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娇华> 娇华 第752节

娇华 第752节

  不过这次,康剑进去便没再出来了。
  几个仆人抬了几筐淤泥出来倒,余一舟好奇问起,一个仆人道:“哦,来客人了!”
  余一舟面露几分失望,不过很快又笑起:“那帮我同康大哥问声好!”
  “这一会儿就叫上大哥了,”仆人笑道,“你小子自来熟,真不见生,行行,知道了。”
  眼看板车快满,仆人道:“太满了你不好拉,就这样吧,工钱算你整一份的!”
  “好咧!谢谢老哥!”余一舟道。
  康剑跟徐寅君因为之前交接过,以及在夏昭衣留下的信函等诸多事情上不时有接触,一来二去,二人交情已不浅。
  徐寅君直接来后院找人,见有挖锄空闲,干脆袖子一卷,一起干活。
  听完徐寅君说的,康剑愣了一愣。
  关于郑北的事,康剑是知道一些,但隐约觉得,跟郑北那边,关系总体还算不错……吧?
  确切来说,是郑北和郭家关系不错。
  当初夏家出事,郑国公府提前将夏家的诸多文物,尤其是夏大小姐的那些珍藏,都偷偷放在了淮周街的郭府。
  不仅因为郭府能保下这些东西,也是郑国公府对郭府的信任。
  现在,沈冽虽然跟郭家决裂,但也不至于跟郑北那边忽然有上矛盾吧。
  不过杜轩为人,康剑清楚。看不上眼的,杜轩提都不提,真被他嘴上几句的,那绝对是杜轩记仇在心头的。
  以及,杜轩对自己的事情从来不计较,非常大度,真要让他记仇上的,那绝对……
  “赵家,是怎么惹上我家少爷的?”康剑若有所思的反问了这么一句。
  第1019章 地水贯通(二更)
  康剑这句话,让徐寅君一顿:“你……不知道?”
  康剑摇头。
  “得,”徐寅君一长锄下去,挖开一片泥块来,“我还是写信问问我家姑娘。”
  大量泥鳅从下面钻出,还有许多将破未破的种子芽被损坏。
  “别别,”一个仆人叫道,“徐爷,这边不挖的,不然这一片都得塌掉。”
  话音方落,一股恶臭自泥里冒出。
  几个男人都是不怕脏不怕累的糙汉,徐寅君更是经历过从信府满城浮尸,他瞅了瞅,直接徒手,捞起一整块带着泥鳅的泥巴。
  “怎么了?”康剑问道。
  “你瞧。”徐寅君手指揉搓一下,从里面搓出一颗珠子。
  “珍珠?”康剑道。
  “你们这后府,真有钱啊。”徐寅君感叹。
  珠子上满是泥泞,不见光华明耀,但确认是珍珠无误。
  徐寅君继续揉搓,又刨出一颗,这次要更大。
  “快看!”刚才那仆人忽然叫道,“那是什么?”
  康剑和徐寅君随着仆人所指望去。
  在蚯蚓下面,一件绿得发黑的小物,露着半个“脑袋”,泥土太厚,都能看出其上布满纹饰。
  徐寅君拾起,抹掉上边的泥。
  小物跟他整个手掌一般大小,一尊青铜方器,其上纹饰主夔龙纹,以精湛手法雕刻,庄重威严,四面各有一耳,龙身盘踞于每只耳上。
  “这是何物?”徐寅君好奇。
  “古物。”康剑道。
  徐寅君觉得他说跟没说一样。
  “可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呢?”仆人在旁费解,“当初我们几个刚来府里做事的时候,将整个府邸上上下下仔仔细细清扫过,还几度游到过湖底呢,并没有看到它们。”
  “为何去湖底?”徐寅君问。
  “杜轩先生说,遇上阳光好,让我们去看看有没有鱼,湖下有什么水草。”仆人答。
  “所以,”康剑看着这尊小青铜方器,“此物,并不是这里的。”
  “后塘这些水是活水,”仆人抬头后山看去,“都是那山上来得,杜轩先生说这是地下通渠,有人要是能长时间闭气,在底下一顿游,不定能从别人的井里钻出来。”
  “所以这珠子和青铜方器,就从咱们这后塘里‘钻’出来了。”康剑说道。
  “一定跟这场雷雨有关,”徐寅君肃容,“它们既能从卿月阁的后塘出来,也定能从衡香其他河道或池塘出来,如今衡香这么多人,恐怕将引起……”
  “会乱。”康剑意识到问题的严峻了。
  “我这便回去给我家姑娘写信。”徐寅君忙道。
  “我也去给我家少爷写!”康剑道。
  看着他们二人各自离去,仆人收回视线,目光落在地上的挖坑之中,略略松了口气。
  看来,应该成了。
  入夜,仆人开始“闹肚子”,借着频频外出的借口,他溜出卿月阁,朝附近的顾府走去。
  顾府虽然叫着顾府,但早早易主。
  仆人轻轻叩门,立安就在门内守着,当即打开。
  太过紧张,仆人溜进来后,拼命大口喘气,好半会儿才平复,看向立安说道:“妥了,他们信了,而且运气好,正碰上那头来的人,他也信了。”
  “如此便好,”立安放心,“我这就差人去宁安楼,把消息带给公子。”
  “对了,”仆人想起康剑他们的话,又道,“据说,什么前郑国公府的人到了衡香,正引得他们讨论呢。”
  “好,你先回,我也去告诉公子。”
  “嗯。”
  仆人来也匆匆,去也忙忙,待门轻关上,立安觉察后边有人,立即看去。
  那人一惊,忙朝角落藏去。
  立安面色变差,看着那抹倩影,冷冷说道:“我知道你在偷听,你听去也无妨,但你最好老实点,切不可像今日这样跑出去乱逛,还被人跟踪上!”
