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水乡人家(种田)> 水乡人家(种田) 第306节

水乡人家(种田) 第306节

  拜完了转身,望向另一个摊子:竹篓子支着一个圆筛子,筛子里摊着白粗纱布,上面放了几块绿莹莹的饼,好诱人!
  她看向吴氏,微笑,“娘,买个饼。”
  吴氏也忍不住笑了,“想吃?”
  清哑忙点头,这个饼是用田间地头掐的嫩蒿叶拧出汁来做的,里面有馅儿,叫做“粑粑”,说是三月三吃,粑魂的。
  吴氏就叫杨安平家的买了几个。
  递一个给清哑,笑道:“外头的东西就好吃吧。”
  清哑接过来,咬了一口,闭着嘴慢慢嚼。
  吴氏满眼宠溺地看着她。
  想起以前她小时候带她去乌油镇,路过冒着香气的煎饼摊子或者包子铺,小小的清哑总是目不斜视,装不在意的样子,她见了格外心疼,就会买几个,也是像这样子看着她吃,她自己一个也舍不得吃。
  想着,吴氏满心柔情,又问:“好不好吃?我再买块糕给你。”
  又叫杨安平家的去买蒸米糕。
  她很享受这买东西给闺女吃的感觉。
  清哑咽干净了,点头道:“香!要是加点虾仁就鲜了。”
  那馅儿是用水芹豆干辣椒调拌的,很香,她觉得若加点虾仁会更鲜。虾子不是难得的,这个季节,只要扛个虾爬子出去转一圈,一斤虾米总能有,炒韭菜或者焖笋都好。
  吴氏急拦道:“又说!”
  杨安平家的笑道:“姑娘,来这儿都是吃素的。”
  旁边人都笑了起来。
  清哑醒悟自己又说错了,亵渎了菩萨。
  一瞥之间,就见青年汉子眼中隐隐有笑意。
  她心头又涌现奇怪的感觉,望着他。
  汉子似乎有些不安,又垂下眼睑。
  他大哥忙笑问道:“姑娘可要这鱼?”
  吴氏道:“我们先去拜菩萨,回头再来。”
  一面拉着清哑走向青石台阶,往庙内走去,细腰细妹等人紧随,阮秀带着两个少年跟在后面。
  清哑走了几步,猛回头看。
  树下有几个农妇正望着她笑,别无异样。
  她疑惑地扫了一圈,又转过身去。
  这一棵银杏树就映得庙宇古木森森,配上布满苍苔的青石地面、青砖墙面,说不出的清幽古朴。再者,来的人虽多,却并不喧嚣拥挤,人们都专注在自己虔诚的心思里。
  清哑觉得心头很宁静安详。
  庙不大,就两进,每进三间,但都很宽敞、朗阔。
  正殿供着观音像。
  吴氏虔诚地跪下磕头,嘴里念念有词。
  拜过了,还抽了一支签。
  然后,又叫清哑跪拜,抽签。
  “试试看。很灵的。”吴氏期盼地怂恿她。
  清哑点点头,果真跪下默默拜求。
  她这会儿也想看看,上天能否给些启示。
  抱着签筒用力摇,然后抽了一支。
  拿出来一看,是八号签。
  和吴氏走到东屋,又拜过送子娘娘后,找一个老和尚领签文。
  吴氏先领了,交给清哑看。
  清哑看不懂,依旧递给老和尚,请他解释。
  清哑的签文一拿来,展开一看,不由愣住。
  只见黄色笺纸上录了一句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上上签!
  第341章 鲤鱼(二合一求月票)
  吴氏听说是上上签,喜不自禁,并不问内容,就让清哑出去将签文系在树上,又向老和尚“请”了一条红绸递给她,叮嘱道:“要亲手系。系高些。叫阮秀借个板凳。”
  清哑问:“娘呢?”
