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妈,办法总比困难多,你想想,咱们村谁家估计有多余的火柴,我们去借两盒来,然后,我们可以送一只鸡或者鸭子给他们,这不就还上了人家人情了么。”周晴提醒她妈。
  听了女儿的话,汤兰英不由得眼前一亮。
  “二丫,你这个话,说得倒真有道理,我想想,咱们村谁家会有多余的火柴……”汤兰英沉思起来。
  “别想了,他妈,我爸妈那里肯定有多余的火柴!”周根民瓮声瓮气地说。
  “爸,你怎么知道我爷爷奶奶那里有火柴?”周晴好奇地问。
  她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女,唯一的姑姑早年出嫁了,她大伯家和她家也都分开单过了,爷爷奶奶老两口住在老房子里,虽然都六十多岁了,可是他们的身体都很好,种几亩地的责任田很轻松。
  “二丫,你忘了吗?前几年大集体的时候,你奶奶在生产队里烧食堂,那会分到她家里的火柴,她都存下来了,现在肯定还有剩下的。”周根民说。
  汤兰英听了,就连连点头:“不错,今天一天用不到火柴了,可明天就要用。他爸,要不你晚上就去你爸妈那里,问他们要两盒火柴过来。”
  周根民点了点头,就拿起墙角的铁锹,去菜园里挖地了。
  穿过来半年多,周晴对这个时代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她知道,即便是大集体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有一点自留地,这些地都是用来种菜园的。
  不过,这块菜园的地方很小,种的菜也只够他们一家吃的,有时候还不够,还需要上山挖一些野葱野蒜之类的填补填补。
  每家每户,对自己的菜园地都格外珍视,都宝贵得不知道种什么是好。
  周晴知道,她爸也一样,只要一有空闲,就要去菜园里干干这个,干干那个。
  “二丫,你来烧火,我来烙韭菜盒子给你们吃!”汤兰英说。
  韭菜盒子?这可是难得的奢侈了!韭菜盒子不但要用到白面,还要用不少油,在他们家,是很难吃到的。
  周晴这才注意到,饭桌上摆放着不少已经包好的韭菜盒子。
  “妈,你怎么想起来突然要给我包韭菜盒子吃?”
  汤兰英笑道:“今儿是三丫的生日!”
  周晴这才恍然:“哦哦,我忘了!那我爸他早上吃的,是什么?”
  “你爸早上只喝了一碗面汤,”
  “那回头烙好了我给爸送去!”
  说完,她就钻到灶下,给她妈烧火,让她妈在铁锅里烙韭菜盒子。
  韭菜盒子一锅一锅地烙好了,一共烙了四锅,每锅六个。
  二十四个韭菜盒子,五口人吃,只怕一顿也就干完了。
  主要是全家人平时都吃不饱,而且肚子里没有油水,食量就会很大。
  韭菜盒子烙好了以后,汤兰英就跑去东屋和西屋,去叫周雷和周星起床。
  周晴和周星一起住在西屋,周晴早上起来的时候,见周星睡得正香,就没有惊动她。
  现在,韭菜盒子烙好了,得叫她们起来趁热吃。
  “小雷,三丫,快起来吃韭菜盒子喽!”她站在东屋和西屋的门口叫道。
  不一时,那兄妹两就起床了。
  韭菜盒子的香气飘到了院子里,周雷叫道:“好香啊,二姐,妈做韭菜盒子了?”
  周晴微微一笑:“今天是三丫的生日。”
  “我自己都不记得了,二哥,你最喜欢吃韭菜盒子了,我看,妈是最疼你!”周星嘴上这样说着,却露出了高兴的笑,她皮肤很白,两个小酒窝笑起来很甜。
  她们周家三姐妹都有着白皙的皮肤,甜美的笑容。
  周雷也不理妹妹,忙着就去厨房洗脸刷牙。
  周晴来到厨房,拿了一块干净的白笼布,包了六个韭菜盒子:“妈,爸在菜园里干了半天了,我把这韭菜盒子给他送去。”
  汤兰英点了点头,又盛了一碗面汤递给她:“韭菜盒子太干了,得配点稀的吃,你把这碗稀饭给他端去。”
  周晴一只手端着稀饭,一只手拿着那包包着韭菜盒子的笼布,走出院子,来到了屋后自己家的菜园里。
  “爸,你歇会吧,先把早饭给吃了!”
