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不太像,记者没有她那么白,当记者的一天到晚的在外边跑晒得比较黑,她身上也没有记者那股味,不过最近还是注意一点吧,放假时候人多注意一下服务态度。”
  “知道了经理,等会我和他们交代一下。”
  姜悦从楼外楼出来后去了西泠印社,然后又去岳王庙转了转,逛完这两个地方姜悦已经有点疲惫了,其他地方打算歇一歇再逛,过来时候是走的苏堤,回去的时候姜悦不想走了,直接坐船回去了,花的这点钱,坐船的时间白泽就挣回来了。
  因为来的这段路早上是走过来的,找到公交站后打算乘坐公交回家,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到家了,一回家姜悦就不想动弹了,躺了一会床板比较硬不是很舒服,正好也到了吃饭的点,姜悦打算去吃点东西,省的饭店一会又关门了。
  到店后看了看今天的菜系,最后选了个清炒虾仁和虾爆鳝面,饭店里面人挺多,姜悦只能和人拼桌,同桌已经吃上了姜悦的菜还没上,这种情况是最难熬的,足足半个多小时姜悦的面才上来,这清炒虾仁还要等一会呢。
  姜悦等不到虾仁上来在吃面,吃了一口面面条筋道、汤汁鲜美,这面给了姜悦一些惊喜,鳝鱼的醇厚与虾仁的鲜甜,吃一口就忘不了。
  嗯,这个不错,可以多吃几顿,一碗面没用多久就被姜悦吃完了,主要是中午那顿吃的不太饱,吃碗面又等了五六分钟虾仁也上来了,这才没什么说的,吃的就是一个新鲜,吃完姜悦才想起来忘记拍照了,算了,等明天拍也一样。
  到家后看了看桌子上放的东西,打开看了看是茶叶和丝绸,这是姜悦买来回家送姚玲他们的,到时候就当结婚礼物了,省的姜悦费劲心思想送什么东西,虽然姚玲和姜悦说,结婚那天帮她们掌勺就行,不用送礼物,但是姜悦可不是这么想的,该送还是要送的。
  回家后姜悦回到巫师塔泡了个热水澡去去乏,洗完澡后早早就睡觉了,明天不打算去西湖打算转道灵隐寺,西湖剩下的景点慢慢逛。
  早上起床后去饭店吃了一碗面,到灵隐寺后姜悦跟着前面的一个人走的,看样子他是带家人来的,一路介绍的挺有意思,不知不觉间就跟了一大群人,中午吃饭的时候,姜悦和后面的几个人把饭钱给人家付了,下午又跟着逛了一下午。
  晚上回家后姜悦都累瘫了,这几年太缺乏锻炼,体力大不如前,这次回家早上要运动起来,玩了两天准备歇一歇,这假期还长着呢,不着急一下子都逛完。
  之后几天姜悦都是在附近逛,拿着相机拍了不少照片,特殊的建筑、人文等,后面的几天把西湖的其他景点给逛了,中途抽空把买的礼物寄了回去,这样也省得回家时候自己带。
  逛街的同时把杭州美食吃了一下,把1956年浙江省认定的36只杭州名菜,能找到的都吃了一遍,什么龙井虾仁、叫花童鸡等,吃得爽钱花的也爽,前几天拍的彩色照片,姜悦寄到了专门洗照片的地方,虽然姜悦自己能洗吧,但是不好解释,她没有这技能。
  美食吃完杭州之旅也快结束了,临走时想了想钱塘江还没去过呢,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9月,但是她等不到9月了,还是提前去吧,钱塘江回来后杭州之旅也结束了,下一站苏州。
  准备离开杭州时买了一些黄酒,本来是想去绍兴的,但是时间有限只能往回家的方向走,这次去不了只能下次出来玩的时候过去,第二天去苏州的轮渡买好了,轮船刚好行驶一个晚上,而且轮船有卧铺,火车还不一定能买到呢。
  晚上才出发姜悦在码头逛了逛,这边很热闹姜悦用相机记录了不少场景,现在的船、忙绿的人等等,等去的地方多了,记录的场景多了,说不定还能开个小型特色博物馆呢,哎,这个还挺有搞头的。
  说起来回去也可以写点游记啥的出本书,姜悦空间里有不少这样的书籍,都是很多人到一个地方的见闻,很多没钱没时间出来玩的人,全靠这个打发时间,不过目前姜悦去的地方还太少,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写出一本书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就要登船了,姜悦这段时间和人打听好了苏州的好吃的饭店,这次不用自己慢慢找了,有了目的地直接过去就行。
  第372章 六十年代下乡知青34
  苏州可玩的地方也不少,都说玩在苏州食在广州,桃花坞、香雪海、瑞光塔等可去的地方太多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大家应该都听过吧,这种景点姜悦打算放到最后才去,这是她的习惯,好东西都是在最后才享受的。
