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ber,有这么惯孩子的吗?
  诸公子公主:“……”
  父皇,您的人设崩了啊!父皇,儿臣真的哭得好大声啊,这样宠孩子的事情,您从来都没有对儿臣干过啊!
  (大哭.jpg)
  始皇陛下:“……”
  乖,早点睡,梦里什么都有。
  第962章 番外 太平令(62)
  【章台宫中的秦王夫妻开始研究起育儿经,令他们头疼的太·熊孩子·子却捂着耳朵往前冲,哪怕秦王又遣了蒙毅来,也不妨碍她装不懂。
  八月底,一行人抵达最后一站临晋,隔着大河眺望对面的蒲坂后,就近找了棵大树,在树荫下围成圈席地而坐,开始讨论起关中水利网的架构。
  以郑国渠为首,六辅渠、白渠、龙首渠、成国渠、灵轵渠……
  密密麻麻,遍及关中。】
  “嘶……”
  不仅是水利专家们压力山大,诸秦君迅速在脑海中构思了一下,心底也不由得沉甸甸的,老秦人更是本能地惊恐——
  大工程,意味着徭役。
  于朝廷,不过一句轻飘飘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落在黎庶身上,却是数不清的血泪与苦楚。
  秦人本能地感到恐慌。
  但一想,以殿下爱护他们的性子,定然不会如此丧心病狂,于是在短暂的骚乱之后,又平静下来。
  隔壁六国:“……”
  那什么,他们作为战败国的黎庶,殿下应该不会让他们去修吧?
  肯定不会!
  殿下可是说了,“大秦的民力是要体恤的,非我族类除外”,等到大秦一统天下,他们自然就是秦人,怎么会非我族类呢?
  对吧?
  [崽,从小爱修渠啊!]
  [大秦建筑集团执行总裁果然名不虚传(大拇指.jpg]
  [不过姮崽确实眼光精准啊,虽然她关于关中水利的构想搁置了许多年,但一统天下后的大基建就是以此为蓝图的,彻底修成后关中平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天府之国家,许大家的《太平令》就是为此盛景歌功颂德的。]
  [不止关中啦,赵地、韩地、楚地……她走到哪就把水利工程修到哪。]
  [能理解,毕竟水利工程兼具灌溉、防洪、漕运、资源调配等多功能于一体,既是民生工程,也关乎国家战略布局。]
  [还有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我们姮姐和政哥可是一脉相承的爱修路啊!]
  天下黎庶:“!!!”
  黎庶们再次不可控制地心底一慌,但听着似乎准备从异族抓奴隶来修……
  啊,那没事了。
  只要不是他们,谁来修都行,最好多修点。
  ——黎庶们也不是傻的,修渠修路的好处他们自然知道,只要不让他们成为代价,自然多多益善。
  诸子百家:“……”
  这是不是有亿点点太虎狼之秦了?殿下?要不咱克制收敛一点呢?
  墨翟许行、孔孟等诸子百家的大贤们欲言又止、止言又欲。
  照天幕所言,在全国铺设水利网与交通网,何止能用“大工程”来形容?至少也是要投入数以百万计的人力的!
  异族能有多少人?这不是几乎等同于灭一国便尽掠其民充为奴隶?
  虽为蛮夷,但罪不至此啊!
  可话又说回来,铺设水利网与交通网于秦廷、于秦人都有说不尽的好处,代价不过是区区异族……
  不不不,不能这样想。
  (善哉善哉.jpg)
  [不过吧,姮姐对异族也确实挺狠的,这些年西洲东洲那边不是掀起考古热?姮姐在他们口中已经不是一般的大魔王了。]
  [考古?考什么古?竟然还有古可考吗?(白眼.jpg]
  [姮姐:在?觉得我做事情不够干净?(微笑.jpg]
  [?哈哈哈哈属实是地狱笑话了(惊悚脸.jpg]
  [等等,西洲和东洲这些地方跟姮姐有什么关系?她在位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打到这些地方啊!]
  [都一样啦!反正都是老嬴家的皇帝干的,作为祖宗背个锅怎么啦!]
  知韫:“……”
  虽然但是,她爹才是大秦的始皇帝、老祖宗,为什么不让他背锅!
