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一路走一路挺,正常几分钟的路谢宝山走了十分钟出头,到办公室刚坐下,一名小干事过来,跟他说书记找他。
  兴丰大队现任书记姓赵,是前头那位被谢宝山搞下来后,从上面调下来的。赵书记今年五十四,因为年龄大自觉升官无望,所以于事业上没有什么企图。再加上谢宝山强势,调任兴丰大队一直处于退居二线的状态。
  所以听说赵书记找他,谢宝山心里纳闷了一下,但他没有多想,反正什么事见面也就知道了。
  谢宝山嗯了声,拿了个本子和一支笔去隔壁赵书记办公室。
  他过去的时候赵书记正端着杯子在喝茶,放下杯子时一片茶叶黏在他嘴唇上,他呸呸两声,茶叶没掉,只好用手取下来,然后看向谢宝山:“谢同志来了?”
  “赵书记。”谢宝山打了声招呼,走到正对门的木头沙发上坐下。
  赵书记嗯了声,从办公桌后起来,手里捏着个信封走到谢宝山面前,将信封递给他说:“你看看。”坐在单独的沙发椅上。
  “这是……”谢宝山接过信封疑惑问。
  “你先看,看完了咱们再谈这个问题。”赵书记说道。
  他这么说,谢宝山只好拆开信封,拿出里面的信件开始看,只是看了没一会,他脸色就皱了起来:“这封信谁写的?”
  “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我今早来办公室就看到了,信封没有姓名,也没有落款。”意思就是,这是一
  封匿名举报信。
  赵书记坐在沙发椅上,双手交合放在肚子上方,望着谢宝山语重心长说道:“谢宝山同志,这封举报信上反应的问题,很严重啊!”
  谢宝山一目十行看完举报信的内容,听到赵书记的话,神色严肃问:“这件事,我们是不是得把当事人叫过来,核实过真假,再来定性这件事?”
  赵书记闻言笑了笑:“谢宝山同志,我知道,林同志是谢团长的对象,所以你会自然而然地偏袒她。但这件事信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了,林同志刚落户到咱们知青队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带,连粮食都是谢巍同志帮她去林家咀大队要回来的。”
  “距离她来到咱们兴丰大队才多久?她买齐了生活用品不说,还做了新衣服。举报信里说,她做这一件衣服就花了最少十块钱,再加上置办齐生活用品,少说得有二十了吧?而且其中饭盒、桶、盆等好些物品都是要票才能买到。”
  “她买这些东西,钱从哪里来,票又是从哪里来?”赵书记眯起眼睛,意味深长说道,“很让人深思啊!”
  外人看他事事不操心,只当他是年纪大了没的拼劲,想混到年纪退休。可他们哪里知道他根本不觉得自己年纪大,他也想干出一番事业来,可他不能啊!
  当初谢宝山不肯放过知青的事,在外人看来是因为他为人正直,见不得藏污纳垢。但在赵书记看来,是因为他心思深沉手段狠辣,一告到底只是为了把前书记拉下马自己上位。可他谢宝山千算万算,没料到公社没有选择提拔他,而是空降了位书记。
  到嘴边的肉被别人吃了,谢宝山哪里能甘心,所以赵书记一来,他就觉得自己被架空了。
  在兴丰大队,人人只认大队长谢宝山,而不知道大队书记是谁。
  他能甘心吗?
  当然不能,这几年来,他夜夜辗转难眠,做梦都想把谢宝山摁下去。
  现在,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看着面前的男人神色微沉,赵书记呵了声说:“当然,你说的也有道理,仅凭一封举报信,我们的确不能给这件事定性。所以我安排人去叫了林同志,待会她过来,我们好好问问她,看这些钱她到底是偷是抢,还是投机倒把,挖社
  会主义墙角得来的。”
  说到这里,赵书记顿住,意味深长说道:“谢大队长,你可别徇私啊。”
  谢宝山放在身侧的手渐渐握成拳头,表情却是一派平静,语气淡淡:“当然。”
  话音刚落,赵书记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刚才去叫谢宝山的年轻干事推门进来说道:“赵书记、大队长,林同志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第37章 、结果
  林青青落户到兴丰大队后一直在大队部做事,大队干部班子有哪些人,她已经很清楚。但大队书记她不太熟悉,只知道是个白胖的老头,看着很和气,但她至今没跟人说过两句话。
  所以听说大队书记找她,林青青有点惊讶,但更让她惊讶的事,她过去的时候谢宝山也在书记办公室里,两人之间的气氛还不太好。
  “赵书记您找我?”林青青走进来问。
  赵书记语气和煦:“有点事想问问你。”
  “有什么事您尽管说。”林青青说道,虽然没说过几句话,但平时总会打照面,所以面对赵书记她心里并不紧张。
  赵书记闻言不说话,只是看向谢宝山。
  谢宝山将手里的举报信伸出去,沉声说道:“你看看。”
  看着他手里的信,林青青心里有些疑惑,原身没有亲属,谁会给她写信?而且,什么样的信能惊动大队的一把手和二把手,让他们特意把她叫过来?
