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宫记事> 重生:后宫记事 第24节

重生:后宫记事 第24节

  “奴婢明白了,定当寻到一处合娘娘心意的别院。”佩灵磕头应道。
  冉浮云站起身来,“嗯,去吧。记住,凡事不可张扬。”
  说完,冉浮云转头看向唤彩,“唤彩,你跟在本宫身边也不短了,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佩灵和唤彩对视一眼,唤彩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奴婢愿永远追随娘娘,为娘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冉浮云扶起唤彩,拍了拍她的手,“好,跟着本宫,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冉浮云眼中闪过一丝精明,“不过,你的性子柔弱,是不适合当女官的,不如等上几日,本宫让你当一等宫女。俸禄也能提一提,你和妹妹生儿也会好过一些。”
  唤彩感激的磕头谢恩:“多谢娘娘提拔!”
  接着冉浮云又提起,“虽然现在本宫还能护着你们,但这宫里人心难测,你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些才好。若遇到什么麻烦,一定要及时告诉本宫。”
  唤彩连连点头称是,表示自己一定会谨记在心,并再次感谢冉浮云的关怀与提点。
  冉浮云微笑着看着唤彩,心想这个丫头倒是忠心可鉴,就是性格过于软弱,日后跟着佩灵,也好让她多调教一下。
  如今她虽深得皇上宠爱,但宫中争斗不断,想要保住地位并非易事。而身边可信之人又不多,着实令她忧心忡忡。
  不过好在还有佩灵和唤彩这样忠实的侍女陪伴左右,多少让她感到些许安心。只是今后的路还很长,必须步步为营,才能在这尔虞我诈的宫廷中立于不败之地。
  接着冉浮云又提起,“你也大了,该为自己的将来打算打算了。若是有中意的人,不妨告诉本宫,本宫为你作主。不必再等到二十五岁,到时本宫自会给你一个恩典。”
  唤彩脸色羞红,“娘娘,奴婢还没想过这些。”
  冉浮云笑了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若有意,本宫可以帮你物色一个好郎君。”
  佩灵在旁插话道:“是啊,唤彩,你也该为自己的幸福着想了。娘娘这么疼你,一定会为你找个好归宿的。”
  唤彩低着头,心中暗自思量。她知道娘娘是一片好意,但她也知道后宫险恶,一旦嫁人,便有可能失去自由。不过,想到能有个温暖的家庭,唤彩的心里又生出一丝期待。
  看着面前两位不再说话,冉浮云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可以先行离去了。
  随着那两人缓缓退出大殿,宽敞空旷的殿内此刻就只剩下瑶珊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而这个瑶珊,正是不久前从莲花池救下冉浮云性命的那位英勇宫女。
  第26章 谈心
  冉浮云慢慢转过身来,目光凝视着眼前的瑶珊,轻声问道:“瑶珊啊,自从你来到我这儿以后,已经过去不少时日了吧。这段时间里,你是否还能适应这宫廷中的生活呢?有没有什么不习惯或者需要帮忙的地方呀?”
  听到冉浮云如此关切的询问,瑶珊心中一暖,连忙跪地叩头回答道:“回禀娘娘,承蒙您关怀备至,奴婢在此一切安好,并无不适之处。多谢娘娘挂怀。”
  冉浮云微微一笑,表示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说:“如此甚好。瑶珊啊,其实今日将你独自留下,想必你心中定有疑惑吧?不妨告诉我,你可知道我这么做究竟是何用意吗?”
  瑶珊低着头,恭敬地回答道:“启禀娘娘,奴婢愚钝,实在猜不透娘娘此举深意,请娘娘明示。”
  冉浮云伸手拉住瑶珊的双手,语气温和地说道:“瑶珊,你本就是个机智聪慧、心灵手巧的好姑娘。当初你奋不顾身地救我于危难之中,绝非巧合那般简单。我心里很清楚,这其中必定另有缘由。”
  “但我并不在意这些,因为我相信你对我绝无二心。”冉浮云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我在这宫中的地位,虽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而我身边可信之人甚少,所以我希望你能成为我的心腹。”
  瑶珊听后,心中一阵感动,她再次跪地叩头,“谢娘娘厚爱,奴婢愿誓死追随娘娘!”
