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明天就可以回去了。”方穗花说着,脸上露出笑容,“部队这边会有人送我回去,到时候就说我是来这边探望朋友……”
  妇女被拐卖这种事容易招来闲话,人们骂丧天良的人贩子时,不免会对那些遭遇不幸的妇女抱以异样的眼光,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会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伤害。
  方穗花还没结婚,要是让人知道她遇到这些事,只怕流言蜚语不少。
  村子里闲话多,有时候流言能逼死人。
  为了她好,所以这次的事对外会找个恰当的借口,这也是部队决定派人送她回去的原因,总不能真让她被流言逼死。
  顾溪听后,笑道:“嗯,确实,我就是你的朋友,以后你有空可以过来找我,咱们还可以互相写信。”然后又问,“你识字吗?”
  “识字的,我读过初中。”方穗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过只读了初一就不读了,因为我妈当时生病,家里又忙,我要回家照顾她……”
  这次顾溪终于弄明白方穗花家所在的尧山县在哪里,离环山县其实不算太远,只是这个县城比较偏,所以她没听过。
  这种事挺常见的。
  这年头的消息不灵通,不像以后有手机电脑等随时可以查看地图,人们熟悉的大多都是自己生长的一亩三分地,出了镇或者县城,其他地方就不太熟悉。
  顾溪留方穗花在家里吃了顿饭,等她离开时,还送她几本书。
  方穗花看到作者名时,忍不住想这作者的名字和顾同志一样……尔后才反应过来,惊讶地问:“这是你写的故事?”
  顾溪有些不好意思:“是的,你拿回去看,以后咱们有空就联系,我给你写信,咱们就是笔友,你回到家后,可以告诉村里的人,这次是来找我的。”
  方穗花心里很感动,忍不住上前抱住她。
  就像那晚,顾溪在她崩溃时,给她一个拥抱,让她振作起来。
  她哽咽地说:“谢谢你,顾同志,遇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以后,我会给你写信的。”
  顾溪拍了拍她,笑道:“穗花,你以后要好好的,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写信。”
  方穗花嗯一声。
  顾溪将她送出去,直到她跟着部队的车离开,终于收回目光,朝身边的妹妹说:“愿生,咱们回家吧。”
  徐愿生走在她身边,说道:“大姐,挺好的,希望方同志以后也好好的。”
  别再遇到这些事了。
  顾溪道:“等她回到家后,咱们给她寄些东西。”
  坐实她是来探望朋友这事。
  徐愿生露出笑容,偏首看她一眼,觉得她姐真的很容易心软,在能力所及,会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
  **
  沈明峥一直没回来,也不知道那些事情怎么样,顾溪也不好去询问。
  至于镇上捉特务的事,并没有闹开,除了当时在派出所的方穗花隐约听到一些动静,普通百姓压根儿不知道这事,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
  不过出于谨慎,顾溪仍是没有去镇上。
  直到得知程圆圆已经出院回到农场,顾溪打算周末过去探望她,顺便带两个妹妹和顾团团一起去,算是去农场秋游。
  这种活动,小孩子还真是挺喜欢的,徐怀生和顾团团听后立即就吵着要去,还没到周末呢,就开始期待起来,每天放学回家,凑到一起嘀咕个不停。
  周末一大早,顾溪带着她们一起出发。
  顾溪骑自行车载着徐怀生、顾团团,徐愿生自己骑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是找乔慧借的。
  去知青所在的农场并不经过镇上,也不担心在镇上露面会被人看到。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不过担心可能会有漏网之鱼,顾溪能不露面就不露面,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早上的天气有些冷,不过并不影响大伙儿的好心情。
  骑着自行车,花了约莫两个小时,她们终于抵达知青下乡的农场。
  农场里的程圆圆得知她们到来,拉着甘栋梁跑出来,远远的就朝这边挥手,大喊道:“顾溪,愿生、怀生,你们来啦~~”
  顾溪几人已经下了车,等在那里。
  看到程圆圆欢快地跑过来,不禁露出笑脸。
  程圆圆也是认识徐愿生和徐怀生的,在镇上赶集时见过。
  她上前热情地给她们一个拥抱,将顾团团抱起来,笑得很欢快:“欢迎你们啊,快进来,我带你们去玩,咱们农场好玩的地方有很多。”
  今天是周末,知青们也休息,不用去干活,大多不是在知青点,就是出去找些活干,或者是去城里买东西。
  程圆圆带着顾溪姐妹三人和顾团团先到知青点休息。
  知青点的人不少,女知青们都认识顾溪,纷纷和她们打招呼。男知青那边听到动静,出来查看,当看到人群中的顾溪姐妹三人时,难免动了心思。
  徐怀生的年纪还小,看不出什么,但顾溪和徐愿生站在那里,两个生面孔,各有各的漂亮,很容易引来男同志的注意。
  有人拉住甘栋梁,低声问:“她们是程圆圆的朋友?哪里来的?结婚了吗?”
