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后宫记事> 重生:后宫记事 第5节

重生:后宫记事 第5节

  孙曦忙不迭地点头:“明白。妾身愿倾尽所能,为娘娘效力。娘娘有任何需要,微臣定当全力以赴。”
  冉嫔轻抚着手中的手绢,若有所思地说:“本宫需要的是忠诚和能力。你若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本宫自然不会亏待你。”
  孙曦当即跪下说:“娘娘放心,妾身定会不辱使命,为娘娘效力。”
  冉浮云微微一笑,扶起了孙曦:“你我从此以后就是姐妹了,不必如此多礼。”
  孙曦躬身施礼:“谢娘娘,妾身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娘娘所望。”
  说完,孙曦像个小孩子一样高兴地离开了。
  永寿宫
  到了永寿宫外,冉浮云想起了前世。
  德妃闺名董明月,是内阁大学士董中书的嫡次女,自幼在书香世家中长大,其气质和做人风格都有独特的魅力。她在诗词、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着深厚的造诣,这使她的气质更加高雅,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世家大族的教养。
  她的言谈举止优雅大方,言辞间充满着智慧和学识。她对待每个妃嫔都怀有友善和宽容的态度,在后宫一直是老好人的样子。
  总的来说,那十年董明月的地位可是一直屹立不倒的。冉浮云微微抬手,向身后的翠茗示意让她上前去通报一声。翠茗领命后,快步走到宫殿门口,轻声对守门的宫女说明了来意。
  过了好一会儿,方才见那名宫女走了出来。她先是向着冉浮云行了一礼,然后福了福身子,柔声说道:“冉嫔娘娘,实在不巧,我们主子今天一大早就已经动身前往太后寝宫给太后请安去了,此刻并不在宫中呢。”
  原来如此!
  冉浮云闻得此言,柳眉微蹙,心下暗暗思量:“怎会如此不巧?”她眼神一转,示意身旁的翠茗取来一个沉甸甸的十两银子荷包打赏出去。
  那小宫女生儿瞥了眼四周,压低声音说道:“昨日您打了王总管,他可是归附于德妃娘娘麾下之人呐。如今娘娘统领六宫,执掌凤印,权势正盛。此番损失一员大将,岂肯善罢甘休?奴婢规劝娘娘,还是速速离去为妙啊!”
  至此,冉浮云恍然大悟!
  经此生儿一番解说,她总算洞悉了其中缘由,也明白了今日永寿宫为何会摆出这般阵势。
  生儿稍稍一顿,又紧接着言道:“听闻德妃娘娘昨日大发雷霆,若非今晨太后娘娘忽然传召,恐娘娘您难以如现今般顺利脱身呢。”
  通过生儿的介绍,冉浮云终于明白了,为何今日永寿宫会是这个态度。
  冉浮云脸上还是保持着端庄的笑容,回应道:“既是这样,那倒也无妨。我原本只是想来探望一下姐姐,既然她不在,那我就改日再来拜访吧。”
  言罢,冉浮云轻轻摆了摆手,示意翠茗跟自己一同离开。主仆二人缓缓转身,朝着来时的路离去。
  “你在背后,说娘娘什么呢?”
  冉浮云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了一个声音,细听是德妃身边的大宫女唤青。
  生儿被吓得缩了缩脖子。
  紧接着,一阵脚步声响起,五六个宫女全都走了过来。四个小太监抬着辇轿,上面端坐的人正是德妃娘娘。
  德妃娘娘缓缓起身下轿,一旁的唤青赶紧搭手。只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子,身着华丽宫装,面容慈祥,正是现今掌管后宫的德妃娘娘,董明月。
  冉浮云缓步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请安礼,低头说道:“给德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德妃娘娘微笑着回应:“起来吧。”她的声音温柔而亲切,让人如沐春风。
  冉浮云起身站立,垂手而立。
  “听闻昨日冉嫔大发神威,将宫里闹得鸡犬不宁,甚至直接严惩太监,莫非是丝毫未将宫规放在眼里?”董明月清冷的说道。
  周围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所有人都垂下眼眸。
  然而,冉浮云却显得异常镇定自若,她嘴角微微上扬,云淡风轻地说道:“没错,王总管竟敢假传圣旨,难道您认为他不应该受到惩罚吗?德妃娘娘。”
  董明月心头一震,不禁对眼前这位冉嫔感到十分诧异。她暗自思忖着,这个冉嫔究竟何来的这般自信和胆量,竟敢如此直言不讳。
  但表面上,董明月还是保持着端庄娴静的姿态,轻声回应道:“话虽如此,但宫廷之中自有其规矩,若人人皆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这皇宫岂不是早已乱作一团?本宫如今暂且协助管理六宫事务,自然要以身作则,小惩大诫一番。冉嫔,便罚你将宫规抄写十遍,呈交于本宫吧。”
  第10章 内务府
  “冉嫔娘娘接旨!”