  冉浮云扶起瑶珊,轻轻地拍着她的手,柔声安慰道:“好了,别哭了。你我主仆一场,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缘分啊。我信你,不过,在这宫廷之中,人心难测,你日后需处处小心谨慎,万不可掉以轻心。”
  瑶珊点头应道,“奴婢明白。”
  冉浮云眼神闪过一丝狡黠,“若有人胆敢加害于你,你不必留情,尽管告诉我,我自会替你做主。”
  瑶珊心中一凛,她知道,这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警告。脸上露出一丝感激之色,轻声说道:“谢娘娘。”
  冉浮云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接着问道:“对了,瑶珊,我想问一问你,是否还有什么未完成的心愿呢?”
  瑶珊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鼓起勇气说道:“娘娘,奴婢确实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不知道该不该说出口。”
  冉浮云微笑着鼓励道:“但说无妨,只要是本宫能力范围内的事情,都会尽力满足你的。”
  瑶珊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娘娘,奴婢的父亲早年离世,母亲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将奴婢抚养长大。如今母亲年纪渐长,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奴婢实在放心不下她一个人在家乡生活。所以,奴婢斗胆请求娘娘,能否允许奴婢将母亲接到身边照顾呢?”说完,瑶珊紧张地看着冉浮云,生怕自己的这个要求会惹得娘娘不高兴。
  然而,冉浮云却表现得十分豪爽大方,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这有何不可?明日一早,本宫便会派人前往你的家乡,将你的母亲接入京城,让你们母女得以团聚。待到选秀结束,新后的人选确定之后,通常会释放一批宫女出宫回家。到那时,本宫一定会设法让你提前出宫,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听到这里,瑶珊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头道谢,表示此生愿誓死追随冉浮云左右。!”
  瑶珊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叩首道谢。冉浮云连忙将她扶起,温柔地说:“不要这么客气,这里有两千两的银票,你先收着吧。你可是救了本宫一条命啊!日后若有何事需要帮忙,尽管来找我便是,我定当全力以赴相助于你。”
  瑶珊喜出望外,再三谢过之后便退下了。
  望着瑶珊渐行渐远的身影,冉浮云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在这个充满明争暗斗和阴谋诡计的后宫之中,能够结交一个真诚相待的朋友,无异于增添了一道坚实的保障。
  瑶珊自始至终对自己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这份情谊实属难得,务必得想尽办法紧紧握住才行。即便将来踏出宫门,瑶珊亦能给予诸多助力,犹如李夫人之于太后那般重要。
  念及此处,冉浮云毅然转身,信手拈起置于案几之上的账本,全神贯注地翻阅起来。她心里明白,在这块充斥着权谋与算计之地,无论是至高无上的权势,还是堆积如山的财宝,均乃安身立命之本。
  故而,对待每一笔收支账目,皆须力求清晰明了、滴水不漏方可。只因稍有疏忽,恐将招致无尽麻烦甚至杀身之祸……
  ……
  孙贵人如今每日必到承乾宫报到,如果换作旁人,恐怕早就让她迁居一处了,毕竟只有一座宫殿才能专心为人。
  然而,冉浮云心里明白得很,孙曦绝非凡俗之辈,日后必定能够独霸一方。正因如此,冉浮云始终未曾提及此事。
  不仅如此,孙贵人每日还会主动向冉浮云请安问好。而与此同时,孙贵人家中的喜事也接踵而至——其父似乎即将得到升迁。原本只是区区正四品的前锋营统领,如今却有机会外放出任正二品的玉门关威远将军。
  虽然边关地区战事稀少,但这一职位至关重要。表面看起来是被调离京城,但实际上却是一次晋升。待到三年之后……回京,就算平调也是二品大官了。
  此等情况,孙贵人还能保持每日前来承乾宫向冉浮云请安,实属难得。冉浮云心想,这孙贵人倒也算是识趣之人,知晓自己如今地位不同往昔,其父即将升任要职,未来前途不可限量。然而,她却并未因此而骄纵跋扈,依然对冉浮云毕恭毕敬,这份谦逊与隐忍着实令人赞赏。
  冉浮云看着眼前的孙贵人,不禁想起前世曾经初入宫廷时的自己。那时的她也曾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可如今历经十几年风雨,早已看透了这皇宫内的权谋纷争。孙贵人如今得势,难保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日后是否还能如此谦卑恭顺,尚需时间考验。
  想到此处,冉浮云决定暂且观望,看看孙贵人接下来会有何举动。毕竟,在这深似海的皇宫之中,一切都变幻莫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而她所能做的,便是小心谨慎地走好每一步,以保自身周全。
  冉浮云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轻云般飘渺,不易被人察觉。她心中暗自思忖道:“看起来得寻找一个恰当的契机,与孙贵人拉近关系才行。”
  主意已定,冉浮云语气和缓地对孙贵人说道:“孙妹妹呀,此次令尊得以高升官职,实在是令人欣喜之事啊。”
  孙贵人闻言,急忙回应道:“这全赖姐姐您的恩泽庇佑呢。”
  冉浮云轻笑一声,紧接着话题一转:“我曾听闻兵部负责管理边关将士们的粮草供应,而张尚书此人可是个难缠的角色啊!”
