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以此开头,他斟酌着接下来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脑海中也随之描出收信人的模样——年轻的女人,可能不算特别美丽,有着一头深色长发,在家时将蓬松的头发搭在肩上,出门时会将其束好,绑成那种教会女子学校的死板款式。
  也许是太生气了,或是他为这事忙得饥肠辘辘,总之在写这封信时,法里内利的心脏跳得有点快。
  应该说是快过头了。
  …………
  等待对于急切的人是万般折磨。
  《魅力巴黎》是半月刊,而珍妮又没城墙厚的脸皮,不好意思在出结果前把杂志社当成打卡点,所以在克里斯托弗通知她有杂志社的来信前,珍妮过得浑浑噩噩。
  胖厨娘西尔维很担心珍妮的身体状况,而伏盖太太则是担心公寓又来个高老头第二,所以在克里斯托弗通知珍妮收信时,她表现得比珍妮兴奋:“谢天谢地。”伏盖太太的桩子嗓里挤出了声尖锐爆鸣,“总归是没浪费你每晚点的蜡烛。”但很快的,她又感到一丝不对,“不应该是送口信吗?”她怀疑这寄来的信是退稿通知,而非让珍妮去邮局领票。
  “也许是通知她去杂志社领钱呢!“胖厨娘西尔维还是在为珍妮发声,“毕竟报社离这儿不远。”
  “……好吧!这的确是有可能的。”伏盖太太勉强接受了这种说法。
  珍妮冲到一楼时左脚一崴,直接令她摔下了楼。
  “小心点。”离她最近的西尔维把珍妮扶起,后者的样子把门口的邮差吓了一跳,“您没事吧!”要不是在圣-日内维新街送了至少三年信件,邮差都要怀疑这是黑心公寓。
  “下楼时摔了一跤。”珍妮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信,任谁都能看出她是松了口气。
  “如何?”
  “很顺利。”珍妮知道伏盖太太担心什么,上楼前还不忘说道,“我得去趟杂志社。”
  伏盖太太直到珍妮消失在了视线里才如梦初醒:“看来真是赚到钱了。”回头看见若有所思的西尔维,伏盖太太又变了张脸,“干活去。”她今早在卧室里煮咖啡时发现罐里存货没了,显然是有耗子在偷。
  …………
  珍妮赶到杂志社的门口又和来投稿时一样怂了。瞧着熟悉的彩色玻璃门,她又变得胆怯起来,但还是以赴死的心情登上了楼。
  “您好,我收到了杂志社的来信。”珍妮把信件递给前台的女人,后者看了去走廊尽头的办公室找到了人,“主编,来找您的。”
  那是个与刻板印象里的女编辑截然不同的矮胖女人,端着一副适合躺在午后的藤摇椅上钩织毛衣的慈祥面孔。和所有忙于实现自我的女职员般,她也包着严密的发网,但却不是当下流行串珠款式,而更像是一顶睡帽。
  老实说,当她从尽头的房间走过来时,珍妮以为自己误入了家政公司,看见个正回来叙职的老奶妈。
  “珍妮小姐。”对方不仅长得慈祥,语气和动作也不像是巴黎最好的女主编,“你的故事赢得所有的编辑赞赏。”
  “包括您?”
  “包括我。”主编握着珍妮的手,“看完你的投稿后,我立刻就想与你谈谈。”
  珍妮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可内心却把这些当做客套话。
  女主编把珍妮带去会客室聊:“茶还是咖啡。”
  “咖啡。”
  “加奶吗?”
