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下任县官考核上任鱼鳞册,可真是太过苛刻。这简直是断了县官的活路,推而广之,恐有官员龃龉构陷。
与时这样讲,欠考虑了。
现银折合成赋税先在南直隶与浙江试点,再逐步推广。倒是有理有据。毕竟大明幅员辽阔,各地不同,不可一刀切。”
谢凡知道孙大人也是好意,所以由衷道谢。
之后又说起孙夫人即将临盆,自己与孙小姐婚事将近。
多年无子与女儿未嫁,本是孙大人两大心病。
如今女儿婚事既定,未来女婿是自己爱徒,两家住得又近,将来也能常常见到女儿。
很快妻子即将生产,极有可能孙家终于有后。
说起此事,孙大人果然心情顿时大好。兴冲冲与谢凡说起婚事。
谢凡遵守与那日与孙小姐承诺,主动提出可将婚期延后。免得孙家忙不过来,也让孙小姐可以多多陪伴母亲,以全孝道。
孙大人闻言更是欣慰,对谢凡连声道谢。
谢凡颇有些不好意思,可是想到未婚妻孙小姐,又有些烦躁不安。
“晚点和孙小姐结婚也好。将来天天在一起,恐怕少不了吵架生气。”谢凡暗自叹气。
之后顺势提起宋稳婆在城中口碑不错。没想到孙大人为了妻子,已经打听过稳婆。颇有些得意地对谢凡说,早已预先付了定金,正预备请宋稳婆来接生。
谢凡得孙大人实在是大大的好人,又多了几分钦佩之情。
回家之后,谢凡向祖父祖母禀明,自己与孙大人商定将婚期推迟。等孙夫人产褥期满,再娶妻成亲。
不出意料,二老顿时面色有些不悦。
虽然婚期推迟,对于孙家来说倒是便利。但是对于谢家来说,却有些风险。
妇人生产本就凶险万分,孙夫人又是高龄产妇。万一有个好歹,孙小姐便要守孝三年。而两家婚姻已经定下,谢家不能悔婚退婚,只能再等三年。
因为谢凡已经是“大龄剩男”,又是家中独苗。所以谢老秀才与陆氏巴不得谢凡原地成亲娶媳妇,立马为谢家开枝散叶。
但是君子一言九鼎,既然宝贝孙子已经答应了孙家。二老也只好接受现实。
对于婚事推迟谢凡其实颇为欢喜,不过也不好明显表示。只是将喜悦暗暗藏在心中:
“每天回家都多个陌生人已经挺烦人了。还是那个不懂事的孙小姐,只怕会把我气死。晚一点也好。”
既然生活上不用再操心,于是谢凡就将心思放到了工作上。
由于前世历史知识,谢凡知道明代实际亡于土地兼并。
大量土地被集中在少量地主豪绅手中,普通农民流离失所,生计艰难。为农民起义提供了基础和发展土壤。哪怕没有满清,内部农民起义也能覆灭明朝统治。
除了所谓“大明国祚永昌”这一大义,谢凡也对于普通百姓有种发自内心的同理心。
来自和谐社会的他,不希望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如果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当弱者弱到只能铤而走险,用一条命去拼,去对抗整个社会。那便会天下大乱。
只是对于如何在封建时代做官僚,谢凡有些生疏。
文官集团例行抱团取暖,他总有些不适应。诗文唱和,相互保举,这样“拉帮结派”,他总是格格不入,能躲就躲。
在朝官之中,除去孙大人与高大人两位老师,谢凡再无格外亲近之人。
不过在官场中缺少朋友,谢凡并不遗憾。因为谢凡隐隐感到,皇帝并不喜欢文官抱团。
前世谢凡也看过种种宫斗权谋电视剧,知道所谓“权力的游戏”往往血腥残忍。
但是在谢凡入了翰林院,为了修撰史书,正而八经研读历史典籍,朝廷文书之后。他终于深感权力不仅能泯灭良知,更能扭曲人性。
对于皇帝来说,统治的最大敌人,不是农民起义,不是异族敌人,不是灾害饥荒,而是官僚集团。
历来王朝更迭,多是亡于统治集团内斗。
皇帝总是防备着大臣。史书中名声显赫,身居高位,的文臣武将,几乎无人善终。
李斯、韩信、周亚夫、岳飞,都是如此。
毕竟人心隔肚皮。皇帝怎么知道,文曲全才,位高权重的丞相,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丞相?
