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至于知韫,纯粹是误伤。
  当然,就算她是小孩,也不妨碍心眼小的人暗戳戳忮忌她。
  “蠢货。”
  栎阳殿下表示无语,“曾大父诸子中,论长,有公子傒,论嫡,有大父,论爱论贤更是沾不上他的边,他哪来的这么多戏?”
  ——庄襄王归秦后,认华阳太后为母,算是有了嫡出的名分。
  “自己蠢,又生一窝蠢的。”
  知韫给予这一蠢蠢一窝的一家子辛辣点评,而后问道,“养不教、父之过,阿父打算怎么处理他们?”
  秦王言简意赅,“死了。”
  “……哦。”
  有被自家亲爹的雷厉风行震惊到的小姑娘愣了一会儿才点点头。
  “辱及君王,是该杀。”
  秦法极严,用刑极重,尤其注重维护君王威严,像这种忤逆犯上的大不敬之罪,轻轻松松就能带着全家去死。
  不奇怪。
  就是这效率有点点高。
  她就睡了一觉的功夫,顶多也就一两个时辰,竟然已经去喝孟婆汤了,速度略有点快哈。
  不愧是当始皇帝的男人。
  等知韫吃完了饭,郑菁先退了出去,给秦王腾出说话的空间。
  知韫对父母相处习以为常。
  她早过了那个非得让父母相亲相爱的年纪,只要他们俩各自过得舒服,且足够爱她,才懒得管这种事情。
  “阿父。”
  知韫盘腿坐在床榻上,“这些日子,我可以回阿母殿中吗?”
  “为何?”
  嬴政一顿,“我不能照顾你?”
  “可以倒是可以。”
  她歪了歪头,小声道,“可是现在已经九月了,岁末岁首多祭祀大事,阿父你会很忙啊,不如让我回去陪着阿母住一段日子呢!”
  “可以。”
  嬴政应允,“最多十日。”
  “为什么?”
  知韫不解,“我前两年也是这时候回去的呀,能住好一段日子。”
  再说了,十天之后就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往年都等闲见不到人影儿的,非要让她回章台殿来住有什么意思?
  睡觉前看她一眼啊?
  虽然她是她爹最爱的小甜果,但也没到安眠药的程度啊!
  “十日后,你的伤应好了。”
  秦王神色平淡,轻飘飘地吐出一句,“今年的祭祀,你与我一起。”
  他垂眸,“没准备好?”
  知韫:“……”
  “阿父,你下次说这种事情,能不能用点有起伏波澜的语气?”
  简直平地一声雷啊!
  当然,吐槽归吐槽,栎阳公主还是十分迅速地伸出爪爪。
  “一言为定!”
  她眉眼弯弯,跟树袋熊一样挂在嬴政的身上,啪叽一口亲在他脸侧,笑盈盈道,“十日就十日,阿父放心,我一定回来,绝对不带耽搁一丁点的!”
  ——生动形象地向秦王展示了“有奶便是娘”、“利益动人心”的变脸绝活。
  嬴政:“……”
  他忍了忍,实在没忍住伸手捏了捏小孩脸颊上的软肉。
  “嬴姮,你真欠打。”
  *
  #春枝暮 政哥:前一秒还在心疼女儿,后一秒又被气的想揍她
  第841章 大秦(55)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无论在哪个王朝,祭祀之事都是极紧要的,务必严肃对待。
  秦国也不例外。
  再者,今年较往年不同。
  依照传达至各郡县的秦王诏令,于秦王政十一年岁首,祭英灵碑、祀英灵阁。为此,奉常与宗正适当调整了各祭祀的时间。
  无他,祭祀英灵关乎国运。
  国家层面的祭祀,甭管是祭天地、神明还是祀嬴秦先王,都是秦王及贵族公卿的事,黔首们大多都是不关心不在意的,顶多在遇上天灾、活不下去的时候,惊恐于秦王是否祭祀好天地神明。
  但祭祀英灵不一样。
  秦国全民皆兵,祭祀英灵与每一个秦人都息息相关。每一个镌刻在英灵碑上的名字,每一个入英灵阁享香火的灵魂,都是他们的父母亲长、兄弟姊妹、儿女孙辈。
  当秦王诏令下达的那一刻,没有一个秦人不为之欢欣,他们积极配合英灵阁的修筑,满心期待这一日的到来。
  卯时初,秦王车架出发。
  “累不累?”
