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姚栀栀翻了个白眼,提上行李,一言不发地出去了。
  祁长霄赶紧跟上:“还好醒了,差点坐过站。”
  姚栀栀站在出站口,愤恨地看着他:“言而无信!”
  “我怎么言而无信了?”祁长霄一头雾水,还不知道他老婆盯他盯了快三个小时了。
  赶紧跟上,从她手里接过行李。
  钟医生就在出站口等着,姚栀栀一出来就看见他了,赶紧笑着迎了上去。
  两口子跟着他,坐了三站路的公交,走了十几分钟,来到了省城的机关大楼前。
  钟医生笑着回头:“到了,我下午还要坐诊,就不陪你们了。”
  “谢谢钟叔。”两口子异口同声。
  钟医生一走,姚栀栀脸上的笑便不见了,伸手拧了把他的手臂:“祁长霄,你给我记着!”
  “我到底做错什么了,你跟我说呀!”祁长霄急死了。
  姚栀栀今天就想急一急他,谁让他骗人的。
  结果这位同志自己悟了!
  他赶紧追上去:“是不是你早就醒了?我睡了一路?”
  “哼!要是今天坐过站了,能被你坑到首都去!你给我好好反省反省!”姚栀栀气得不轻,转身拿出行李箱里的样刊,径直往大楼里走去。
  楼不高,一共三层。
  但是很长,很宽,还有个院子。
  从门口到楼前的台阶,起码有三十来米。
  姚栀栀健步如飞,眼角余光里,注意到了一个邋遢的老头。
  下意识停下看了眼。
  但见老头正在院子东边的宣传栏前点评着什么,自说自话的,确实像是精神不太正常。
  姚栀栀挺敬重这种老革命的,但也不想节外生枝,还是拿着推荐信,找宣传部门的领导去了。
  没想到老头已经注意到了她,她刚进了宣传部办公室,老头就跟了进来,嘴里嘟囔着:“是杏儿吗?杏儿?杏儿你不认得我啦?”
  祁长霄本来都到走廊里了,还是回头往外走了几步,扶了一把。
  老头激动地推开他,继续往里走。
  没看到姚栀栀的背影,索性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的敲门。
  祁长霄蹙眉,杏儿?
  犹豫片刻,他还是搀着老头,往宣传部门去了。
  万一呢?
  第99章 忘年交
  祁长霄认真打量了一番这个老头, 说实在的,单从五官上,一点都看不出来老头跟丈母娘有什么血缘关系。
  不过老头毕竟七十几岁了, 人的年纪一大, 岁月就会变得淘气, 大眼睛可能变成小眼睛,单眼皮也可能变成双眼皮。
  他也不好断定两人一定没有关系。
  总之,他老婆也不是第一次被人误认了,这老头这么着急, 说不定真是谢家的什么亲眷朋友。
  他指了指面前的办公室, 比了个嘘。
  老头只是脾气古怪,并不是神志不清, 他知道“杏儿”在办事, 便安静地站在门口等着,没有敲门打断里面的谈话。
  直到姚栀栀出来, 他才激动地迎了上去, 嘴里嚷嚷着:“杏儿!”
  姚栀栀有点意外, 上次那个喊她杏儿的疯女人,到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呢。
  没想到今天又来一个糟老头。
  她狐疑地打量了一番, 问道:“你认识我妈妈?”
  “你妈妈?”老头迷糊了, 仔细一看,眼前的女同志虽然有点杏儿的影子,但还是有区别的。
  杏儿打小爱哭, 柔柔弱弱的,没少被人欺负,这个女同志则显得坚强多了,那眼睛里都是不服输的光, 如果有人说她两句,她大概不会哭,而是骂回去,或者直接动手。
  他都快八十的人啦,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只是老眼昏花,没看清楚。
  忽然好奇:“你妈妈是谢春杏?”
  “对啊。你是……”姚栀栀一头雾水,这老头看着跟妈妈不像叔侄啊。
  老头忽然笑了,笑了两声又哭了:“那也不算认错,你是杏儿的闺女,那就等于是我的外孙女了!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啥?姚栀栀完全摸不着头脑,再说她还想早点赶回去看孩子呢,不太愿意。
  老头可不管,拽着她的袖子就走,去了楼上,老头找到一个领导模样的男人,要了辆车。
  领导居然没有拒绝,这老头面子真大!
