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江南水灾,姑苏也是灾区。
除了朝中的赈灾款。
姑苏的商户也捐赠了不少。
其中赵家占八成。
赵钱塘眼神闪过迟疑,但是还是答应下来,“是。”
家主说过,印章持有者的命令必须执行。
所以即使有疑惑也没有依然听令行事。
秦金枝看出赵钱塘的迟疑,“赵掌柜有话讲?”
赵钱塘恭敬的说道:“小人拙见,还请三少爷勿怪。”
秦金枝点头,“讲。”
赵钱塘行了一礼,“赵家刚刚成为皇商不久,家主有与皇后娘娘相认,这灾祸之计,若是赵家停止捐款,会不会对民生有所影响,对赵家的声誉是不是也有所不利。”
秦金枝手指敲在桌面上,这位赵掌柜看的倒是长远。
“赵家捐赠的银两是用来抵抗洪水,修建水坝,但我观那知府并无治水之能,就算捐赠再多的银两,也不过是将那知府的腰包填满。”
赵钱塘听后恭敬的点头,“小人明白了。”
秦金枝接着说道:
“昨日我在码头看到了赵家布施的粥棚,里面领粥的大多都是些身体强壮的男子,看不到一个老弱妇孺。
我派人打听,这些人原来都是码头的工人,自从有了粥棚便不再务工,每日到粥棚接受接济。
而真正需要接济老弱妇孺都被赶到了别的地方,派去布施的人也全当做看不到。
既如此,赵家设立粥棚布施的目的是为何?不是救济灾民,而是豢养一群米虫?”
赵钱塘脸色微变,“小人失职,还请三少爷责罚。”
秦金枝起身推开窗户,街道上已经看不见流民的踪影。
但却不是真的没有灾民。
就在赵钱塘等待秦金枝责罚的时候就听到她开口道:
“姑苏以丝绸生意闻名,这里有着整个大晋手艺最好的绣娘。
但因为水灾使得大量布庄削减产量,绣娘们没有生计来源,要不在城中等死,要么背井离乡。
若是我们赵家新设布坊,大量招收没有生计的绣娘岂不是比将银子打水漂更有价值。”
赵钱塘眼睛一亮,“三少爷的意思是,以工代赈?”
秦金枝看着远处,“我希望这洪水只能摧毁些石砖片瓦,而不是将人心也摧毁。”
赵钱塘肃然起敬。
房屋倒了可以重建,人心若是倒了,那姑苏也会变成一座废城。
秦金枝回过身对着赵钱塘说道:“另外在城外设立善堂和育婴堂,善堂只收留老弱妇孺,育婴堂收留孤儿,负责的工人便从灾民里招收,这样既能达到真正赈灾的目的,名声也比直接捐赠银两来的更直接。”
赵钱塘连忙说道:“三少爷高瞻远瞩,小人敬佩不已。”
秦金枝笑笑,“马屁就不用拍了,将事情尽快落实。”
“是!”
这时,门被敲响。
赵钱塘打开门。
魏雪琪跟洛水被打扮成了灾民的样子。
两人走进来,魏雪琪一脸懵圈。
洛水则是转一个圈,“这样的粗布也藏不住我的美貌。”
秦金枝笑笑,让两人转了一圈。
洛水问道:“怎么样?像么?”
秦金枝将手放在下巴下,随后开口道:“你们两个去河道边挖点泥巴回来。”
魏雪琪一愣,“现在吗?”
洛水看向赵掌柜,“可否给我们一些挖泥巴的工具?”
秦金枝却制止了洛水,“就用手挖。”
洛水脸上当即露出嫌弃的表情。
将自己的纤纤玉手在秦金枝面前使劲的比划了两下。
随后一脸愤愤的走了出去。
魏雪琪不解,主打听话,也跟着洛水出去了。
过了好一会,洛水带着魏雪琪回来。
一人手里捧着一把泥巴。
洛水十分嫌弃的说道:“做什么?”
秦金枝开口道:“把泥巴扔掉。”
洛水翻了白眼,将泥巴扔到一旁的水盆中。
她回身对着赵钱塘说道:“麻烦给我准备一盆清水。”
秦金枝依然制止,“不用,把手抬起来。”
两人将沾了不少泥巴的手抬了起来。
秦金枝点点头,“这样就像了,别洗手啊,洛水把你指甲剪掉,把丹蔻刮花。”
洛水咬牙切齿的说道:“我恨!”
