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要是知道的话,早就传开了。
  顾溪哦一声,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看了看柴淑仪送来的谢礼,有些苦恼道:“咱们是不是不应该收啊?要不你送回去?”
  在人情事故上,她不太懂怎么做,不够圆滑。
  沈明峥道:“没事,首长夫人只是送条火腿和些罐头感谢你帮了她的外甥女,可以收的。”
  听他这么说,顾溪不再纠结。
  将东西提到灶房放着时,她转头对他说:“咱们刚来呢,好像都不用怎么买菜,大伙儿就送了不少。”
  她哥嫂送了大块的老腊肉,可以放着吃很久,师长夫人现在又送条火腿过来,也能吃很久,还有叶凤仪送的蔬菜瓜果,好几天都不用买菜。
  沈明峥看她双眼亮晶晶的,能感觉到她的好心情,旁人的善意,给予她最直接的心灵慰藉。
  他面上难得露出笑容,说道:“那是因为你做得很好,他们感谢你,想对你好。”
  顾远扬这当哥的,确实是想对她好的。
  这话听着就像在安慰孩子似的,顾溪有些憋不住。
  他是不是将她当小孩子来看待啊?
  **
  照例睡了个午觉醒来,顾溪正坐在那里吹着风醒神,就听到敲门声响起。
  她打了个哈欠,过去开门,发现门外站着好几个军嫂,认出她们是昨天和她一起送高参谋长媳妇去卫生站的嫂子。
  嫂子们笑道:“顾溪,你的身体怎么样?我们过来看看你。”
  “早上怕打扰你休息,咱们便下午过来了。”
  “给你送些我们自己家种的菜,新鲜着呢,给你和沈团长尝尝。”
  “……”
  第49章
  顾溪手忙脚乱地招呼这些嫂子们。
  她将人请进屋里坐着, 去翻出糖果点心等招待她们,又找出杯子给她们倒水,因为杯子不够, 最后拿碗来凑数,还挺不好意思的。
  “家里的杯子不够, 嫂子们别介意啊。”
  嫂子们被她的大手笔给震住了, 忙不迭地将人拉过来。
  “别急别急, 咱们只是过来看看你, 给你送些我们自家种的菜,不是来你家蹭吃蹭喝的, 赶紧收回去……”
  “是啊是啊, 你也过来坐, 咱们说说话。”
  光是看着那摆出来的糖果点心, 堆得冒尖尖, 就让这群朴素热心的嫂子们看得心疼不已。
  这可都是要钱要票买的金贵玩意, 哪好意思吃人家的。
  能在昨天那样的情况下主动热心帮忙的, 都不是那种贪小便宜的人,不会因为见到人家家里有些吃的喝的,就眼巴巴地看着, 眼皮子浅的挪不开眼睛。
  顾溪被嫂子们拉着坐下, 有些拘谨,将装糖果的盘子推过去, 干巴巴地说:“那嫂子们吃颗糖?”
  嫂子们看出她的不自在, 想到她还是个刚结婚的小媳妇,她们一窝蜂的过来,确实挺打扰的。为了让她放松,纷纷拿了一颗糖握在手里, 也不忙着吃,笑着和她说话。
  众人先是询问她的身体,问道:“你昨天那脸色白得哟,是不是身体不好啊?”
  虽然那样的情况下,确实会让人累得慌,可也不至于累到虚脱,脸色煞白成那样,好久都没缓过来。
  估计是她的身体不太好,再看她瘦弱的模样,挺像的。
  顾溪有些不好意思,“多谢嫂子们关心,我小时候因为一些事没养好身体,有些体虚,多养些日子就好了。”
  她说得坦然,没什么好隐瞒的。
  “原来是这样。”
  嫂子们恍然,果然是身体不太好,需要养着,倒是让人挺心疼的。
  如果是一般人,要是身体不好、干不了活,肯定会让人急得不行,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个负担。但顾溪和沈团长结婚了,沈团长看着是个能干的,她还有个当团长的哥,嫂子又是医院里的军医,家里的情况不差,算不上什么负担,就算她不工作,成天躺着都行。
  而且,她的身体不好,却在有人出事时,毫不犹豫地帮忙,将人送去卫生站。
  光是这点,就让人敬佩不已。
  这是个热心又善良的女同志,谁不喜欢拥有这般品质的人,相处起来都舒服。
  嫂子们关心完顾溪的身体,表示以后顾溪要是有什么麻烦,可以找她们。
  知道她刚来这边,对部队不熟悉,给她说了不少家属院的情况,还有在哪里买东西,镇上的集市什么时候可以去,有什么东西需要可以去镇上买……
  方方面面都说了不少,还有很多这边生活的小窍门。
  顾溪听得很认真,这些可都是生活的经验,不是书里能学到的,而是人们积攒出来的最宝贵的财富。
  她们愿意和她说,是待她赤诚。
  她感激地说:“多谢嫂子们,听你们这么说,解决了我很多疑惑。”
  “这没啥,住久了,大家都懂的。”
  嫂子们笑得爽朗大方,心里挺受用的。
  她们听说顾溪是城里的姑娘,看这模样估计也是家里娇养出来的,身体还不太好,要是脾气大些,嫌弃她们是农村来的,嫌弃她们啰嗦也是正常。
  但她不仅没有嫌弃,不管她们说什么,都很认真地倾听,看着乖巧懂事,让她们有种好像养了个女儿的感觉。
  这样的女同志可真是招人疼,和她说话时,语气都不觉温和起来。
  嫂子们坐了会儿,看时间差不多,起身离开。
  顾溪赶紧叫住她们,一人抓了把糖塞过去,她们推辞时,她便说:“这是我和沈团长结婚的喜糖,也给你们沾点喜气,你们千万别嫌弃啊!”
