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主母日常(作者:山尽)> 主母日常(作者:山尽) 第89节

主母日常(作者:山尽) 第89节

  曾夫人的话也说不准会不会实现,但曾老爷听了心里头舒畅,大笑道:“好,那就放我书房里去。”
  曾老太太听了这话却有些不安,忌惮的望了眼桌上的黑色木盒,“不行,这短剑不吉利,不能放你身边,还是丢出去为好。”
  曾夫人和曾老爷对视了一眼。
  曾老爷道:“不会有事的,母亲别担心,你儿子命硬着呢。”
  曾老太太坚决道:“不行,谁知道秦家会不会下了什么咒法,不能把短剑放在你身边,府里也不能放着。”
  曾老太太最是信奉这些,在这一方面上,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曾老爷还想开口辩驳,余光收到妻子的暗示,便住嘴不言,等妻子发挥。
  曾夫人说道:“听母亲的,不放在家里,儿媳有个好主意,既是邪祟之物,那不如就放到寺庙,这样一来,再怎么邪祟,也咒不到府里去了。”
  曾老太太的坚定的表情渐渐松开,拍了拍曾夫人道:“要去宝光寺,那里灵验,里头高僧是有大智慧的。上次川儿出事,嫂子去了宝光寺高僧做祈福法事,川儿不就平安回来,还升了官。”
  这事被曾老太太反复念叨了几遍,其他人早就听得索然无味。曾夫人面上笑道:“知道了母亲,就去宝光寺,我再顺便求助空明大师,若是能得他的帮助,您就能彻底放心了。”
  曾老太太颇有心得的道:“空明大师可不是谁都见的,也就你嫂子家里有这样的机缘。”
  她指的是当初空明大师,也就是佛子还小的时候,被永乐侯捡到的事情。现在提起来,依然让人津津乐道,百说不厌。
  “能不能见到,得去了才知道,万一哪天儿媳就有那个缘分呢?”
  曾老太太含笑道:“你说的对。”
  一番话下来,曾老太太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曾夫人又劝她回明间去,今儿是您的生辰,怎么能少了您,曾老太太便扶着她的手回去了。
  曾老太爷那儿,有几个小辈劝着,火气也消去了大半。
  曾夫人笑道:“时辰也不早了,这就开席吧。”
  才出了这事,众人兴致都不太高,好在曾夫人请了两个说书人来讲故事,他俩一唱一和,总算把场面给热闹起来。就是苦了两个说书人,才一登场,就见台下众人各个摆着一张严肃的脸,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使尽了浑身解数,把生平知道的所有有趣的故事讲了一遍,才让众人脸上多了笑意。
  曾老太太性情宽厚,是最先被两个说书人逗得笑出声的人,“这两个人说的不错,你从哪里找来的?等会再给多赏他们二两银子。”
  曾夫人笑着道:“母亲若是喜欢,以后也可叫他们来府上给您说一段儿。他们就在珍馐阁给人说书,每日早晚两班,提前给他们说声就是了。”
  “你有心了。”
  曾夫人浅浅一笑。
  这个关头,请戏班或者乐班太过张扬,请说书的便恰到好处,人少不说,价格还实惠。曾家如今逐渐没落,家里的财产还被老太爷拿去投了商帮,一时半会的拿不回来钱,只能节省着点用。
  也幸好只请了自家人,宴席简陋,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
  曾老太爷席上喝了酒,有些醉醺醺的,便也忘了短剑一事,与几个小辈说说笑笑。
  仆妇端上冒着白气的长寿面,放到曾老太太面前。一根面条长约三尺,盘在印了荷花的碗中,众人说了些吉祥话,曾老太太笑着把面条吃下。
