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谢凡对着陆才明拱手连连道谢,但再说不出别的什么。陆才明见谢凡如此,也不再打扰,默默离去,留谢凡一人在船尾看着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58章 富商大户
谢凡知道双玉确实是这副身体的生身母亲,十多年前,也确实是双玉抛弃了年幼的儿子。如今母子再见,谢凡觉得双玉恐怕也没安什么好心。穿越而来的谢凡,对于双玉其实并无什么感情。但许是原身遗留的身体感应,谢凡心里还是颇不宁静。
此时环境受到人为影响较少,长江江面宽阔,碧波万里。船后不时有长江江豚跃出江面。还有许多江豚母亲带着江豚幼崽,相伴而出。谢凡觉得稀奇,便问了船上船工。
那船工见举人老爷亲自问话,格外热情巴结,说起这江中大鱼:
这大鱼俗名叫“江猪”,叫声像羊叫又似鸟鸣。江猪性情活泼,常在水中上下游窜,翻滚跳跃等等。每有大船行驶,江猪则喜欢紧跟其后乘浪起伏。
如果将有大风,江猪则会露出水面,头朝向起风方向“顶风”出水,江上渔民常称之为“拜风”。
江猪母鱼母性极强,常带着幼仔同游。如要捕捉江猪,只须将幼崽捉住,那母鱼便不忍丢下孩子,就可一网打尽。
船工得意洋洋说完之后,又问谢凡:“老爷可想尝尝这江猪?小人可为老爷捕来。”
谢凡听了连连摆手拒绝,心想:“江豚在前世可是保护动物,现在居然能捕捉了吃掉。真是自然环境太好啊。”
那船工见举人老爷不让自己捕江豚,痛失一笔赏钱,免不得有些失望之情。
谢凡见他神色,怕他真去抓江豚给自己讨赏。便从怀中拿出两分散碎银子送给船工,说是请他喝酒。船工接过,方才欢喜退下。
谢凡前世作为独生子女,母亲对他倍加宠爱。他曾经以为,只要成为母亲,便会天然产生母爱。
可是江豚母亲身为动物,尚且不忍抛下幼崽,但是双玉作为人类,当年却忍心抛下年幼的儿子。
他心里不禁产生了疑惑:“所谓母爱,究竟是天然产生,还是后天培养?或者先天产生了,后天也可以人为除去?”
可惜他身为男子,实在无法亲身体会。
运河两岸,由南至北,风光渐渐不同。谢凡每日皆是目不暇接,每逢靠岸休整,亦是忙于上岸游览。这一点小小疑惑,不日也就抛诸脑后。
一路有陆才明打点,加上谢凡举人身份保驾护航。转眼行至山东临清县。到达时天色尚早,陆才明便吩咐船工停船休整。
停船之后,陆才明又让家人将三张南京描金彩漆楠木垂花柱式拔步大床从船上小心翼翼搬运下来,预备和陆平友一同送到临清县里一位西门大官人家去。那大床说是床,实则和一间小房间一般大,好几个脚夫才能抬起。
又招呼谢凡和张世贤两人,可想一同下船玩耍一番?
谢凡和张世贤正觉得好奇,是什么人能如此大手笔,一口气买了三张拔步大床。本以为拔步大床买主是北京城内富贵人家,原来买家居然只隅居在山东临清县。
因此忙不迭答应下来,下船一同去临清逛逛。
只是谢凡想到祖父曾叮嘱过自己,读书人最重名声。自己身为新科举人,进京赶考,不好沿路招摇。又有双玉一事在前,便拜托陆才明,不要表明自己身份。
陆才明自然一口答应,只说谢凡是自家子侄。
陆家人在前头带路,陆才明和谢凡几人走在中间,后面跟着脚夫抬着三张大床。
到了临清西门家宅院,只见是个好大七进宅子,又有个好大花园。
正面丈五高,心红漆绰屑。当先一座门楼,四下皆是台榭。有假山引流水,种翠竹植苍松。
论四时赏玩皆各有去处:春有燕游堂,桧柏争翠;夏有临溪馆,荷莲斗艳;秋有叠翠楼,金菊傲霜;冬有藏春阁,红梅映雪。
此时正是秋季,西门家下人便招待了陆才明一行人到叠翠楼去。
三个少年见西门家宅院豪奢,花园精美,不禁好奇,小声问陆才明,这西门大官人是何等人物?