  周根民就停了下来,接过女儿手里的面汤,一口气喝完了,这才拿起韭菜盒子吃了起来。
  刚吃了一口,他就又拿起一个,塞到周晴手里:“太多了,爸吃不完,你也吃一个。”
  周晴接了过来,咬了一口,面香和油香混合着韭菜的清香,她上辈子,从来没有觉得韭菜盒子也能这么好吃。
  “爸,王芳家的荒地,都开在什么地方?”
  周根民一楞:“好好的,你问这个干嘛?”
  “如今国家不是容许咱们农民开 荒地了么?”周晴淡淡地说。
  周根民没有做声。
  周晴知道,她爸是个老实本分的人,一辈子做事都跟在人后,从来不肯出头的。
  于是,她又轻轻地说:“自从王芳家里开了荒地之后,王芳在学校里隔三差五就吃鱼吃肉呢!”
  “二丫,荒地这事,虽说上头有这个政策,可是政策这东西,今天变明天变的,谁知道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周根民低声道。
  “爸,再怎么变,大不了把咱们开的荒地收归给集体呗,还能把咱怎样呢?我就不信,农民开点荒种粮食还能有什么风险?再说又是政策容许的。”
  周根民道:“再等等看吧。”
  “爸,你有没有想过,再等下去,附近的地方都被人开完了,咱家想开荒也没地方了。”
  周根民愣住了。
  作者有话说:
  ----------------------
  第4章 借火柴 改变现状
  到了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之后,汤兰英就催促丈夫:“你不是说要去你爸妈那么要火柴么?现在可以去了!”
  周根民点了点头,就推开门往外走。
  汤兰英就在煤油灯底下纳鞋底,周雷和周星也趴在油灯底下的桌子上做作业。
  周晴没有作业,她就拿个小框剥里面的大蒜,把大蒜剥成一瓣一瓣的,好做种子在菜园里种。
  三月的天气,不凉不热,正适合干活,娘儿四个各干各的,倒也显得岁月静好。
  不过,这静好很快就被打断了。
  只听砰得一声,周根民推开门,气呼呼地回来了。
  汤兰英一惊,就问:“火柴呢?”
  周根民憋了半天,方说:“没有火柴!”
  “爸,你不是说爷爷奶奶那里有火柴的吗?”周晴忙问。
  周根民喘了口气:“火柴她们肯定是有,只是不愿意给我罢了!”
  一时之间,周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房间里瞬间静了下来,只听见院子里的老槐树的叶子被风吹得沙沙响的声音。
  过了半天,周晴才缓缓开口:“爸,您——是我爷爷奶奶亲生的么?您确定您不是抱来的?”
  周晴这样问,是有根据的。
  自从穿来后,她就有了这样的疑惑。
  因为周老汉和周奶奶对自己家,实在是太差了,就好像她们根本就没有周根民这个儿子一样。
  按说,周根民和汤兰英两口子都是老实人,也都有孝心。虽说穷,可是逢年过节的,也总是不忘从牙缝里省点钱买东西孝敬周老汉和周奶奶。
  比如去年过年的时候,她们家虽然杀不起猪,可是,也打了七斤半肉过年。
  这七斤半猪肉,有两斤都被周根民拿去给周老汉了。
  可是,年初一的时候,周老汉老两口却只叫了她大伯周根喜一家去吃饭,并没有叫她们家。
  穿越快一年了,周晴只知道周老汉和周奶奶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却从来没有机会打过交道。
  在路上遇见的时候,她会叫爷爷奶奶,而周老汉和周奶奶则是淡淡地答应一声,都没有正眼看她,好像她不是他们的亲孙女,只是个普通庄邻人家的女儿似的。
  见女儿这样问,周根民的脸色越发难看起来。
  “二丫,你瞧你这个话问的,你爸当然是她们的亲生儿子,不然,当时那么穷,人都没饭吃,她们已经有了你大伯,又怎么可能去抱养别人的儿子。”汤兰英嗔怪道。
  周晴哼了一声:“那,怎么爷爷奶奶连两盒火柴都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一家!”
  见女儿这样问,汤兰英叹了口气:“哎,怪我吧,是我没用,不如你大妈聪明,从进门起,你奶奶就不喜欢我。”
  “妈,这事,跟我奶奶喜不喜欢你,是两码事。我奶奶再怎么不喜欢你,那我爸总是她亲生的吧,我们几个总归是她的血脉至亲吧,她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孙吃不上熟饭?”
  说完,周晴又扭头问她爸:“爸,你去要火柴,我奶奶究竟是怎么说的?”
  “就说没有!”周根民不耐烦地说。
  周晴站起身来“爸,妈,你们等着,我去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