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92节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92节

  生命的韧性,在阳光重新普照大地的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天,清河古镇正式宣布恢复营业。
  消息一出,早已按捺不住的游客和本地居民纷纷涌来,既是为了放松久困的身心,也是为了用实际消费支持这个在灾难中挺身而出的古镇。
  古镇内外顿时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比以往更添了几分亲切与热烈。游客们兴致勃勃地体验着各项活动,商铺里人头攒动,宋嫂鱼馆和各家小吃店前再次排起了长队,仿佛要将前几日错过的热闹一并补回来。
  “可算又吃上这一口了!”
  “感觉古镇比以前更亲切了,像是共患难过的老朋友。”
  “多买点,就当是为灾后重建出份力!”
  商家们也是笑容满面,干劲十足。
  然而,并非所有地方都能像安平县和清河古镇这样快速恢复元气。周边一些受灾更严重的县市,重建工作依然艰巨。而且,正如张仲景所担忧的那样,“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古老警示,开始显现苗头。
  就在古镇重新开业、众人稍感宽慰的下午,张仲景接到了一个来自省卫健委的紧急电话。
  电话那头的语气凝重而急促:
  “张老,情况紧急,不得不打扰您……”
  张仲景面色凝重:“好,我知道了,我马上收拾东西。”
  很快,路晓琪就得到了消息。
  她惊喜得差点跳起来,然后发现自己这个动作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立刻轻咳了一声,压低了声音:
  “真的吗?”
  张仲景接到的电话来自于省里卫健委,说是邻市xx县因洪涝导致卫生条件恶化,现已确认出现聚集性肠道传染病疫情,并有扩散趋势,当地医疗力量压力巨大。
  自从他上次在省里露了脸之后,那边又知道他一直在研究传染病防治的中医治疗方案,所以立刻就将电话打给了他,想让他加入省级专家医疗队驰援疫区。
  路晓琪为疫区的百姓们感到抱歉,但她此刻真的有点想哭。
  张神医的心愿终于看到了一点曙光。
  “那您赶紧去收拾东西。”她迫不及待催促张仲景,“要不要带几个医生一起过去?要不,我给您配个助理吧……”
  张仲景失笑:“小友放心,省里都会安排好的。”
  对这个消息,他倒是很淡然。
  但是对即将面对的疫情,他严阵以待。
  当天下午,张仲景就坐上了省里来接的车子,离开了清河古镇。
  路晓琪后知后觉的有些担心,握紧了身边苏隽的手:“张神医不会有事的吧?”
  苏隽安慰她:“放心吧,他可是医圣啊,而且现在不是以前了,各种防护措施都很到位,肯定没什么风险。”
  路晓琪这才安心。
  对啊,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
  果然,在十天后的晚上,路晓琪收到了久违的系统的通知声:
  “恭喜玩家。ssr人物张仲景的心愿,‘以传统中医之道,治愈一场疫病’已完成。张仲景的生命体将获得凝实,玩家将获得‘古镇空气净化系统’碎片(1/2)”
  路晓琪长长,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
  仿佛放下来了压在心中已久的大石块,驱散了长久以来笼罩胸臆的阴翳,整个人都放轻松了下来。
  她顾不上已经深夜,立刻给张仲景去了一个电话:“张神医……”
  夜色已深,月亮在天空悬挂,温柔照拂大地。
  ……
  九月的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商业街和清河古镇的酒店忽然迎来了许多特殊的客人。
  他们携带着行李箱以及大包小包,大多都是父母与子女的组合。
  “老板,等学校开学的时候你可得上去讲话啊。”陈盈盈交代路晓琪,然后塞给她一份稿子,“给,稿子已经给你写好了。”
  是的,那些就是送子女来清河职业学院上学的父母,也是清河职业学院第一届的学生们。
  路晓琪垂死挣扎:“你上台就可以了啊……”
  她真的痛恨这种在现实世界中无数人注视下的发言,反倒是对着手机直播什么的无所畏惧。
  陈盈盈冷酷无情:“不行,清河古镇的老板是你又不是我。”
  路晓琪额头砸到桌子上,有气无力:“好吧,好吧。”
  待到陈盈盈出去后,她叹了口气。算了,躲不过了,那就硬着头皮上吧。她摊开稿子看了看,清了清嗓子,准备先找找感觉: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
  “在这个承载着希望与收获的九月,我们齐聚于此,不仅是为了一场开学典礼,更是为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约定——迎接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的崭新篇章。
  “你们的选择,并非仅仅踏入一所学院,而是主动握住了一把钥匙。一把能够开启时光之门,让古老的智慧与技艺在当代重焕生光的钥匙。从今天起,你们将成为新的守护者与创造者,让历史的回响,谱写出未来的乐章……”
  路晓琪念到这里,声音不自觉地放缓,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取代了最初的紧张。
  她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看到了那些青砖黛瓦,看到了发言稿中描绘的蓝图,听到了织机札札、凿锯声声,嗅到了墨香与药香。
  她轻轻放下稿纸,无需再看,心中已然澄澈。
  这不仅仅是一份讲稿,这是一个承诺,一个关于古老文明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承诺。而她,和这座古镇,以及即将踏入这里的每一位学子,都是这个承诺的见证者与践行者。
  窗外,阳光正好。
  (正文完结)
  第175章 番外一 清河职业学院(一)
  “下面, 让我们有请清河职业学院的荣誉院长,以及清河古镇的管理者路总来为大家讲话!”
