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等到众人离开。
皇帝坐在皇后的床边。
“当年,子仪死在狭路关,我心痛难忍。
阿业带着证据找到我希望我能瞒下子仪死因之时,我更是羞愧难当。
我的儿子害死了阿业的儿子,他却因天下百姓留下了承乾的性命。
我愧对子仪,愧对秦家,耻于自己作为一个父亲的失败。
我怕承乾对金枝动手,所以将她接进宫中。
她承载的是一个帝王最不耻的心思。
可她就那么小小一团,看到你就会眨着眼睛冲你笑。
明明小时候我抱她抱的也不少,可这兔崽子就是偏心你。
只有调皮捣蛋的时候,才会讨好卖乖。
每次看见她的小脸呀,我都在想,闯点小祸怎么了。
随着开蒙,我发现这兔崽子还真聪明。
直到她八岁那年,小脸毫无血色的回到宫中。
子仪娶的竟然是个毒妇!
她假死与人私奔,朕不想追究,可她竟然给金枝下毒。
我的金枝才八岁,那一天我恨不得将那毒妇碎尸万段。
也是那一天,我第一次认识到金枝确实是个智多近妖的孩子。
一个八岁的孩子,眼神中的冷静太过骇人。
她像一个政客老手一般轻易的就处理的此事。
她说的没错,若她是我的血脉,我可能真的会杀了她。
金枝八岁时,哪怕有些超越同龄人的头脑,可她太过年幼,那眼睛中的野心勃勃太过赤裸。
那野心纯粹的像是只要落下一点火星就能烧掉整个荒原。
我想,未来有一天,金枝若是知道真相,那晋国可能真的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动荡。
这个想法在她长大的每一个瞬间都会加重。
可我还是将我的所有倾囊相授,我不再只教她书上的东西,我开始教她心计,手段,谋略,我教她的,是来自我萧元启的帝王之术。
哪怕,她会成长到一个能推翻我萧元启的存在。
但我的思想,也由她传载。
她像我,也像你,像秦业,像子仪,甚至像那个毒妇。
金枝太聪明了,她会将每个人的优势吸收。
但不会被任何人影响。
一条阻碍众多的道路,她却杀的尽兴。
朕真的想象不到,若是她的生命没有停留在这花季。
将来会弄出一片什么样的天地。
说她偏心,我还真没说错她。
她怕圣心如渊。
她怕她死后,你无所依,所以将一切都安排好。
她的那些势力在我的默许下成立。
但在她死后,那些势力便全部都会归于你。
这才是金枝对你报的,真正的养育之恩。
她要让你真正的执掌半壁江山。
而我这个糟老头子的真心掺杂着假意。
所以她只怨我这皇祖父,却没有真的怨你这个皇祖母。
她若是在天上看到,肯定想着等我上去了怎么给你报仇呢。
阿英,你的孙女心疼你,你也疼疼你的孙女。”
煎好的药被送了进来。
皇帝亲自喂药。
汤药被送进皇后嘴里的一瞬间。
泪珠滑落皇后的发间。
皇帝将皇后脸上的泪水擦掉。
最后将所有的药喂了进去。
皇帝就静静坐在床边。
过了很久很久。
皇后嘶哑的声音响起。
“我要为金枝修陵。”
第503章 昭明太女陵
为秦世安修陵的圣旨一出。
举国震惊。
只有帝后和太子的墓,才可以称为陵。
帝后这是要,以太子陵墓的规格来下葬秦世安。
帝后上朝之日。
不少朝官纷纷上奏,此事有违祖制。
皇帝冷眼看着上奏的朝臣。
“祖制?朕若是没记错,这晋国的开国之君乃是朕,朕还没死,这晋国谈何来的祖制?”
上奏的朝臣当即跪倒一片。
“陛下息怒,臣绝无此意!”
皇帝看向众人,“镇国公主为晋国,为社稷,为百姓,你们要不要去听一听民间的呼声,她配不配的上这太子陵墓!”
以三皇子为首的众位皇子不动声色。
可无一不心惊。
父皇竟然要让秦金枝入皇陵!
外姓,女子,以太子规格下葬。
秦金枝若是不死,她要是想要这皇位,还有谁能争过她!
