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刚才还多亏了李兄求情,不然小生怕是这辈子都和仙门无缘了。”成乐拱手施礼,感激不已。
  李修远摇头道:“我只是帮你拖延了几日时间而已,至于门中的道长收不收你我也做不了主,毕竟求仙问道并非要有一颗恒心就能行的,还需要看你适不适合修行,若是不适合修行的话,即便是你磕破脑袋
  门中的道长也不会收你的。”
  他对道门之中的收徒还是多少理解的。
  除了谨慎怕沾染业报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得看求仙问道之人的命格能不能修行。
  具体如何判定的他并不太懂,需要去问一问那个紫虚真人才行,听醉道人说道观之中的一切都是由他做主。
  “今日成兄好好休息吧,明日我带你去拜见那位紫虚真人。”李修远道。
  “李兄的大恩大德,小生没齿难忘。”成乐道。
  李修远挥了挥手道:“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算不得什么,早点休息吧,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他觉得自己帮到这里也算是尽力了,接下来就看成乐他自己的造化了。
  暂时和成乐分别之后,李修远一个人在道观之中闲逛了起来。
  道观之中似乎没有人一样,他转了半圈都寻不到一个活人,除了之前的醉道人之外就没有见到一位道士,
  这让他感觉很奇怪。
  还想找个道长问一问情况,游历一番此地,熟悉这里的事宜。
  蓦地。
  李修远想到了什么,忽的笑了笑,转身回到了之前那院子,他看着眼前这颗大松树开口道:“松树精在否?若是再的话能否打扰一下?我是新来修道的人,对此地不太了解想问你几个问题,希望你不介意。
  “放肆,哪来的毛头小子,敢称老夫为松树精?老夫乃是松树老仙是也~!”松树上的那张木脸突然睁开眼睛,有些气恼的说道。
  “是在下不对,不该如此鲁莽,松树老仙是么?不知老仙能否将此地的一些情况告知我,在下感激不尽。”李修远施了一礼道。
  松树老仙说道:“没时间,快滚吧,睡了。”
  说完,立刻闭起了眼睛。
  “不知道在下有什么失礼的地方么?”李修远心平气和的说道:“为何老仙张口就要骂我?刚才的事情我可已经道歉了。”
  松树上那木脸纹丝不动,似乎没有听见。
  李修远看了一会儿道:“还不开口,砍了你哦。”
  松树老仙心中冷笑道:“老夫乃道行高深的精怪岂会是你区区一个凡人能够砍倒的......”
  可是他心中的这个想法还未完,随后便神色大骇。
  不知道什么时候却见这个人手中既突然多出了一柄古朴的宝剑,剑上泛着光芒,金气有冲天而起之势,能斩开山川大河之势,剑身上有两个古篆,书写着:泰阿,二字。
  如此可怕的锋锐金气,是一切草木精怪的克星。
  “住手,快住手,你真要砍老夫啊。”松树老仙疾呼起来。
  这要是砍下去他五百年的道行直接没了,身死道消。
  李修远此刻握着手中的泰阿剑已经找好了位置,双手持剑准备砍下去。
  “我这个人很讲信用的,说砍你就砍你,子曰,何以抱怨,以直报怨,我以礼相待,老仙恶语相向,我心中气不过,只得砍你一剑当做发泄了,放心不会痛的,顶多十天半月就好了。”李修远道。
  松树老仙忙道:“不会痛,但会死啊,你也不看看你手中的是什么剑,住手,快住手,大爷有话好说嘛,何必舞刀弄枪的,伤了和气多不好。”
  “说的也对,仙家之地舞刀弄枪的的确不好。”
  李修远道:“可不试试剑锋,又怎么能让老仙知晓我的本事呢?”
