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那牙人却想也不想,就说道:“老爷所说这样宅子,每月恐怕要十两。”
  谢凡不信,硬要牙人带着自己去看东城西城月租五两银子的宅子。
  那牙人也不拒绝,便带着谢凡去看。
  果然那些便宜宅子,要么窄小拥挤,要么破烂漏雨,要么周遭吵闹。
  偶尔有房屋好些的,说是属于东城西城地界,却已经紧紧毗邻南城,离着各大衙门天远地远。若是谢凡去衙门点卯,只怕天不亮便须得起床。不然就要买个马车或是驴车代步。
  接着牙人又带着谢凡看了些租金贵些的宅子,果然地段、大小、房屋样样都好。
  谢凡随着牙人看了一天房子,累得筋疲力尽,也没寻到可租的宅子。
  不禁心中咬牙切齿说道:“都说钱是王八蛋,可长得真好看。
  我这辈子都考中了进士,居然还要当北漂!还不能负担整租房子!”
  那牙人也不催促,只是一番了然神情。
  等谢凡沉默不语,一脸失落的时候,方才幽幽说道:“老爷不妨问问家里,可否资助一二?”
  谢凡当场听了,只阴沉着脸,默默无语。
  可是傍晚回到四合院中,谢凡便点灯向祖父祖母写信,说明自己须再要几十两银子,用于在北京城中生活。落笔又想起白云观中所求平安符,只好叹了口气,将平安符和信件放在一起。
  因为现在寄信回溧水,再等家中差人送银子自然是赶不及了。
  所以次日一大早,谢凡起床后便去找表叔陆才明。先拆借一些银两,好将房子租下。等陆表叔回溧水后,再用自己信件,找祖父祖母兑银子回来。
  注释:恩荣宴流程菜色参考《明会典》,房租则参考《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舞弊案参考唐寅舞弊案。
  第70章 大萝卜与庶吉士
  谢凡刚想推门出去寻陆表叔,陆才明却也正欲敲门进来找谢凡。两人差点撞了个满怀。
  谢凡正欲作揖致歉,陆才明却是抢先一步,告罪讨饶。谢凡自然连连摆手推辞,连声说:“不打紧。”
  本来中举之后,谢凡出门在外都被人尊称一声“举人老爷”。谢凡虚荣心获得极大满足之余,内心难免有几分尴尬。
  毕竟他这副身体才十七八岁,按照前世观念还是高中学生。
  虽然谢凡与同时代人相比,身高体型看得过去。可与前世相比,由于时代原因,营养水平十分有限。谢凡自觉身体发育着实不如前世,甚至不如前世发育良好的初中生。
  不过考中进士之前,陆家父子、张世贤、王举人、唐监生对着谢凡都会说些玩笑话,甚至打趣一二。
  可自打谢凡中进士以来,周遭一应人等对他越发客气恭敬起来。
  在谢凡童年与少年时期,因为他心理年龄与同龄人差距过大,实在交不到什么朋友。好不容谢凡生理年龄成年,也渐渐能与同龄人有共同语言,能无障碍沟通了。
  结果他又火速中了进士。进士身份又在谢凡与原先周遭朋友之间划出一道无形沟壑来。倒叫谢凡在欢喜鼓舞之余,又隐隐有些莫名失落。
  万幸谢凡宅男属性十分稳定,对于社交的需求一如既往,低到尘埃。
  谢凡将陆表叔请到屋内上坐,陆才明却不摆长辈身份,坚决不肯入上座。谢凡只得作罢,片刻顾三郎端上茶水,两人相对而坐。
  两人找对方都有事情,陆才明又请谢凡先讲。
  谢凡便将自己即将观政,和如今所住四合院房租到期,需要另寻住处。昨日自己找了牙人,看了几处宅子。奈何囊中羞涩,想请陆表叔先拆借一二,等等都细细说了。
  陆才明正喝着茶水,越听谢凡讲述,面上越是忍俊不禁。他一直憋着笑,喝茶水都差些呛到。
  终于等到谢凡说完,陆才明方才开口:“贤侄是被这北京牙人当作南京大萝卜了。”
  南京所产出大萝卜“硕大坚实,一颗七八两重”,含着一种“蠢然一物”的意思。用来形容人,其中寓意不言而喻。
  谢凡这辈子做了十多年应天府人,自然明白南京大萝卜所谓何意。只是不明白为何陆表叔要如此说。
  陆才明见谢凡果然似懂非懂,便继续解释起来。
  历来牙人最懂人情世故,最善拿捏人心。每每有人寻租房屋,牙人便先问主顾能付多少租金,要寻什么房子。
  然后一律说这个租金太低,租不到。
  之后有意带着主顾去看一定不入眼的房子。牙人见主顾果然不满意,再带主顾看好一些,又贵一些的房屋。
  如此一来,不待牙人开口,主顾便会自愿多付租子。最后,牙人再估摸着主顾荷包深浅,将之一网打尽,赚个盆满钵满。
