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周遭的声音仿佛瞬间褪去,只剩下自己擂鼓般的心跳,敲击着寂静的喧嚣。
吃完饭正要下山的时候,林知韫的手机响了。屏幕上跳动着“妈妈”两个字。
“妈?”
“我去给你送饺子,看你不在家。你去哪儿玩了?”母亲许意芝缓缓地问。
“这么冷的天,你还特意坐车过来……”林知韫心头一紧,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没事,正好给你收拾了一下屋子。”许意芝轻描淡写地说。
林知韫的心猛地一沉,电话那头母亲平静的语调,反而让她更加不安。
自己的公寓里,处处都是两个人共同生活的痕迹:洗手台上并排放着的牙刷,衣柜里交错挂着的衣物,晾衣架上那件明显小一号的睡衣……她不确定母亲究竟看到了多少,又理解到了什么程度。
虽然迟早都要向母亲坦白这一切,但她不希望是在这样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迫仓促地揭开这个秘密。
“我和珞欢,还有几个朋友,在连城爬山。”林知韫斟酌着词句,山风掠过她微烫的耳廓,“最近……有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暂时和我住在一起。”
电话那头静默了一瞬,只听见轻微的呼吸声。
林知韫屏住呼吸,等待着一场未知的风暴。
然而,母亲的声音再次响起,平静得像什么都没发生:“嗯,看出来了。我还做了酱牛肉,切好放在冰箱保鲜盒里了。”
这过于平静的反应反而让林知韫更加不安,她决定再向前推进一步,小心翼翼地说:“这个朋友……她以前是我的学生,现在是我的同事。”
“那挺好啊,”许意芝的声音里甚至温和了起来,“有这样的缘分不容易,你可要对人家好点。”她顿了顿,又嘱咐道:“山上风大,把围巾系好。”
电话挂断后,林知韫握着手机,在原地站了许久。
陶念走过来,轻轻碰了碰她的手:“阿姨说什么了?”
林知韫反手握紧她,望向远山缭绕的云雾,轻声说:“她给我送了饺子,还做了酱牛肉。”
第85章 坐标
陶念和林知韫回到家时,正午的阳光恰好铺满客厅,空气中飘着熟悉的家的味道。
林知韫放下钥匙,自然地走向厨房打开冰箱,“中午简单吃点?我把我妈包的饺子煮了,做个酸汤水饺怎么样?”她取出密封好的餐盒。
“好呀,”陶念笑着揉了揉肚子,“感觉自从和你住一起,被你喂得都圆润了。”语气里带着娇嗔的抱怨。
饺子下锅,咕嘟咕嘟的声音填满了安静的厨房,陶念坐在铺满阳光的沙发上,看着林知韫忙碌的背影,眼底盛满了幸福感。
这时门铃响起,陶念小跑着去签收快递。回来时手里多了一个厚实的文件袋。
“是什么?”林知韫搅动着锅里的饺子,回头问。
“是之前和夏老师、瑾年姐合作的课题结题材料,”陶念拆开信封,“证书和刊载论文的期刊都寄来了!”她举起那本刊物,像展示宝贝似的。
林知韫擦擦手走过来,指尖轻轻拂过期刊封面上陶念的名字,目光温柔:“真棒。不过现在,我们先吃饭。”她转身关火,端过来两碗饺子。
热腾腾的酸汤饺子端上桌,白瓷碗里的汤底,是用陈醋、酱油和辣椒油调出的。汤面上浮着细碎的葱花和香菜,还有炒香的白芝麻,香气顿时飘满了整个屋子。
林知韫将勺子轻轻放进陶念碗里,酸汤瞬间漫过饺子的褶皱。透过半透明的面皮,能看见里面饱满的馅料。是林知韫最爱吃的茴香猪肉馅,许意芝还特意拌了少许花椒水去腥增香。
“怎么样?”林知韫笑着望向陶念鼓鼓的腮帮,“我妈包的饺子,味道还正宗吧?”
“特别好吃!”陶念用力点头,“馅调得刚刚好,面皮也筋道。”
林知韫抽出纸巾自然地擦掉她嘴角的酱汁,语气放得更轻:“那……等天气暖和点,我直接带你回我家尝尝现做的,好不好?”
陶念咀嚼的动作微微一顿,筷子悬在半空。
这个邀请意味着什么,她心知肚明。那是一次正式的、关乎未来的身份确认。
“如果你还没准备好,我们可以慢慢来,不急。”林知韫的手覆上她略显僵硬的手指,掌心的温暖传递了过来。
陶念有些犹豫,声音也很轻:“我总担心……阿姨会不喜欢我。”
林知韫的目光柔和而坚定:“不会的。”她轻轻摩挲着陶念的手背,“你这么好,这么乖,谁会不喜欢你呢?”