  “加,但不要糖。”
  珍妮打量着会客室的陈设。墙上的框里挂着不少名人合影、证书,以及大热的小说样本,很容易让新人作者感到压力。
  女主编的心思也不全在煮咖啡上,而是观察珍妮的反应。
  遗憾的是,珍妮未有她想象的惴惴不安,相反,人家表现得十分平静,甚至在看到满墙的荣誉后流露出了满意之色,搞得像是珍妮选了她们而非她们选了珍妮。
  联系对方收到信就立马赶了过来,女主编的心下一沉。
  可别真是有后台的。
  难得碰到个有潜力的年轻人,女主编可不想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第41章 第 41 章 女主编:你肯定还藏了好……
  珍妮对女主编的心理活动一无所知, 她只是在努力表现得很有底气。幸运的是,现代的富足与爱德蒙的援手让她有张没受磨难的脸,配上良好的言谈举止, 倒真是能唬住些人。
  虽说是为打消房东的疑虑出门,可是珍妮准备出门时还真想过要不要去杂志社探探情况。戈布兰区的移民里除了有点闲钱傍身的意大利工人,还有不少在1794年后获得自由的摩尔人与黑人,他们在巴黎的边缘努力生活, 偶尔会做小吃生意与手工买卖。
  也不知那戈布兰区的手工业者有何秘诀,把废铁磨得和银子般亮,造出的首饰咋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
  珍妮去神父的公寓时顺路买了印度风的假金首饰, 上面的宝石都是商家亲自加工的废弃玻璃。
  女主编将咖啡递给打量陈设的珍妮时, 后者的袖里划出买的假货一角。
  你以为是无意之举?其实是紧急培训了一路。
  “博林小姐, 能冒昧问下你的灵感是怎么来的?”女主编也不是没有接待过有文学梦想的大小姐,但她们里没一人是简。奥斯汀,玩票的兴致大于真想做出成就,
  珍妮的文笔在这些人绝对算不上出类拔萃,奈何她的创意太好,文章的节奏也过于流畅,让反复阅的女主角有种错觉——这不是个初出茅庐的菜鸟写的,而是个在几近饱和的市场里站稳脚跟的老鸟写的。
  “灵感来自家里的书和小时候的所见所闻。”神父帮她打了个样, 应对起编辑自然得心应手, “我父亲是英国人。”
  彼时的英国还是大英帝国,而往非洲跑是欧洲文人,尤其是英国文人的特有时尚。
  果然, 女主编浮想联翩:“原来如此。”脑补后的女主编更看好珍妮,“你可真是令人羡慕。”
  珍妮想到现代的制度,神父的帮助, 一时间竟惆怅地叹了口气。而这落到女主编那儿,自然又是一番脑补:“担心出版会让你的家族蒙羞?”
  “恰恰相反。”珍妮的话让女主编十分诧异,“他们会很骄傲的。”
  想起神父,以及现代的宽容环境,女主编从珍妮眼了里看到星星。非常骄傲。”
  “令人意外。”女主编在这里见过不少面孔,但没有一张与珍妮类似,“同时令我印象深刻。”
  “那我有幸给您留下好的印象吗?”
  明明是自己的主场,可女主编却感到谈话的主导权正在转移:“当然。”话一出口,她就懊恼自己怎么这么快就肯定对方,“但你还有一点不足,需要我们……”女主编的右手在空中划出个“:循序渐进”的圆圈的,“好好配合。”
  “这也是我选择你们的初衷。”
  “……”该死的,女主编竟为此窃喜,“哦!”她换个了个强势的坐姿,“听起来你不止投了我们家。”
  “广撒网,好捞鱼。”珍妮笑道,“我不是头个这么做的人。”
  女主编的目光落到珍妮脸上:“确实不是。”她表现得并未释怀,“你还投了那几家?”
  珍妮报了当下热门的杂志刊名:“准备投,但还没有付诸行动。”
  “哦!那可真是太荣幸了。”女主编的语气又温和起来,“来这儿投稿的男人里有八成和你想的一样。”末了她还补充了句,“放心,这句是真心赞美。”
  “……好吧!”珍妮没问为何是真心赞美,“我的作品会在下周登刊吗?”
  “当然。”女主编斩钉截铁道,“不仅是下周登刊,我们还会给你腾出最佳板块。”
  “哇!”这次轮到珍妮表现得荣幸之至。
  “不过!”女主编的惊喜还未结束,“普通板块是半月一章,而最佳板块是半月三章。”女主编与珍妮对视,“大部分的作家写到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就会难产。你是新人,这意味着我们乃至读者不会对你宽容。”她比了个斩杀的手势,“你的第一本小说只要脱稿一次,我们就立刻腰斩,并将你的第二本小说打到杂志的边边角角。”
  “哦!听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网文的周榜都是一万起步,合计也就三章到五章。像珍妮这样一有钱就开始摆烂的,也不会在半月里连一万字都憋不出。
  除非……
  明明在这个世界里没干坏事,可珍妮就是下意识地摸摸鼻头。
  女主编心领神会:“你也喜欢一本没完就又写一本?然后在读者催更第一本、第二本时重蹈覆辙?”话到最后,任谁都能听出她的万般无奈。
  “很明显吗?”
  女主编的回答是叹气加白眼:“提醒你是提醒对了。”
  “哦!”珍妮开始眼珠乱瞟:“好在我的存稿管够。”她端起了空无一物的咖啡杯。
  女主编原本只是感叹下又遇见个挖坑不填的人,但是看着珍妮的表情,不好的记忆让女主编的表情更难看了:“考虑到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有数不胜数的亲密合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