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陈大人辛苦。”闻潮落朝修造使还了个礼。
  “咱们这住处都是临时搭的,比较简陋,这段时日恐怕要委屈闻小公子了。”修造使看着四十来岁,晒得有些黑,配上一副瘦高身形,看着跟染了墨的竹竿似的。
  闻潮落顺着对方的话头扫了一眼将要入住的营地,这地方与其说是营地,实际上就是在山脚下找了一处较为平整的地方,搭了几排营帐,连个院墙和篱笆都没弄。
  也不晓得半夜会不会有豺狼虎豹。
  “陈大人言重了,你我都是办差,谈何委屈?”闻潮落想起了来时路上的情形,又道:“距离这里约莫二十多里的地方,有一段路坏了。”
  “此事昨日传讯的人已经通报过了,应该是昨日地动所致,过几日便差人去修。”修造使忙道。
  闻潮落听他这么说,便也没再多问。
  修造使带着闻潮落在营地转了一圈,又朝他知会了祭天台的修造进度。闻潮落并不懂修造之事,也不愿拿着鸡毛当令箭外行指挥内行,所以并未多说什么。
  不过,尽管他自认很识时务,依旧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
  “国公府的小公子了不起啊?来办个差,竟然带了六个随从!”
  “嗨,人家毕竟是太子殿下的小舅子,带十个咱们也管不着啊。”
  因为国公府来的人多,修造使吩咐手下再搭几顶营帐,于是这几人颇为不忿,言语间充满了对闻潮落这位公子哥的不满。
  但不等他们多说,阿福便带着国公府的几人大包小包地走了过来。
  “各位不必忙活,咱们几人要住的营帐自己搭就行。”阿福大步上前,将一个大包袱递给其中一人,而后客客气气地道:“我们小公子念着大伙儿辛苦,让人备了些肉干和点心。”
  “哎呀,闻小公子太客气了。”一人忙道。
  他们来此地已有些时日,整日吃大锅饭早腻了,就想尝点零嘴解解馋。
  “应该的,各位且去歇息吧。”阿福说着指挥自己人去搭营帐,又朝同来的两位厨子道:“一会儿你们去厨房看看有没有缺的,明儿让采买去城里置办。从今天开始,营地里诸位弟兄的伙食咱们就一并包了。”
  此话一出,方才还在表达不满的几人顿时有些尴尬。
  “对了,这位兄弟,麻烦你去帮忙传个话,就说我们同行的人中有大夫。营中若有身体不适或受伤的人,都可以过来看诊,我们来时准备了一些常用的药材。”
  不仅有厨子,还有大夫。
  国公府的人办事未免太体面了吧?
  先前众人背后犯嘀咕,是觉得国公府来的人多给他们添了麻烦,可如今人家不但没有添麻烦,还又是加餐又是安排大夫看诊,任谁也挑不出毛病了。
  “阿福哥,还是你有法子。”另一个同来的小厮朝阿福道:“这帮人一见面时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被你这么一笼络立马就换了副面孔。”
  “咱们家小公子教的。”他家小公子自幼吃不得苦,在武训营那会儿吃的用的都要最好的,营中其他儿郎难免看不顺眼,隔三差五想找茬。
  若是换了旁的少年,说不定要打一架决出个高低来,但闻潮落不喜欢动武。他拿了自己的压岁钱出来,给同屋的少年全部置办了同等规模的吃用,不出半个月,少年们便都成了他的小弟。
  当年国公爷得知后责备他“笼络人心”。
  少年闻潮落却理直气壮,“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闻潮落这套处世哲学,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他在京城的勋贵子弟中人缘极好,到哪儿都能遇到个把熟人。
  甚至就连营地里,都不例外。
  这会儿,他参观完了营地,见自己住的地方还没搭好,便裹了条薄毯坐在一旁看夕阳。谁知这时背后忽然有人叫他:“闻潮落!真是你啊?”
  闻潮落转头看去,眸光一亮,笑道:“知道我今天来,还不在营门口候着?”
  来人看着与闻潮落一般年纪,是国师的关门弟子,名叫卢明宗,与闻潮落自幼一起长大的交情。
  “他们说太子殿下派了你来监工,我还以为哄我呢?”卢明宗走到他身边坐下,揶揄道:“你这金尊玉贵的娇少爷,殿下怎么舍得把你送来吃苦头?”