  (生气╰_╯)
  [不过让姮姐背锅好像也没毛病,毕竟大秦对异族基本都是延续她的行事风格,变都不带变的。]
  [秦·种族主义·大帝·华夏至上·嬴姮!]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所周知,姮姐对异族那是人我要、地我也要,剩下的文化啥的,觉得还不错的拾掇拾掇吸纳进来,剩下的全毁了。]
  [所有书籍全部烧掉,与祭祀和文化沾点边的东西全部毁掉,甚至连坟墓里的金银财宝也不放过。]
  [是的没错,驻外秦军兼职盗墓,所掠夺之财富,秦军是与以嬴秦皇室为首的秦廷进行分账的,虽然占比很少,但进入驻外秦军,就相当于踏上发家致富的光明大道。]
  [就这么说吧,近现代所有流行过考古热的地域,没有一个是姮姐在位时就被控制的,甚至执妹和照姐控制的也没有。]
  [后世皇帝们还是心慈手软了点啊(遗憾.jpg]
  诸子百家:“……”
  大贤们瞠目结舌,万万没想到他们心中的明主竟然能虎狼到如此地步!
  这这这……
  他们都已经把人抬到尧舜之君这样的仁圣之主的高度上,准备以此作为明君模板、谏言君王了啊!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儒家大贤们冷不丁想起这句话,痛心疾首,“荀况就是这么教孩子的吗?!”
  好好的孩子,都给教坏了!
  荀子:“……”
  首先,他从来没见过孩子这么干。其次,那时候他应该已经死了。最后,孩子有这么多老师,凭什么就怪他一个人?
  要他说,都怪嬴小米!
  [虽然但是,其实也不能只让姮姐背这口锅,对吧,嬴小米?(斜眼笑.jpg]
  [当年鄢郢之战,婉君火烧楚国王陵,然而考古发现,其实是掘王陵、烧宗庙,没错,大魔王让军队有组织的盗墓了……]
  诸子百家:“……”
  好啊!原来是你!
  就说呢,殿下从小就是个仁慈爱民的性子,怎会如此丧心病狂,原来是你这个无良祖宗带的坏头!
  (痛心疾首.jpg)
  嬴稷:“……”
  白起:“……”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略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一声。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扭捏承认.jpg)
  楚王们:“……”
  楚国和秦国世代联姻啊!
  嬴稷!
  你的亲妈、亲儿媳、亲孙媳、亲女婿都是楚人,你的身上也流着熊姓的血,怎么能下如此狠手?!
  屈原沉默。
  他好像知道他为什么会在鄢郢之战后投江了。
  (裂开.jpg)
  然而,就在进行“起承转米”的日常打卡时,某地陷入诡异的宁静——
  咳,那什么,想当年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始皇陛下,而后陛下盛怒之下灭燕,大概也许似乎……也是这样干的?
  殿下果然肖父。
  不。
  是嬴秦果然一脉相承。
  (认真脸.jpg)
  [不过实话实说昂,虽然大秦在政哥和姮姐手里跟一言堂没区别,但大秦对外的政策其实也不是姮姐一人决定的,显然是秦廷在综合考虑后选择出的最恰当方式。]
  [对啊,我之前还听过一个专家的分析,核心内容就是姮姐对异族的态度转变及其原因,以及为何当时的贵族、官吏、诸子百家、庶民等都支持她。]
  诸秦君不由得面色一肃,诸子百家的大贤也精神一振——
  [很简单——不得不。]
  [大概因为大秦是在政哥手里一统天下的,所以大家一般都忽略了它并非是一个新生的政权,其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看上去年轻,实际却古老。]
  [而且最可怕的,新生的大秦不仅需要变法来治愈它本身就有的“老人病”,还遇上了更棘手的问题——战后婴儿潮。]
  [秦历元年和秦历五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两次人口普查,第一次普查的数据大概是三千多万,不过因为那时候天下刚刚一统,可能有隐匿的人口没统计进来,然后到了秦历五年,人口跨过四千万大关,暴涨了几百万。]
  [各位,以那个年代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这已经触及人口红线了。]
  [更可怕的是,乱世已经结束了,太平之世下,人口还会不断地、持续性地增长,直到人地矛盾尖锐到无法解决。]
  始皇与诸秦君面色严肃。
  当人地矛盾尖锐到无法解决之后会怎么样呢——战争爆发,秦亡。
  这才是最大的危机。
  什么六国余孽,终究只是阴沟里的老鼠,只要天下人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很少有人会提着全家的脑袋掺和造反。
  可若天下人活不下去了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