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沈明嵘跟着跑了一天,心里有些想法,和他妈说:“妈,不如我转校到京大附近的高中,晚上我就能住溪姐那里,你说怎么样?”
  “不怎么样!”冯敏毫不犹豫地拒绝小儿子,“你这边读得好好的,干嘛要转校?你现在已经是高一,九月就高二,就算转过去也读不了多久,就在这边待着。”
  沈明嵘仍是不死心,“溪姐搬到那边住,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容易被坏人盯上,不如我过去陪他们,有我这大男人在,小偷和坏人也不敢上门。”
  正在玩积木的沈烛烛抬头说:“小叔,烛烛也是男人!”
  “乖啊,你现在是小男孩,不是男人。”沈明嵘摸摸孩子的脑袋,让他别插嘴。
  冯敏都要被他逗笑了,不过仍是拒绝他。
  小儿子读的是军区这边的高中,教育方式和外头的那些高中不一样,加上小儿子以后打算考军校,哪能让他胡来。
  第157章
  翌日, 冯敏和王婶一起过来,帮忙搬东西,顺便收拾房子。
  其实屋主已经将房子收拾得很干净, 只要打扫灰尘,然后铺上他们从家里带过来的被子、席子等物品就行。
  接下来是去附近买生活用品, 还要买锅碗盆瓢这些东西。
  一家子人热热闹闹地忙活着, 进进出出, 引来周围不少邻居的注意。
  这年头讲究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的关系很和睦,得知他们搬过来, 便带了自家的一些吃食上门问候, 互相介绍一番。
  听说顾溪是京市大学的学生, 周围的人都不意外, 毕竟这里离京市大学很近, 用后世的说法, 相当于学区房, 有些像顾溪这样不方便住在学校宿舍的,会在附近租房子。
  有个邻居大娘说:“巷子进来的第三家,那家人中也有一个是京市大学的学生。”
  顾溪很快就知道巷子第三家的京市大学的学生是谁。
  她和沈明峥买东西回来, 路过时, 正好看到第三家的门打开,昨天见过的吴美文牵着两个孩子走出来。
  当看到路过的顾溪时, 吴美文愣了下, 脱口道:“顾同志。”
  顾溪也是一脸惊讶,看了看门号,问道:“吴同志,你们住在这里?”
  “是、是的。”吴美文似是不太适应与人交流, 用带着浓浓口音的普通话,有些紧张地说,“这是瑞哥的一个堂叔的房子,他是京市大学的教授……”
  正说着,就见陈芸笙从屋里出来,看到顾溪也很惊讶。
  得知顾溪在附近租房,她笑道:“哎,挺有缘的,原来你们也住这边。”说着热情地招呼他们进来坐坐。
  “不坐了,我们还要打扫房子,下次有空再聊。”顾溪委婉地拒绝。
  陈芸笙听后也没勉强,说等有空再登门拜访。
  顾溪没将陈家兄妹住在这边的事放在心上,她和陈家兄妹没什么深仇大恨,虽然做不成朋友,但也不至于交恶。
  彼此算是那种见面能打招呼、说几句话的熟人类型。
  既然大家都住在这边,那当邻居处着便行。
  只是没想到,他们搬过来的第二天,吴美文会带着两个孩子登门拜访,给他们送了些自家做的春菜团。
  顾溪请他们进来,看向陈家的两个孩子,他们和陈瑞安很像,皮肤很白,只有那双眼睛像他们妈妈,灵气十足,格外的可爱。
  吴美文容貌不出众,唯有这双眼睛,也是她最出色的地方,让她看着多了些灵气,若是皮肤养白些,再倒饬倒饬,绝对是个清秀佳人。
  “顾同志,不好意思,打扰了。”吴美文紧张地说。
  顾溪朝她笑了笑,见沈烛烛好奇地盯着对面的两个孩子,笑道:“没什么,大家都是邻居,不用这么客气。”然后拍拍儿子的脑袋,问道,“这两个孩子多大了?”