  “少贫嘴,我不仅要来,我还要住下呢。”闻潮落道。
  “别怪哥哥没提醒你,这可不是个好差事。”
  卢明宗四处看了看,确定近旁没有别人,这才凑到闻潮落耳边,压低了声音道:“昨日地动你在京城应该也感觉到了吧?”
  “我还差点被瓦片开瓢呢。”幸亏祁煊推了他一把。
  “我昨夜卜了一卦,你猜怎么着?”卢明宗神神秘秘地道:“昨日的地动只是个开始,若我所推不错,接下来的三日内,京城必定会有一次更大的地动。”
  更大的地动?
  闻潮落蹙眉看向他,似乎在判断这话的可信程度。
  卢明宗这人看着不着调,但能成为国师的关门弟子,多少还是有点本事的,尤其在卦象一事上,甚为得意。他既然这么说,便不可能是信口开河。
  “不信拉倒。”卢明宗不悦。
  “此事你可有朝陛下汇报?”
  “我师父就在宫里呢,哪儿用得着我多嘴啊。”
  “若是真的,我得给我爹传个信。”
  闻潮落住在营地里还好说,真地动了营帐也砸不死他。可他家里人都在京城,若是地动时房屋受损伤了人,岂不麻烦?
  “你不必担心,此事若陛下知晓,太子殿下也定会知晓。”言外之意,太子定会提醒国公府防范,不需要闻潮落瞎操心。
  话虽如此,闻潮落还是决定明日让采买的人捎个信回家。
  也许是因为听了卢明宗的话,也许是因为白天坐车累着了,当夜闻潮落睡得很不踏实。而且营帐里四处漏风,哪怕盖着被子依旧有些凉飕飕的。
  折腾半宿,闻潮落索性起了身。
  他披上外袍,铺开纸磨了墨,端坐案前写起了话本。
  今日在马车上,他正写到祁煊娶回家的那位娇贵美人不慎扭了脚。明明也不算多重的伤,美人却不肯再下地,进进出出都要让祁煊抱着。
  光是抱着还不行,吃个饭也得祁煊亲自喂,冷了热了都有计较,稍有不慎就要发脾气。话本里的祁煊刚娶了妻尚在兴头上,对这位美人百依百顺,心甘情愿地当牛做马……
  就在闻潮落写得正起劲儿时,外头忽然传来一声闷响。
  这响声似是从灵山的方向而来,听着像是有巨大的山石从山上滚滚而下,和那日闻潮落在宫里地动时听到的声音相似,却又不大一样。
  难道,又地动了?
  闻潮落大步走出营帐。
  就见不远处灵山的方向,腾着淡绿色的幽光,那幽光自山体升腾而上,比山顶足足高了数十丈,看上去像是一大片缭绕的雾气。
  雾气怎么会发光?
  而且是淡绿色的。
  闻潮落怔怔看着那一幕,只见“雾气”不断蒸腾,很快便蔓延开去,几乎将整座灵山都笼罩其中,且有继续扩散之势。
  那场景既奇幻又诡异。
  闻潮落甚至怀疑自己可能是在做梦。
  在经过短暂的震惊后,他转身朝着卢明宗的营帐走去,想把对方叫起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他刚走了几步,便觉脚下的大地骤然开始颠簸。
  那颠簸的力道极大,闻潮落感觉自己仿佛成了笸箩里的豆子,身体几乎被颠离地面……
  随即,他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失去了意识。
  作者有话说:
  ----------------------
  第3章
  昨夜一场地动,闹得满京城人心惶惶。
  早朝前,文武百官聚集在大殿中议论纷纷。
  “感觉和上次的力道差不多。”
  “略微严重一些吧,我府上的瓦又掉了好几块。”
  “这短短两日内,一连地动了两次,不会还有下一次吧?”
  “若是一次比一次严重,那就麻烦了。”
  这时,一位须发染霜的老臣开口道:“这一连两场地动,实属罕见。我朝自立国至今两百三十余载,只有太.祖驾崩那年,出现过一次。”
  “我记得史书上说,那次地动异常激烈,震得东郊的潮河都改了道。”
  众人议论间,内侍通传响起。
  大殿中顿时安静下来,百官齐齐朝皇帝行礼。
  “昨夜地动,城中可有伤亡?”皇帝开口问道。
  “回陛下,巡防营自昨夜便开始在城中巡查,目前尚未收到有人伤亡的消息。”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国师昨夜推了一卦,近期京城不会继续地动,京兆府即刻去拟布告知会百姓,免得百姓心中惶恐。”大渝朝这位皇帝看着约莫五十来岁,气质冷峻,颇有为君者的威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