此事的庆幸与窃喜,充斥着各个皇子的心中。
皇后脸上还是没有血色,但威严之势毫不逊色。
“镇国公主自小养在本宫膝下,跟本宫亲生血脉并无二致,她不过双十年华,创下的功绩你们可有人能比之!”
朝臣沉默。
要说这功绩,这短短三年,秦金枝文能肃清积弊,整治朝堂,武能大破楚国,使两国彻底合并。
这功绩,近年来还真是无人能比之。
皇后看着众人,“她当得起这储君之礼!”
下方皇后一派当即有人附和道:“臣附议,娘娘圣明!”
秦世安一派也紧随其后,“臣附议,娘娘圣明。”
苏月娥站在百官之中,眼眶微红。
附和之声喊的响亮。
魏察上前一步,“老臣认为,镇国公主担得起这太子陵的规格,不仅如此,老臣还请求陛下跟娘娘追封镇国公主与镇北王,不负秦家满门忠烈!”
冷文栋跟乌文光当即站在魏察身后。
三人明目张胆的告诉众人。
只要有人反对,马上就得收到三人的攻击。
这三人的战斗力,一整个御史台对上都不能撼动三分。
皇帝看着下面沉默的百官,“秦家满门忠烈,追封秦业为忠武王,国礼葬之,追封镇国公主为昭明太女,入昭明太女陵。”
下面站着的皇子都变了脸色。
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什么太女。
父皇跟皇后为秦金枝修陵一事已是不合规矩。
竟然直接追封秦金枝为太女。
三皇子心中隐隐有些慌乱。
不过还好,秦金枝已死。
这只不过是个谥号。
也是父皇跟皇后做给天下之人看的。
忠臣便能有如此待遇。
修陵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所以秦业跟秦世安的棺木回京暂时安置在秦家冢。
等到太女陵修建完成再将秦世安迁入太女陵。
棺木回京那一日就像大军离京那日低调。
大军进城之时,天才刚亮。
可在棺材出现的一瞬间。
街边满是身穿白衣之人。
千鸟司众人满目哀伤的跟随着大军送行。
崔莹的眼中一潭死水。
手中却死死的握住剑。
她强忍着才没有劈开这棺材看看里面到底是不是秦世安。
很快,白鹤学堂的学子跟着妇娅李夫人等众位夫子身后出现在街道上。
紧接着,是因为秦世安重获新生的女郎们。
她们就这么安安静静的送行。
很快,便不止这些女郎,众多百姓也出现在街道两边。
秦家人,一生守护大晋。
棺木回到镇北王府。
灵堂已经设好。
李进强忍着哀痛招待直接来王府等候的朝臣。
祭拜之人久久不能散去。
而深夜,镇北王府迎来了晋国最尊贵的两人。
两人看到停放在灵堂之中的两具棺材脚步有些踉跄。
明明已经平复好情绪的皇后却忽然像失控了一般想要将秦世安的棺材推开。
皇帝连忙抱住她,“阿英!”
皇后用力直接挣开皇帝,“我的金枝一向足智多谋,她不会死的,她是骗我们的,打开棺材!打开就知道了!”
皇帝竟然有那么一瞬间认同皇后的话。
皇后身后的崔莹开口道:“娘娘,臣来为您开棺!”
棺材被缓缓打开,尸体尽管已经做了防腐的处理。
可这么长的时间,也已经开始腐烂。
三人看着秦世安的脸已经开始露出红色的血肉。
只觉得耳中有些嗡鸣。
皇后像是不管不顾一般冲到棺材旁。
她双手颤抖着将秦世安的长命锁解下。
皇后摸索了一下,那长命锁上竟然还有一个小小的机关。
打开长命锁,里面躺着一把钥匙。
皇后彻底没了力气。
她的金枝真的死了。
崔莹知道秦世安自小养在帝后身边。
他们一定有办法知道这到底是不是秦世安。
所以今日她亲自保护帝后来到镇北王府。
可看到帝后的表情。
她知道,秦世安真的死了。
她就这样,死了。
秦世安的院子当中响起哀鸣。
无数双盯着这里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