  早上下船后先找车到住所,这边也有买的房子,休息了一上午后下午开始觅食,苏州的建筑风格姜悦挺喜欢的,住这边的几天用照片拍了不少美景,本来后面还有行程的,但是苏州太美在这边就耗费了大半个月。
  在杭州和苏州加起来的时候足足玩了20多天,还有几天就要开学,白泽提醒她该准备回家的事了,姜悦惆怅,别看快一个月的暑假,但是放假时耽误了几天,回家路程需要两天,提前两天到学校,也就有一天时间的富裕。
  把家里堆放的礼物邮了回去,这次不用发电报找人拿了,估计包裹没有她人快,临走时把家里打扫了一下,锁好门后姜悦朝着火车站走去,票已经买好了,没有卧铺有点遗憾,硬座车厢人比较多,味道比较大姜悦就没有吃东西,等到站再吃得了。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回到了北京,下车后伸了个懒腰,骨头都嘎嘎响,坐公交回家后让傀儡把屋里、院子里都打扫了一遍,进屋后看了看地上放的箱子,姚玲他们的那份已经带走了,剩下的是给苏老师、文老师她们带的,还有一部分是姜悦自己留的。
  回家后洗完澡换了一身普通衣服,然后就是出去觅食,一路上回答了一下街坊邻居的问题,有羡慕姜悦出去玩的,又看不上姜悦乱花钱的,总之什么人都有,姜悦才不管别人怎么想的,她满脑子都是吃吃吃,火车上人多她不好操作饿坏了都。
  到饭点后先点了一碗面,这边人熟说是吃面的话顺带给下了,吃别的还得等呢,几分钟后姜悦要的面上来了,吃面的间隙姜悦点的糖醋排骨上来了,一碗面一盘菜吃的是干干净净的,吃完饭后回家就睡了,醒来的时候都第二天早上了。
  休整了一天调整了状态,第二天姜悦去了学校,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开会,开完会后其他人都安排上具体的工作,只有姜悦提都没提她,正纳闷的时候校长叫她去一趟办公室,从办公室出来后姜悦才知道为啥。
  她被师大调过去了,开学后办完手续就要去那边上班,所以才没有给她安排工作,校长本来还对姜悦有点意见的,要调走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安排都乱了,结果发现姜悦也不知情,这下他也生不来气了,在姜悦送了他茶叶和黄酒后,那是一点意见都没了,直直祝她前程似锦。
  回到办公室和三人组提了要离开的事,具体去哪没有说,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姜悦还是知道的,离开的话姜悦不说人家也能猜到,给三人组送了在杭州和苏州买的茶叶,收拾好办公室的东西后,两天后姜悦已经在母校任职了。
  大学教师比高中教师轻松多了,姜悦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可以干自己的事,四年时间一晃而过,姜悦都带了一届大学生了。
  要说1986年和几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呢,房子变多变新了,很多危房旧房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姜悦家那巷子都修整不少,街面上摆摊的人多了很多,出门能买到小吃了,吃饭不用去国营饭店排队,个人开饭店的多了不少。
  84年的时候姜悦本来想下海的,但是大学教师这工作合姜悦的心意,加上白泽赚了不少钱,钱多得姜悦这辈子都花不完,姜悦也就熄了这心思。
  其他方面可能有姜悦送大礼包造成的蝴蝶效应,各种政策完善的很快,放开的口子也比原本历史大了很多,学校很多教授都挂职下海经商了,没办法当老师挣钱太少。
  .....
  上完今天的最后一节课后,姜悦打算去姚玲家一趟,姚玲女儿王诗琪今年三岁,比张伟家的小子大一岁,昨天打电话过来说是想她了,要来家里住两天,让干妈也就是姜悦去接她。
  想她是假,想她做的吃的是真,小丫头随了她爸妈就喜欢吃,姚玲和王亮的工作性质,限制了他们不能天天带孩子,王诗琪从小就是姚玲父母带大的,这中间加个姜悦也行,小小孩子懂事可爱得很,姜悦对于不是熊孩子的萌娃,那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出校门后直接找了一辆黄面包,到姚玲家后姚玲和王亮又不在家,这也和姜悦有点关系,因为她给的大礼包里面知识太多了,这几年你要是认真查的话,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都不知去向,姚玲他们这还算好的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