  孙贵人连忙回答:“关于家父之事,自然由他自行定夺。无论是面对张尚书还是圣上,自从他决定将小妹送入宫中之时起,实际上就已做出了抉择。尽管小妹乃家族中的庶出之女,但也明白其中道理。”
  “妹妹倒是个明白人。”冉浮云嘴角微扬,轻声笑道,“不过,在这深似海的皇宫之中,有一个可以依靠之人总归是好事一桩。日后妹妹若是碰到了棘手之事,大可放心前来寻我。”
  孙贵人听闻此言,感动的说,“多谢姐姐此番提点与关照。倘若真有那么一天,妹妹有幸能够助姐姐一臂之力,必定会竭尽所能、不遗余力。”
  冉浮云那双美眸之中忽地掠过一抹狡黠之色,“如此甚好,那我就静候妹妹的佳音了。”
  待到孙贵人离去之后,冉浮云传唤贴身丫鬟翠茗至跟前,压低声音嘱咐道,“从今儿起,你需时刻关注孙贵人的一举一动,但凡察觉到丝毫异样,必须立刻向我汇报。”
  她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明白在这个波谲云诡的皇宫内廷里,只有每一步都精心谋划,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
  通过孙贵人这件事,冉浮云把事情看明白了。
  但何尚书显然没搞清楚状况,此时他正组织人手,准备将董健灭口。
  董健活的太久了,张尚书再怎么保护,大理寺的监牢也不是铁桶一块。宫中的冉嫔对付失败了,自然该轮到董健这个小喽啰了。
  听到何尚书的要求,包衣佐领陈子勇急忙问道:“出了何事,为什么要这么着急?”
  第27章 陈佐领欲劫狱
  “没什么,只是有些人,该处理了!”何尚书阴沉着脸,冷冷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和决心。说完,他挥挥手,示意身后的十几名黑衣人上前。
  陈佐领看着这些训练有素、杀气腾腾的黑衣人,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恐惧。他吞咽了一口唾沫,颤抖着声音问道:“大人……您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吗?”
  听到陈佐领的询问,何尚书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这还需要准备吗?本官早已将一切调查得清清楚楚。此次将董健关押之地乃是大理寺,并非那戒备森严的天牢!且近来张尚书对董健之事也不再上心,致使其在大牢内受尽折磨,待遇极差!或许此刻董健正苦苦期盼着我们前去解救他呢!更重要的是,此次事件陆太傅并未插手其中!”
  陈佐领听闻此言,原本惶恐不安的心情顿时变得踏实起来。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狠厉之色,咬牙切齿地说道:“如此看来,眼下便是动手的绝佳时机啊!”
  “正是如此!”何尚书满意地点点头,接着拍了拍陈佐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嘱咐道,“本官已为你安排好足够的人手,接下来的行动便全仰仗于你了,陈佐领!至于究竟是要救人还是灭口,皆由你自行定夺吧!”言罢,何尚书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种操作,对陈佐领而言,可谓轻车熟路,但此次情况却有所不同,因为对象竟是自己的至交好友!
  然而,当董健率先提及何尚书之时,无论最终胜负如何,这位率先背叛之人注定不会有好结局。
  不仅如此,陈佐领还特意备下了毒酒,以备不时之需!
  “尚书大人,此番下官去操办此事,一旦事发,请您务必替下官美言几句!下官绝对不会像董健那般见风使舵、信口胡诌。您贵为辅政大臣,万万不可弃下官于不顾啊!”陈佐领战战兢兢地陪笑着说道。
  何尚书亦报以一笑:“陈大人切莫乱言,本官不过是众多辅政大臣中的一员而已!但你尽可放心,关于董健之事,只要你处理得当,定然能够安然无恙!”
