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朝闻道> 第21章

第21章

  权利深处,也是利益交集之处,因交集而生共同,形成敌体,随之成党派,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他这般寒门之臣,本就无根基,不似世家寒门一样有盘根错节的势力,追根究底他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如何立足?
  如果不成党派,他最终也不过是无根之木、浮水之萍罢了。
  更遑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
  这个道理他懂,可李来济怎么就不明白呢?
  王铎面对他的讽刺,也毫不客气的回应道:“既然回来了就多看看长安风光,别哪日又回你的汴州了。”
  李来济听此话,直道:“托中书令的福,下官一定细赏这风光。”
  “下官就不叨扰中书令了,告辞。”
  “慢走不送。”王铎冷声道。
  他一直看着李来济的背影,直到彻底消失在政事堂。
  夜晚,幽微的烛火光在王铎的脸上浮动着,他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良久,他写下一份文书,文书上的字渐渐堙于浓浓夜色中。
  ——
  天色渐明,阳光打在窗棂上,紫宸殿内熏烟袅袅。
  齐珩自前日从汴州回来便一直心头惦念这四句诗,便在纸上写了下来。
  高翁的话有些刺激到他了,虽然他也想承认,但他还是不甘心,所以他今日约了谢晏来,他想让谢晏看看这四句。
  谢晏一袭青衫大步流星地迈入紫宸殿,前些日子他与齐珩一同去汴州处理一些事情,好不容易今日他该休沐,齐明之这个家伙非要叫他入宫来,是以他并未穿公服,随意找了个常服来穿,那潇洒肆意活脱脱一个邻家少年。
  “六郎你找我?”谢晏问道。
  齐珩将纸张推至谢晏面前,用指头点了点,问他:“你看看这四首诗。”
  谢晏拿起纸张,眼底抹过惊艳之色,连对齐珩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高昂激动,他问道:“这你写的?”
  “嗳呦天爷呦,我家六郎何时在诗词上有如此造诣了?”谢晏惊叹道。
  他忍不住怀疑,面前这个人是齐明之么?
  齐珩的骑射、琴技、书道都是被祖父夸赞过得,但唯独论作诗词歌赋齐珩是真无能为力,在这方面上他甚至还不如谢晏。
  谢玄凌当时说齐珩是灵性不足?
  如今竟然作出此等诗句,祖父要是知道了估计会非常欣慰。
  这诗的前两句虽一般,但好在后两句极佳!胸襟开阔有睥睨天下之气,算是带动了整首诗的格局。
  但霁长安踏青云,有志气!
  “你只管说哪里不好便是。”齐珩道。
  谢晏便直言不讳:“此诗前两句平平,唯独后两句胸襟开阔,尤其结句以直致见风格,词意俱尽,如截奔马,【8】整体来看把前两句去掉最好。”
  谢晏说着并看向齐珩,只见说完最后一句时发现齐珩的脸色越来越黑。
  齐珩哑然,不知说些什么。
  他承认确实他在诗词上实在有所欠缺,哪怕他一直在努力的学,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成效。
  果然,诗词这事,得看人。
  他见那女子不过十五六岁,如此年纪便能写出如此有灵性的诗句,未来前途将不可限量,估计来日会是第二个“顾有容”。
  明珠迟早会闪耀于天下,更何况她是世家贵女,他且待来日看她的造化吧。
  他相信,这一日不会太远。
  “这不是我写的。”齐珩淡淡道。
  谢晏才敛了方才的神色,释然道:“我说呢,你什么时候诗词这么好了,我估计也就这前两句是你写的吧。”
  果然,是他高估齐明之了。不过,写这诗句的人,不是凡品。他倒是奇了。
  “这后两句谁写的?”谢晏问道。
  “一个女子。”齐珩答。
  谢晏问:“女子?谁家的?”
  “不知。”
  谢晏被噎住了,只道:“想必定是位佳人。”
  后来又补了一句:“总归你是没机会了。”
  他可没忘了,齐珩身上还背着一个婚事呢!
  齐珩顿时无语,没再搭理他。
  谢晏笑了笑,他知道齐珩是不会纳妃的,齐珩是君子,眼下又与东昌公主家的那位结了亲。
  帝后大婚之前,他不会纳妃,他绝不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妻留这么一个下马威的。
  齐珩对自己的妻子一定会非常好,无论她是谁家的女儿。
  正因为这样,他才会这么说,就是为了给齐明之添点堵。
  【1】公衙:官员办事的地方。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中积水如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告身的用纸:参考唐朝告身的用纸
  【3】告身:官员任职必赐的文书,借鉴唐朝
  【4】御史台职能参考网络
  【5】参考唐朝任官的流程
  【6】乌台:御史台
  【7】符号前引用的句子参考《晋书·郤诜传》
  【8】对后两句的评价参考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9】长贰:正副官
  第010章 朝斯夕斯
  镇国东昌公主府,府内女使厮仆来来往往洒扫庭院,公主寝阁内,齐令月亲手烹了一壶茶,给江式微倒了一盏。
  江式微低首,双手接过茶盏,便听东昌公主含笑意的话音:“这茶烹得不算甚好,倒也还能入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