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苏月娥。
  另一官员上前,“陛下,万万不可啊!古往今来,都没有女子参加科考的先例,这是越俎代庖,牝鸡司晨!”
  魏察看着那官员冷笑一声,
  “越俎代庖?你若是有能力,怎么会惧怕自己被女子替代?
  牝鸡司晨?你若是一心为国为民,哪个女子还会骑在你的脖子上拉屎不成?
  圣贤书就教了你这般酸语?
  一听到女子要参加科举就说什么牝鸡司晨,你如此害怕,难道你不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做的官身?”
  他当即从袖子掏出一本奏折,这次甚至还带了笔墨。
  “陛下,娘娘,臣要参他一本,臣怀疑,他官员上任不合规!”
  那官员连忙说道:“陛下,臣没有啊!”
  魏察再次掏出一个奏折,“大殿之上,对娘娘不敬!殿前失仪,请娘娘治他大不敬之罪!”
  那官员直接跪倒了地上,“陛下,娘娘恕罪!臣绝无此事!”
  身后的御史台心中默默记下魏老的招数。
  他们对魏老的实力,还知之甚少!
  第421章 三头六臂
  女子科举激起群臣抗议。
  这大殿之上,从来都是魏察独自舌战群儒。
  今日,添了两名如狼似虎的猛将。
  魏察左手边乌文光,右手边冷文栋。
  三人仿佛连成三头六臂刀枪不入。
  三人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唾沫横飞。
  为首的魏察还能抽空临时写弹劾折参上几个人。
  下方还有朗清风赵无极等人助阵。
  皇后见到如此状况看了眼皇帝。
  皇帝不动声色的擦了擦额角的汗珠。
  幸亏有魏察了。
  魏察的嘴这么毒他们都顶住压力也要抗议。
  若是亲自处理此事,只怕头又要疼上几天了。
  崔莹这次倒是不困了,这么精彩的骂战,她还是第一次听。
  一个时辰后,三人插着腰满面红光,嗓子有些沙哑的说道:“还有谁!不服来辩!”
  朝中官员气喘吁吁的看着三人。
  正有人想再次开口时。
  皇帝开口道:“好了,大殿之上尔等如此喧闹,成何体统?”
  百官连忙说道:“陛下息怒!”
  皇帝摸着胡子开口道:“我晋国如今国运昌盛,文运乃是重中之重,而闺秀女郎中因才学名动一方的也比比皆是,虽说古往今来并没有先例,那是前朝的国君们没有这个胆量!哪一国强进,都是从大刀阔斧的改革开始,朕,愿意创这个先河!”
  “陛下!万万不可!女子参加科举,这若是被记到史书上,恐怕会留下骂名!”
  皇帝大大大笑,“为了晋国,朕就算是留下千古骂名又何妨!”
  秦金枝瞥了一眼皇帝,露出一个赞赏的眼神。
  皇帝开口道:“秦指挥使,此次官员上任合规考核一事,众臣力荐你,你心中有何感想?”
  秦金枝上前一步,“既然晋国如此需要臣,臣自当鞠躬尽瘁,横扫积弊!”
  皇帝笑的更开心了,开口道:“既如此……”
  “父皇!”
  太子上前一步,“儿臣觉得有些不妥,秦指挥使虽是少年英才,可年纪确实尚小,事关晋国学子,还请陛下三思。”
  魏察看着太子,“镇北王十六岁单刀斩将名扬天下,请问太子殿下,此般年纪可算小?”
  太子冷着脸说道:“魏大人,打仗跟读书怎么能一样?”
  魏察不咸不淡的开口,“太子殿下觉得老臣可还是读书人?”
  太子不解,“魏大人自是读书人的表率。”
  魏察眼神十分傲慢的看着众人,“我追随陛下逐鹿天下之时,年仅十四。”
  十四岁便跟着晋国走南闯北,给晋帝拉人,拉钱,拉势力。
  朝中的每个官员对于魏察都还是有几分敬重的。
  魏察虽说这个嘴,实在是不好听,但他的一生,却也能被称为传奇。
  若是旁人拿年纪说事,还真没有什么信服力。
  但是魏察说,十成十的有。
  魏察朗声开口道:“年纪或许跟资历挂钩,但跟能力,可完全没有关联,试问你们谁家小儿女郎能在秦指挥使这般年纪,能吟出忠良恨这般诗词,又有谁,能在如此年纪,便率兵收服风驰?”
