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看着他还要往前走,林青青说:“你不回去吗?”
  “我送你去大队部。”谢巍说道。
  他们虽然在处对象,但见面的机会实在不多,想到这里,林青青没说不用之类的话,和谢巍一起往前走,说道:“刚才……”
  林青青不知道该怎么说,有些欲言又止。
  “我知道。”谢巍说。
  “你知道?”林青青眼中有毫不掩饰的惊讶。
  谢巍没有说买粮食的人是他,只说:“我娘和杨主任熟悉。”
  听她这么说,林青青便以为杨主任也找谢家买过粮食,顿觉恍然大悟。难怪刚才杨主任看到谢巍,避都不避一下,略带歉意说道:“我不是想要瞒着你。”
  毕竟事情牵扯到的不是她一个人,她能相信谢巍,却不知道杨主任是否和她一样。
  谢巍点点头,又问:“你缺的东西多吗?这次换的够不够?”
  “够了。”林青青点头说。
  其实是不够的,毕竟才三十斤粮食,既要换钱又要换票,她只能先买紧要的东西,打算等发完年底分红,再看要不要买别的。只是这些事不能跟谢巍说,不然好像再向他索求着什么。
  谢巍闻言,心里虽然有些失落,但他也知道林青青自尊心强。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想出这样拐弯抹角的办法。
  想到这里,谢巍说道:“有困难跟我说。”
  林青青笑着应了一声,站在大队部门口说:“就到这里吧。”
  谢巍停住脚步,看着大队部的院子,心里有些遗憾路程太短。但他也知道林青青不像自己正在休假中,说道:“那我先回去了。”
  ……
  林青青和杨主任昨天商量过,换粮价格按照黑市行价来。
  但林青青不知道黑市物价如何,因为原著中对黑市物价描写得并不是很清楚,而原身也没去过黑市。在她的想法里,三十斤粮食能换到十
  几块钱就好了。
  结果等实际算钱的时候,林青青才发现黑市物价比她想象的要高很多。比如大米,按粮票购买是一毛四一斤,黑市价格要翻十倍,如果是荒年,价格还会再高一点。所以十斤细粮就能换到十四块,粗粮虽然便宜点,但二十斤也能换到十八左右。
  也就是说,这三十斤粮食一共能换到三十二块!
  林青青穿越后手头从来没这么富裕过,神色不免有些激动:“这么多!”
  “要不都说粮贵。”杨主任则要淡定许多。
  林青青有些疑惑:“粮食这么贵,您姐姐家里负担得起吗?”
  杨主任心里“咯噔”一声,还以为自己露馅了,见林青青一脸担忧才明白她是真担心,心里感动又好笑,解释说:“她和我姐夫是老工人,工资高,而且这些粮食收去他们也不是当时就吃完的,只是趁着便宜多收一点,价格贵了就缓一缓。”
  说到这里杨主任叹了口气:“也是没办法的事,她家里孩子多,又到了吃穷老子的年纪,我帮她收还算好的,去黑市买只会更贵,而且他们还能用票抵。”
  她找林青青收粮的价格其实是抹了零头的,单斤少不了几分钱,但累计起来也很可观了。这么算也不是杨主任想占林青青便宜,主要还是怕她怀疑。
  林青青不知道这层缘由,点头说:“那倒也是。”
  拿到的钱比想象中的多,林青青也没那么多顾忌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比如肥皂、饭盒、搪瓷杯、桶和盆等需要用到的票都买了下来,到暖水壶林青青有点犹豫,但杨主任说她姐姐家里有暖水壶,这张票是多余的,她要的话便宜给她。
  虽然暖水壶价格不便宜,但票难得,这次不买还能留到下次,只要在一年内使用就行。想到过年还有一笔分红,林青青考虑过后,还是决定把暖水壶票买下来。
  不光是暖水壶票,其他票杨主任也给林青青算便宜了。
  其实林青青是想按行价买的,但杨主任说:“这些票不像自行车票那样难得,其实在城里也卖不上价,我大姐没法子才给了我这么多,想着票出出去了也能省点买粮的钱。可咱们大队什么情况你也知道,一个物件用几年,这些票
  到我手里也难出出去。再说了,粮食你给我抹了零头,换票的时候我让让利怎么了?”
