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这哪能啊,我们是了解过情况才确定要住的,您看看钱我们都准备好了。”
  “这还差不多,我们想办法给你们知青改善住宿条件,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这样做,你们也别觉得10块钱很多,这是花费材料的费用,当时修缮房子的人工我们都没算钱,乡亲们都是免费帮忙的。”
  “是是是。”
  “懂事就成,交钱吧,交完钱你们就可以搬过去了。”
  “对了,你们正好来了,顺便把粮食领回去,粮食是大队借给你们的,年底算工分的时候,要从工分里面扣出去。”
  “当然,你们要是有钱自己买也可以。”
  大队的粮并不是想借多少就借多少的,男知青每个人每个月30斤,女知青比男知青少点,每个月25斤,跟着保管员和会计办好手续,大队并没有一次性让他们把粮领走,而是一个月一个月的领。
  把粮食放回住所后几人用糖块雇佣小虎看着,四人去了知青点搬行李,四人过去的时候老知青都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知青点一个人都没有,这样的话正好,也不用跟他们扯皮了,把行李搬到小院里面后,徐大爷也搬着柜子等家具过来了。
  顺便还送了他们两个装水的小桶,趁着三人打扫卫生的时候,姜悦提着桶去打了两桶水,打完水后擦了擦房里面的灰尘,人多力量大没多久就把屋里和院子都打扫干净了。
  徐大爷这时也把他们买的柜子等送过来了,把东西放好后徐大爷四处看了看,随即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你们这收拾的才像个样子,希望以后能继续保持。”
  “你们住这院子占了大便宜了,院子刚修好的时候,村里有一户人家想加钱换房子大队长都没同意。”
  徐大爷待了一会就离开了,姜悦几人开始分配房间,三间房子是这样的,最中间当客厅因为这边有灶台,左右两间分别住着姜悦和姚玲,王亮和张伟,忙忙碌碌把行李放好后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还好几人都带了一些干粮,不然家里连一口铁锅都没有,做饭都没得做,吃完干粮后几人算了算屋里缺的东西,拟了一个清单明天去问问徐大爷东西都去哪买,四人碰头看了看自己的票据,缺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还好凑够了买铁锅的工业票,不然做饭都没得做。
  指望村里是不可能的,人家只给知青点配了一口锅,除非说姜悦她们四人去那边做饭,不然买锅是肯定的,王亮抽了一根烟:“我看村里人现在都在腌菜,你们有谁会做吗。”
  四人中只有姜悦举了手,其他几人都不会这项技能:“那行,又会的就好,明天我们去村里转转,看看能不能找人买点白菜,不然冬天菜都没得吃,还好买缸不需要票。”
  “还有明天去问问哪里弄柴火,今天这还是徐大爷送来的,明天都没得烧了,没柴火这天气得冻死。”
  商量一会事情就回去睡觉了,第二天一早,新来的四个知青并没有去上工砍树,王亮和张伟去买缸和买柴火,姜悦和姚玲去村民家买菜,俩人嘴甜加上糖果开道,买了不少白菜和圆白菜,荠菜疙瘩也买了不少。
  等到家得时候王亮已经回来了,张伟跟着村里的人去了县城那边买铁锅和大缸,王亮买了不少柴火回来,正常是不用买柴火的,但是他们没有和老知青一起住,所以就不能用人家的柴火,只能自己想办法,现在去捡也来不及,只能每家每户都买了一些,先把这几天撑过去。
  把菜处理了一下后就没事了,三人闲着没事准备去附近山上捡柴火,因为他们是新来的,并不知道去哪里捡,于是乎花糖块雇佣了小虎和他的几个小伙伴,三人忙碌了一天,捡到的柴火也就够用两天。
  回家后小虎看了看他们院子的柴火安慰道:“不用着急,明天你们就要跟着大队去砍树了,勤快点今年冬天是肯定够烧了,大家都是从开春就开始捡了,你们不用羡慕人家的柴火多。”
  把捡来的柴火处理好后,张伟也坐着牛车回来了,这车是花钱雇的,人家可不会送货上门的,把车上的物资卸下来后,四人就开始往家里搬东西,请了徐大爷过来帮忙把锅装上去,姜悦虽然会,但是没有合适的理由也就没出头,正好之前徐大爷答应了他们会帮忙。
  第343章 六十年代下乡知青5