等到泥巴干巴在两人手上,秦金枝这才露出满意神情。
“这样才像灾民的手嘛。”
秦金枝带着三人离开赵家绣庄。
马车夜色停在城外。
洛水跟魏雪琪下了马车。
两人搀扶着向远处的灾民聚集地走去。
秦金枝摸摸四杀的小脑袋,“跟上她们。”
第286章 诱拐
魏雪琪跟洛水互相搀扶着来到灾民处。
两人一副受惊的样子十分警惕的看着周围的人。
这里灾民众多,多一人少一人根本不会引人注意。
这时,走过来一男子。
从怀中掏出半张饼递给两人。
“饿坏了吧,我只剩半张饼了,你们两个凑合着吃。”
魏雪琪一脸欣喜的就要将饼接过来。
忽然手被洛水拉了回来。
“不用了,这饼太珍贵了,壮士自己留着吧。”
男子见状也不恼,露出憨憨的笑容,“别担心,我不是坏人,我见你们两个姑娘,饿的走路都走不动,吃吧,再不吃没有了。”
魏雪琪看着洛水,洛水看着那饼咽了咽口水。
随后摇摇头,“多谢壮士,我们萍水相逢,不敢接此大恩。”
灾民遍地,即使朝廷已经开始赈灾,但粮食也十分珍贵。
男子也不纠缠,将饼揣进怀里走去了旁边。
魏雪琪小声的问道:“姐姐,为什么不要那饼,我们都好几日滴米未进了,我好饿!”
洛水有些气恼的说道:“你我两个孤身女子怎敢接陌生人的吃食!万一是坏人怎么办!”
魏雪琪小声的说道:“这里有官府的人维护秩序,应该不会有坏人吧,”
声音很小,但是男子望过来的目光告诉洛水,他听到了。
男子只是一笑,随后将怀中的饼掏了出来,一口一口慢慢吃掉。
仿佛在说,看,冤枉好人。
在洛水跟魏雪琪看过来的时候冲着两人笑笑。
洛水脸色微红的将头扭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灾民前往不时的粥棚。
却被告知赵家的粥棚全部撤走了。
人群中纷纷发出愤怒的声音。
“为什么要撤走粥棚!赵家是想饿死我们吗?”
“凭什么撤走粥棚!”
“赵家给我们一个交代!”
秦金枝昨日已经告知今日可能会出现的状况。
赵钱塘不仅亲自出现,还带了不少护卫。
他走上一个高处。
“各位,今日起,赵家会开设新的布坊。
今日起招收大量绣娘和工人,但凡入选者,每日十文,包三餐,一日一结,技艺优异者可进赵家绣庄。
另外我们赵氏商行会在城外设立善堂跟育婴堂,收留老弱妇孺跟孤儿。
,两处善堂都招收工人,男女皆可,每日五文,包三餐,手脚麻利者可入赵家商行做工。
想要做工的去我左手边报名,老弱妇孺跟着右手边的人去善堂。”
刚刚还喧闹的人选听到赵掌柜的话脸上全都露出兴奋的光芒。
不仅包三餐,还有工钱拿。
要知道现在的苏州城已经很久不招工了。
一时间想要做工的人跟着左手边的伙计去了绣坊的。
老弱妇孺也被右手边的伙计引走。
众多灾民留在原地只剩一小部分。
稀奇的是都是些身强体壮的男子。
刚刚就是他们叫的最欢。
赵家好心布施倒是成了欠他们的。
明明有手有脚,身强力壮,如今更是有现成的做工机会。
这些人偏偏却只想当不劳而获的米虫。
如今还叫嚣着让赵家给交代。
三少爷果然目光长远,这样的人也配得到赵家的救助!
赵钱塘冷眼看着叫嚣着要掀翻赵家摊子几人。
他一挥手,护卫瞬间将叫的最欢的几人围了起来。
赵钱塘冷声开口道:“赵家乃是皇商,水灾至今捐赠银两无数,容不得你等诋毁,给我打!”
几人被赵家的护卫胖揍了一顿。
等到护卫停手,赵钱塘开口道:“若是再有人诋毁赵家,我不介意请知府大人来主持公道!”
说完便带着护卫们离开。
魏雪琪跟洛水跟着统计做工的伙计走到绣坊。
魏雪琪十分虚弱的说道:“姐姐,我走不动了,我实在太饿了。”
洛水也十分虚弱的说道:“本以为今早能有施粥,没关系,只要我们进了赵家的布坊就有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