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闻言,雁萧关和明几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只是寥寥数语,他们便能分辨出,那武器虽不及军中弩箭精良,却胜在操作简单、威力惊人。
若是落入那些对大梁朝有不轨之心的人手中,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他们买了多少?”明几许追问。
周姓汉子摇头,“我只远远看见他们搬了两个木箱,里面具体多少不清楚。”
“他们怕我逃跑,看得极严,我是趁黑夜他们卸货混乱,才跳海逃了出来,一路游一路躲。本想找船回赢州,却被他们的人追着不放,昨晚实在没处躲,才冒险爬上了你们的船。”他说着,眼中泛起红意,“那些倭人个个不是善茬,买武器定然没安好心,说不定就是想要来侵扰咱们大梁朝的渔民。”
大梁朝疆域辽阔,百姓日子过得尚算不错,而那些倭人屈居于岛国之中,蛮荒不化,资源匮乏,常常会劫掠过往商船,亦会侵扰大梁朝渔民。
雁萧关沉默片刻,对向船工道,“先给他找身干净衣裳,再弄些吃的。”
又转向周姓汉子,语气沉肃,“你说的这些可有凭证?那座岛在何处?番国港口又在哪个方向?”
“那座岛在何处,我却是已分辨不清了。”周姓汉子苦道,“每每上下岛,那些倭人都会将我们的眼睛蒙住。”
说着,他眼睛一亮,“不过那番国港口我却是听人说起过,名为萨藩。”
海风掠过船舷,带着咸湿的凉意,众人脸上再无半分轻松,原本悠闲的航程,因意外戛然而止。
将周姓汉子安置好后,又派船工好生照看,雁萧关等人齐聚主舱,围着海图探讨起来。
陆从南先开了口,“他说的是真的吗?什么武器能有那般大威力?又是黑铁管子,又是火光的,听着怪模怪样的。”
绮华也皱着眉,“我也曾听游将军同他士兵说起过厉害的弩箭,可从没听说过能喷火光,还能打穿砖石的,会不会是他吓糊涂了,将什么东西看错了?”
明几许收回望向海图的视线,沉吟道,“未必。”
“他说将某种东西塞进铁管,发射时会发出火光和巨响,倒是有些像烟花,恐怕那东西里面也含有火药。”烟花出自明几许之手,他自然再熟悉火药不过,“我们手头的火药多用于爆竹、烟花,亦或是开矿,只是不知他们是如何改良配方,让火药在铁管中发挥如此大威力的。”
“若真是火药,那麻烦就大了。”雁萧关眼神沉沉,他可还没有忘记,他们当年正是借着火药的声响才得以逃出国矿岛,不过那时的火药声响虽大,但简单利用下,威力并不甚强,还不易保存,“倭人既然敢购置那武器,定然是有人增强了火药威力,还有了稳妥的保存法子。”
陆从南咋舌,“要是倭人拿着这玩意攻打渔村,亦或是劫掠来往船只,哪有人能挡得住?”
众人沉默片刻,明几许又道,“他描述的番国港口,倒是与海图上标注的对得上号,且他谈及倭人时的恐惧,不像是装的。”
雁萧关点头,“一个在倭人手中受了三年苦的渔民,没必要编这种谎话骗咱们,而他说的武器细节虽粗糙,但绝非凭空臆想。”
倭人从番国购置火器,目标多半是近海渔村或商船,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何打算。
雁萧关指尖重重敲在海图上的赢州海域,“此事不能疏忽,先送绮华和赫宛宜去元州,咱们立刻回转赢州部署。”
半游玩性质的旅途就此中断,晴日号调转航向,全速驶往元州。一路乘风破浪,抵达元州码头时已是深夜,码头的灯笼在夜色中摇曳,将海面照得一片朦胧。
出发前已往元州送信,游骥派了人在码头候着,看船过来,便有人上前迎接。
雁萧关将绮华和赫宛宜送至岸边,叮嘱道,“元州有你们和游骥,我能放心。”
又道,“元州事务你们大可放开拳脚去做,不必畏首畏尾,这话也带给游骥。”
绮华和赫宛宜虽有不舍,却也知事态紧急,懂事地点头应下。
待两人身影在神武军士兵的护卫下消失在码头夜色中,雁萧关转身跳回船上,沉声下令,“起锚,回赢州。”
船帆再次升起,晴日号破开夜色,朝着赢州方向全速驶去。
周姓汉子一路望着熟悉的海域,激动得彻夜难眠,没想到漂泊三年,他竟能被人所救,离故土越来越近。
渐渐的,码头轮廓渐显,周姓汉子扒着船舷,看着岸边熟悉的礁石和渔船,眼圈通红。
走上码头之后,他被故乡三年间的变化惊的愣了愣,新增的码头、拓宽的长街、矗立岸边的望海楼,处处透着安稳兴盛的气息。