  这牙人见谢凡乃是外地新科进士,想当然就知道谢凡着急租赁房子。而读书人能够出头,最终中进士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家底。因此牙人最后又问谢凡,家中可能资助一二。
  就算谢凡当场说家境贫困,资助不了。那牙人也还有后招,能牵线搭桥,为谢凡这位新科进士介绍个“拉京债”的。
  这京债是专门针对在京候选官员或者即将上任京官,端的是十分厉害。出手便俱是六折,六两算十两,每月十五利。不消一年,只六十两,连本就该三百两。
  《大明律》明文规定利息却只有“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
  至于房租,谢凡所说五两一月,虽然勉强了些,却也不至于要每月十两。东城西城房租是比南城房租贵,但是一年大几十两也就够了。按照此时行情价,一年房租大概是房屋总价一至两成。
  正所谓“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这北京牙人见谢凡年轻面浅,涉世未深,又是初来乍到,便将谢凡当作肥羊来宰呢。
  谢凡听完陆才明一番讲解,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又不免想起前世大城市租房市场的黑中介,最喜欢宰的便是刚刚步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不光房租宰人,还能给介绍不良贷款公司,把年轻学生吃干抹尽。
  谢凡心中顿感五味陈杂,一时无言以对。
  陆才明见谢凡呆愣愣神情,不免觉得好笑。心中暗暗觉得自己这呆侄子,果然是随了楞姑父谢老秀才。祖孙俩会读书,有学问,却不通庶务,果真是南京大萝卜。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片刻过后,陆才明轻轻咳嗽一声,打破僵局。对谢凡说起,自己是因何来寻谢凡,可为谢凡解了当下租房困境。
  陆才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来,是谢老秀才夫妇从家乡溧水所寄来的。
  谢凡双手接过,展开阅读。
  信件照例为祖父谢老秀才手笔,先是一番嘘寒问暖,又洋洋洒洒祝贺谢凡高中二甲进士,光耀门楣。再感谢一番谢家列祖列宗保佑。接着勉励谢凡须得勤勉为官,报效朝廷,不负皇恩。
  直到最后两行字,方才说自己与陆氏一切安好,让谢凡不要担心家里。又托了陆才明送来三百两银子给谢凡,让谢凡用于在京城置业买房。将来也好在北京城里成亲安家。
  谢凡读完全文,不禁愣住了:“家里哪有这么多银子?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家里这么有钱。”
  谢家发家致富却是另有缘由。
  原来应天府去年乡试横空出世一个天纵奇才,常解元,有望连中三元。应天府学政齐大人养老划水多年,也不免动了心思押宝,期待着政绩上会浓墨重彩添上一笔。
  所以在齐大人高度重视下,开春会试时候,应天府便早早派了快手去北京城,等着放榜好将喜信送回应天。
  可惜出了会试舞弊大案,常解元落第。但快手倒也不曾疏忽职守。还是一五一十将本府中式进士名单快马加鞭传回了应天府。
  应天府历来在科举上实力雄厚,才子辈出,朝中高官也有许多乡贯便是应天府。可是溧水县位列应天府八县之一,在科举方面成绩却是不太能拿得出手。
  论历年科举成绩,举人进士数量,溧水县不仅不如上元县、江宁县,连南京卫所和溧阳县也是比不上的。
  虽然也有溧水籍贯读书人中式进士,却从来不曾有考中一甲的。而此时,甚至都未有溧水籍贯的进士尚在人世。
  当谢凡中式二甲第十七名这一消息传回溧水县,可谓是县中头等喜事。
  谢老秀才夫妇亦是不曾料想谢凡能一帆风顺,连过三关,年纪轻轻便中式二甲,喜出望外。陆氏听闻喜讯险些激动晕倒,谢老秀才则连连感谢祖宗保佑。
  谢凡乃是汪大人履新首场县试中亲自取中的童生,汪大人登时觉得下次朝觐考核,自己升迁有望。
  汪大人因为这从天而降的突出政绩,简直喜不自禁。那一张白净圆脸,笑得开花开朵。亲自带着县丞、推官,以及衙门一众胥吏,到谢家道喜祝贺。
  常解元陷入会试舞弊案中,功名尽失,齐大人大失所望。失望之余,更是有些后怕,怕被牵连其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