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脚边还放着一个食盒。
听到声音回头看去,“呦,哪里来的俊俏郎君跟大美人?”
帝后两人当即笑出声,皇帝挑着眉装模做样的说道:“这么晚了你这是月下散步来到这御书房门前赏月景?”
秦金枝拎起食盒走到皇后身边,“我是来接皇祖母的,皇祖母,这糕点全都给你吃。”
皇帝当即抬起手,“兔崽子,一天不气我你就不舒坦!”
秦金枝围着皇后转了几圈对着皇帝做鬼脸。
皇后笑道:“没正行,还有你,别想打我的乖孙。”
秦金枝一脸得意的走到两人中间。
夜深了,进食对两个老人消化不好。
秦金枝便让小厨房做了些容易消化的糕点。
三人就一边吃着糕点一起回宫。
期间秦金枝给了洪公公糕点。
洪公公十分有志气的死也不吃!
他都知道小公主的套路啦!
秦金枝笑笑。
李嬷嬷倒是吃的香。
皇帝吃着糕点开口道:“你那千鸟司建的还是有些少,消息传递的速度也不够快。”
秦金枝手一伸,“给钱。”
皇帝将糕点塞进嘴里,摇摇头,“没钱。”
秦金枝有些嫌弃的说道:“没钱你提什么要求!”
皇后问道:“我观你这几日也十分疲累,不要伤了身体。”
秦金枝拍拍自己的胸脯,“皇祖母自己养的身子骨还不知道,你孙女我可是能单挑猛虎,壮着呢!”
皇帝一听这话更来气,“那么大一张虎皮,就给我做了一顶帽子,真是偏心都偏到家了!”
秦金枝听后看向皇帝说道:“我没给你做帽子。”
随后她一脸揶揄的说道:“皇祖母可怜你,给你做的帽子。”
皇帝听后气的直翻白眼,连帽子都没有他的份!
秦金枝见皇帝气的翻白眼笑道:“我说的是给你做熊皮帽,深秋的熊最壮,皮毛最好,等我猎一头给你做一百顶帽子。”
皇帝傲娇的说道:“谁稀罕!”
秦金枝笑着挽着两人慢悠悠的走。
夜色正好,秦金枝的声音传到帝后的耳中。
“等到此事尘埃落定,祖父,祖母,我也该扛起镇北军的军旗了。”
帝后俱是一愣。
秦金枝面向着两人,倒退着走。
“等我马踏楚国,将晋国的军旗插在楚国的国都之上。
我要用楚国人的血祭祀晋国所有将士的英魂!
我要楚国对大晋彻底的俯首称臣!”
第395章 文运
秦金枝从小养在皇后身边。
皇后从来没有跟秦金枝生过这么大的气。
连宫门都没有让秦金枝进。
皇帝站在门口嘟囔道:“这兔崽子惹你生气怎么把我也关在外面了!”
秦金枝转身坐在门口。
皇帝四处看了看,掀开龙袍坐到秦金枝身边。
“别生你祖母的气,她是担心你。”
秦金枝像小时候靠在皇帝身边一样靠在皇帝的肩头。
“我知道,可祖父,那么多死了的英魂需要慰藉,我身为秦家后人,这个担子只能我来接。”
皇帝脸上竟然浮现出哀伤的神情,“你中毒之事,你祖母怕是知道了。”
秦金枝歪着头看着天上的月亮,“如此也好,若是两年后找不到兰芝草,祖母也至于太过难过,我还有时间跟她好好的告别。”
皇帝抹了一把老脸,这么多年的蛰伏都过来了。
晋国如今正朝着他们年少时的理想徐徐走去。
几十年前那帮雄心壮志之人共同的理想马上就要实现了。
这么难的事他们都做到了,可却败给一株小小的兰芝草。
每年派出去的人不计其数,边塞也不知道派去了多少人。
可这兰芝草就是毫无线索。
碧落之毒的毒发就在两年后。
无忧大师的批语也在两年后。
等到晋国局势尘埃落定,秦金枝上了战场。
就像是奔着一颗既定好的命数而去。
皇后怕她的孙女死在战场上。
一切都好像天注定。
老天注定要让这个孩子英年早逝。
时间就像是一把钝刀子。
一点点的割着几个老人的心。
秦金枝太忙了,忙的就像在赶时间。
忙着在那个时间之前完成所有的事。
在秦金枝说出那些豪言壮语之时。
帝后二人毫不怀疑这个养在他们膝下的这个孩子的能力。
野心,能力,心计,手段无一不是上乘。
可皇后心中刚刚升起的骄傲马上就被愤怒取代!