  就在此时,一个五十来岁的嬷嬷带着两个小宫女朝着永寿宫走来,是一个面容消瘦、眼神犀利的老太婆。她的脸上有一道很深的皱纹,板着一张脸,不苟言笑,让人望而生畏。
  走路时,她的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威严,无论是外貌还是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严厉和冷酷的气息,让人难以忘怀。
  赵嬷嬷是太后的奶娘,在宫中生活多年了,她手中拿着一卷金色的圣旨,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慈祥。
  冉浮云身着华美的宫装,步姿优雅地走上前跪下,她的美丽容貌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德妃则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
  赵嬷嬷宣读懿旨的声音在殿外回荡:“冉嫔,尔本宫特此任命你协理德妃六宫之权。望你能以聪慧和善良之德,辅助德妃管理后宫,使宫廷之事井井有条。”
  冉嫔跪地接旨,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谢太后恩典,臣妾定当竭尽所能,不辱使命。”
  德妃在一旁站立,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这道旨意的惊讶。
  随着懿旨的宣读完毕,冉嫔起身,面带微笑地接受着众人的祝贺,她深知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
  所有人的表情,瞬间都精彩了起来。
  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竟然敢和德妃叫板,还得到了太后的懿旨管理后宫,这简直是无知者无畏啊!
  用脚指头想想都能知道,堂堂辅政大臣的嫡女,怎么可能是任人摆布的角色,太后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啊!
  这个冉浮云,什么都不懂,竟然敢接下这件事,十有八九,是个白痴!
  董明月被太后的举动气笑了,她自己当太后都不敢和德妃争抢宫权,现在竟然让一个平凡无奇的农女来处理事务,这也太不把她董明月放在眼里了。“赵嬷嬷,你确定这是太后的旨意?”
  “那是自然,太后娘娘的懿旨谁敢造假。”赵嬷嬷的表情严肃,毫无半点嬉笑之意。
  “行,今天我就破例一次,和冉嫔好好玩玩!唤彩和生儿你们去承乾宫好好配合冉嫔抄宫规,宫规早一天抄完,冉嫔妹妹也可以早点帮我分担宫务了。”董明月说完,就转身带着自己的宫女回到了永寿宫内。
  进门之前,她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冉浮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冉嫔啊,你可要撑得久一些哦......待到你被贬入凡尘之时,本宫定会赐予宫中众人丰厚的赏赐以作庆贺!”
  短短数息之间,殿外的那几人如释重负般纷纷离去,众多宫人皆以戏谑的目光凝视着冉浮云,其中意味再明显不过。
  承乾殿内。
  此刻唯有唤彩与生儿二人面带愁容,满是哀怨之色。她们究竟招惹了谁呢?如今竟还要前往冉嫔寝宫......说不定此后便再也无法回到永寿宫了!
  然而,冉浮云却显得颇为积极主动。只见她面带微笑地对唤彩言道:“唤彩姑娘,我欲知晓宫内诸项事务,听闻此前你曾辅助德妃娘娘处理相关事宜。不知可否告知于我,你可有相关账本留存?”