  林青青心里隐隐约约有个念头,伸手接过谢宝山递来的信,打开看了起来。才看了两三行,她脸色就变了,从信件中抬头,一脸气愤地说:“这是诬赖!”
  “是事实还是诬赖,我们待会再讨论,你先把信看完。”赵书记和和气气说道。
  谢宝山点头,林青青只得继续看信。
  这封信并不短,林青青估摸有一千多字,前五百字介绍她刚来兴丰大队一无所有,短短时间内置办起许多东西,到最近新做了一件衣服。后一千字分析她的钱票来源不正当,怀疑她是干了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事,写得极其煽动人心,如果林青青不是当事人,指不定也要被洗脑了。
  看完后,林青青将信件放到茶几上,说道:“这是诬赖,是构陷!”
  赵书记抬眼看谢宝山,他神色平静没有反应,心里冷哼一声,面上却露出惊讶的表情:“难道信上说的不是事实?你没有置办许多东西,没有做新衣服?”
  这问题很刁钻,就好像她承认买东西做新衣,就等于承认投机倒把一样。
  “我是买了不少东西,也做了新衣服,但钱是我用粮食换来的,”说到这里林青青顿了顿,问道,“这好像不违反规定
  吧?”
  投机倒把指的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囤积货物扰乱市场的行为。但这时候物资紧缺,城里人还好,单位福利好每月都会发许多票。农村情况就没有那么乐观了,除了粮油布票外,农民手里几乎没有其他票。
  可他们也有需要烟酒点心工业品的时候啊,有钱没票怎么办?换!没钱没票怎么办?更要想法子换。
  有了第一个拿出粮食换钱换票的,就有第二个拿出自家做的手工艺品出来换的,紧接着有第三家,第四家……甚至还有了集市。
  这些人只是偶尔将家里多余的东西挑出来卖钱,或者换需要的生活用品,规模小且没有触碰底线,所以上面就算知道也睁只眼闭只眼放过了。
  赵书记心里冷笑一声,表情却依然温和,语气中带着疑惑:“你又是买东西,又是做新衣服,少说得有二三十块了吧?多少斤粮食能换这么多钱?”
  “林同志,你别是去过黑市吧?”
  单纯拿粮食换钱或者生活必需品不算违反规定,可黑市交易就属于投机倒把了。
  赵书记心里想着,望着林青青的眼神满是怜悯:“林同志,我知道你刚落户到我们大队,生活困难,但你有问题可以告诉领导啊,组织肯定会给你解决问题嘛!但你遇到问题闷在心里,走上歪路就很不对了。”
  林青青听着觉得好笑,面上却装得十分无辜:“赵书记,您说的那什么黑市,到底是啥?难道是晚上去的集市?咱们附近几个大队有吗?我咋没听说过啊!”
  她说着不好意思地挠了下头,装作局促模样说:“我以前只知道下地干活,我娘……赵春花同志连供销社都不让我去,所以好多事我不大清楚,您别介意。”
  看她装傻,赵书记脸上的表情渐渐冷淡下来,语气微凉:“林同志,你这人不实诚啊!”
  “林同志怎么不实诚了?”一直沉默的谢宝山终于开口,“她一个小姑娘,以往只知道埋头干活,连大队都没出过几次,不知道什么是黑市很正常嘛。说起来,我也不太了解黑市是干什么的,倒是赵书记张口闭口,对黑市似乎很熟悉?”
  “谢同志,说话请慎重!”赵书记脸色彻底冷下来,面对林青青也不像
  刚才那么和煦,问道,“你既然不知道黑市,那你跟谁换的粮食?又换了多少钱?”
  ……
  林青青被叫走的时候杨主任就在办公室里,听说是赵书记找她,杨主任心里很疑惑赵书记有什么事,但毕竟是领导,就让林青青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