  ......
  半个时辰之后,阳光斜照进大理寺那阴暗潮湿的大牢外。陈佐领领着一群身着朴素衣裳、看似家仆的人踏入其中。他们脚步匆匆,神情紧张,仿佛肩负着重要使命。
  而此时此刻,身处尚书府之中的张尚书早已得知这一消息。由于近期边关将士面临职位调动,他正与几位门客紧锣密鼓地商议对策,以应对朝廷局势的变化,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
  等待多时的陈佐领终于觅得良机,见到了被囚禁于此的董健。他心急如焚地冲上前去,急切地说道:"董健啊!我特意前来营救你!宫中有人图谋不轨,欲取你性命,快快随我逃离此地吧!"
  尽管张尚书近来并未在董健身旁部署大量人力,但却始终保持警觉并有所防备。
  闻听此言,张尚书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笑容,轻声低语道:"哈哈,这个何尚书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出手了。只是不知此次,他的人是否还有本事从这大牢中安然脱身呢?" 言语之间透露出对陈佐领行动的洞察以及一种看好戏的心态。
  听到陈佐领的话后,董健是一点也不相信,宫中的人要杀他早就杀了,而且自己还吃过冉嫔派人送来的饭,都没有任何问题,自己的侄女还当上了女官。目前看来,反而是何尚书想杀他的机会更大一些。
  董健说:“好兄弟,你能来救我真是太好了!”董健心中暗自思量,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不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要救我出去?”他紧紧地盯着陈佐领,试图从他的表情中寻找答案。
  陈佐领连忙解释道:“宫中形势复杂,有人想趁此机会除掉你。我得到消息后,立刻赶来救你。这个人和你有几分相似,正常人看不出来,时间紧迫,我们先离开这里再说!”
  董健犹豫了一下,他知道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自己在牢里不好过,宫中也好几天没有派人来了,张尚书也没有再提审自己,仿佛是都把他给忘了。但他不是很相信陈佐领的话,毕竟自己人自己清楚,何尚书要救肯定是光明正大的直接放出去,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劫狱。
  董健心里十分清楚陈佐领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尤其是在眼下这种节骨眼儿上,对方居然毫无顾忌地要将自己强行带走。尽管已经找好了替身顶包,但只要自己踏出这个门一步,那就意味着彻底失去现有的身份地位,从今往后只能任由他人摆布宰割!
  与此同时,其他一同前来的杀手显然早已洞悉何尚书的计划部署,此刻也有人开始催促道:“没错啊,董司长您还是尽快动身吧,否则万一皇宫里的人赶过来可就麻烦大啦!咱们此行可是专程赶来解救您于水火之中呢。”
  不仅如此,甚至有人凑到陈佐领耳边进言献策道:“大人,既然这董健如此不知死活、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咱们也别在这儿继续浪费时间了,等会儿宫里来人岂不是自投罗网?”
  听到众人的话,陈佐领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他心中暗自思忖:一切都正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发展下去。接下来,董健必定会苦苦哀求着要跟自己离开这里,而且还是心甘情愿地如此!到那时,自己只需顺水推舟,带着董健走出这扇门,便算是圆满完成了何尚书交托的使命!
  然而,唯一令陈佐领始料未及的是,先前见到他时还满心欢喜的董健此刻竟然沉默不语,只顾低垂着脑袋,似乎在沉思着什么。这个向来胆小如鼠、畏首畏尾的老家伙!陈佐领不禁在心头暗暗咒骂。
  正当此时,一直保持缄默的董健终于开腔了。只见他先是轻咳一声,声音不大不小,但足以让在场的所有人立刻安静下来。紧接着,董健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陈佐领,语气诚恳地说道:“陈大人,您今日能够冒险前来营救于我,在下感激不尽。这么些年来,咱们称得上是患难之交,这份情谊没白费!只不过,关于此事,我亦有着自己的盘算和思量。”
  听到这句话,陈佐领的眉头不禁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思忖起来。按照常理,如果董健愿意离开这里,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表达出赞同之意,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然而,像此刻这样的回答,无疑表明他已经拒绝了这个提议,同时似乎并不想解释为何不选择离开。
  莫非冉嫔真的承诺过要确保他安全脱身?亦或是张尚书认为董健杰仍具有某种可被利用之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