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东亚子女重生图鉴> 东亚子女重生图鉴 第55节

东亚子女重生图鉴 第55节

  黑大夫神秘一笑,道:“我可不这么觉得。我怀疑,上学很可能是医疗或者政府部门的老基层干部,至少,他得经历过非典,估计小时候在北京待过,年纪不小。所以我支持中年大叔论。”
  妻子说:“这个女主贺明冰,写得这么社畜,还喜欢做日程安排和数据分析,一看就是数学金融相关从业人士嘛!”
  两人拌嘴了一会儿,谁也说不过谁。过了一会儿,妻子忍不住又问:“如果,之后真的有人顺着《大灾变》过来骂你怎么办?”
  “我喷回去。”黑大夫皮笑肉不笑,“干嘛,真当我断更那么多次白活的?读者骂我太监阳痿男终身不孕不育我都经历过了,还怕这点小风小雨?”
  *
  姚倩倩踏上了去莲池的旅程,她第一次看见了火车,第一次跟在汹涌得可怕的人流中晕头转向。但是就像裴春之说的那样——事情确实没有那么可怕,她完好无缺地走到了和裴春之约定的地点。
  裴春之说,她会在火车站出站口接她。姚倩倩不停地抓着衣服边缘,到了莲池才发现,上衣都被她揉皱了。
  走到出站口,姚倩倩还在张望,到处都是人,没走两步,她忽然顿住了。
  一个女孩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裙子,扎着半高马尾,背着书包,素净地站在不远处。她的腿很长,有明显的肌肉线条,蹬着一双运动鞋。
  她美得周围形成了一圈真空,四周的人都要若无其事地绕过一点,然后不住地回头看。
  最重要的是——她的上半张脸,和裴载之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姚倩倩向她走过去,女孩注意到她,立即反应过来,眼睛微弯。
  “你好,倩倩。”她欢快地说。
  “你好,春之。”
  裴春之拉住她的手,向地铁走,她说话不紧不慢,很容易让人听进去,声音很柔软,带有南方口音,前后鼻音不分。姚倩倩低着头,听裴春之给她介绍一路上的所有东西。
  很快他们坐到了裴春之的家里,姚倩倩目不暇接,忍不住一边换鞋一边东张西望——这就是裴春之靠自己住的房子?这就是她的同龄人的生活?
  姚倩倩感到自己的心分成了两半,一半的她幸福到打滚,尖叫,大喊着这样美好的一切,她也一定可以拥有;另一半的她却冷若冰霜,面无表情地警告自己,想都不用想,她肯定做不到。
  她们坐下来,裴春之的外婆疯狂地给她们塞吃的,姚倩倩怎么推都推不掉。裴春之全部接下来,等外婆一走开就小声说:不喜欢就不用吃——她小时候就是不懂这个道理才那么胖。
  姚倩倩一下就笑了,紧绷的心好了不少。裴春之也笑起来,然后说了一句让姚倩倩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的话:
  “今年九月开始,我每个月资助你一千五,学费书本费另算,一直到你大学毕业。”
  裴春之似乎根本不知道她说出了什么可怕的话,继续补充道:
  “——即使你和裴载之分手也没事。这笔钱只是为了你,和我哥哥一点关系也没有,别误会。”
  “你只需要考虑上学就可以了。”
  第44章 减肥成功的高考状元44 营养液2w2……
  这怎么行呢?
  姚倩倩被吓得站了起来, 惊慌失措地看着裴春之,她头一回体会到,想说的话太多, 是会堵在嗓子眼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
  “不,不行。”姚倩倩低声说:“我还不起你的钱……”
  “我不要你还。”裴春之含笑地说, 伸出双手交叠着压在下巴下, “别太有压力, 你不是我第一个资助的人了。”
  裴春之把旁边的电脑搬过来, 屏幕转向姚倩倩, 她滑动鼠标,点开了一个文件, 冲姚倩倩招招手, 示意她来看。姚倩倩滑动鼠标,发现这似乎是一本小说。
  “这是我正在完善的书,里面采访了七个孩子,并把每个人的故事写成了其中的一卷。”裴春之介绍着, “其中,有三个孩子是经济困难的孩子,作为愿意向我坦诚的报酬,我都给了他们一笔酬金。根据每个人情况不同, 金额从一千到三万不等。”
  “为什么金额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姚倩倩奇怪道。
  “年纪比较小的孩子, 给了较大的金额, 很有可能也没法保在他们手上;而已经上高中、大学的孩子,我会适当地多给一点。”裴春之解释道。
  “可是, 如果你要每个月给我一千五的话……”
  “这并不多——对于你来说。”裴春之说,“很多事情和勇气,都必须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 现在我给了你这个理由,你可以做很多你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了。”
  “——比如出去住,比如上学,比如给自己买个小书桌。”
  “出去住?”
