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第579章 我要当兵!
老领导点了点头道:“嗯,战术意图理解得不错。不过在布置作战任务的时候,我本想将鬼子的兵力分散,然后我们多点开花进行战斗。”
“但是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鬼子的反应还是和我预料的有些不同,再加上我也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拿到了制空权,所以就直接改变了战术。”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我们作为指挥官,需要敏锐地洞察局势的变化,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我们的优势。比如我们现在有制空权,那就要不断利用制空权来扩大战果。”
“轰炸重要的桥梁道路是一种战术,撒宣传册,也是一种战术!”
“你小子鬼点子多,我也不教你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免得你思维僵化。指挥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作战的时候,脑子一定要灵活,不能死板。”
“大兵团作战从来没有一种固定的战术,无论是三十六计还是孙子兵法,都只是教你指挥几千人或者几万人作战。”
“人数到了几十万人级别时,就不能拘泥于固定的战术了,只要能杀敌,能削弱敌人实力、增强自己,什么方法都可以用。”
“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战术,而是那边有机会,咱们就打那里,不断的积累战果,现在着急的不是我们,是鬼子,只要鬼子开始频繁调动,我们就有突破口!”
“我们……”
等老领导话说得差不多了,车辆已经进入了白城之中。
李云龙一脚踏上白城的土地,环顾四周。
这座城市和大部分城市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建筑风格上有些差异。只不过刚刚经历了一场战火,城市建筑被毁坏了不少。
老领导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李云龙:“咱们的军队,终于是回来了!”
李云龙点了点头道:“是啊。”
老领导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加油!”
此时白城城内热闹非凡。
赵刚带人已经开始在城内宣传动员,宣传部队的纪律和入城准则,同时也开始清算在鬼子占领期间那些天怒人怨的汉奸和恶霸。
这些事情赵刚已经轻车熟路,不过在白城还是需要更加仔细甄别,因为这里被鬼子占据了十多年,更不能出差错。
部队没有开展大规模征兵工作,但是当白城人知道他们的部队要继续进入东四省打鬼子,光复整个东四省时,大量白城人争先恐后地踊跃参军。
此时城门口的征兵点,已经排满了人。
“长官,为什么我不能当兵啊?”
“老乡,你岁数大了,您今年都已经三十三了,岁数超了!”
“以前张大帅时候,四十岁的都要,我才三十三你们就不要了?不行,我一定要当兵,我要去打鬼子,给俺爹娘报仇!”
看着眼前固执的大汉,招兵处的战士只能指了指不远处的后勤部队招兵处道:“老乡,你去那边看看,如果你会开车,有一些技术活,那边年龄限制宽松一点!下一位!”
“你们也太不讲道理了,凭啥我身体健康,不让我当兵,我找你们长官评理,为啥不让我当兵。”
“老乡,我们团长就在旁边,身边围满人的那位就是。还有,别叫我长官,叫我小刘就行。”
“你等着,我去找你们长官告状,你不让我当兵!”
过了大约半小时,刚才的老乡再一次出现在的小刘身前。
“老乡,请说出你的名字,年龄!”
“长官好,我叫李胜利,今年二十九!”
小刘抬起头,看见是刚才要投诉自己的老乡,叹了一口气道:“老乡,我真的不能收你,你去别的地方看看,你刚才说自己三十三,现在又二十九!”
“刚才不是我,是我哥,我今年就二十九!”
“……”
小刘应付完这个人之后,看向前面,发现一个个子只有一米二三的人站在自己面前,站着和自己坐着差不多高。
“小刘,我要当兵!”
“小鬼,叫谁小刘呢,你要叫我大刘哥,你家大人呢?我们招兵要年满十八岁,低于三十岁,你年纪太小了!”
这个小孩听后,马上摇头道:“我成年了!”
“行了,小鬼,给你块糖,别在这儿添乱,赶紧回家去。”
话音刚落,一位送孩子来参军的大妈开口道:“长官……”
“别,大娘,您叫我小刘就行了,您叫我长官,我要挨处分的。”
“小刘啊,你就收下这孩子吧,这孩子苦命啊,八岁父亲就被地主逼死了,跟着母亲一直打短工、讨饭,去年冬天他妈也没熬过去,走了,就剩下他这么一个人,他机灵得很,什么都能做。”
“对啊,小唐这孩子虽然不大,但是机灵得很!”
