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顾远扬听到这话,心头微微一梗。
  只怕家里人都不知道季雅在医院工作,她的电话是多少……当初他写信时,是给家里人写过的,但他们肯定没有看过信。
  心里知道这些,但他实在不好和季雅说,有些难以启齿。
  夫妻俩没琢磨出京市有什么急事,又联系不到,只好按耐下来。
  直到顾远扬回来的第三天,京市那边终于再次给他打电话。
  刚接通,顾远扬就听到他爸的怒骂声:“顾远扬,你这半个月死哪里去了?你弟出事了知不知道?需要你的时候,你这当大哥的人都见不着,有个屁用——”
  顾远扬皱起眉头,克制住将话筒往旁移的冲动。
  此时,通讯室里的人若有似无地看过来,都竖起耳朵想听一听。
  顾远扬问:“爸,你先别急!是谁出事了?是远征还是远辉?出什么事?你先说一说,我能帮的会尽量帮。”
  他是兄长,有责任照顾下面的弟妹。
  顾茂文骂了一通后,声音有些疲惫地说:“现在和你说有什么用,迟了,远辉已经被送去西北的农场劳改……”
  顾远扬愣了下,吃惊地说:“送去农场劳改?为什么?”
  他第一时间以为顾远辉被人搞了,才会被送去农场劳改,不由想到这几年外面的混乱,多少家庭被搞得家破人亡。
  顾茂文沉默了下,不情不愿地将顾远辉的事说了:“……有人故意和他打架,他不小心打伤人,对方后来失血过多死了……但这不是远辉的过错,他是为了帮朋友,才会下手重了点……”
  听到最后,顾远扬额头的青筋突突地跳着,要不是对面是他爸,他都想直接将电话挂上。
  就算他爸很努力地为顾远辉开脱,但伤了人,甚至害死人,那就是顾远辉的过错。
  只是送到农场劳改,那还算是幸运的。
  等顾茂文说完,顾远扬平静地说:“我明白了,这事确实是远辉的过失,爸你也别太难过,让他好好改造,只要人没死,以后还是有希望的。”
  他真的是这么想的,都害死了人,居然只是劳改,而不是吃花生米,可见事情没有那么糟糕。
  可惜,顾茂文想听的不是这个,当即破口大骂,骂他没点做大哥的样子,居然都不关心弟弟,也不想办法帮助弟弟之类的。
  通室讯里还有人,顾远扬无法和他辩解那么多,直接挂断电话。
  离开通讯室后,他的脸色沉得吓人。
  晚上,季雅回到家,发现顾远扬的心情不好,问道:“怎么了?是不是京市打电话来了?”
  顾远扬轻轻地嗯一声,因为女儿还在旁边,没有和她说这事。
  直到将孩子哄睡后,他方才将京市那边的事和她说了。
  季雅平静地听着,没有因为这事而乱了阵脚,问道:“我记得,你家里最小的弟弟叫远辉,他今年有十六岁了吧?”
  “是十七岁。”顾远扬冷声道,“十七岁不小了,当年我十六岁就进部队。”
  在他看来,十七岁完全就是个能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成年人”,但顾远辉仍逞凶斗勇,做事不计后果,结果害了别人一条性命,被送去农场劳改,完全就是他咎由自取。
  但家里人显然不这么认为,都想要保住顾远辉。
  要不然这些日子,不会着急忙慌的给他打电话,估计是想让他帮忙捞顾远辉。
  没想到他出任务不在部队,他没接到电话,等他回来后,事情已经尘埃落定。
  季雅自然也想到这点,暗忖幸好他们错开了。
  虽然就算公婆哭求,以顾远扬的性子,也不会答应帮这种忙,但到底会让他难受。
  顾远扬的眉头一直拧着,最后抹了把脸,说道:“算了,事情已经这样,也没办法,只希望远辉在农场里好好改过,以后要是能出来,做事别再冲动。”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下,“这事别告诉溪溪。”
  可能是少年离家,并且多年不见,顾远扬对家人还是有些滤境的。
  但这次顾远辉的事,听到他爸毫不客气的辱骂声,让他对家人的滤境稍稍退去一些,突然有些明白为什么顾溪来到这边后,对家人绝口不提,甚至初见面时,对他这个大哥多有审视,而不是欢喜地接受。
  怪不得他爸只打电话给他,明明顾溪、沈明峥也在同一个部队,却没找他们。
  他甚至有一个猜测,或许家里的人并不知道顾溪随军的地方在这边。
  这实在是……
  季雅是旁观者,看得更清楚,点头道:“知道了,确实没必要和她说。”
