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更不必说宣州有专司造船的世家,手艺精湛,要船只需订购即可。
此番若非绿秧提及以船作聘礼,他怕是要等赢州彻底步入正轨,库房充盈,人手充裕之后,才会慢慢考虑此事。毕竟造船耗钱耗力,赢州百废待兴,先前的精力都放在稳固根基上,哪有余裕顾及这些旁事。
可此刻不同,一想到明几许收到船队时或许会露出的惊喜模样,雁萧关便觉得这点麻烦不算什么。
绿秧好奇极了,却没再多问。
-----------------------
作者有话说:和闺蜜打电话,忘复制过来了[托腮]
第209章
王府中匠坊门类齐全, 除了制陶瓷的陶坊、冶炼铁器的铁坊之外,还有专事木工雕刻的木坊。
另,王府之中, 从寻常麻布到绫罗绸缎皆由织坊打理, 其还会负责绣品纹样。
而木坊雕刻出来的木器,还需要漆坊上漆。漆坊兼做给木器、漆器绘制漆画的细活, 王府中不少贵重家具就是通过此种方式处理成型,做好了能保存数百年之久。
负责开采料、雕刻石碑、假山等的则是石坊,祠堂、庭院的石雕摆件等多出自此处。
府中专司造纸、制墨、作笔,供府中子弟读书写字的便是纸坊。说起来, 大梁朝各家族纸坊还有个不成文的传统, 那便是若是家中出了闻名于外的文人雅士,纸坊的手艺都会跟着名声大噪。
再有便是负责酿酒、储酒的酒坊,从日常饮用的米酒到待客用的佳酿, 皆由酒坊负责,不少家族还有祖传的酿酒秘方。
最后便是香坊, 专事香膏、香丸、线香的制作, 以供祭祀、熏香之用。讲究些的家族,香坊还会调制独特的香料配方, 不过王府的香坊却是没有的。
王府匠坊中的匠人都是从宫中带出的宫人, 虽有一些手艺,并非精专门道。
寻常大家族的匠坊制品, 既能供族内自用,手艺出众的还会对外经营,成为家族进项的一部分。王府府中匠坊的制品却是只供自用,从不出售。
一来是天都各大家族的匠坊手艺精湛,王府匠坊无独特配方或技艺, 很难在其中立足,二来就是雁萧关素来不善营商买卖,上行下效,各坊也就没了对外经营的心思。
可如今到了赢州,情形却变了。因着眠山月的存在,陶坊制出的瓷器精美绝伦,恰巧解了王府银钱短缺的燃眉之急,而瓷器在大梁朝向来珍贵,不愁售卖,即使是不善经营,也能将之轻松卖出。
陶坊由此为王府挣了许多银钱,因此这些时日下来,陶坊在各匠坊里可谓是独占鳌头,其他方的匠人只能看着羡慕,却也无可奈何。
前些日子匠坊又起了波澜,雁萧关从矿岛救出的几个阳巫族汉子极善冶铁,来到赢州后便进了铁坊。铁坊因此制出了许多良器,造出的农具、兵器个个都是极品,颇受器重。
一坊得用便罢了,如今铁坊也得了看重,其他坊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都盼着能有机会为王府争光添彩。
这会儿瑞宁来寻木坊匠人,木坊匠头及手下工匠可谓是欣喜若狂,若不是在宫里也见过大世面,怕是早已按捺不住激动。他们强压着急速跳动的心,恭恭敬敬地被带到雁萧关面前,齐声行礼,“参见王爷。”
“快过来。”雁萧关招手让他们走近,接着便将他在元州时就已整理好的《天工造船图鉴》递了过去,“看看这上面的图样。”
王府中人,他从不怀疑其忠心和能力,莫说是跟来赢州的,就是留在天都看守皇子府的,也皆是信得过的老人。
匠头捧着《天工造船图鉴》,还没往后翻,便瞧中了雁萧关翻开的那一页。只一眼,当即便倒吸一口凉气,捧着图纸的手都有些发颤,“王爷,这船的尺寸没有标注错?”