  杨主任这番话有理有据,林青青再说不出拒绝的话就答应了。
  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林青青还买了几张点心票。明天大队里都休息,她打算去公社把该买的东西都买了,顺便再去一趟招待所,一是还何小丽书,二也是想告诉他们自己在兴丰大队安顿好了。
  ……
  第二天是难得的休息,知青点的人基本都要去杨树林大队的集市上逛。林青青要买的东西好些集市上没有,还是决定去公社供销社看看,因此准备一个人去。
  只是她刚走到村口,就看到谢巍站在那棵老榕树下面,旁边停着他长骑的自行车。
  林青青怔愣的时候,他已经骑着自行车到她身边,诧异问:“你怎么等在这里?”
  “我听杨主任说你今天要去公社。”谢巍说着拍了拍后座,“上来。”
  “你也要去公社?”林青青还以为他去公社有事,结果他摇了摇头说:“跟你一起去,你不是要买很多东西?”
  林青青失笑:“其实我一个人也能拿,你没必要……”
  “有必要,我们不是在处对象吗?”谢巍一脸严肃地打断林青青的话,目光深沉地看着她,“适当的时候,你也可以依赖我一下。”
  林青青微微怔住,又很快笑了笑说:“好。”她侧身坐在自行车后座,双手扶着前座下面。
  谢巍骑着自行车出去,路上也遇到了几个大队社员,惊讶地看着他们。但谢巍没有停车,林青青也没有慌乱地想要解释。
  等自行车骑出兴丰大队的范围,林青青开口说:“你没必要瞒着我。”
  谢巍背脊一僵,问:“什么?”
  “就像今天,如果你想和我约会,可以直接告诉我,这样我们可以约时间地点见面,不用你特意起早在村口等着。”林青青望着谢巍的后脑山说道,虽然他没说自己等了多久,但她觉得肯定不会那么凑巧他刚到村口她就来了。
  谢巍先是松了口气,听到林青青说约会的字眼时,心里又像是沾了蜜糖,说:“那以后我先跟你说好。”
  林青青嗯了声,又说:“你刚才说的话我想了想,觉得你说的有道
  理。不过你也知道我没有处过对象,也没有依赖过别人,所以有些方面我可能没有注意到,但是我会学习怎么处对象,又该怎么和你相处,这过程可能不那么快……你能等等我吗?”
  “能。”谢巍毫不犹豫说,又保证说道,“我也会努力改正你提出的问题。”
  刚才自己说的时候不觉得,等谢巍开口,林青青才发觉他们之间的对话有点怪怪的,比起恋爱更像是学术讨论。
  不过这样也好,有问题互相沟通总比沉默着互相误解要好。
  ……
  林青青和谢巍都是吃过早饭才出来的,所以到了公社后,两人直接去供销社。
  她虽然没去供销社买过东西,但从林家咀大队和兴丰大队供销社经过过,两个大队供销社门脸都不大。听说里面地方也小,就两间屋子,一间房柜台,一间做仓库。商品种类也不多,以生活用品为主。
  和大队供销社比,公社供销社就要大很多了,门脸阔气不说,里面还很宽敞,分上下两层。进门靠墙三面都是柜台,墙壁上贴着“为人民服务”的横幅,横幅下面是各种画报,颜色鲜艳亮丽。
  供销社一楼卖生活用品、糕点糖果等,价格比较便宜,二楼卖的则是成衣布料、手表风扇等电器。一楼三面墙共放了五个柜台,每个柜台卖的东西大品类不同,有一个售货员专管。
  今天是周日,不光兴丰大队休息,公社好些单位也放假了。各柜台前都挤满了人,里面售货员忙得飞起。
  看人这么多,林青青问谢巍:“要不你在外面等我?”
  “我跟你一起去。”谢巍说着走向一个柜台。
  石城属于南方城市,再加上这年代的人营养普遍不够,男性平均身高不到一米六八,女性则不到一米五八。但谢家人基因好,一家子高个,谢宝山有一米七五左右,谢巍不知道是当兵吃得好还是什么,高了谢宝山将近半个头,找遍兴丰大队,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有这么高个子。
  谢巍个子高,挤在柜台前的又都是女人,所以他不用挤进去就能看到柜台里卖些什么东西。看到饭盒和搪瓷杯摆在一处,谢巍往里走一点,伸手一划拉,让售货员一样拿一个出来给他看。
  和大多数拿铁饭碗的人一样,供销社售货员听了谢巍的话淡淡看过来,看到他帽子上的帽徽和领子上的红领章后,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从柜台里拿出谢巍要的东西递给他。
  谢巍接过东西递给林青青,说:“你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