  秦金枝自从回京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攻打风驰的消息都是秦金枝得胜回朝就要进京的时候京城人才得了消息。
  更别提她在京中斗到五大世家。
  明眼人都知道,这其中桩桩件件都有她的手笔。
  众人恍惚,如今的秦金枝,可不是那个仗着帝后宠爱,纨绔张扬,刁蛮跋扈的小郡主了。
  如今,她镇国公主,承世袭罔替。
  一手建立千鸟司监察百官。
  如今她站在朝堂之上,甚至已经有了属于她自己的派系。
  她完完全全倚靠自己的势力,站在帝后身边。
  太子深知今日秦金枝接管此事板上钉钉,他话头一转。
  “魏大人误会我的意思了,孤想着秦指挥使毕竟从未接触过此事,虽说她能力出众,但属实缺少了资历,孤想提议,选取资历较深的礼部官员及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儒一同协助秦指挥使办理此事,岂不是万无一失?”
  皇帝听后都是点点头,“太子所说,言之有理,朕今日就封秦金枝为稽查使,特设稽查部,另由六部,翰林院及三法司抽调人员协助稽查,抽调人员,此事由秦稽查使全权受理,各部有何想法直接跟秦稽查使交涉。”
  秦金枝上前,“臣,接旨!”
  太子眼神愈加晦暗。
  虽说这其中他可以安插官员。
  可父皇这个决定,不就相当于给秦金枝设立了一个小朝廷?
  各部官员齐全,全部由秦金枝调遣。
  若是她想做什么,这朝中还有什么人能制衡她?
  皇帝看着众位官员再次开口道:“至于女子参加科举一事,若真有千古骂名,朕,便背了!”
  皇后开口道:“既然要重新制定科举,不如将武试科举也重新恢复,这天下人才济济,广招贤能才能使晋国昌盛繁荣。”
  “陛下圣明,娘娘圣明!”
  这恢复武举一事,其实影响最深的便是秦家。
  武将不再只能是从镇北军中胜任。
  若是武举恢复,秦家的兵力也会逐渐被分散。
  这对朝中,皇室都是好事。
  朝中官员倒是出奇的一致。
  女子可以参加科举一事昭告天下。
  引起举国哗然。
  前有女子为官,后有女子参加科考。
  女子不仅能在这世道上有安身立命之所,还能凭借自己的才华走入朝堂。
  下一届科举就在两年之后。
  多少闺秀才华出众却只能困于宅院。
  听到此消息,不少闺秀都跃跃欲试。
  她们也想知道,凭借自己的才识,能不能在这世道上争得一席之地!
  不过此事推行却困难重重。
  此事一经流传,甚至有些人家强制命令女子不可看书,不可识字。
  还有些也是明令禁止家中女眷,不可起这种离经叛道的心思。
  但还有一小部分人。
  他们将朝中局势分析个透彻。
  见民意激愤,不少人都偷偷将私塾先生,或重金聘请将大儒请回家中。
  如今,女子入朝为官已经打破先例,女子科举随之而来。
  这是必然的趋势。
  若是如此,为何不能让自家女眷搏一个好前程?
  第422章 参加科举
  冷文栋休沐,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喝着茶水。
  冷清秋十分殷勤的给冷文栋捏肩。
  “爹爹!你真是太英武了!舌战群儒!那么多官员,您愣是不占下风,秋儿敬仰之心真是犹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冷文栋得意的将茶杯放在一旁的小桌上。
  只是一张嘴,声音像枯枝划过地面,哑到极致。
  “你爹爹我啊,不过就是做了一个臣子的本分而已。”
  魏黎书端着润喉的梨羹走了过来,笑着说道:“你啊,还是少说话吧。”
  冷文栋起身笑嘻嘻的接过魏黎书手中的梨羹。
  “多谢夫人。”
  魏黎书看向冷清秋,“秋儿,还是你有高见,如今,女子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冷清秋看着魏黎书眼中向往的神色走到她身边。
  “娘,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教导,两年后的科举,女儿一定会中榜,让他们瞧瞧我冷家主母是多么教导有方。”
  魏黎书笑着拍了拍她的手,“我听闻,千鸟司副使的母亲如今在白鹤学堂当夫子?”
  冷清秋点点头,“李夫子不愧是世家名流出身,她博览群书,见解非凡,还遇到过好多的珍奇异事,学子们可爱上她的课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