  因着英灵阁修筑于骊山之麓、渭水之滨,故而从章台宫出发还有一段时间,知韫就在车架中吃着热腾腾的包子。
  不垫垫肚子,体力不足。
  “还行。”
  她将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脸颊鼓鼓囊囊的,含糊道,“我又不是所有场合都参与了,没那么累人。再说了,我晚上睡得又早,足够将耗费的体力补回来了。”
  年纪摆在这里。
  嬴政说是让她一起,也只是让她在关键的时刻露个面、参与一把,其他时候她都是在休息的。
  “这些日子是起的早些。”
  嬴政取了帕子给她擦脸,“过了最后几日,就能好好歇一歇。”
  “我只是爱犯懒而已。”
  知韫仰着脸由着他擦拭,笑嘻嘻道,“又没有正事儿,可不是得犯个懒嘛?等以后大了,怕是想犯懒也找不着时间了。”
  秦王是个自律勤勉的。
  就算再疼爱她,但在关乎秦国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允许她偷懒。
  ——她自己也不允许。
  居其位而行其事,若真想过悠闲自在的日子,就别占这个位置。
  “你才几岁?”
  嬴政随意道,“做父亲的还在,总归不会叫你连松快日子都没得过。”
  不就是喜欢睡个懒觉么?
  又不是什么大事,比起贪图美色、宠幸奸佞,小毛病而已。
  “知道阿父爱我呀!”
  小姑娘精致娇俏的眉眼弯弯,歪在他身侧,语气甜丝丝的。
  “只是阿父爱我,我自然也爱阿父,想为阿父分忧,再者,总躲在阿父羽翼下的孩子是飞不高的。”
  她笑吟吟道,“惠文王曾因触犯新法而流于民间,昭襄王曾于燕国为质,阿父和大父曾于赵为质,却都成了一代雄主,由此可见,不经历风雨,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她啧啧感叹,“比如六国,好日子过多了,崽卖爷田不心疼啊!”
  “……所以?”
  嬴政沉默几息,问道,“你想说什么?总不会是也想去民间吃吃苦?”
  ——离秦是不可能的。
  “怎么可能!”
  知韫差点炸毛,而后在她爹含笑的目光中清一清嗓子。
  “像我这样有天赋、有本事还有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孩子,当然不用有这么个流程,但不代表别的孩子不用啊!”
  她越说越理直气壮,“等以后我的伴读们到位了、弟妹们长大了,就让他们去干点活,不识人间疾苦哪行啊?”
  这可都是她的牛马!
  “干活?”
  嬴政挑眉,“什么活?”
  “比如说,种地?”
  栎阳殿下眼神飘忽一瞬,小声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觉得吧,农家的君臣与民共耕也是有点道理的。”
  嬴政:“……”
  他面无表情,“我也要?”
  秦王紧紧盯着自家胆大包天的逆女,俨然一副只要她敢说是,就狠狠抽她的模样。
  “和阿父有甚关系?”
  知韫不解,“只是让小辈们知晓世事之艰、莫要耽于安乐而已,阿父为秦王,自然以国事为重,时间那样宝贵,如何能浪费到种地上?”
  他种的地又不会高产,让他种地,简直就是浪费人才浪费地。
  秦王迅速缓了神色。
  他就说嘛,他家宝贝女儿最是爱他,怎么可能支使他去种地。
  “可。”
  嬴政颔首应允,“你是我的长女,管教弟妹本就理所应当。”
  末了,他补充,“扶苏亦去。”
  没道理漏下一个成为例外,不如一视同仁,反正又不是让他去。
  知韫:“……”
  咦惹,她爹变脸好快哦。
  说话间,车架已至骊山脚下,父女二人肃容正衣、下了马车。
  一条六丈宽的大道,墨色砖石铺就,通往英灵阁。两侧遍植白墨二色相间的菊花,此为高洁之花,寓意孤傲坚毅、正直不屈,正如老秦人一般。
  “拜见王上、殿下。”
  大道两侧是披坚执锐的大秦锐士,其后,是咸阳士人黎庶。
  太乐奏响礼乐。
  在奉常的引领下,秦王率领众人踏过砖石大道、拾阶而上,先于英灵阁前殿祭香,又至殿后广场的英灵碑前祭拜。
  高大的墨色石碑,简简单单,并无刻字,只在上首镌刻一只威风凛凛的玄鸟,玄鸟的爪中衔着一颗五角星。
  知韫手执祭香,站在嬴政的右后方,静静聆听他以秦王之名宣读的祭词与誓词,而后,随众人一道恭谨地躬身三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