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做了什么伪证?”宁峥嵘蹙眉,“难道是跟小陆爸妈有关的那件事?”
  “对,就是那事,拖到现在了,要不然小陆已经可以去上班了。”汤凤园也无奈,案子太复杂了,任何一环有了变动,都得浪费人力物力去核实。
  不胜其烦。
  宁峥嵘笑了:“那没事了,这婆媳俩一旦翻脸,肯定往死里咬对方。小陆就快翻身啦!”
  果然,月底传来好消息,陆鹤年的爸妈平反了,让他九月份去机关上班,从小办事员做起。
  菜包跟他一起,也算有个伴儿。
  陆鹤年找不到人庆祝这样的好消息,独自提着一壶酒,准备去他太奶的坟上祭拜。
  推开门,却看到了开着挎子的宁峥嵘。
  有点意外:“宁叔,你找我?”
  “开心吧。”宁峥嵘平静地看着他。
  陆鹤年点点头,不过他这些年一个人压抑久了,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波动。
  宁峥嵘拍拍旁边的边斗:“走吧,带你去上坟。”
  “你怎么知道?”陆鹤年惊呆了,他没有跟人提过他的打算。
  宁峥嵘笑着把头盔给他:“我跟你爸妈打过交道,走吧,顺便带我去看看他们。”
  从墓地回来的时候,天上下着雨。
  陆鹤年坐在边斗里,脸上湿湿的,不知道是眼泪还是雨水。
  他想起太爷爷遗嘱的事,问道:“宁叔认得那个人吗?”
  宁峥嵘知道他说的是谁,宽慰道:“没见过,不过有朋友认识他。别急,我来帮你们打听。”
  *
  香港,太平山上。
  诺大的别墅里,到处都是纸醉金迷的糜烂气息。
  戴着墨镜的男人正躺在泳池旁,慵懒地享受着日光浴。
  周围都是花枝招展的美女,为了博他一笑,搔首弄姿,好生卖力。
  人生真是惬意无比,没有什么比现在更幸福了。
  他招了招手,便主动凑过来五六个妙龄女郎。
  左拥右抱的,不知道有多快乐。
  正考虑等下跟哪个女郎亲热,门口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男人立马推开了怀里的女郎们,掏出了躺椅旁下面时刻准备的枪。
  又来了,讨债鬼!想死是吧!
  子弹上膛,男人站了起来。
  第76章 孤儿(四更)
  太平山上的黄家是个传奇。
  这个从内地逃难来的庞大家族, 创造了不少的神话。
  黄家那一辈一共兄弟四个,只有黄老三和媳妇生不出儿子来。
  黄老三没招,又不想过继哥哥家的, 为他人做嫁衣, 便从一个姓胡的好友家里抱了个孩子来养。
  又怕时间长了两个哥哥还是会把他排除在家族核心之外, 便找到一个姓姚的好友哭诉,想借点钱办厂,自立门户。
  不过这个姓姚的好友自己也有老小要养,一下拿不出那么多钱, 便找到他颇有家资的妹夫, 两人一起,借了笔钱给黄老三。
  黄老三感激不已, 正好女儿太多, 便送了一个女儿给姚姓好友当养女,还打下欠条, 再三表示发迹之后会有福同享。
  结果炮声一响, 只有老四有血性, 革命去了,黄老三则屁滚尿流的跟着两个哥哥来了香港。
  那个胡家抱来的养子也带着, 长大之后跟他的小女儿成就了良缘。
  奈何, 这个孩子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整天惦记着三代还宗,给子孙灌输一些叛逆的想法。
  气得黄老三临死之前立下遗嘱, 家产传黄不传胡。
  可惜女婿本事大,直接把遗嘱给销毁了,还带着孩子全都改了胡姓,搬出了黄家, 另立门户。
  一代金融大鳄黄老三,养出了一条更加歹毒的鳄鱼,把他给吃干抹净了。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商界枭雄胡必珩。
  为了跟黄家显摆自己的手腕,特地把别墅买在了距离黄家不远的地方。
  两家串门不过几分钟的事,吵架也是几分钟的事,方便得很。
  现在气冲冲地找上门来的,就是黄家大房的第四代孙黄浩。
  他们见不惯胡必珩吃绝户的嘴脸,隔三差五就来找胡必珩的子孙干架。
  而正在晒太阳的这个,便是胡必珩的第三代孙,胡岩。
  胡岩实在是受不了黄家的骚扰,直接拿枪怼在了黄浩的脑壳上。
  黄浩知道他不敢动真格,一把夺了枪,直接扔在了旁边的泳池里面。
  两人就像两只掐架的大头鹅,脖子伸得老长,你瞪我,我瞪你。
  最后是正在楼上午休的胡必珩出面,平息了事态。
  他的解决办法很简单,让胡岩把那块新买的金表送给了黄浩。
  黄浩贪财,这架注定吵不长久,拿上手表骂骂咧咧地走了。
  胡必珩冷着脸,对胡岩招了招手。
  胡岩赶紧跑过去,扶着点:“爷爷,你有什么吩咐?”