“你们打白城的时候,我还看见他偷偷溜出去打死了两个鬼子伤兵呢。”
“……”
听到这话,小刘看了一眼眼前的小个子:“小鬼,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唐缝喜,我十八了!”
“我今年才十八岁,你哪有十八,你在这儿等着,晚一点我给你问问,这个给你吃!”
征兵的小刘从自己兜里拿出一个包子递给唐缝喜,继续开始登记工作。
“招了多少人了?”
李云龙和老领导进城之后,就看到了这一幕,没有打扰,只是观察着。过了几分钟,开口询问身旁的参谋。
此时参谋已经去询问过了,小声汇报道:“报告,目前这个征兵点,有一千多人报名了,其他地方还不知道。”
“嗯,不错了!我们走吧,去指挥部!”
“是!”
第580章 争分夺秒的进攻
从李云龙进入白城开始,整个反攻东四省的战役便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拿下白城之后,阿尔山、海拉尔等地区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铁路直接运送到了白城城内。
随后,再依靠白城的三条铁路,开始向前线部队运输补给,这样可以极大地缓解了后勤压力。
进攻开始后的第四天,后勤部队和新编第三师协同作战,击溃了前来增援的鬼子三个师团,这三个鬼子师团朝着松原溃逃。
第六天,新编第三师抵达松原。原本以为会遭遇鬼子的抵抗,然而松原城内,鬼子已然撤退,没有留下驻守的兵力。
程瞎子进城之后,便着手检查松原城内的情况,发现鬼子撤退得极为匆忙,在城内还遗留了不少物资。
甚至有些地方,鬼子试图纵火烧毁,却只是丢了个火把便匆忙逃窜,仅仅烧毁了一小片区域。
第一兵团在三天时间内,接连攻占了白城和松原两座大城市,宛如一把匕首,直直刺入东四省的中心位置,强行将东四省划分成了南北两段。
进攻后的第七天,第一兵团第三师逼近大庆,第六师拿下双城,第七师拿下阿城向大青山挺进,第六师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曾经七三一部队的驻地平房附近,距离哈尔滨只剩下不到三十公里。
与此同时,第八师攻占农安,第九师拿下长岭,第一师和第二师进驻乾安向新京移动,距离后世闻名的查干湖仅有二十来公里。
第十师则攻占了肇庆,肇源,准备切断黑龙江和大庆,齐齐哈尔的联系,第四师因为路上耽搁了一些,速度最慢,没有捞到战功,梁大军率领部队刚刚抵达德惠。
第五师则在攻占了通榆后就在等待南下的命令,准备配合马仁心进攻四平。
完整的进攻示意图,这样能看明白吧。
整个第一兵团已经控制了松嫩平原的一部分。
而第一突击兵团的两个装甲师,分别部署在了榆树和农安。这两个城市距离哈尔滨和新京都非常近,随时都能对这两个鬼子防御的重要城市发动进攻。
同时,作为总预备队的第三兵团,也进驻了白城,并且向着松原方向移动,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李云龙的部队在占据了大量县城之后,就地展开招兵工作,招兵速度和预想的差不多。
在白城内招到了新兵七千多人,进入松原后,招到了上万人,后续在其余小城市中,也都能招募到两三千人。而且,还有源源不断的东四省百姓从各地赶来,参加八路军。
李云龙的部队忙着扩军,稳定已光复的地区,不过鬼子也没闲着。
溃逃的鬼子三个师团,即 201 师团、205 师团和 209 师团,在损失了将近三万人后,退守到了五常地区。
与此同时,鬼子位于远东的部队通过铁路和陆路同时南下,第一批十万人的部队已经抵达佳木斯,正全速向哈尔滨支援。
齐齐哈尔的鬼子守军中有一个师团被调往大庆,负责巩固哈尔滨西侧的防御;佳木斯的守军被调往哈尔滨,以加强哈尔滨的防御。
伊春地区的一个师团加上一个旅团的鬼子被调到了哈尔滨城内,进一步加强了哈尔滨城内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