陆才明便小声道:“这大官人是县里提刑院掌刑千户,家里放着债,又开了许多铺子,还贩着盐引,端的是十分富贵。
同顺天府高官才结成了亲家,因此才从我这买了拔步大床做女儿陪嫁。”
张世贤好奇道:“那怎么买了三张?陪嫁一张大床便够了吧。”
陆才明微微一笑,说道:“自然是陪嫁一张大床就够了。可西门大官人家里才纳了个妾,一张要给新进门的小妾。
既然小妾有了,正房大娘子也自然要一张。故而买了三张。拢共二百多两银子呢。”
张世贤听闻不禁十分佩服,又问道:“这位大官人家里到底有几房妻妾?以后还买不买大床?”
陆才明正欲回答,便听门帘上铃铛响了,正是西门大官人进来。
只见西门大官人莫约三十出头,身形凛凛,一表人才。头上戴冠,身上披氅,脚下着靴。好一副富裕奸诈之相。
陆才明同那西门官人相互见礼,说了好一番客套寒暄。因为谢凡早有叮嘱,陆才明也不说破谢凡举人身份。只说同行那位举人老爷日夜用功苦读,为着会试,只肯留在船上读书,不愿下船来玩耍。
闻言西门大官人面露失望之色,但也客气招待了陆才明一行人吃饭喝酒。
有烧羊羔,水晶鹅,炖肘子,金华酒,银丝卷。菜色同南方菜重在精巧不同,但也着实肥美丰盛。
谢凡也不客气,埋头饱餐了一顿。
饭后西门大官人又亲自验看了三张拔步大床。拔步床是陆才明请了南京城中能工巧匠悉心订制,精美豪华,西门大官人果然十分满意。顺利与陆才明交付妥当货款。
临走之前,西门家下人又额外送上一封二十两雪花银。
说是自家西门老爹赠予陆老爹同行新科举人老爷的贺仪,附有一封帖子,落款是山东临清西门庆。
因为谢凡本人在旁,陆才明便悄悄去看谢凡脸色。谢凡本不愿收下路上商贾银子,但此时当着西门家人,也不便推脱。只好微微点头,示意陆表叔收下。
第59章 西门大官人
陆才明一行人吃饱喝足,满载银两而归,心满意足回到船上。西门家屋舍花园之豪华奢侈,西门大官人之出手阔绰,三位少年仍是沉浸在深深震撼之中。
和谢凡与陆平友多在家中专心读书不同,张世贤已经做了几年生意,当了几年掌柜。张胖子知道经商虽然比土里刨食轻省多了,但也风险颇高,并非如此轻而易举。张家前年出海走私便遭了大劫难,全家人勒紧裤腰带方才渡过难关。
见这位西门大官人年纪不过四旬,竟然已有这样丰厚身家,张胖子尤其艳羡不已。于是忙不迭追问陆表叔,西门大官人究竟是如何发家致富,临清县里也有如此富商巨贾?
陆才明知道张家多年经商,几代经营,在金陵城中也只算得个不上不下。临清西门家富得流油,张世贤难免羡慕好奇。于是他招呼三位少年坐下,又备好茶水,娓娓道来。
谢凡则是颇为诧异于这位西门大官人与自己“素昧平生”。只听闻自己路过就大手一挥,送了二十两银子给自己。所以也耐下性子,专心致志,侧耳倾听。
原来这西门家并非累世富贵之家,原先在县里只开着个生药铺子。在大官人父辈,西门家在临清只算得上寻常殷实人家。他父亲原是走川西贩卖药材的,现在早已亡故了。
说到西门庆本人,他从小就是个浮浪子弟,不好读书,只好使些棍棒拳脚。又精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一不通。
他整日厮混,结识了许多帮闲破落户。最初发迹便是靠着在县里与人把揽说事,收些过手银钱。
谢凡心想:“这和《水浒传》里西门庆一样,是个地痞流氓出身。可仅靠与人说和当中介,并不能得来这般富贵。倒要听听他如何发家。”
只听陆才明借着说道:
“后来西门大官人仗着势力,自己开什么铺子,便不许旁人在县中开什么铺子。别人若开了,就纠结些地痞无赖上门骚扰闹事,不出一月,别人的铺子保准关门大吉。
有了本钱之后,西门大官人更花重金买通了京里高官,拜了宫里内官作干爷爷。捐得一个提刑所理刑副千户之职,专管地方刑狱。其中刑名诉讼,多有敲诈勒索之事,平白赚了许多银子。
有了官职和后台,更进一步做上了官府生意:帮官府收丝绢,贩盐引。低价进,高价出,赚到盆满钵满。
朝廷在临清县漕河上设了钞关,西门大官人也在其中插了一手。整个临清钞关吏员都被西门大官人打点妥当了。他家往来货物,从来不必缴全税。
有一次西门大官人在杭州置了一万两银子缎绢。为了逃税,他家人送了五十两银子给关卡小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