  “大爷武功盖世,剑法超群不需要试,不需要试,大爷你有什么话就问,小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请大爷收了神通,饶小弟一命吧,小弟给你磕头了。”
  松树老仙一改常态,谄笑哀求,树冠震动,上下摆动,似磕头作揖。
  “松树老仙,刚才你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李修远问道。
  松树老仙大怒道:“谁说的,老夫出了名的谦虚和善,刚才大爷看到的肯定不是真实的我,那是我那孪生弟弟,刚才不听话已经被老夫给扼杀在泥土里了,以后绝对不会再露头,还请大爷放心,若是大爷不
  信,松子为证。”
  说完,一棵松子从泥土之中蹦了出来,落到了李修远的面前。
  “......”李修远神色古怪的看着松树老仙。
  不知道为什么,松树老仙这的性子让他想起了一个人......自己的师傅瞎道人。
  只是与这老松树比起来,自己的师傅还逊色的多啊。
  “既然老仙如此真诚,你我之间自然是要化干戈为玉帛了,刀剑相见的确是有伤祥和之气,你说呢。”李修远收了泰阿剑开口道。
  “大爷说什么都对,小弟深以为然。”松树老仙谄笑道,那树冠上的木脸皱成了一团。
  李修远道:“既如此那问你几个问题老仙不介意吧。”
  “大爷有什么要问的话尽管问,小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松树老仙一副拍着胸脯保证的样子。
  “紫虚真人在哪?”李修远道。
  松树老仙道:“东面山顶上有一座道观,紫虚真人就在道观之中修行。”
  “门中道藏典籍一般放在什么地方?”李修远又问道。
  松树老仙道:“便在南边的那崖壁上的宫殿之内。”
  李修远抬头看了一眼,的确见到南边的悬崖上有一座宫殿凿山而建,而且还有一位道人在哪里打坐修行,不知道是不是看护那里的安全。
  “山门之中地方不小,为何不见其他道人?”他又问道。
  “平日里都深居简出,呼吸吐纳,勤加修行,自然少见,只有当仙鹤啼鸣,大殿之中紫烟腾空所有的道长才会汇聚一处。”松树老仙道。
  第四百九十七章道藏
  李修远问了这个松树老仙很多问题,算是对这个陌生的师门也算是有所了解了。
  师门无名,亦无派,传承先秦时期,几经兴衰,险些亡于隋朝,却因为一位唐朝初期得道的祖师而再次兴盛了起来,方才有了这大山之中的师门道观。
  虽由祖师一人重建师门,但因为传承未断的缘故,还是很有底蕴的。
  是道家正门,练气之法,各处道术可以说应有尽有,几百年来得道成仙的人亦不在少数。
  如今师门之中有修道之人四五十人,师祖一人,和瞎道人,醉道人一级别的有九人,不往上算的话,李修远算是当代的第三代弟子了。
  三代弟子的话有十八人,如凌风子就是三代弟子。
  还有四代弟子二十余人。
  另外还有数人不是师门中人,紫虚真人就是别的道家传人,因为了然一身便入了山门,互相交流长生法术,听说师祖就因为受了他的恩惠得道成仙了,故此在道观之中地位很高。
  这里的人不多,师门上下五十不到,另外还有一些道人入红尘游历,久无音讯的,多半是死在了外面。
  毕竟红尘应劫,是有风险的,但若积攒功德够了,日后劫难自消,成仙有望。
  倘若闭门苦修,打坐练气,自由成仙劫难。
  是先攒功德消劫,还是先打坐练气,成仙之时应劫,这成了师门之中所有修道之人的选择。
  如木道人和瞎道人就选择红尘应劫,瞎道人借李修远福泽修得金丹大道,不出意外的话成仙是一定的。
  可木道人却是相反,他没渡过劫难,却又走上了香火成神的道路,算是福德庇护,另类成道。
  醉道人和那个紫虚真人就是选择避世修行,不染红尘因果,只需要担忧成仙之劫。
  “师门建山门于唐朝,算算时间你也是唐朝时期成精的,你是本地山中的树精么?”李修远问道。
  松树老仙谄笑道;“大爷说笑了,小的哪里是山里的松树,是以前以一位师祖在外游历的时候卖汤圆,一砍柴的樵夫付不起钱,想拿干柴抵钱,师祖推拒,只取了一根树枝便算作是钱财了,那树枝便是小的
  ,后来栽种在这里,时间久了就成精了。”
  “原来是这样......老仙可真是大有来头啊。”李修远说道:“不过那位师祖还真是德行高深,如此德行的确是配得上道家高人四个字。”
  修道之人最重德行的。
  他们奔的是得道成仙,所以只会结善缘,不敢招因果,所以真正的道家高人首先就要德行过关。
  否则修道多年,懂法术的他们一旦恶念一起,降不住内心的六欲,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在邪门歪道上越走越远,最后总归身死道消。
  而且作恶多端的话还说不定还会折损师傅的福德。
  故而修道之人还有一个大难题。
  是传承重要,还是成仙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