饭后,陶念抢着收拾碗筷,林知韫窝在沙发里,就着落地灯翻看陶念发表的刊物,指尖轻轻划过印着陶念名字的铅字,眼底有藏不住的骄傲。
等陶念忙完,带着一身淡淡的洗洁精清香凑过来时,林知韫很自然地张开手臂。陶念便像只找到窝的猫,笑着钻进她怀里,下巴搁在她肩头,一起看那篇论文。
林知韫纤长的手指缠绕着陶念的发丝,目光仍落在论文页面上,轻声问:“这篇东西,你是什么时候闷头写出来的?”
陶念歪头想了想,记忆被拉回那段忙碌的时光:“九月份吧……等开学检查一结束就动笔了。那阵子总是熬夜,早饭也顾不上吃。”她的声音里带着点回忆的恍惚,“后来搬来和你住,你天天盯着我吃早饭,反倒督促着我终于把收尾工作完成了。”
“写得很好。”林知韫合上期刊,认真看向她,“这个研究方向很有价值,念念,你完全可以继续深挖下去。”她的指尖轻轻点着论文的标题,“做这些的时候,虽然累,但你是真的投入其中,我能感觉到,这才是你真正喜欢的东西。”
陶念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我之前说回晋州是职业规划,这话不假。但想和你一起离开这里,也是真的。”
“能和我说说你的职业规划吗?”林知韫的声音温柔而鼓励。
“我其实……很想继续读书,做研究。”陶念缓缓地说,“但你知道我家的情况,父母没什么积蓄,还有个哥哥。如果全靠自己读博,可能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
她的声音渐低:“所以先考选调生是最稳妥的路。我承认,选择回晋州是因为你。如果你留下,我也愿意继续留在这里的。”
“那如果……我也不想继续留在晋州了呢?”林知韫缓缓地问。
陶念怔住了,一时没能理解林知韫的意思。
她一直以为,林知韫当初那句“愿意和你一起走”只是安抚她的情话。毕竟她在晋州有稳定的事业、熟悉的圈子,生活安稳,何必离开?
“我从来就不是自愿回到晋州的。”林知韫目光投向窗外熟悉的街景,“当年作为公费师范生,协议规定必须回来服务。后来一个人,也就习惯了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不再去想别的可能。”
她转回视线,深深望进陶念的眼睛:“直到重新遇见你。看你为了论文熬夜到凌晨,谈起研究方向时眼睛发亮的样子,我才发现自己心底那簇火苗从未熄灭。念念,你让我重新看见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
她伸手握住陶念微凉的手指,掌心温暖坚定,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我们一起离开这里吧。你去考京师大学,考夏老师的博士。而我,也想去看看晋州之外的天地,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不是这样想的。”陶念轻轻摇头,“我计划等选调服务期满后,先应聘高校的行政岗或辅导员,站稳脚跟再考虑读定向博士。”
林知韫微微蹙眉:“为什么要把路走得这么迂回?”
“因为要现实一点啊。”陶念垂下眼帘,声音很轻,“我需要一份稳定的收入,没有家庭托底的话,我不能任性地只考虑理想。”
林知韫注视着陶念低垂的侧脸,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自己。她轻声开口:“你知道吗?当年大学毕业时,如果不回自己的生源地,要赔违约金的嘛,当时六万块的违约金对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她继续缓缓说道:“但是以我现在的年纪再回头看,那些看似巨大的数字,在人生长河里不过是一朵小浪花。真正珍贵的,是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
陶念抬起头,看见林知韫眼中有温柔的水光闪动:“念念,别让暂时的困难,绊住你本该翱翔的翅膀。”她伸手握住陶念微凉的手,指尖温暖而坚定,“如果你遇到了值得奔赴的前方……”
她顿了顿,声音里带着轻松却郑重的承诺:“我可以,也愿意,成为你的后盾。”
“哎哟,我这是给自己找了个富婆呀?”陶念眼角弯弯,用肩膀轻轻撞了下林知韫。
“富婆可谈不上,”林知韫笑着捏她的鼻尖,“不过违约金和学费,倒还是绰绰有余的。”
“我还是想先靠自己试试。大学时做家教攒的两万块还在卡里,再攒一两年,读博的底气就更足了。”陶念掰着手指算账的模样,像只认真囤粮的小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