  少女没说话,后背紧紧贴着冰冷的墙。
  立安冷哼,转身离开。
  ·
  千里共同月,比起漫天漫地都为雨水的衡香,几日未下雨的熙州府,眼下正当清寒干爽。
  支离打了个哈欠,浮起浓浓困意。
  看向一旁握着笔一直写啊写的少女,支离低声道:“师姐,我去走走。”
  “你去休息吧。”夏昭衣说道。
  “不行,师姐不睡,我也不睡。”
  夏昭衣自案上抬头朝他看去,温和道:“困了就睡,不需强熬。”
  支离没接话,起来去到窗旁,又是一个大大的哈欠。
  雕花窗扇被他轻推开,夜风入来,隔着半个小池塘和一片山石花木,对岸屋舍里的灯始终未亮。
  “沈大哥看来,今晚不会回来了呢。”支离喃喃。
  “沈冽应该有他的事要忙。”夏昭衣说道,低头继续写。
  支离想了想,回头看向夏昭衣:“师姐,我去广芳河那边找沈大哥!”
  夏昭衣笔端轻顿,便见支离房门一开,立即走了。
  夏昭衣轻笑,摇了摇头,起身将支离刚才所写得那几本册子拿来。
  支离和她在纸上一页页所写,全是熙州府官员和河京官员的名字。
  另一边,还有李乾迁至河京后,新颁发的全部律令。
  河京土地远不及永安帝都来得广,五年前,李据带着数万人到河京时,那些贵胄权臣,甚至连宅子都没得住。
  于是李据大笔一挥,令中书省拟旨,举国上下以户籍为准,一户籍一住宅,有钱人不得多处置屋舍,否则抄家,全部家业尽数归于朝廷。
  律令一下,很多富豪被迫“自愿”捐赠多余府宅和屋舍,才让李据带来得贵胄权臣们有了安身之处。
  这几年,律令最严苛的风头已过,渐渐松弛下来的宽松氛围和户部不再紧盯,有些人便以开商铺之名到处占地,还有多生儿子开府占地,当年没房子住的公子王孙们,现在不少人甚至有了好几套私宅。
  夏昭衣和支离今晚所做的,就是评估名册上这些官员和李氏贵胄们的“价值”。
  哪些人可以送地,哪些人可以送铺子,还有哪些人,送地和铺子都没用,需按照律令上的其他“要害”,对症下“药”。
  这些年,夏昭衣游走四方定居所收集的信息,在此时派上最大用场,待分析现状,制定完目标,然后,便是行动。
  第1020章 谁先让步(一更)
  一连七日,每日从晨钟至暮鼓,皆有大量快马在明台县和熙州府,还有河京皇城奔驰,东南建武门为此大敞。
  李据来河京后,从未如现在这般夙兴夜寐,他一直在延光殿中,除却早朝,再不踏出。
  快近丑时,李据还未睡,又一队快马奔至宫门前。这一次下马的共有七人,其中五人带着兵器,将兵器尽数上交,且一番搜身后,他们踏入皇城。
  今夜当值的,是去年才新提上来的蒋内侍。
  蒋内侍领他们进延光殿,殿中还有九皇子李绶和礼部侍郎狄子安。
  几人进得内殿,为首二人李绶不知姓名,但不面生,知道是天荣卫中的干领,后边五人则完全是陌生面孔。
  直到他们跪拜,且自报姓名后,李绶才扬起浓眉,目光落在身后五人最强壮的那一人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