  “每个月一千五诶!你完全足够自己租个小单间了,在比较偏的地方的话,可能每个月七八百不到就能解决。”裴春之科普道。
  说到这里,裴春之又想起一件事:“你今年十五还是十六?”
  “还有三个月十六,我是九月份的生日。”
  “那再好不过了,你可以尝试在学业之外做一些小的兼职。”
  裴春之举例:“比较好想到的是快餐店兼职,但我不太建议这些体力活——会很大影响你学习的精力,我觉得你更适合互联网上接单。”
  “互联网接单?”姚倩倩一头雾水,她很不好意思地说:“可是,我连手机都是才买的,电脑什么的,也只有网吧里才玩过……”
  “我相信一定会有适合你的兼职的。”裴春之诚恳地说,“关于上网,你不要太过担心,我们这个年纪的小孩,是最容易适应网络的。很快你就会发现,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藏宝阁,只要你肯找,一定能找到各种挣钱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欲望。”裴春之喃喃道,“我是个没什么欲望的人,所以我没有动力做很多事情……但你身上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我觉得你会做好的,无论是钱还是学习,只有一直被压抑本能的人能冲出路来。”
  姚倩倩一知半解,但这几句话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脑海。姚倩倩忍不住又默念了一遍:
  只有一直被压抑本能的人能冲出路来。
  裴春之的本能是什么?姚倩倩垂着眼睛,小心地打量裴春之的眉眼,她看起来漂亮端庄,每个五官都不浓烈,但组合在一起就是出奇地舒服、漂亮。同样的眼睛在裴载之脸上,就显得精致、女气。
  裴春之似乎在翻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她给了姚倩倩一串企鹅号,那是一个叫“瑶瑶不吃药”的账号。
  裴春之说:“这是我采访对象中的一个,她已经上大学了,当年,我资助了她两万块。现在她大三,自己创业,已经可以自己承担所有学费和花销,并租了自己的房子——我和她大概说了你的情况,她非常热心,很想和你聊聊。”
  “总之。”裴春之合上电脑,认真地说:“你要相信,有很多人、很多办法,可以解决你的痛苦——最重要的是,这些,都不是你的问题。”
  *
  成为中考状元的影响还在不断辐射。
  最直接的影响是,裴春之和外婆现在租的这个房子附近的邻居,全都知道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裴春之严重怀疑外婆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传播加速作用)。她从颁奖仪式回来后的第二天,惊恐地发现一楼楼道外的绿化带上,挂着一条红底白字大横幅:
  “热烈祝贺裴春之同学以裸分720斩获莲池市中考状元!”
  甚至,这个横幅的字体还是大小不一的!着重强调了“裴春之”、“720”、“中考状元”几个词。裴春之看到的一瞬间,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紧接着走进电梯,恰好遇到一对母女,那个阿姨一看到裴春之身上的莲高校服,就像触发关键词一样来了一整套小连招:
  “这是莲高的姐姐,你以后要向这个姐姐学习”、“说起来,我们楼里正好有一个莲高的学生拿了状元……该不会……”、“哎呀哎呀!我就知道是你!你就是李奶奶的那个小孙女——一直对不上人,今天总算见到了……”
  裴春之一边招架无力,一边恨不得拔腿就跑,同时不住地在心中叹气,自己还是小觑了外婆的社交能力。
  另外一件事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到了裴春之的联系方式。
  两年前,那个在网吧蹲守裴春之更新、后来又在菜市场逮着裴春之画画的富二代,不知怎么找到了她。鉴于裴春之刚刚上完电视,她觉得很有可能是这尊大佛在网上通过新闻媒体找到了她。
  富二代这一次终于介绍了自己的姓名,他告诉裴春之,他叫陆渐晓。
  裴春之第一条消息问的则是:你到底怎么找到我联系方式的?
  陆渐晓嘿嘿一笑,为裴春之解开了这个谜团。
  原来,当年他留了个心眼,找网吧的张芳霞阿姨要了张裴春之的照片。一年多前,他给裴春之画的那张画上了一个学生作品展,他本想联系裴春之,同喜一下,谁知道无论网吧还是菜场,裴春之凭空蒸发,再也没有出现过。
  不久后,他又去了京市上美术高中。但一直找不到裴春之这件事让他耿耿于怀,于是他时不时就拿那种照片全网搜图一下。他也没抱指望,谁知前几天他随手一搜——真给他搜出来了重要信息!
