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这、这是能让我们蓝星文明加速复苏至少五十年的神器啊!”
听着湛文茵教授激动不已的汇报,看着屏幕上那些惊人的模拟数据,就连一向坚毅沉稳的昌浩气,也忍不住连说了三个“好”字。
声音异常洪亮,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振奋。
“太好了!立刻成立专项小组,由湛教授牵头,全力研究,尽快制定出大规模应用方案!”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工作人员,脸上都露出了激动和喜悦的笑容。
大家知道,蓝星的艰难复苏之路又明亮了几分。
第78章 复苏进度加快
在昌浩气的命令下, 小吴迅速组织了三百名来自农业、基建、医疗、手工业等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基础从业人员进行自愿实验。
在专门建立的“技能培训中心”内,大家戴上了那顶造型简洁的头盔。
在仅仅八小时的“睡眠学习”后, 这第一批学员睁开了眼睛,所得的收获令人震惊。
一位原本只会简单播种的老农, 一边打着哈欠, 一边精准的说出了不同作物的杂交要点, 以及该如何应对罕见病虫害。
一位刚从建筑工地上抽调过来的搬砖工人, 醒来后竟然能流畅地画出抗震建筑的结构图, 甚至标注出了关键应力点。
一位原本只是护理员的姑娘,醒来后居然能迅速起草出一套专门针对辐射病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方案。
用词之精准,思路之清晰,就连一旁旁听的资深医生都啧啧称奇。
更意外的事,在首批学员中, 还有十位是被特意选出的、对传统手工艺有兴趣的年轻人。
他们其中一人在学习后,竟然凭借着脑海中的步骤和要点, 成功复现了一种早已失传的古老技艺。
实验结果一经公开, 全场振奋不已。
“奇迹, 这简直是奇迹!”
湛文茵教授看着各项数据,激动得满眼含泪。
“知识转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五, 技能掌握扎实, 还没有副作用!”
昌浩气看着最终实验结论,脸上也露出了罕见的真切笑容。
“太好了!立刻扩大培训规模, 优先满足农业增产、基建修复、医疗人才扩张的需求!”
他说完以后又顿了顿,喊住了正准备领命而去的小吴。
“还有一些找不到传人的传统技艺,传统文化也不能忘!”
小吴严肃点头,表示一定照办。
短短十几天, 一批批速成却技术扎实的专业人才如同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蓝星的各个关键领域。
原本进展缓慢的工厂建设速度陡然加快,新培育的高产抗辐射作物以惊人的速度扩大了种植区;
一座座因技术工种缺失而停滞的桥梁、隧道、地下管线工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推进;
甚至一些原本被认为难以恢复、需要漫长时间沉淀的传统手工艺,也在头盔的帮助下看到了复兴的曙光。
古老的编织技法、失传的酿造工艺……
这些凝聚着先人智慧的文化瑰宝,正在被快速唤醒,并开始与现代化技术结合,焕发出新的生机。
各个地下基地的广场屏幕上,每天都在播报着最新进展。
大家看着一座座废墟上重新立起的建筑,一个个疑难杂症被攻克,民众们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多,脚步也越来越轻快。
“老王,看见没?电视上那个新工厂,就是我儿子参与建的!他才学了几天啊!现在可是技术骨干了!”
“李奶奶,您的气色好多了!新来的小护士手法真不错,听说也是刚培训出来的?”
……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兴奋地交谈着,语气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在每一次的喜悦交谈中,都有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充满感激。
“听说了吗?多亏了那位开便利店的谭老板!”
“又是谭老板?上次那个繁衍石板也是她……”
“可不是嘛!这次那个神奇的头盔,也是她帮忙弄来的!”
“真是神人啊!她肯定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蓝星的!”
……
蓝星联合政府更是正式通过决议,授予谭笑笑“蓝星文明复兴最高贡献奖”,以纪念她对蓝星复苏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这份奖励暂时无法送到她手里,但对于她的感激与敬佩都是实打实的。
而这一切奇迹的缔造者谭笑笑,正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嫌弃地看着差点打翻饮料箱的大黑。
“笨手笨脚的,不会就跟着陆滦学学,看看人家多能干!”