到了大明,太祖洪武皇帝甚至直接废弃了丞相制度,以免大权旁落。
虽然洪武皇帝给开国功臣赏赐(批发)了许多免死铁券。但是也借着洪武四大案对着满朝文武反反复复大清洗。将开国功臣以及家族基本物理消灭。
以至于谢凡怀疑人生:明初做官的职业环境如此恶劣,职业风险如此巨大。
怎么现在还有许多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积极投身官场?
注释:
洪武四大案: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洪武九年或洪武十五年(1376年或1382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
第92章 再次结婚
做官自然大有好处,只是谢家情况特殊。
谢家人口凋零,正经能在外交际应酬的主事人,只有谢老秀才与谢凡两个。
谢老秀才性格迂腐正经,从来不屑于庶务钱财。
谢凡本人则是外来人员。为了考科举,从少年时期,他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一直对于现实社会缺少接触。
以至于脚踩西瓜皮,侥幸一路过关,顺利做官之后,还有些搞不清状况。
本来做官之后,由于俸禄实在有限,经济捉襟见肘。便有许多官员半主动、半被动,一步步滑向贪污腐化的深渊。
但是谢凡,偏偏靠着前世记忆,写出小说《西游记》。靠副业成功补贴家用,间接保持了清正廉洁。
所以谢家,并未因谢凡做官而发家致富,更没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谢凡对于仕途,除去抱紧皇帝老板大腿,保全身家性命之外。他更多在意的是,有所作为——改善社会民生,促进社会发展。
所以那天经筵日讲,他慷慨陈词,皇帝表示赞赏之后。谢凡便留心观察着,朝廷可有税收土地新规新政出台。
但是很遗憾,没有,完全没有。朝廷一如既往,毫无变化。
同谢凡上次提出秘密立储一样。天子当场表示赞同,朝廷毫无动静。但是过后,皇帝对着谢凡会降下额外恩赏。
皇帝此次则借着谢凡与孙小姐结婚,赏赐了谢凡一月带薪休假,所谓“赐假”。
本来谢凡做官不足三年,按例休假只有一半俸禄。只有官员为官三年无错,休假才有完全俸禄。
谢凡提前享受了为官三年方才能享受的待遇,实在是天子额外荣宠。
孙夫人虽然是高龄产妇,腹中胎儿也有些过大。但是宋稳婆果然名副其实,妙手仁心。虽然过程有些坎坷,到底还是帮助孙夫人顺利诞下一个健康女婴。
未能一举得男,孙家人也许失望未得男丁,也许庆幸母女平安。
但是对于谢家来说,孙夫人顺利产女,却是一个纯粹的好消息。于是陆氏欢欢喜喜备了厚礼,前往孙家祝贺喜得千金,更要紧敲定婚期。
同时紧锣密鼓筹备谢凡婚事。此时谢凡又得了天子赐假,更添几分体面。
孙家也着力为女儿准备了丰厚嫁妆,虽不是十里红妆,也可谓风光嫁女。于婚礼当日,谢、孙两家都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
在全场宾客的祝福道贺之中,谢凡唉声叹气地娶了孙小姐。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谢凡这是第二次走流程结婚。兴奋之情更少,疲惫之情更深。
几年前谢凡是带着七分欣喜,三分紧张,将周倩娘的红盖头揭开。
而此时,谢凡心境已经截然不同。白日里,他打起精神应酬了一整天,又被灌了许多酒。又是疲惫,又是头昏脑胀。
此时此刻正带着七分疲惫,三分无奈,默默揭开新娘红盖头。
新房中,目光所及皆是一片红彤彤。晃得人眼花缭乱,谢凡也未十分仔细打量孙小姐面容相貌,就略略看了新娘一眼。
只觉得孙小姐相貌与恩师孙大人有些相似,浓眉大眼,五官倒也端正。
然后谢凡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满是疲惫地对孙小姐说道:“要不,我们就早点睡了吧。今天大家都挺累的。”
还不等孙小姐答话,谢凡因为耐不住疲惫,就自顾自和衣躺下。床榻柔软温暖,只一息之间,谢凡就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谢凡睡饱醒来。他见着自己昨日所穿一身喜服已被换下,新房中一应陈设也被归置妥当。
自己的新婚妻子孙氏,正坐在镜前,对镜梳妆。听见谢凡起身动静,她自然转头过来。
只是她看向谢凡的眼神有些,复杂。
谢凡此时才算看清楚自己妻子容貌,一张鹅蛋脸,浓眉大眼,五官端正。按照此时审美标准,大概算不上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