  “哎哟,奴婢今日身子略感不适,那些物件皆存放于内务府处。娘娘若有需要,不妨自行前去寻找罢!”唤彩言罢,转身便匆匆离开了大殿。
  冉浮云眼神淡淡的扫了一眼生儿,只见那生儿如惊弓之鸟般,急忙垂下头去,半晌都不敢抬起,更是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对于眼前这一幕,冉浮云其实早有预见。她心里清楚得很,即便这两个人是受了德妃指使前来监视自己,但以她们俩胆小如鼠的个性,必然也是不敢做出什么过分举动的。所以眼下最好的应对之策便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看看这二人接下来究竟还会耍些什么花招。
  果不其然,就如同冉浮云所猜测的那样,生儿除了一开始表现得有些战战兢兢外,并无其他实质动作,只是一味地低着头站在那里,仿佛一尊雕塑一般。
  想来也是,毕竟她们不过是下人罢了,又怎敢真的与主子对着干呢?如此看来,这场闹剧一时半会儿应该还不会结束……
  冉浮云无奈的挥挥手,示意生儿退下。
  随后带着翠茗还有几个太监侍卫一起前往内务府。
  内务府为一个官署名称,是总管皇室宫禁大小事务的机构。
  历史上。
  内务府根源于满族早期社会的包衣组织。包衣是“家仆”的满语音译,八旗制度产生时,包衣作为八旗成员的一部分而被编入包衣牛录。随着满族社会的发展和清王朝封建君主制的确立,皇属包衣牛录的职责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向具有宫廷服务性质的机构――内府转化,这就是内务府的雏形。
  内务府的职责是“奉天子之家事”,管理宫禁事务。其成员由内务府三旗(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的15个包衣佐领、18个旗鼓佐领、两个朝鲜佐领、一个回子佐领和30个内管领的包衣人及太监组成,并最终形成了以七司三院为主干兼辖其他40余衙门的庞大的宫廷服务机构。
  天启朝三百年期间,内务府一直是职官人数最多、机构组织最为庞大的衙门。
  内务府衙门分内务府堂及所属七司、三院等50多个部门,总称总管内务府衙门,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特任,无定额。内务府总管为内务府之主官,品等为正二品,下设如会计等七个司,功能职务为管理出纳,财务收支,祭祀礼仪等。
  前世,新帝登基,改元建德。
  这一年,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但朝局却波谲云诡、暗潮涌动。
  建德五年,陆皇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与父亲陆太傅联手策划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改革。
  在他们的精心布局下,王德发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大臣终于垮台,不仅遭到斩首示众,全家也被查抄一空。更有甚者,多达上千名宫女因受牵连而被逐出宫廷,而他那一派的太监们大多难逃一死,一时间宫中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然而,这场风波过后,陆皇后并没有停下脚步。她深知要想真正掌握朝政大权,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制度。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宣布废除太监净身之制,并通过小选广纳贤才,招募了大批才华出众的女子入宫担任官职。
  这些女官们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才能,迅速崭露头角,成为后宫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女性地位的显着提高,举国上下对陆皇后的赞誉之声不绝于耳。至此,前朝后宫完全落入陆家掌控之中。
  而皇帝则形同傀儡,始终未能实现亲政的愿望,直至冉浮云离世,这种局面都未曾改变。
  ……
  冉浮云装模作样的,研究了很久账本上的内容。
  实际上,在前世的时候,冉浮云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事物。此刻,她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与内务府有关的记忆片段。
  想当年,冉浮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答应罢了。多亏得到了张嫔的庇佑,内务府才不敢过多地刁难她。然而,与此相关的权力却是她一点儿都无法触及的。
  眼下,王德发刚刚落马,陆皇后尚未入宫,此时恰好是介入内务事宜的绝佳契机。正因如此,昨晚她才特意派人给太后送去书信,于是便有了今日这份懿旨的诞生。
  冉浮云深知董明月的性情,此人一向心高气傲。尽管此前有王总管压制着,但即便现在王德发已经垮台,以她对处理公务并不擅长的状况来看,也是绝对不可能公然违抗太后旨意的。
  正当冉浮云陷入对前世所知晓的内务府细节的回忆之时,身旁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冉嫔娘娘,您还是乖乖回寝宫去抄写宫规吧,否则德妃娘娘必定会动怒的。" 唤彩压低声音提醒道。
  “哦?有这个必要吗?”
  冉浮云装作诧异的问道。
  唤彩轻叹道:“娘娘刚入宫,并不了解德妃娘娘的性格,娘娘昨天虽然脾气不好,但人可不错,只要您服个软,事情肯定会有转机……”
  第11章 侍寝
  冉浮云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但并未直接回应,反而巧妙地改变话题说道:“唤彩啊,想必德妃娘娘对于自己所处的地位并不满足吧?”
  唤彩立刻附和道:“那是自然啊,德妃娘娘出身名门望族,乃内阁大学士府中的嫡长女,身份何等尊崇!别说是贵妃之位,就算是皇后之位也是绰绰有余。然而,那位尚未入宫的陆太傅之女竟然妄图压过娘娘一头,仅赐予一个德妃的头衔。人皆渴望更高的尊荣,又有谁会心甘情愿屈居人下呢?”
  冉浮云听闻此言,嘴角轻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既然如此,如果本宫能够助德妃娘娘提升位份,难道不比向她认错、示弱更为高明吗?”话音刚落,现场陷入一片死寂。
  唤彩瞪大眼睛,满脸惊愕和无语。这个冉嫔究竟在打什么算盘?整个后宫风起云涌,争斗不休,而晋升高位份这种事情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以冉嫔这样毫无背景的身份,竟敢夸下海口要帮助德妃娘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然而,就在唤彩暗自思忖之际,冉浮云接下来的一番话,犹如一道惊雷般震撼了她的心灵。
  “唤彩,本宫看这个账目,之前两年进出,都是普通宫女太监的俸禄最高二十两,唯有位高的太监每个月竟能有五百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