她戳了戳大黑的脑门,然后打了个哈欠,对着正在店里忙碌的小纸人喊道。
“陆滦!我困了,准备睡会儿,你看好店,特别是大黑,别让它捣乱!”
小纸人脸颊微红,认真地点了点头。
便利店的日常依旧,而蓝星却在因她而加速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陈优抱着羽毛球拍蹦跳着下楼,差点和正拎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上楼的齐永峰叔叔撞个满怀。
“齐叔叔!”陈优赶紧侧身让开。“您这是……要出远门?”
齐永峰把行李箱搁在楼梯拐角,拍了拍。
“这是空的,我刚买的。”
他脸上却洋溢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嘴角无意识上扬,一看心情就很好。
“是小优啊,去打羽毛球?”
“嗯!”
陈优点点头,目光又落回那个巨大无比的空行李箱,以及旁边的好几个打包袋上。
齐永峰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声音是前所未有的轻快。
“我在准备搬家,地上那边传来好消息了,”
“听说因为那个什么……学习头盔!一下子培训出了大批合格的技术工人,建筑、净化、种植各个板块的人手都充裕了!墨壤平原的居住区建设进度大大提前!”
他拍了拍行李箱,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上面刚下通知,移居计划按原计划进行,说不定还能提前呢!”
“我这才赶紧买了个行李箱,准备收拾起来,”
齐叔叔的脸上泛着光,满是期盼已久的憧憬和喜悦。
“住了这么多年,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得好好整理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陈优虽然因为齐叔叔即将离开而闪过一丝不舍,但更多的还是为他感到高兴。
“太好了,齐叔叔,墨壤平原的阳光肯定特别好!”
和齐叔叔道别后,陈优和于莉莉、萨米他们在体育馆痛快地打了一场球。
走出来体育馆时,陈优下意识地望向街对面,想再去那家小店买杯水果饮。
但却意外地发现店铺的卷帘门关着,那个“营业中”的小黑板也不见了。
“咦?今天没开门吗?”于莉莉也注意到了,擦了擦汗问道。
陈优心里“咯噔”了一下。
那位守着传统手艺、眼神沧桑的老爷爷,以及老人那句“很快就再没人会喽”的叹息,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连忙小跑过去,找旁边文具店的阿姨打听。
“阿姨,旁边卖水果饮的爷爷怎么没开门?是身体不舒服吗?”
文具店阿姨抬起头,把手里的菜放下,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
“哦,你说老高啊?他呀,可不是生病,是遇上好事喽!”
“好事?”
“可不是嘛!”
阿姨声音拔高了些,带着点传播八卦的热切和兴奋。
“前两天政府来了人,说是从那个什么……诡灾游戏里弄来了不得了的宝贝,他们说老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手艺是宝贝,不能断!”
“这不,直接把他接走啦!说是要搞传统技艺传承计划,包吃包住,还给他发工资,一个月好几千呢!”
阿姨比划着,有种与有荣焉的兴奋。
“听说还给他招了几个年轻徒弟,专门学他那手艺。哎呦喂,这真是天上掉馅饼了,羡慕死个人哩!”
陈优呆呆地听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感和激动瞬间涌上心头。
她抬起头,看着地下基地的人造灯光,却仿佛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充满了希望的新世界。
水果饮是喝不上了,但于莉莉、萨米、段飞,大家却没有一个人抱怨,反而带着兴奋,大家有说有笑的在路口道别各自回家。
陈优抱着羽毛球拍,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拐进楼道,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她。
“优优,刚运动完啊?”
陈优回头,愣了一下才认出是隔壁的林怡阿姨,她刚才差点没敢认出来,林阿姨最近的变化太大了。
不是外貌大变,而是整个人的状态。
眼前的林阿姨脸上有了肉,面色红润,甚至眼角有了浅浅的笑纹。
她穿着件半新的棉服,虽然不算时髦,但干净整洁。
最明显的是她的眼神,不再是过去那种对一切都带着防御的冷漠,整个人透着一股温柔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