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可惜他们在魏小喜带领下拿着大包小包下火车时,才发现,各家的钱都被偷了,只给他们留下了几块钱。只够应急。这下一家子都有意见了,觉得是魏小喜不顶事儿,才叫人钻了空子。
魏老大和老二的媳妇看到家里揭不开锅的样子,又见魏小喜也不着急,整天出去寻摸工作的事儿,以为她要丢下他们,着急之下,想了个昏招,收了一百五十块钱的彩礼把魏小喜半卖半嫁出去了。
怕她不同意,把当初魏老婆子下给裴家人的药,给她下了一包,等魏小喜醒来,一切成了定局,可怕的是,药量太重,又吃了两次药,满满的,魏小喜记性不太好了,专业上的东西记得很迷糊,新嫁的那家看她看得紧,不许她出门,只能每天在家里做家务,有时候男人或者婆婆心情不好了,还会打骂她。
魏老婆子在牢里也不安生,被揍了好几次才学乖了,可惜,没几年就死在了狱中。
魏老大和魏老二在服刑时,谁也看谁不顺眼,还打了一架呢,后来发现两人抱团才能过得好,就又抱团,等从牢里出来,回到老家,妻子改嫁,孩子们都不成器,兄弟俩互相怨恨。
只能小偷小摸地过活,后来正好碰上严打,又进去了,此后再没有出来。
魏树湘一生都在边疆,改革开放以后他是有机会离开的,不过自从知道家里的情况,他就断了回去的心,娶了当地姑娘,与家里绝了联系。
等他年老想回老家看看时,才知道魏家早就四分五裂了。
自从父母离婚之后,裴家的早餐是裴松朗做,中午各自在单位食堂吃饭,晚上谁回家早谁做饭。
不过,基本是裴延华做饭,因为裴松朗和裴芸学医啊。
康良平是手握很多药方的中医国手,裴芸想到后世的冲剂类药物,就极力劝康良平将药方化为评价的药剂、冲剂。
裴芸记得后世,我们的很多药剂都买的岛国的专利,偏偏那些药方啊,是咱们的,你说气不气人!
这次,咱们快点干吧。虽然林老和周老在柳树大队劳动,可是他们还有一些人脉,林静堂人在农场,但是帮了大忙,最初的药厂建在红江公社,可带来了很大的效益,裴芸跟着康良平研发出一个药剂,就申请生产,药物试用,申请专利,申请国际专利,大批量生产,这么一个流程。
首先是感冒冲剂。
因为药剂确实好用,还给国家创了很多外汇,后来是止咳冲剂,又有了治疗拉肚子的药剂,暖宫的药剂,舒胃的冲剂,等等。
70年时,康良平夫妇俩就调回了京城,裴芸和裴松朗跟着一起。林静堂也因为参与到这个事当中,可以从农场出来,进入药厂工作。
因为怕岛国抢先,裴芸每天高强度工作,也带动康良平玩命儿的工作,当然裴芸给他用了一点点点的灵泉水,老头儿的身体倍儿棒!
就在裴芸这催命三娘的催促下,出来了很多成果,不仅利国利民,更是创造了许多的外汇,这一下子,很多中医都被善待,各地都抢着要研发中药方剂,加油实干,创外汇!
很快,什么利咽解毒颗粒、柴胡颗粒、银黄颗粒、金银花颗粒、板蓝根颗粒、小柴胡颗粒、清热解毒颗粒;莲花清瘟颗粒、金莲清热颗粒和感冒灵颗粒;胃灵颗粒、枫蓼肠胃康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等,各种中药冲剂、药剂问世。
第174章 年代文林黛玉拔杨柳33
现在不兴分红的,不过,有功之人,国家也不会亏待,很快,康家人就得了好处,当然,裴家也是,裴延华已经从红江公社进了平山县当副县长了。
裴松朗、裴芸破格进入大学,裴芸几番跳级,已经快毕业了。裴松朗一面在医院上班,一面在学校上课学习,有一天眼睛红红地从手术室出来,正好遇见裴芸,就说:“妹儿啊,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学医了。”
“哥你眼睛怎么这么红,几天没睡了?”
