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灵活机动,举一反三,周晴当然不会笨到套用杜鹃的所有话术。
  杜鹃是卖珍珠首饰的,很多顾客买了是拿去送人的。
  可是,自己是卖衣服的,买的时候需要试穿,几乎没有顾客买了衣服去送人,就算要给父母亲人买衣服,那也是带父母亲自过来的。
  果然,女士的脸上的表情柔和了一些:“我比较喜欢浅颜色的衣服。”
  周晴听了,就从架子上取出一件淡绿色的开衫:“这件衣服不错,您可以试穿一下。”
  那女士接过衣服,走进了试衣间。
  周晴心里暗暗送了口气。
  按照她以往的经验,肯进试衣间试穿的,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要是连试衣间都不肯去,那这一单就根本不可能成交。
  果然,过了一会,女士拿着衣服,从试衣间里出来,笑道:“就这件了,帮我包起来吧!”
  周晴答应了,就去找包装袋。
  来这里买衣服的顾客,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大方,很少有讲价的。
  女士付了钱,拎起包装袋走了。
  周晴暗想,看来,杜鹃的这个话术,还真的挺管用。
  这件衣服卖八十九块钱。
  从厂里进价不过三十,自己今天进账五十九块钱。
  在这样的店铺里,只要能保证每天开一单,就不会赔本,就能挣到比上班更多的钱。
  看来,还是做生意啊!
  她一边整理刚才弄得有些凌乱的货架,一边思量着,按照这个话术,自己一天是不是能开至少两单。
  整个下午,也没什么顾客,进来一个小姑娘,一看衣服上的标价,就吓跑了。
  这样的顾客,周晴每天都能遇见,都不是真正的潜在顾客,所以,也没在意。
  傍晚的时候,司炎又骑着摩托车,给她送饭来了。
  “宝贝,你猜猜,这一次,我给你带了什么好吃的?”司炎举起手里的保温桶。
  周晴笑了。
  司炎总是在晚饭上给她出其不意的惊喜,这一次,她实在猜不到他还做了什么好吃的过来。
  她也曾好奇地问过司炎:“你家里一直都有保姆做饭,你还有妈妈和姐姐,你是怎么学会做饭的手艺的?”
  司炎笑着,随口说了一句意味深长颇有哲理的话:“任何事物,也阻挡不了真正的热爱!”
  听了他的话,周晴顿时颇多感慨。
  司炎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做菜,可是,光是喜欢,他根本不会有现在的厨艺。最重要的还是他有机会,也有条件发展自己的爱好。
  换个位置,如果自己也爱做菜,那在她们村那个家家都愁温饱的环境里,就算她有机会做饭,又能有什么食材供她去练习?
  所以,穷人是不配谈理想,谈爱好的。
  因为她们根本就谈不起。
  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自己是没什么爱好的,唯一的爱好就是挣钱!
  把钱挣到手了,心里才踏实,才有闲情逸致去想什么爱好。
  要不上辈子,怎么流行一句话呢。
  那句话的原话周晴忘记了,不过大概意思就是一代农民工二代教师医生,三代建筑师工程师,四代才出作家艺术家之类的。
  那些作家艺术家之所以能取得成就,还不是在于不需要进厂打螺丝或者加班画图纸么!
  “喂,你怎么走神了?你在想什么?”司炎拿手在她面前晃了晃。
  周晴这才惊醒,就说:“我实在猜不到你给我做了什么好吃的,你就直接打开给我看看呗!”
  司炎打开了保温桶的盖子。
  周晴低头一看,里面却是六个热气腾腾的肉沫花卷。
  “哎呀,你怎么带了的六个来啊?我可吃不完!”
  “没关系,我还没吃呢,我们一起吃!”司炎笑嘻嘻地说。
  周晴点了点头,看着司炎又打开保温桶的盒盖,取出一碗紫菜蛋汤和两把勺子,两人就吃起晚饭来。
  肉沫花卷松软香辣,周晴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花卷。
  她一口气吃了三个,却意犹未尽,想着司炎没吃饱,就没拿。
  司炎见状,又塞了一个花卷在她手里,笑道:“出锅的时候我已经吃过两个了,你多吃点吧。”
  第101章 继续偷师 销量继续上涨
  一连三天, 周晴靠着从杜鹃那里学来的话术,成功做成了五单生意。
  而在此之前,周晴平均一天都无法成交一单生意。
  这变化, 实在太明显,太让人激动了。
  周晴越想,心里越是高兴。
  于是, 她就让司炎做了一些红豆酥,拿去请杨丽丽吃。
  顺便,再观察一下杨丽丽是怎么卖货的。
  因为, 她深深明白, 自己只是学到了皮毛,也就是开头几句话术,能留住顾客, 不让顾客对自己心生排斥罢了。
  自己三天开了五单,对于自己来说, 是一个很明显的进步。可是, 这开张率, 到了杜鹃那里就不够看了。
  根据她这几天的不定时观察, 从杜鹃店里拿着包装袋或者包装盒子出来的顾客, 每天至少有十个人。
  杜鹃的店里, 每天进二三十个顾客,她的成交率, 绝对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十单里能做成六七单,这是什么概念啊!