  听她这么说,大伙儿反倒不好拒绝,笑呵呵地收下,拿回去给家里的孩子甜甜嘴。
  “那行,我们就厚脸皮收下了。”一名姓赵的嫂子爽快地说,看了眼院子的菜地,问道,“顾溪,你家还缺菜种子吗?我那边有些韭菜种子,你要是不嫌弃,我给你送过来。”
  其他嫂子一听,纷纷说:“葱蒜姜这些要吗?”
  “我那边也有些白菜萝卜种子。”
  “……”
  顾溪眨了下眼睛,说道:“我喜欢吃韭菜炒鸡蛋,那就谢谢赵嫂子了。”
  然后又谢过其他的嫂子,表示其他菜种子也缺了点,不过不用太多,院子里的地不大,不需要种太多。
  终于送走这群热心的嫂子,顾溪松了口气。
  幸亏这年代的人都是热情又自来熟的,她们会主动找话题聊,要不然还真不知道和她们说什么。
  傍晚沈明峥回来,顾溪便和他说嫂子们下午过来看她的事。
  她坐在一旁,撑着脸看他煮面,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原本我都不知道怎么和她们说话,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她们挺热情的,都不介意我不会说话,总拉着我说话,还给我说了很多部队这边的事情……”
  沈明峥将煮好的面捞起来,特地将两个荷包蛋放到小一点的碗里。
  他含笑听着她说话,看她眉目舒展,看来今天下午嫂子们过来虽然让她紧张了下,结果却是好的,他心里也感激那些嫂子。
  军嫂的文化和素质良莠不齐,不是每一个都是好的,但今天主动登门的,都是一些性子好的。
  两碗面端上桌,顾溪看到自己面前的碗里的面不多,有两个荷包蛋,很占地方。
  她将一个荷包蛋夹到他碗里,说道:“大哥,工作辛苦啦,多吃点补补身体,我吃一个就够了。”
  沈明峥没让,“我碗里也有。”
  看他碗里真有一个荷包蛋,顾溪没再坚持,只是吃了两个荷包蛋,又吃了些面条,就饱得不行,剩下的再次推给他吃。
  吃过晚饭,时间还有些早,天边染上微微的暮色,远处的青山如笼罩一层暮纱。
  沈明峥洗完碗,去将院子里晾晒的被子、衣服收了,问道:“要不要出去散步?”
  饭后散散步,以免积食难受。
  顾溪问:“你也一起去吗?”得到他的回答,她欣然应下。
  两人出了门,在家属院里逛起来。
  这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吃饭,外头没什么人,顾溪暗暗松口气,生怕遇到太多人,然后一个个打招呼,都不认识,挺尴尬的。
  她希望大伙儿忽略她才好。
  哪知道经过高参谋长家对门时,对门的老婆婆正在叫孙子回家吃饭,见到顾溪,热情地打招呼。
  老婆婆说:“沈团长他媳妇,昨天误会你了,不好意思啊。”
  顾溪道:“没关系的,婆婆也是关心。”然后又说,“婆婆叫我顾溪就好。”
  这老婆婆的儿子姓于,是三旅的一个副团长,大家都叫她于婆婆。
  于婆婆平时人比较嘴碎,但本性不算坏,就是比较宠孙子,重男轻女。
  于副团长和妻子生了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十二岁,二儿子十岁,都在部队小学读书,小女儿八岁。
  于婆婆瞅着站在一起的年轻夫妻,问道:“你们这是要去哪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