停顿了瞬又挪开。
  姜桓低头问姜阿公:“这位是谁?长得可真俊俏。”
  没等姜阿公回答,纪宁自己说:“我叫纪宁。”
  也不用别人反应,接道:“我出去看看房子。”
  “啊?”姜阿公问:“早饭不吃了?”
  纪宁两只脚都已经迈出了门,晨光映的耳根泛红,“不了。”
  枝头上的喜鹊叫了两声,姜桓和姜阿公不约而同地对视了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不明所以。
  姜阿公说:“这个年轻人就这么个脾气,不愿意说话,对谁都这样。他们一块的,有一个很爱说话,跟你也像……来,咱爷俩吃饭。”
  姜桓将扫帚放回去,跟着他坐下,帮忙盛汤拿筷,一点儿都没有将纪宁冷漠的态度放在心上。
  等到他们吃了早饭又收拾好院子,袁祈和影青依旧没有睡醒。
  姜阿公有点担心,进屋看了看,袁祈就像之前那样平躺着,酒气是消了,但依旧深睡。
  他无奈叹口气,“这事儿怪我,昨晚真不应该让他喝那么多酒。”
  先前还以为,袁祈是个酒量好的人,没想到也这么不经醉。
  姜桓宽慰,“反正就是多睡会儿,咱们自家酿的酒,也不伤身。”
  “我们先过去吧,老三他们应该过去了。”
  今天还有不能耽误的正事,姜阿公说:“反正他醒着不懂这些盖房子的讲究,我去帮忙张罗张罗就成。”
  说着,回过身去往外走,姜桓帮他掀开门帘。
  两人穿过中堂却没有出去,姜阿公回了自己屋里。
  姜桓跟在身后,见他打开木头柜子,从里边那摞衣服的最底下,拿出一张绢帛。
  绢帛已经泛黄,被压的十分平坦,由于年代久远,墨迹已经有洇开的痕迹。
  姜阿公捧着这片薄薄的东西,脚尖往门口挪,展开跟姜桓一起看——那是一张房屋建造结构图,
  “这是那年,我给卿大夫画的宅院其中一快,总共八块,其余的七块都在逃荒路上弄丢了。”
  他粗糙指腹顺墨线描摹,记忆也自脑海中翻涌而出。
  “当时你还不到我腰高,成天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我身后,我走到哪儿,你就跟到哪儿。”
  “那年闹饥荒,主家每顿只给半碗菽粟,你还小,我紧着你吃,可你每次吃两口就说饱了。”
  姜阿公原本要讲的是件趣事,但说到这里时,脸上带着笑,可眼眶却抑制不住地湿了。
  “我那时心粗,至到其他人跟我说你饿的一直喝水,我才明白,你哪是吃饱了,你分明是舍不得吃留给我。你说你啊,也不知道谁教你的,尿都憋不住的年纪……”
  却知道给他省口吃的。
  “孝顺哪用人教,那是天生就会的。”
  姜桓说完,眼见他阿翁用袖子掩面,就要控制不住哭出来,赶忙安慰。
  “不提了阿翁,都过去了,我们不提这些事了,你不是说,要去给那位客人盖房子吗?”
  “是啊。”姜阿公用掌根擦干眼角,将帛画小心折起来揣进袖子。
  “不过这张图还得改改,咱们先过去。”
  姜阿公选的那块地方果然就在自己屋后,离着不到百米。
  他跟姜桓过去的时候,只有纪宁在那里等着。
  询问后才知道,其他人先到了,见他没来,于是去山上看看袁祈昨天选的那几棵树,怕他少不经事的选了椿树、槐树之类的犯了忌讳。
  姜桓跟纪宁今早已经见过面,再次相遇后客气点头。
  纪宁却避开他视线,主动将目光挪向一旁。
  趁着人没回来,姜阿公先用步子大致丈量土地,看着凹凸不平的地面计划着怎么找平。
  没过多久,看树的人回来了,纷纷说袁祈眼光不错,找的都是桩好结实的木材,又瞧见陌生的姜桓,没等开口问,对方就喊了姜阿公一声“阿翁”。
  大伙儿瞬间明白,早就听说姜阿公有个在外打仗的儿子,如今总算回来。
  新房动工,亲人相逢——双喜临门。
  姜桓昨夜刚回,村里人本不想用他,要他歇歇。但姜桓不肯,执意要帮忙,姜阿公也帮腔。
  说他力气大,一身牛劲。
  姜阿公先是跟几个人说了自己刚才丈量过后的计划,挖哪里垫哪里。
  他年纪大了,讨论过后就坐在一边树荫下看着,偶尔指点。
  纪宁本想帮忙,但姜桓抢了他农具拒绝。
  其余人也让他休息,毕竟这人从外表上看起来身条纤瘦,也不是能干重活的人。
  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大小伙们早就热的光了膀子。
  上午已经把地基本摊平,下午就能放线,放好线后才能动工挖地基。
  姜阿公说:“太阳这么毒,你们今下午就歇歇吧,等稍凉些,让姜桓来放线。明天趁早晨,再来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