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好日子 第33节
王红芬打开了窗户和门,
见韩敏珍还在干呕,
连忙拿了衣服在屋里扇。
加速室内的气味流通。
韩铁柱吓得没敢回屋睡觉,在小三小四屋里睡了。
第二天一早,他一夜没见着闺女,临上工前跑到屋里看韩敏珍。
“闺女,爹还臭不?”
韩敏珍嗅了嗅,还有一点,没有昨天那么浓郁,可以忍受:“啊”还行吧,就是你别凑那么近好吗?
韩铁柱看着闺女小鼻子嗅了嗅,真可爱。
知道自己味道重,今天就不逗她了。要是往常的话,他非得逗得闺女哇哇大叫不可。
“你昨天搓了一天还没搓完嘛?”韩铁柱见玉米只少了一小半,催着她。
“我他么手都搓出火星子了还嫌我慢!。幸亏我手上茧子厚,不然非得起泡不可。”她一副抱怨地口吻说着。
韩铁柱一眼看穿了她那显摆的心思,并不想跟她搭话。
“对了,种子我想送点给我哥家,他那边也分了自留地,不过离家比较远。”
王红芬虽说私下跟闺女说了这事,后来想想吧又怕不妥当,还是找自家男人商量着来。
“送是没问题,但你有想过,哪儿来的这么好的种子吗?”
王红芬说着话,手上不忘干着活:“我就说是我买的。”
韩铁柱摇头:“我就说咱家吧,打比方,我种了一亩或者半亩玉米棒子,别人能不能看见。”
王红芬点头,怎么看不到,他家屋后又不是跟村上隔离开的,
虽说比较偏,但总有人路过吧,又不是深山老林。
“我就说街上买的种子。”
“那你从哪里买的?你出村去了哪里,别人问问就知道了。”
“要么就说是以前留下的种子。”
“还以前!以前的人又没死绝,你家有什么是别人不知道的。再说了,以前也是几年前了,你看这像是几年前的种子不。”
“那你说怎么办。”
“你今年谁都别说,玉米和洋芋,我掺杂在普通玉米和洋芋里,一起种。”
“啊!”王红芬失望,不过她也能顾全大局:“那普通和好的一半一半的话,在地里会不会还是很显眼。”
“唉!这么好的种子,不多种点我也不甘心,三七比例吧,混在一起就算是个别苗健壮点也没那么明显。”
“唉!成吧!洋芋也这样弄吧。”
“那种个五分地的玉米、五分地的洋芋,你不是要养猪吗?
在种个六分地的红薯。自留地就种这些。屋前屋后就种点菜,我拿到集上还能换点针头线脑的回来。”
“珍珍大些了,屋外也不冷,等我搓完玉米,我就去上工,让安安带着喜儿和珍珍。”
“唉!”我又要落入小魔女的手掌心了,韩敏珍也知道,王红芬在家带了她这么多天,已经算是很好了。
秦桂香都要去上工,抽空回来给喜儿喂奶,也是很辛苦的。
当然,王红芬在家也不闲着,趁着她午睡,要洗衣服,做饭,有时候还要整理柴火,侍弄菜地。
一天下来也没见她松快多少。
搓了两天把玉米搓完了,留下了一斤做种,其他的全部装了起来,就藏在屋里角落,用杂物挡住了。
玉米是干的比较好储存,现在天气热了,洋芋储存时间不长,王红芬开始天天给他们吃洋芋蛋蛋。
为了大家不看出洋芋的大小,通通切成块,
放在水里煮,要么放在锅上蒸,
不用盐,吃的时候就着咸菜吃。又当饭又当菜。
韩铁柱下了工后先去抱自己的闺女,然后用她毛茸茸的的胡子,去扎韩敏珍白嫩的小脸。
韩敏珍折腾着尖叫扑腾着,扭来扭去不给他亲。
气得眼泪水都要出来时候,才被王红芬接了过去。
王红芬不耐烦地呵斥道他:“行了行了,闺女不喜欢你逗她。”
接过珍珍抱在怀里、
她委屈巴巴地把头搁在王红芬的肩膀上,看着大嫂二嫂往桌子上摆着碗筷。
她偶尔放松的时候做出来的行为和动作会贴近真正的婴儿,
但理智起来的时候,也有成人的思维,