  厨娘把长寿面煮的软而不烂,正适合牙口不好的曾老太太吃,碗中除了面条,还下了鸡蛋、香菇、虾仁。鲜味儿勾的其他人也跟着馋。
  大人们说的话,被乳娘抱在怀中的蓁姐儿听不懂,跟着她们的笑声咧着嘴巴笑了一会儿,便有些困了,等到宴席结束的时候,蓁姐儿还没醒过来。
  乳娘上马车的时候,何静琳还掀了车帘提醒:“慢点,别吵醒了蓁姐儿。”
  乳娘自个儿就生了三个孩子,照顾孩子颇有心得,没何静琳那么提心吊胆,不过她也知道这些夫人把孩子看的有多重要,不敢露出随意的姿态,慎重的点点头,踩稳了放在地上的小杌子,才又抬脚踩上车架,弓腰进了马车。
  曾惠妍正在向曾夫人道别。
  “你快回去照顾舅母吧,她今儿也喝了两杯。”曾惠妍席上喝了两杯果酒,脸颊绯红的如同晚霞。
  曾夫人让丫鬟扶着她点儿,笑道:“这你放心,我已经吩咐了厨房去做解酒汤送到母亲那儿。”她看着曾惠妍,想起刚才她向母亲悄悄抱怨,王妈妈让含姨娘暂时搬到了兰竹院的事情。
  曾老太太人虽心善,耳朵软,但这事她也帮不了忙,只能安慰了曾惠妍几句。
  看着马车离去,曾夫人这才扶了丫鬟的手回府,她也喝了酒,脚步有些不稳。
  李念瑶和柳婉清坐在一块儿,这些日子腻在一起,让她们俩亲如一起长大的姐妹。
  李念瑶打了个哈欠,柳婉清将身后的软枕递给她,“姐姐睡会儿吧,等回了府我叫你。”
  李念瑶接过用绸缎做的光滑软枕,放在腿上,“就这一会儿的路,我就不睡了。刚才那两个说书人说的故事真有意思,你觉得是真的吗?真有那样的......啊!”
  突然,马车急刹止步,马车里的人俱是往前一倒。
  丫鬟自个儿都没坐稳,就连忙扶着她俩:“小姐没事吧?”
  李念瑶坐稳身体,“我没事,外面出了什么事?”她小心翼翼掀开花团锦簇的车帘,露出一条缝隙,目光朝外看去。
  曾惠妍坐的马车驶在最前,她摔的最狠,头上的簪子都掉下一支。
  “怎么回事!”她语气凶狠的问道。
  赶车的马夫结结巴巴道:“回夫人,刚才要转到瑞祥大街,一个人骑着快马朝皇宫的方向去了,小的只能赶紧勒住马。”言下之意,他也是无辜的,可不能怪他。
  曾惠妍扶正了发髻,把簪子重新插到头顶上,“你可看清楚了是什么人?”
  瑞祥大街是京城主路,要比其他街道小巷宽一些,更重要的是,这条大街直通皇宫,敢在这条大街上行驶快马的人非同一般。
  马夫战战兢兢道:“小的依稀看见马上的旗帜,似乎是武烈王府的标志。”
  曾惠妍心中一沉,又是武烈王,她催促道:“行了,快回去吧。”
  马夫如释重负,赶忙扬鞭驾马驶去。
  第118章 中毒 王姨娘和女儿坐在两个圆……
  王姨娘和女儿坐在两个圆凳子上, 手中拿着两件婴孩穿的小衣服。一件上面绣了老虎,另一件上面绣了兰草,绣工精湛, 配色丰富, 选的料子也都是极好的。
  “太太,这是给五小姐和六公子绣的衣裳,等回去了,就让他们穿。”三夫人和含姨娘生了孩子的事儿没有瞒着, 王姨娘当即就做了两件衣裳讨老太太欢心。
  王姨娘瞧了女儿一眼。
  李念薇拿出两条五色线交织而成的手环, “这是孙女给弟弟妹妹做的五色手环, 保佑弟弟妹妹平安长大。”
  元香在一旁说道:“太太, 您看这衣服上的老虎和兰草,五小姐和六公子看了一定喜欢, 还有这手环,编的多精巧, 一看就是用心做的。”
  元香说这话倒不是多喜欢王姨娘和李念薇, 而是想让老太太高兴起来。
  老太太靠在床上看着,淡淡的点了点头,“做的不错, 你们有心了。元香,把我那条玲珑手镯拿过来,给了薇姐儿。”
  元香马上去了,很快就拿了条镀了银, 嵌了红绿宝石的手镯过来。
  老太太微笑着拿来,又抓起李念薇的手给她带上。
  李念薇僵硬着身子不敢动。
  频频转头看王姨娘。