  陈芸笙说:“他们是春天出生的,快要满四岁,姐姐叫陈墨文,弟弟叫陈墨武。”
  顾溪笑道:“那他们比我家烛烛要大半岁,是哥哥姐姐。”
  今天只有王婶和顾溪、沈烛烛在家,王婶见有客人过来,给两人泡了茶,还给孩子准备了一些容易消化的奶糕,再将客人送过来的春菜团拿去热了热,装盘子端过来。
  沈烛烛和龙凤胎很快玩起来,能看得出龙凤胎的家教很好,进来后没有乱跑,乖巧地叫人,甚至看着有些胆小,不敢随意碰别人的东西。
  顾溪让吴美文多坐会儿,让三个孩子一起玩。
  她希望沈烛烛有同龄的玩伴,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他们刚搬到这边,以后还要在这里住个几年,对周围的邻居还不熟悉,不知道其他家里的孩子怎么样,看陈家这对龙凤胎不错,并不阻拦自家孩子和他们玩。
  吴美文见年纪小的沈烛烛主动给两个孩子递玩具,和他们一起玩时,十分高兴,说道:“墨文、墨武是早产的,以前身体不太好,直到这一年才好些,来到这边也没什么玩伴……”
  自从来到京市后,许是到了陌生的地方,两个孩子越发的胆怯,几乎都不怎么爱出门,也没有什么玩伴,成天关在家里。
  出门也都是紧紧地黏着大人,也不和同龄的孩子玩。
  看到他们今天愿意和沈烛烛玩,吴美文觉得应该是沈烛烛这孩子长得漂亮可爱,让同龄的孩子愿意亲近他,和他玩。而且沈烛烛看着就是个乖巧文静的孩子,不会像一些熊孩子一样顽皮,心里多少有些放心。
  顾溪和吴美文聊了聊,得知陈瑞安夫妻俩住的地方是陈瑞安一个堂叔的房子,他原来是京市大学的教授,曾经被打为黑五类,直到去年平反,回来后上头将房子还给他。
  他孤家寡人一个,如今住在学校安排的教师宿舍里,不想让房子空着浪费,也不想租出去让人随便糟蹋,便给侄子夫妻俩住,也方便吴美文带孩子过来陪读,不至于让夫妻俩分隔两地,孩子见不到爸爸。
  顾溪暗暗点头。
  看来陈瑞安挺有责任心的,下乡后在当地结了婚,并没有像其他的知青返城后和乡下的妻子离婚,而是将妻子和孩子都带到京市,甚至放到身边一起照顾。
  “你们家墨文墨武去上幼儿园了吗?”顾溪又问。
  “我和瑞哥商量,准备等下个月,天气暖和些,再送他们去幼儿园。”吴美文说道,“他们的体质比较弱,像这种天气,要是照顾不好,很容易生病。”
  然后又问沈烛烛是不是已经上幼儿园,送的是哪个幼儿园。
  “就在巷子出去,最近的那家幼儿园,离这边比较近的。”
  “我们也看中了那家。”吴美文高兴道,“那里的环境挺不错的,听说里头的老师有几个是京市大学教授的爱人,对待孩子很有耐心,很会教孩子……”
  提到这个,她说得很多,显然是提前做过功课的,从在京市大学当教授的堂叔那里打探到不少消息。
  顾溪没想到还能得到这些消息,对沈烛烛要上的幼儿园也放心一些。
  两人随意聊了些,顾溪问吴美文离开家乡,来到京市习不习惯,虽然两人并不熟悉,但想到吴美文离家千里,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心里也有几分怜惜。
  “确实不太习惯。”吴美文老实地说,肤色微黑的脸露出几分窘迫之色,“不过还好,有瑞哥、芸笙在,两个孩子也在身边,还算不错的。”想到什么,她的双眼微微发亮,“等墨文墨武去上学后,我打算去找份工作来做。”
  “诶?你要找什么工作?”顾溪有些意外。
  “还不确定。”吴美文微微摇头,“瑞哥和芸笙都很支持我,到时候我先在附近看看,希望能兼顾到家里,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照顾。”
  顾溪道:“也对,现在国家政策不同了,想必找工作挺容易的,不像以前那么难。”
  “对对对,我也是这么觉得。”吴美文欢喜地点头,觉得自己和顾溪很有共同的话题,“我还特地找人了解咱们住的巷子附近的情况,我觉得有好几种工作能做……”
  -
  直到时间差不多,吴美文终于带着两个孩子离开。
  回到家,发现陈瑞安兄妹俩已经回来了。
  陈芸笙搂着两个侄子侄女,问道:“嫂子,你们刚才去哪了?”
  “去顾同志那儿,给她送春菜团。”吴美文将今天去顾溪那里拜访的事和兄妹俩说了说,高兴地道,“顾同志果然是个很好的人,不仅用心招待我们,还陪我聊了很久,都不介意我说话有口音……”
  她的普通话不标准,带有很浓的家乡口音,来到京市后,遇到不少用异样眼光看她的人。
  但先前和顾溪聊天时,她一点也不嫌弃,始终笑意盈盈的模样。
  吴美文终于明白,为什么丈夫和小姑子遇到顾溪时,会露出那样的神色,想必他们真的很喜欢她吧。
  陈瑞安兄妹俩倒是不意外,听她语气轻快地将今天去拜访顾溪的事和他们说,两人都很为她高兴。
  这是吴美文来到京市后,第一次主动带孩子去拜访邻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