  最后这话,问得很羞涩。
  甘栋梁道:“顾溪已经结婚了,她妹妹还没对象。”不等对方暗暗高兴,他又道,“你还是算了吧,顾溪不会将妹妹嫁到这边的。”
  听说部队那边有不少优秀青年,就算要给妹妹找对象,只会优先在部队找。
  第128章
  顾溪将带来的礼物递给程圆圆, 里头有糖果、点心、红糖、桂圆等,红糖和桂圆是给程圆圆补身体的。
  程圆圆忙道:“你们来就来了,干啥还带东西过来?”
  “这不是第一次来嘛?那肯定不能空手过来, 是吧?”顾溪笑道,“而且我们今天还等着去鱼塘捞鱼, 吃酸菜鱼呢。”
  “没问题, 包在我身上!”程圆圆拍着胸口, “农场里还有很多果树, 正好现在柿子熟了,晚点我带你们去摘柿子。”
  听到两人的话, 徐怀生和顾团团就有些坐不住。
  特别是顾团团的年纪还小, 正是爱玩的时候, 这种去鱼塘捞鱼、去摘柿子的事, 她还没做过, 很是期待。
  徐怀生虽然从小在村里长大, 但她也是个没有童年的, 玩乐这种事和她完全没关系,从小要帮忙干活,像这种单纯只是来游玩的事, 还真是第一次。
  程圆圆作为东道主, 先带她们去逛农场。
  甘栋梁也陪同一起,作为程圆圆的青梅竹马, 两人向来是焦不离孟, 算是一体的,顾溪她们难得来玩,他自然也要跟着招待客人。
  顾溪询问程圆圆的身体怎么样。
  “已经好啦,现在不会再头晕了, 脚也没啥事,已经能正常走路。”程圆圆笑得阳光开朗,“我从小到大,还是第一次住院呢,挺稀奇的。”
  她从小身体健康,还真没进过医院。
  甘栋梁听得嘴角一抽,难不成她还当住院是什么稀奇事?
  想到她这次出事被送去医院,他吓得魂都快没了,给省城那边打电话,也吓到两家人,要不是他再三保证程圆圆没事,估计程圆圆的父母当天就要买火车票过来。
  就连市里的亲戚也特地跑一趟过来看她,再三确认她没事。
  程圆圆不知道他的恼怒,和顾溪说起孙晓梅的事。
  “她已经离婚了,搬回知青点。不过听说王家那边并不死心,离婚时闹得很不愉快,前天王富强还来找晓梅……”程圆圆说到这里,就一脸恼怒,握着拳头说,“下次他再敢来纠缠晓梅,咱们将他打出去。”
  徐愿生拧着眉道:“万一姓王的以后一直纠缠怎么办?”
  这种事她在乡下见得多了,这年头为什么很少离婚?除了人们的老观念外,就是经不住男方纠缠不休,还有很多闲得慌的人劝和不劝分,不管日子过得多难,都不肯离婚。
  “晓梅准备过两天回家探亲,过段时间再过来。”程圆圆小声地说,“先避开王家人,等他们冷静下来再说。如果以后王家敢再来纠缠,咱们就去报公安,让公安捉他们。”
  徐愿生听后,觉得这也是个办法,知青们若是团结的话,倒是能扛得住王家的纠缠。
  程圆圆带她们在农场逛了逛,给她们介绍农场,然后去拿鱼网、木桶等工具,带她们往鱼塘而去。
  鱼塘很大,看着约莫有一亩。
  这是公家的东西,想要捞鱼的话要给钱,不过不需要票,还是挺方便的。
  鱼塘边还有小木船和竹筏。
  守鱼塘的是个老头,看着精瘦精瘦的,力气却很大,能将船划得又稳又快。
  程圆圆轻快地和他打招呼:“焦爷爷,我带朋友过来捞鱼,今天咱们要吃酸菜鱼,你带我们到鱼塘中央,我们要捞两条大的。”
  焦爷爷笑道:“好咧,你们上船来。”
  小船太小,没法载太多人,只有顾团团、徐愿生和徐怀生登上小船,顾溪和程圆圆、甘栋梁则上了竹筏,由甘栋梁撑竹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