  放在上辈子,妥妥的金牌销售员啊!
  这里头,一定还有名堂的!
  于是,周晴拿了红豆酥, 就去了杜鹃的店里。
  杜娟正坐在桌边,拿着针线,串珍珠项链。
  盒子里的珍珠圆滚滚的,光泽照人,颗粒也很大。
  “杜鹃,尝尝我对象做的红豆酥!”周晴把红豆酥的盒子放在桌上珍珠盒子的旁边。
  杜鹃笑道:“好啊!我正饿了呢,你等下,我这里有上好的碧螺春,我给你泡一杯去!”
  说完,她就站起身来,去柜台里找茶叶罐子泡茶叶。
  将两杯茶端来之后,杜鹃坐下来,拿起一块红豆酥:“真好吃,周晴,你这对象可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他也没别的,就是爱做菜!”周晴谦虚道。
  两人边吃边拉家常,拉不了几句,就有顾客来了。
  来的是一个五十岁的妇人,穿一件藏青色长外套,盘着头发,头发上还插了一支古簪,看气质,就不是一般人。
  杜鹃不慌不忙,笑微微地站了起来:“您好,女士,请问您是想看项链还是手链?”
  那妇人轻声道:“我不看项链也不看手链,我想看看胸针!”
  吐字清晰,一口标准的京片子,看样子就不是江城本地人。
  “胸针啊,有的,请跟我来这个柜台,这里全部都是胸针。”杜鹃忙伸手做引导状。
  妇人跟着杜鹃来到墙角的一个柜台,开始透过柜台,仔细观察里面的胸针。
  杜鹃一声不响地在旁边守着,观察着妇人的神色。
  过了一会,见妇人还是没有定落,杜鹃方道:“您是自己戴的,还是送人的?”
  “我自己戴的!”
  “哦,那您想配什么样的衣服呢?”
  妇人笑道:“我要参加一个宴会,席间要换两套晚礼服。”
  杜鹃点头:“晚礼服配珍珠胸针,是不错的!”
  说完,她伸手从柜台里陆续取出四个小盒子:“女士,您看,这两款胸针属于高价位的,只是款式不同,如果您需要长期佩戴的话,就选择这种价格高的,珠子的色泽好,也漂亮。如果您只是戴一个晚上,那我建议您选这两款中等价位的款式。”
  女士侧头想了一想:“小姐,那您说,我该不该长期佩戴胸针呢?”
  “如果您长期在隆重场合活动,那还是买价位高一点的好。”
  女士点了点头:“那我就拿这一款最贵的吧!”
  杜鹃笑道:“那我给你包起来!”
  随后,她就包好了胸针,将那位女士送出了店。
  等她回来之后,坐下了,周晴就问:“杜鹃,我看这个顾客看柜台里的东西的时候,还是犹豫不定的,好像随便逛逛的样子,你是用了哪句话,让她下定决心去买的呢?”
  “让她选择到底买哪一个,而不是让她选择买或者不买!”杜鹃淡淡地道。
  一言惊醒梦中人!
  周晴登时豁然开朗。
  她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了。
  首先,进门不问顾客的需求,不以顾客为主,是大错。
  其次,也是最最重要的,在弄清顾客的需求之后,让顾客做选择题,而不是是非题!
  选择题就是到底买哪一款,是非题就是到底买还是不买!
  也就是说,你要牵着顾客的鼻子走,不要让顾客牵着你的鼻子走!
  比如杜鹃的这一单,她弄清顾客想要胸针后,就挑选出了四款供她选择。
  这就在不知不觉间让顾客陷入了一个思维轨道:“我到底卖哪一个好呢?”
  一旦开始这样思索,顾客最终会都选择一款,而顾客无论选择哪一款,都是自己店里的款。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