  莲池高中,少年班,裴春之,十四岁,裸分720分的中考状元。
  陆渐晓被吓了一大跳!他做梦也没想到这几个词语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莲池?不应该是铜州吗?学妹什么时候考过去的?少年班……这又是什么?至于中考状元,这个词陆渐晓看得懂,可是这么牛逼的人,居然是自己认识的家伙,陆渐晓简直宛在梦中。
  有了这般突破性进展,陆渐晓肯定要把握机会。
  陆渐晓找了自己在莲池的朋友,辗转要到了一个在莲池高中读书的学生的联系方式。原本,陆渐晓还没抱什么期待,毕竟也不可能全校那么多人,他随便一问,对方就认识要找的人。
  可是他还真就错了!对方刚开始还非常保守,说他社交圈狭窄,基本不认识什么人——等陆渐晓把“裴春之”三个字一抛出来,对方忽然就变了一张脸。
  “我操,裴神。”对方大叫一声,“我先警告你——我们物理女神是绝对不可能随便谈恋爱的,人家是要加入国家队为国征战的。”
  “你想到哪儿去了!”陆渐晓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挑战,“我的妻子是我的全套大师级麦克哈丁*!请不要挑衅一个已经有家室的男人!”
  “你真不是想追她?”
  “怎么可能?!”
  “裴神个子高,显得像高中生,所以老有外校人来发情,其实人家才十四岁!要知道,她之前在莲高门口小卖部买零食,被隔壁莲二中的人偷拍,照片轰动了整个莲二中万能墙……我只能说,太没见过世面了!我每次在食堂偶遇,我都能忍住只看两眼!”
  陆渐晓咳嗽两声,又一番好说歹说,对方终于答应帮他打听裴春之的企鹅号。陆渐晓等了两天,不见回复,一怒之下发动了钞能力。
  一个小时不到,对方就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了裴春之的企鹅号。
  “这就是我找到你的全过程。”陆渐晓洋洋得意道。
  “……”
  裴春之一阵无语,好不容易按耐住了询问陆渐晓钞能力具体是多少的冲动。
  “学妹,我可是你《大灾变》的忠实读者啊!我还是你的盟主呢,id是……”陆渐晓侃侃而谈,对着裴春之自顾自地说了一大箩筐话。裴春之一听,发现自己还真对他的id名字有印象,这个账号给她打赏过一大笔钱,让裴春之印象深刻。
  紧接着,陆渐晓话锋一转,突然道:
  “裴学妹,我找到你联系方式,也是有一个不情之请,你听听,如果感兴趣,你就来;如果不感兴趣,也不用管我,我加你好友,主要还是欣赏你这个人。”
  “什么事?”
  “我妈妈叫陆筠,是新芽兴趣机构的创始人,这个你应该也听说过吧?”
  “有印象。”
  “我妈妈最近决定,把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扩展到学习辅导、留学辅导等相关领域上,莲池市那边的分校,已经在进行大量的招聘了。”陆渐晓介绍道。
  “我发现你是状元,如果你感兴趣,我们热烈欢迎你寒暑假来兼职,具体待遇都可以再谈,我个人做主,可以多给你薪酬——总之不会亏待你!”
  “你写了《大灾变》,一定不缺钱,但是寒暑假来做一些无伤大雅的小兼职,不也很有意思吗?而且,还能看看你喜不喜欢当老师。”陆渐晓兴致勃勃地说。
  裴春之听完,第一反应却不是自己要不要应聘,而是——陆女士的这一次转向发展,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本来,今年十二月底马上疫情就要爆发,线下的教育培训,一瞬间全部停摆;再其次,还有一两年,双减政策颁布,以学生课内辅导为招牌的各大机构,一夜之间全部大裁员。不用想,陆女士这一次多方面发展,应该是看中了学业辅导的蓝海,可是对方肯定预料不到以后政策和时代的急剧变化。
  裴春之思考片刻,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陆渐晓一句,说不说,是她的本份;听不听,是对方的选择。
  “如果我有空,一定联系你询问兼职。”
  裴春之先给了陆渐晓一个定心丸,然后继续说:“但是,我不太看好阿姨企业发展的转向。我给新芽兴趣机构的发展建议是另外三点。”
  “发展建议?”陆渐晓大为震撼。
  “首先,兴趣板块新芽机构仍没有深耕到位,我认为现在更应该做的,不是和一些已经成熟的教辅企业抢蛋糕,而是去进一步做大兴趣培养这一方面的权威度,让全国人民一想到大型兴趣培养机构,就只能想到新芽;”
  “其次,我认为第二个发展点,是网课。新芽应该考虑着手于网络平台的构建,并不断丰富其中网课的丰富度,当代人们的痛点之一,就是需要大量物美价廉、三个月左右可以学会的技能课程培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