  吴氏冲老和尚努嘴道:“我请师父给我讲讲这签。”
  老和尚微笑道:“这也是好签。”
  吴氏就笑了,等他解说。
  清哑见娘有支走她的意思,便和细腰细妹走出来。
  又往西屋和后进院转了一圈,都塑有形态各异的神像,清哑也不认得,不知是哪路神仙,有些面目狰狞,有些慈祥悲悯。因为人多,她无心挤上前参拜,也未细观。站在后堂门口,只见后面还有几排屋子,飘出饭菜香气,便知是僧人住处和伙房了。
  这院里也有许多人,都端个大海碗或蹲或站吃东西。
  清哑听娘说,这些香客大远的来,在庙里吃饭可不仅仅是为了填肚子,有些是特意赶来吃的,据说吃了庙里的斋饭,能治病消灾的。
  她不禁感叹信仰的神奇。
  不过,闻着那味儿好像真香!
  细腰一见她神情,忙道:“杨妈妈捐了银子,叫另备斋饭。”
  细妹也冲她扬起手中精致提篮,表情有些幽怨。那是她特意准备的点心,带下船来,就是防她饿了好垫一垫的。可是姑娘挺斯文一个人,就喜欢隔锅饭,最喜欢在外边买吃的。
  二婢拦阻,清哑识趣地转身。
  不过,心里却在想。不知待会那斋饭怎样。
  回到前面,细腰看着观音像,犹豫了下,对清哑道:“姑娘等等,我……我想去抽一支签。”
  清哑道:“你去吧。”
  又对细妹道:“你也去抽一支。”
  细妹有些胆怯地摇头,她怕抽着不好的心里堵。
  清哑见一向冷冰冰的细腰静静地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默祷。过了一会俯身磕头。磕得很缓慢、很虔诚,有些意外。
  细腰磕了三个头,方才摇签、抽签。然后起身去东屋换签文。
  一会出来,面色不大好。
  清哑问:“怎么样?”
  细腰答非所问:“太太去别处了。”
  清哑见她不想说,便不再问。
  细妹偷偷地瞄一眼同伴兼师傅,更不敢问。
  于是。三人依旧出来了。
  到庙门口,细妹看着那树笑道:“太好了。姑娘抽了上上签呢。”
  她以为清哑要系红绸了。
  清哑不语,走到树下,围着那树信步转悠起来。一时看树下的人和摊上的物件,小心绕开;一时退步仰头看枝干。所有人都看着她。都以为她找地方挂红绸。
  唯有那卖鱼的青年汉子垂眸,眼观鼻、鼻观心。
  细妹也仰头寻找,“这里这里!姑娘。这里空!”
  见清哑直走过去了,以为她不满意。忙又跟上。
  清哑在一处地方停下来,看树干上铜盆大的一个洞,诧异地想:“难道这树是空心的?可是瞧着一点没事样。”
  细妹也仰头看,觉得那处枝叶繁密,道:“这里好。凳子……”
  她转头找阮秀要凳子。
  清哑却道:“不用了。”
  后面细腰已对阮秀道:“拿凳子来!”
  语气简便冷断,带着命令的味道。
  阮秀飞快地扫了她一眼,忙收回目光,已经是面红耳赤,道一声“是!”连跟的人也不叫,亲自去找人借。
  这个细腰,他总不敢正视她。
  不但他,其他男子见了她也是一样,细腰的容颜令他们感到心虚和束手无策,更不敢逼视。对着姑娘也没这样呢,真是怪事!
  才迈步,就听清哑说不用了,不禁停下,看怎么样。
  细妹诧异地问:“不站凳子怎么系?”
  清哑摇头道:“不系了。”
  好好的绿树系这些东西,弄得难看死了。再说,她也不想把那签文系上去,回头人一伸手就扯了。放在身边不是更好!
  细妹没想到她会这样,有些无措,“不系了?”
  这……这样好吗?
  就有个老汉道:“要系的!姑娘。”
  一个媳妇也附和道:“不系不成。不系上去就不灵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