图纸上画的是一艘巨舰,长近四十丈,宽十丈有余,船身分为四层,光主桅杆就有三根,居中的那根直插云霄,其上标注着高十八丈。
图册上还写着三千料巨舰。
要知道,海商的海船已是大梁朝能见到的最大船只,也多为千料,三千料的巨舰,简直耸人听闻。
这图鉴雁萧关早已翻看过数次,自然知晓匠头心中的惊疑,当即开口道,“此船可载货数千担,载数百人,续航数月无需补给。”
他的声音平静,初看时的惊叹早已淡去,而通过种种先例,他亦不再质疑系统奖励的可行性。
“不止如此,甲板还可停多艘小快船,遇浅滩能放下快船接驳,底舱设有二十个水密舱,即使三舱进水,仍能浮于海面。”
匠头的目光落在船底图样上,那里画有一道凸起的“龙脊”,不由问道,“这龙脊是……”
“需用数根铁力木榫接而成,”雁萧关道,“另船底还要铺三层铁皮,隆起处再加厚一倍,就算误触暗礁,也能减少损伤。”
匠头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往后翻,后面便是详细的造法,讲究得让他咋舌。上面不止写着龙脊需用铜扣紧连,用特制工具固定在船底,甚至横木、船帆的木料,都做了优、劣选的区分。
至于将木料在石灰水中浸泡、用油、漆反复涂刷,以保虫不蛀、水不腐的细节,更是看得匠头两眼冒光,喃喃道,“这般细致的法子,真是闻所未闻……”
他捧着图鉴,指尖在图纸上反复摩挲,像是在触碰一件稀世珍宝,先前强压的激动再也藏不住,声音里带着颤音,“王爷放心,小的们就是拼了命,也得把这船造出来。”
匠头说得心头澎湃,可激动过后却又有些犯难,“这般巨舰,怕是得由数百人协作,耗时至少半年才能完工,而这之中,木料、铁皮、桐油等耗费更是不少……”
雁萧关哪里不知?这也是他当时将图鉴整理好后,没想着立刻造出来,甚至根本没将其送回赢州的原因之一。
只是现下情形不同,他不得不为之。
“先造一艘样品船出来,按比例缩小。”雁萧关道,“由你们木坊领头,铁坊、漆坊合力,尽早造出样品。”
匠头连连点头,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若是只造个三丈长的样品船,六、七月时间便可,若是成了,再按比例放大造大船,也可保万无一失。”
雁萧关知晓造船非一朝一夕之功,定然赶不及下聘,只能等将明几许迎进府后再说。不过以明几许的性子,想来根本不会在意这船赶不赶得上做聘礼。
他应允,“可。”
匠头捧着图鉴,躬身道,“小的这就回去备料,定不辱命。”
雁萧关点头,“去吧。”
匠头连连退下,恨不得立刻就带着徒弟们回木坊赶工,半刻也不愿拖延。刚走出正厅,他便再也端不住,一把抓住身旁大徒弟的胳膊,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看到了吗?那图纸上的巨舰,咱们木坊的机会来了。”
大徒弟被师傅箍得胳膊发疼,却顾不上喊痛,连连点头,“师傅说得是,咱们木坊在府里虽不算最出挑,可造船这事,离了咱们万万不成。”
他凑近图纸,目不转睛盯着上面的船样,“陶坊烧瓷再好,铁坊锻铁再精,可这船的骨架、船舱、桅杆,哪一样离得开咱们?”
身旁的二徒弟也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先前陶坊靠瓷器扬眉吐气,铁坊靠兵器受器重,咱们总被开玩笑说只会做些桌椅,这次,咱们非得拿出真本事,让大家伙看看,木坊不仅能做家具,更能造出海吞万里的大船。”
大徒弟却有些担心,“可咱们从未造过这般复杂的船,万一出岔子……”
“出岔子就改,”匠头眼一瞪,“王爷把这般重要的事交给咱们木坊,是信得过木坊的手艺。咱们虽不是顶好的木工,可也吃了几十年木工饭,难道还能被一艘船难住?就是拆了重造十次,也得把船造出来。”
说话间已到木坊门口,远远就见坊里的木匠们竖着耳朵等消息,见他们回来,纷纷围了上来。
匠头声音洪亮,“都听着,王爷要咱们造大船,木坊当主力,从今日起,所有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把看家本事都拿出来,这船造好了,便是谁也不能再小瞧咱们木坊。”
工匠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震天的响应,“好,都听匠头的。”
一时间,木坊里满是干劲。
当然,造船绝不可能只靠木坊独立完成,铁坊得赶制铁皮、铆钉,给船身包铁加固,漆坊要调制耐腐蚀的桐油,给木料上漆防潮,连船身的防水涂层也得由他们亲手调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