  姚栀栀和祁长霄两口子,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坐上了小轿车,向着未知的地点进发。
  姚栀栀无语了,问道:“你到底是谁啊?我姥爷和二姥爷都不叫谢大友啊。”
  “不叫这个就对了。”老头脸上的喜色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惆怅,是遗憾。
  姚栀栀彻底迷茫了,老头身上也没有什么瓜,看起来是个正直清白的大好人,她只能看向了祁长霄。
  祁长霄也无奈,老头的功德值奇高,金光灿灿的,福运值倒是有点低,想想也对,老头的老婆孩子都没了,孤家寡人的,又到了风烛残年,就算天降横财,也算不得好运了。
  只得摇头,看不出来什么。
  两人就这么茫然地来到了省城郊外的一处公墓。
  姚栀栀下了车,还是不知道来这里做什么,只得一路跟着。
  到了一块墓碑前,老头停下了,开始喃喃自语,还扯了扯姚栀栀的袖子,让她跪下磕头。
  姚栀栀一看墓碑上的名字,懂了。
  里头躺着的,才是她那个失踪的二姥爷。
  姚栀栀拉着祁长霄一起磕了头,起身问道:“那你是谁啊?”
  “我?我是他兄弟,战友,生死之交。我不姓谢,后来改的这个姓。”老头红着眼睛,给她讲了一个故事。
  原来他跟姚栀栀的姥爷、二姥爷都是发小,一个村里长大的,所以认识她妈妈。
  后来他跟二姥爷都去参加革命了,他比二姥爷大几岁,拖家带口的,实在是不放心,打算把家人送到根据地安顿。
  结果路上遇到了鬼子,二姥爷为了引开鬼子,牺牲了,老头为了缅怀这个好兄弟,让全家改了姓,要把二姥爷的意志传承下去。
  几年后,他还是没能保住老婆孩子,全死了。
  他受不住打击,昏迷了一段时间,醒来后正好赶上渡江战役,豁出性命拼了一把,居然没死,还立了大功。
  再后来就是新中国了,他去当年出事的地方,把二姥爷的尸骸迁移了过来,重新下葬。
  前些年他也回了趟老家,想找谢家的后人,没找到,听说都搬走了。
  老头眼含热泪:“你二姥爷如果还活着,看到今天的中国,一定会很自豪很开心的。”
  是啊,每一个牺牲的革命者,都会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的,而他们这些年轻人,只有不断向前,乘风破浪,才不会让他们的热血白流。
  “孩子,回去跟你妈妈说,我姓梁。”老头含泪叮嘱。
  姚栀栀记下了,唏嘘不已,战火无情啊。
  没想到失踪的二姥爷早就长眠地下了,哎。
  她妈妈要是知道了,应该会过来祭拜一下的,顺便看望一下这个同村的长辈。
  祭拜完二姥爷,姚栀栀又被老头牵着袖子,带她去机关大楼里认人。
  好家伙,老头的面子真大,领导的车可以给他用,领导的办公室也是随随便便就进去了。
  一番折腾,姚栀栀基本上把楼里的大小领导认了个遍,这排场,不知道的还以为姚栀栀大有来头呢。
  总之,她收获了不少的赞许和承诺,一个个的,都跟她说,让她放手去做,只要是合法合规的事情,需要他们帮忙的话尽管开口。
  姚栀栀笑着一一应下,记下了不少地址和号码。
  这么一耽搁,回程的时候天都黑了,她给老头留了地址和电话号码,老头呢,则给了她一个帆布包,让她带给她妈妈。
  她不好私自打开,便把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原封不动的带了回去。
  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半了,公交车早就停运了,只能走回去。
  好在火车站离八条胡同不是很远,姚栀栀一刻也不想等,一路小跑。
  到家发现两个孩子都睡了,没有哭也没有闹,乖巧得让人心疼。
  悬着的心可算是落地了,姚栀栀冲了个澡,让婆婆回去休息。
  太晚了,汤凤园也没问事情顺不顺利,明天再说。
  第二天一早,汤凤园就过来了,生怕儿子儿媳在省城吃瘪受委屈。
  结果……她有些意外,没想到儿媳还有这样的机缘。
  这下放心了,汤凤园高高兴兴地上班去。
  姚栀栀去了趟省城,收获不小,先开个编辑部会议,让大家也高兴高兴:“下个月首印增加五万册,这是省城新华书店的订单。”
  哇!姚主编就是厉害,随随便便一出手,就给杂志争取了一笔大订单!
  大家都很开心,如果卖得好,肯定会加印的,算上首都那边的订单,今年的年终福利简直不敢想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