  “这手镯是我年轻时候戴的,已经许久没戴过了,现在送给你。”老太太把手镯拨到李念薇手腕上, 把她的手抬高了一看,赞许道,“看着不错,正衬咱们薇姐儿。”
  李念薇和王姨娘一样,都是清秀的模样,平日里的打扮也学着王姨娘一样,极为素雅平淡。她手腕削瘦,皮肤白白净净,原本以为戴上这串手镯会不合适,可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突兀。
  老太太这才有点高兴,说道:“女孩子家,还是要多打扮起来才行,你呀,就是平时打扮的太素雅了,咱们薇姐儿打扮起来,一点不输其他人。”
  李念薇脸红的笑着。
  这条手镯于老太太来说,已经算是不起眼的首饰了,但王姨娘听到这是老太太年轻时候戴的,这可比价钱什么的贵重多了,忙道:“太太,还是您收着吧。”
  李念薇也赶忙要褪下。
  老太太一把按住李念薇的手,“给你的了,就戴着吧,是不是嫌弃这手镯老气?不是现在时兴的首饰?”
  李念薇摇拨浪鼓似的摇头,“不是不是,孙女很喜欢,一点都不老气。”
  王姨娘便从善如流的起身道谢,李念薇也站起身行礼。
  赵芙莹喜盈盈的进来,拉着也一脸喜气的董玉婷。
  王姨娘和李念薇机灵的让开床边的位置,让她们俩过去。
  王姨娘好奇的问道:“夫人,是有什么好事了吗?”
  老太太被她的话吊起了兴趣,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她俩。
  赵芙莹的笑意根本压不住,“让弟妹给您说吧。”
  董玉婷道:“是老爷递了信回来,说他们一切平安,让您不要担心。”
  老太太既是惊喜又是不相信,“可是真的?”
  “自然,老爷写了信回来,这还能有假?”董玉婷把信递给了她。
  老太太老眼昏花,辨不出什么字,却激动的拿着信,轻轻的抚摸,好像在摸李凌川的脸似的,“是,是川儿的字迹。”
  跟着这信一块儿送回来的,还有边州的一些情况。
  武烈王奉命和陈将军一同去击退鞑子,平息战乱。武烈王到边州几日,便夺回一城,鞑子渐渐处于劣势。信上写的都是事实,董玉婷从信中窥得了一丝危机,武烈王风头强盛,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这封信没拿给老太太看,只有赵芙莹、李修鸿几人知道。
  王姨娘亦是激动的流泪,为李凌川的平安。
  不过这总算发生了一件好事,众人脸上都浮现出笑容。
  老太太问道:“可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董玉婷笑道:“母亲,老爷去边州,是皇上下的命令,若想回来,还不是要皇上同意?”
  “是,正是,我给忘了。”老太太又道,“凌朝呢?他可平安?”
  老太太忘了,要是李凌朝有事,赵芙莹不会笑的这么开心。
  赵芙莹道:“他也平安呢,叔母不必担心,您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老太太脸上的皱纹一层层叠在一起,里面满是笑意,她高兴的道:“是,是,我得养好身体,等川儿回来,咳咳!”
  她这咳嗽像是打喷嚏似的,打了一声,就止不住了。
  董玉婷起身轻轻拍着她的背,元香去倒了杯温水过来。
  “啊!祖母吐血了。”李念薇惊恐的指着董玉婷的衣裳,玲珑玉镯悬在她瘦弱的手腕上,随着她的颤抖而晃了晃。
  “母亲,你没事吧?”董玉婷吓了一大跳,赶紧看向老太太,生怕她又昏倒。
  这次报喜没报忧,就是怕老太太又出事,怎么还是出了事?
  老太太面色难受,不过却还清醒着。
  赵芙莹已经指使了丫鬟去请大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