  胡必珩没有说话,一路走上了山顶,看着遥远的北方,默默叹了口气:“家里出事啦。”
  “啊?”胡岩没听懂,“什么家里?”
  “内地啊。”胡必珩知道来这里太久了,小一辈的压根不清楚祖辈的事情。
  可是胡岩是他的长孙啊,是时候了解一下过去的事情了。
  便迎着盛夏的燥热山风,他给大孙子讲了一个漫长的故事。
  胡岩听完,不禁好奇:“那个姚家和陆家的,以后不会来找咱们要钱吧?”
  “我也担心啊,万一跟黄家的人联手,不好办啊。”胡必珩偶尔也会关注内地的亲眷,虽然他们跟他早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现在他得知了一些消息,忽然意识到,自己在内地的根就快被人掘了。
  莫名有些感伤,那些即将被判死刑的,可都是他亲大哥的后代子孙啊。
  可惜了,内地现在这个形势,他不太好插手,要不然,真想花点钱,给大哥那一支留个香火。
  哎,等等,也不是全无办法。
  不是还生了一个小孩吗?
  这可是他大哥那一支唯一的骨血了,他要救。
  再者,那个孩子的身上……流淌着邢红霞的血。
  回到别墅,他给日本那边的朋友打了个电话,让他们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联系到内地的人手。
  那边很快给了答复,会帮忙想办法,尽量把孩子弄出来送给他。
  *
  九月了,开学了。
  学生们很快发现,小桃老师的手里多了本杂志,15开大小,三十来页。
  封面画着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上面写着五个大字:长在红旗下。
  学生们劳作的时候都想借过来看看,可是只有一本,这个也想看,那个也想看,不过瘾,只得问问小桃老师,哪里买的?
  小桃老师指了指外面的新华书店:“那里买的,两毛钱一本。”
  学生们心动了,下课后去看了看,哇,真的好喜欢。
  语文天地不再是枯燥的讲述知识,而是把知识融入到故事里面,生动有趣。
  数学天地不再是机械的讲述公式,而是把这个公式的来源讲得头头是道。
  奇思妙想这个专栏,汇聚了好几个学校的优秀学生提出的点子。
  比如,怎么变废为宝,怎么把麦乳精的桶改成一个给花苗浇水的洒水壶,怎么把废弃的收音机拆下来,利用喇叭上的磁铁,做物理里面的电磁场实验,怎么……
  至于百家争鸣这个专栏,那就更好玩了,每期两个主题,每个主题都有好几个小学的意见收集,整理之后发表上来,供大家参考。
  比如这次的第一个主题是——你试过在家长生气的时候巧妙化解,让他们破“怒”为笑吗?
  这个真的非常实用啊,哪个孩子没被爸妈骂过呢?
  有时候还要被赏赐一顿竹板炒肉丝呢,痛死啦,可怜的屁股。
  于是学生们兴奋地看看其他学生提出的好点子。
  比如,南城小学的小王是这么说的:
  我妈妈其实很辛苦,是琐碎的生活搞臭了她的脾气。
  有一次她加班,迟迟没有回家,我去厂里看了一眼,发现妈妈要跟那些叔叔伯伯一样,搬运那么重的零件去车间,那可是铁家伙,妈妈佝偻的背影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在那一刻发现,妈妈真的好辛苦好辛苦。
  而我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连椅子倒了都不扶,所以那天,妈妈一脸不耐烦地问我来厂里烦她干什么的时候,我主动跑过去抱了抱妈妈,并且告诉她,我给她准备了惊喜。
  当妈妈一身疲惫地回到家时,看到我整理得干净清爽的家里,瞬间愣住了。
  再看到我蒸的米饭,妈妈的眼泪一下就出来了。
  所以啊,从那之后,妈妈要是再有生气的时候,我就会努力做点什么,让她看到我对她的关心。
  现如今我们两个的关系好多啦。
  不过我这是单亲家庭,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小朋友,大家有什么好点子可以也提出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