“我连轴转了好几台手术,不知道几天没睡了。”裴松朗觉得自己很困,可是赵大夫出差,连续有危急手术,只能大家一起顶上。有的是自己主刀,有的是给教授们当助手。
产妇家属中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对着裴松朗暗送秋波,可惜裴松朗已经没有男 欢 女 爱 这种世俗的欲望了,只想睡觉。
“裴大夫连轴转了五十多个小时,真厉害啊。我得叫我弟弟也学医!”旁边护士姐姐小声地说。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裴松朗小小小声地嘟囔着。
“裴医生,你说什么?”护士姐姐好奇地问,声音太小,她没听见啊。裴医生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胡姐,我哥说好儿郎学医,为国出力!”裴芸赶紧拉着裴松朗走了。
裴芸领着裴松朗回了家,他们在医院附近有个兄妹俩的小家。
7 1年,裴英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分配回了平山县红星纺织厂当技术员,很快就因为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升为了副厂长。
又因为裴英之前研发的小轮纺纱机这两年为国家的纺织事业立下大功,在这年,裴英被评为省劳模,继而成了国家劳模,还获得了五一劳动勋章,五一劳动节来京城参见了颁奖典礼,被受到了大领导与第二位领导的亲切接见。
在得知她继续攻克生产难题,勇攀科技高峰之后,大领导还当场送了一幅字给她:为人民服务!
裴英成了全国知名的人物。直接调任去了市里的工业局,两年间因为屡次攻克纺织机械的技术难题,还发明了新机械,破格调入了机械工业部的机械基础装备司。
这时裴延华也成了平山县的县长,不过,兄妹三个在京城齐聚了,就留老父亲一人,裴延华也就琢磨着,等这边任务结束,自己也寻个机会调入京城。
他现在老了,比较恋家,恋孩子。
年轻的时候,真是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是有的,忙工作啊,一天不工作就难受。老了老了,开始恋家了,就是想孩子,就希望孩子在身边,好几次想孩子想到偷偷哭。
不过裴延华也知道孩子们有出息是好事,为国家做贡献嘛,山不来就我,我去就山呗。
于是,74年周老回京城了,裴延华守着农场和林老,再一年,林老也恢复名誉,回了京城,裴延华可不就心痒痒想走。
每天,每天,都想走啊。虽然孩子们经常写信,寄照片,偶尔打电话,过年也回家,可是裴延华就是想孩子。
特别是听说林静堂追求裴英,更是想去跟林静堂决斗。
自家三个孩子,裴松朗25岁了,还没长谈恋爱的脑筋,小的那个更是,中间这个,眼看着能成家,裴延华既高兴又不高兴。
请假去了京城,这一去,裴英是彻底留不住了,和林静堂定下来了。林静堂此时已经是国营药厂的厂长了。
这时,讲究个 革 命 婚礼,看对眼了,家庭同意了,程序就很快的,趁着裴延华在京城,俩人领证结婚了。
第175章 年代文林黛玉拔杨柳34
裴英已经是司长了。在把纺织行业器械不断精进,不断带领发明创新中,又向农业良种、肥料、机械方面发展。
不仅自己搞发明创造,更是培养一大批有用的人才。
不仅在机械工业部任职,又在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当了个科长,农业机械部也想抢人啊,奈何裴英身兼数职了已经,只能常常去请她指点。
功劳是够了,只是资历还浅,所以稳当地当司长,职务工资倒是一提再提。
后来,工作的事遇到了点瓶颈,裴英把工作放下,怀孕去了。怀孕以后请了一个月的假期回了平山县。
裴延华高兴啊,走路就带风,因为一直自己住,还打算退休了去照顾孩子们,所以练就了很好的厨艺。
这不是,裴英就有口福了。
京城这边,林静堂自从裴英回了平山县,就常来裴松朗和裴芸这里蹭饭,有时候吃了晚饭,直接就跟裴松朗住一屋了,可把裴松朗嫌弃地不行。
裴松朗找裴芸碎碎念:“英子回家了,爸工作都不积极了,鞍前马后地伺候着,这个,你看看,也是,老来咱们这儿吃饭,烦人啊,烦人。”
“二哥,你是不喜欢姐夫来蹭饭,还是不喜欢他催你结婚?”裴芸笑着说。
裴松朗恨恨地说:“医学是没有尽头的,我将把毕生之精力奉献给神圣的医学殿堂,以纯洁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
“呃,二哥,胡姐上周给你介绍的那个,不行?”妇产科的护士姐姐今年成了护士长了,对裴松朗喜爱得不行,三天两头给他介绍对象。
“别提了,那姑娘说结婚之后,我得当个好丈夫,叫我转科室,说她看着骨科就不错,还说我给人接生啥的,不体面。”裴松朗无奈地揪着头发,也不是不找,可每次相亲都遇见些奇葩。
一想到婚后与这样的人生活,他已经没有结婚的欲望了。
林静堂正好听见这话,马上表示了反对意见:“二哥,你不能这么说,还是得去相亲,去看,你看英子和我,我俩多好,你不知道啊,我当时直接就看中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