她拼了命要想要留住的孩子,难道真的要走向那个结局。
什么狗屁天下,什么狗屁江山。
在知道秦金枝身中奇毒这么多年,怕她伤心瞒着自己之时的心疼之情,在此刻也变的无力。
她将自己身边暗卫全部派出去寻找那兰芝草。
可皇帝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有找到。
愤怒,是因为恐惧。
一老一小就坐在宫门前。
洪公公在一旁捂着嘴不让自己哭出声。
秦金枝笑着说道:“皇祖父,看来今天咱们两个是进不去这个门了,洪公公,扶陛下回去休息吧。”
说完,她起身没有看身后掩着面的那位帝王。
“我回王府了,等皇祖母消气我再来看她。”
秦金枝向着宫门走去,嘴里慢悠悠的哼着皇后从小到大哄她睡觉经常给她唱的歌谣。
朝望日,祈安康,
幼童身畔沐暖阳。
柏叶翠,体健壮,
岁岁平安少病伤。
庭院嬉,笑声长,
和风暖暖伴身旁。
食蔬果,味飘香,
营养匀调身健康。
夜观星,入甜乡,
好梦悠悠岁月长。
家门顺,路平畅,
无灾无难岁月长。
行四方,福满堂,
长成栋梁耀家邦。
秦金枝离开皇宫却没有回到王府。
刚才走之前把皇祖父藏的酒给偷了。
她拎着酒去了国子监。
秦金枝坐上长风道人的墙头就看到那老头屋里还亮着烛火。
她翻身跳进院里。
窗户应声打开。
长风道人吹胡子瞪眼的说道:“跟你师姐一个狗德行,有门不走非得翻墙!”
秦金枝打开酒坛的塞子。
长风道人当即变了脸,“乖徒儿,就你最贴心,总想着师傅。”
秦金枝笑着将酒坛放到外面的桌子上。
长风道人走出房间时,秦金枝蹲在长风道人的花坛前给他那些宝贝花除草。
他拿起酒坛使劲了闻了闻,“好酒!”
秦金枝一边除草一边说道:“师傅,这些时日,京中可有你满意之人?”
长风道人眯着眼睛喝着小酒。
“也有那么零星几个,我那学生的哥哥的算一个。”
秦金枝哼哧哼哧的挖着土,“科举之事很快就会提上日程,科考的制度也会重新制定,师傅,这天下我想不出来比你更适合主持科考之人。”
长风道人是公认的世间大儒,由他主持科考。
既有信服力,又有号召力。
天下学子更是欣然而至。
长风道人摸着胡子,“那会沾染太多的因果,老夫可不干。”
秦金枝一脸嫌弃的说道:“你这老头怎么也学相国寺那帮秃驴那一套?”
长风道人瞪着眼睛,“你这兔崽子懂什么!除你的草!”
秦金枝撇撇嘴,一百多岁了脾气还是这么不好。
长风道人看向秦金枝,“师傅考考你,为何一定要重新制定科举制度,这科举除了打破世家把持官场,还有何作用?”
秦金枝拿着小铲子抬头,“让晋国重视文运?”
长风道人问道:“为何要重视文运?”
秦金枝手上一用力,不小心把刚刚开花的花卉拔了出来。
她往旁边凑了凑,挡住长风道人的视线。
“文运即国运,一个国家文运不昌盛,迟早也会走向消亡。”
长风道人满意的点点头,“之前世家垄断书籍,便是因为世人愚昧,才能让他们屹立不倒凌驾百姓之上作威作福,晋国的文运也并不是靠我一人就可以繁荣昌盛,徒儿,你可能明白。”
秦金枝点点头,“徒儿明白,徒儿受教了。”
长风道人点点头喝着小酒。
秦金枝起身挡在晃悠悠的花卉前,“夜深了,师傅休息吧。”
长风道人点点头,“去吧,下次少翻墙。”
秦金枝对着长风道人笑了笑,随后翻墙而出。
长风道人撇着眼,“兔崽子。”
花坛中那株摇摇晃晃的花卉应声倒地。
长风道人愣住,随后脸上浮现暴怒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