  姜悦拿着油盐酱醋等往屋里摆,姚玲在洗缸洗锅,完事又洗菜,趁着今天正好有空,他们把酸菜给腌了,忙活的时旁边的邻居也过来了,几个大娘本来在门口看着,后来看姜悦他们不在意就跑到了院子里面。
  姚玲洗完锅后去屋里冲了几碗红糖水,然后给看戏的几个大娘一人端了一碗,喝了姚玲的红糖水,她们也不好意思看着,下手就帮着腌起了酸菜,边干活边聊天一会人就熟悉了,几个大娘开始给姜悦她们分享起了村里的八卦,大家边干活边听八卦也没那么累了。
  聊着聊着来看新知青热闹的人也是越来越多,姚玲没有小气把带的红糖全都冲了,都给大家分了一些,人多力量大,家里这点活没一会就干完了,大娘们还给她们分享了一些生活经验,顺便和他们吐槽了一下老知青,巴拉巴拉巴拉的。
  烧炕的时候还给他们讲了炕是怎么烧的,看到他们的柴火不多都送了一些过来,这次给钱都不要,还说早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人,头一次买柴火买菜就不收钱了,这事闹的,直到到了做饭的点人群才慢慢散去。
  送走人后三人都摊在那不想动弹,姜悦的话主要是磕了丹药,所以她看起来不是很累,歇了歇后几人都饿了。
  “我买了一块豆腐和一些粉条,家里还有白菜,要不要做个豆腐粉条炖白菜?本来还想买点肉的,但是我们就两张肉票,还是省着点吧。”
  “可以,我没意见,但是我不会做这个菜,你们看看谁拿手。”
  眼看三人都不太会姜悦只能站出来:“我来吧。”
  一个豆腐粉条炖白菜对姜悦来说就是小意思,今天是第一天生火做饭,几人还拿出细粮做了几个馒头,不过也不是纯白面的,还是加了一些玉米面做成了二合面馒头,开锅的时候那香味嗖的一下串了出来,吃的时候更是狼吞虎咽的直呼好吃。
  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吃,食材就在那里,主要是昨天就没正经吃一顿饭,今天又是忙活一天没吃,差不多饿两天吃什么不香啊,吃完饭几人没着急洗碗,而是回屋躺着休息了一会,姜悦不是那么累,躺了一会就把锅和碗洗了。
  中途他们想帮忙被姜悦拒绝了,穿的用的是姚玲的,吃的喝的是他们三人的,姜悦从来没有这么穷的时候,其他世界不说别的吧,起码是有口吃的,末日世界自己都没有这么拮据过,不多干点活,都不好意思吃人家东西。
  这年头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点煤油灯都嫌费油,聊了一会天就睡觉了。
  之后的几天跟着大部队去砍树,前几天把手上的血泡都磨出来了,晚上回家后都懒得动,累得够呛,姜悦都是花了几天时间才适应了这种强度,毕竟她都有段时间没有做过这么重的劳动了。
  累归累,四人也没闲着,趁这个机会把院里的柴火垛垒起来了,估计今年冬天是够用了,同时姜悦四人也改变了村民对知青的态度,之前不喜欢搭理他们的人,看到他们这么刻苦努力也愿意和他们几人说话了。
  直到大雪来临才闲了下来,总算能歇一歇了,这闲下来姜悦才想起一件事,给姚玲安排的预知梦还没弄呢,现在十二月,姜悦她们也来了有半个月了, 姜悦记得过完年后刘小怡就来了,还是早点给安排上吧。
  姜悦正想着给姚玲安排事呢,门口响起了敲门的声音,几人穿好衣服一出门就看到了虎子,把人请进来后虎子拿出几封信递给了他们,其他三个人每人都有一封信,姜悦则是有两封,接过自己的信摸了摸,两封信的厚度都挺厚的,应该有钱票在里面。
  “大队部那边还有你们的包裹,是村里统一带回来的,大队长让你们抽空去拿一下。”
  “好咧,谢谢虎子,等买糖后请你吃糖。”
  不是现在不给而是这几个人都没有了,带的吃的早就吃光了,家里只有酸菜和高粱米,送走虎子后,几人打算看完信再去拿包裹。
  姜悦拆开信封把里面的东西倒了出来,看了看信里面有二十多块钱,这应该是姜悦的知青补助,剩下的就是一点票据,姜悦皱了皱眉头把信打开,他们不会想着把原本就是她的东西还给她,这事就假装完了吧。
  看了看信,上面的意思就是他弟弟不小心拿错了,东西已经重新给她置办好,怕钱都装在信封里面丢失了,被子里面还缝了100块钱和一些票据,让姜悦花的时候节省一点,还有就是什么家里现在困难,以后不能给她提供帮助了,自己要照顾好自己之类的。
  看完第一封姜悦打开了第二封,这封信是那个继姐给她写的,内容很少主要是说了这事她并不知道,她攒的私房钱30多块钱,然后和朋友借了一些全国粮票,这次给她送了过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