  想必小姑子估计也不想听到京市的事吧。
  第109章
  顾溪将写好的故事, 以及几幅插画一起寄出去。
  这已经是她寄往出版社的第四个故事了,和出版社也算是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上次和出版社那边写信交流时, 她提了下自己可以画插画的事,出版社便让她先试着画几幅过去, 如果合适的话, 届时再商量插画的稿费。
  寄完信件, 顾溪拐去供销社买东西。
  到了供销社, 发现有西瓜卖,已经是西瓜上市的季节, 她挺想吃的, 虽然有些贵, 仍是买了一个西瓜。
  西瓜用网兜装着, 提在手里很方便。
  买西瓜时, 遇到不少来供销社买东西的军属, 大伙儿都和她打招呼。
  来到部队这么久, 顾溪在家属院里的名声很好,人缘也不错,特别是家属院里大部份的小孩都很喜欢她, 主要是她会做很多小玩意, 手工活实在太好了,还会大方地请孩子们吃糖、吃点心, 很容易让孩子们喜欢。
  再加上她现在是大家眼里的作家, 能写文章赚钱,这层光环更让人敬畏,敢招惹她的还真没几个。
  就连万翠花现在都绕着她走。
  “顾溪,你这是去哪回来啊?”有个嫂子问道。
  顾溪笑道:“刚才去给出版社寄信。”
  “哟, 又写新的故事啦?”
  “这次写的是啥故事?咱们能听不?”
  众人也不急着离开,围着顾溪询问她新写的故事是什么,一脸好奇之色。
  顾溪道:“嫂子们,信刚寄出去,这个暂时不能说,等出版社寄书过来,我再给你们看吧。”让她当众说自己写了啥故事,耻度太大,她做不到。
  还是等出版社寄书过来时,再给他们看吧。
  “这样啊,那也行。”
  “要是书寄过来,一定要和我们说一声,到时候我让我家闺女给我念,她现在上初二,认识的字可多了,上个月还是她给我们家念你写的故事哩。”
  “我家孩子认的字也多,也是他们给咱们念的。”
  “……”
  顾溪和大伙儿聊了会儿,直到大家买完东西,一起回家属院。
  到了家属院,大伙儿互相道别,各回各家。
  顾溪转头看到和自己一块儿走的赵艳芳,问道:“赵嫂子,要不要去我家坐坐,请你吃西瓜。”
  赵艳芳家不在这边,她特地往这边走,顾溪便知道她有话和自己说。
  “好啊。”赵艳芳笑道,“那就打扰了。”
  顾溪带着赵艳芳回到家,将东西放到堂屋,先给她倒了杯水,自己也倒了杯水喝。
  屋里正在做衣服的徐愿生听到外头的动静,出来一看,发现大姐去寄信回来了,还带了个客人回来。
  “大姐,你回来啦。”她朝赵艳芳打了声招呼,“赵嫂子。”
  赵艳芳朝她笑了笑,说了声打扰,然后和顾溪说道:“顾溪,你娘家是不是出啥事?听说昨天你爸给顾团长打电话,在电话里很生气地骂他,说家里谁出事了,他却不帮……”
  顾溪一愣。
  徐愿生原本想回房干活的,听到这话,也不急着回去。
  赵艳芳继续道:“当时我家老陈正好在通讯室,他离得近,听到电话那头骂人的声音,也不知道顾团长做了啥事,老陈说电话里的人骂得挺厉害的。”她疑惑地道,“顾团长不是刚出任务回来吗?”
  刚出任务回来,啥事都不知道,就被人劈头盖脸地骂,也是挺可怜的。
  可惜季医生工作忙,家属院里的人很少能见到她,不然赵艳芳也会关心地问一问季医生。
  家属院就像个大家庭,平时关系好的,遇到什么事都会关心地问一句。
  顾溪很快就反应过来,看向院子里洒落的阳光,反应过来,原来已经五月了。
  对了,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好像顾远辉已经被送去农场劳改了吧。
  自从来到部队后,远离京市,她已经很久没想起顾家的那些人,也没必要去想他们,她更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顾溪镇定地说:“我也不知道,没听到什么消息,我哥没和我说。”
  “这样啊。”赵艳芳没多想,“没事就好,要是你家里有啥事,咱们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可以和我们说一说,说出来心里好受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