不过新奇感却挡不住他对亲朋的思念,脚步不由自主地往渔村方向偏。
他快步寻到雁萧关面前,深深作揖,“王爷大恩,小人没齿难忘,如今已至赢州,还望王爷恩准,让小人回乡瞧瞧亲人。”
看着他急切的模样,雁萧关对陆从南道,“你送他回乡,记住速去速回,顺便打探一下渔村附近有无异常动静。”
陆从南应道,“是,殿下,保证办妥。”
说着便要引着周姓汉子离开。
周姓汉子连连道谢,随后跟着陆从南往前走,脚步轻快得几乎要飘起来,三年的苦难与漂泊,在踏上故乡土地的这一刻,终于化作了心头的踏实。
雁萧关几人返回王府时,可把官修竹惊得变了脸,他原以为王爷几人会在元州多逗留几日,甚至可能顺道去周边海域游历一番,赏玩够了才慢悠悠回赢州,没成想竟是来去匆匆,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赶了回来。
待雁萧关将周姓汉子的遭遇,以及倭人与番国交易火器之事说出,官修竹这才恍然,脸色瞬间凝重起来,连忙让人去请了游岑极与神武军的几位将军。
不多时,众人齐聚王府议事厅,陆从南也赶了回来,厅内的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而变得格外沉肃。
一位将军性子最急,率先拍了拍桌子,“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倭人勾结番国买武器,保管没安好心,多年前他们就侵扰近海渔村,如今有了这能喷火的玩意,保不齐是想卷土重来,必须立刻调兵设防。”
陆从南在一旁点头附和。
“话虽如此,却也不必过于惊慌。”游岑极皱着眉开口,“倭人已近十年未在赢州海域大规模作乱,近年来多是小股海盗袭扰商船,不成气候。他们购置武器或许是为了在岛上自保,或是与其他部族争斗,未必是针对我大梁沿海。”
“游博士未免太乐观了,”官修竹忍不住反驳,“周姓汉子说得清楚,那武器威力惊人,若是真用来攻城掠村,哪处渔村能挡得住?而且他们敢深入番国港口交易,背后定然有人撑腰,若不早做防备,等他们兵临城下就晚了。”
一番争论下来,众人各有各的道理,却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所有人都将视线投向了雁萧关和明几许。
“无论他们目的为何,此般武器流入沿海异族手中都是隐患。”明几许缓缓开口,“可若是严阵以待,也未免太高看那群倭人。不如一面派人暗中探查那座海岛的虚实,摸清倭人人数和武器数量,一面增派巡逻船只,加强沿海戒备便是。”
雁萧关颔首赞同,“几许说得在理,周姓汉子提到那火器虽威力大,却需填装火药铁砂,想来攻击速度不快,短时间内成不了气候。”
见无人反对,雁萧关抬眼,眼神凌厉,“但防患于未然亦是必须,传我令,神武军另设水师营,暗中抽调快船,由陆从南带队侦察海岛动静,同时组织渔民加强近海巡视,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回报。”
游岑极闻言抚须点头,“王爷此计甚妥,既不打草惊蛇,又能暗中设防,最为周全,只是那番国敢卖火器给倭人,怕是也需探查一番。”
一旁的瑞宁连忙接话,“先前办博览会时,曾有番国商人来此,如今赢州城中亦有人懂他们的语言,此事交给我,我会派人暗中打探消息。”
议事厅内的激烈争论渐渐平息,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从侦查到布防一点点完善对策。
赢州于交南六州之中,本就是是疆域最小的一处。若论海岸线长度,在与海接壤的元州、宣州面前更是排不上号,甚至不及其他两州的十分之一。
这也导致赢州的渔村不多,唯有沙安村等六处聚居地,而这六村恰巧挨着沼泽。因着沼泽改良田工程稳步推进,附近常年有神武军驻守,因此虽有防备,赢州却并未因此风声鹤唳。
周姓汉子回村后,在村长和家眷的陪同下来王府谢了恩,他对着雁萧关和明几许感叹了一番缘分,又将所知的倭人与海岛细节一点不差地回忆告知,随后便乐呵呵地陪着妻儿过日子,甚至千恩万谢地要跟着村里的青壮去沼泽改良田帮忙,说要亲手为家乡出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