比如刚刚韩铁柱亲她,她完全可以不出声给他亲两下。
可她不仅出声了,还幼稚的挣扎了,和真正的孩子一样,这说明她在韩铁柱和其他家人身边,是放松的。
“珍珍,我们来吃鸡蛋糕咯。”
韩敏珍气哼哼地把头扭到一边,不想看他,
蒸鸡蛋什么的,自己娘会给自己吃的。
“来,不睬你爹,个老东西!”王红芬假意骂着韩铁柱。
逗得珍珍展颜一笑。
她六个月了,在外面人眼里,她只是稍微机灵点的小娃娃,会用黑黑的大眼睛看着你,会朝大人笑,也不会胡乱哭闹。
毕竟她也观察了村上其他的小孩,聪明点的十个月会跟大人互动,有的一周岁到一周岁半会走路。
有说话早的1周岁会喊爹娘了,
所以她给自己的设定是现在能懵懂地知道一些简单的话,她计划慢慢增加自己和大人的互动,不能每次大人跟她讲话,都装傻。
并且要开始慢慢‘学’说话了。
“来,啊!吃一口。”王红芬自己的饭不吃,
喂她吃蒸好的鸡蛋。
一个鸡蛋羹蒸了一碗,她娘还让她吃了几口洋芋,
蒸蛋吃到一半,她摇头不想吃了,想省几口给那几个侄子侄女吃。
没想到王红芬抱着她,一口接一口的往她嘴里塞:“心肝,你要多吃点,这样才能长得快啊。”
听到长得快,韩敏珍乖乖地吃了下去。
侄子侄女们,别再看着我啦,等以后咱家多养点鸡,多下点蛋,大家一起吃。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终于要上架了,会有万字掉落哦。
第21章 一汪泉水的幸福
每家要种的农作物不同, 育的苗也不同。
比如玉米可育苗也可以不育苗直接种,
洋芋就要整个放在土里先催芽,
等出芽后在根据芽苗进行切割,
才开出来的新田肥力不够,
从大队佘的肥料就派上用场了,韩家前前后后忙活了十多天, 才算整理好,
下种子的活是韩铁柱夫妻俩亲自干的。
谁也没给插手。
一转眼六月初, 大队的麦子要收了。各中小学校都放了麦假。
韩小三也不得不从学校回家了。
“三儿你舍得回来啦!”春天上学后中间他就没回来过, 王红芬其实是有意见的。
韩韶光赶紧辩解:“娘,每个星期就一天假,我要是早上回来, 到家吃个饭就得回去, 何苦折腾呢。”
王红芬心道‘回家吃个饭给老娘我看看也好啊。’不过她有了闺女后,对小三的想念淡了不少,
以前会牵挂着小三吃得怎么样,睡得怎么样, 小三身体弱,天冷了会不会生病。
现在他偶尔都忘了还有个在外的三儿子。
“回来正好, 明天就是麦收了, 大家伙全都下地去。”麦收可是顶顶重要的事, 其他的家庭琐事还有邻里矛盾都一边去。
“奶, 我也要去帮忙。”平平在屋里看孩子呢, 听见他奶提了麦收, 急了, 在屋里喊道。
以前他都是帮忙的一把好手, 一个麦收他能拾好多麦子呢, 够家里包顿饺子的了。
想到饺子,平平咽了口水,他还是前两年吃过呢。
“不行,你要在家带喜儿和你小姑。”王红芬在外面大声道。
平平:“还是让安安带喜儿吧。”他一个男孩子实在不想天天待在家带孩子了,宁愿出去打猪草,捡牛粪。
“明年让安安带,今年还是你带。”儿媳妇说平平的腿要静养,所以这段时间,平平基本都待在屋里带两个娃娃。
可算帮了他奶奶好多忙,有他在家,王红芬出去挑个水、做点饭、拾掇自留地也不用抢着喜儿和珍珍睡觉的那点时间干活,
平平丧气,不明白为什么不让他出门,他感觉自己的腿好了,不疼了啊。
第二天除了说好的这三个孩子在家,其他人在天蒙蒙亮的时候就下地去了。
走之前王红芬叮嘱平平带好两个孩子:“馒头你应该不会做,还是等我回来做贴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