  主持人充满激情,满面笑容的大手一挥, 指向了正在主席台上坐着的路晓琪。
  如雷的掌声响起来。
  路晓琪深吸了一口气,摆出了笑容——说实话她今天微笑得嘴角都有些酸了。她站到了舞台中间,拿起了话筒。好在, 这篇演讲稿她在私底下已经练习过很多次, 张嘴就能来:
  “亲爱的同学们,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欢迎你们来到清河职业学院, 开始自己人生中的一段新征程。
  “我们聚在这里,不仅是为了一场开学典礼……”
  这一天是九月二号,也是清河职业学院开学的日子。为了迎接第一届学生的到来,清河古镇以及清河职业学院举办了很隆重的开学典礼。
  在操场上坐着的除了老师、新入学的学生们还有部分家长。
  路晓琪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 十分熟稔且自然地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将清河职业学院这一次的开学提升了价值, 也给在座的学生和家长们画了一个很漂亮的饼, 哦不,是关于未来的蓝图。
  “……从今天起, 你们的每一次落笔, 每一次运刀,每一次引线,都将为清河职业学院这个名字注入灵魂, 都将为传统文化的星河增添属于你们这一代人的璀璨光芒。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现在,欢迎你们正式成为清河职业学院的一员,让我们共同执笔, 书写这段注定不凡的传奇!
  “谢谢大家!”
  开学典礼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学生们在辅导员和志愿者的引导下,开始分流,前往各自的宿舍安置。
  林思雨的父母陪在她身边,一家三口跟着指示牌,走向女生宿舍区。当看到那栋崭新的、融合了白墙黛瓦与现代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时,即便是第一天来的时候已经感叹过一次,林妈妈还是要忍不住再次赞叹:
  “这宿舍楼修得真漂亮,看着比很多大学还好。”
  林思雨也忙不迭点头,她的宿舍是四人间,条件出乎意料地好,这几天她将照片发给李思思和其他的同学们,已经收获了一片对她的羡慕和对自家学校的唾骂。
  推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空间,原木色的家具,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每张床都是上床下桌的设计,书桌宽敞,书架、储物柜一应俱全。
  空调、洗衣机也都是标配。
  “你也回来了?”一个清脆活泼的声音响起。
  林思雨转头,看到一个剪着利落短发、眼睛亮晶晶的女生正把自己的一个大工具箱费力地往床底下塞。她是林思雨的室友之一,名叫唐果,也来自北方。
  唐果比林思雨要小三岁,因为她读的是中专大专连读的五年制专业,古建筑修缮,也是目前清河职业学院唯二的五年制专业。
  凑巧的是,另外一个就是林思雨就读的古代服饰研究与设计。
  这俩都是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比如古建筑修缮涵盖了木作、瓦石作、油漆彩画作等八大专业,即便是学五年可能也才刚入门。而古代服饰研究与设计,涵盖了形制、纺织、刺绣、缂丝……
  只是,林思雨读的是大专班,只需要上三年。她已经决定好了,如果毕业后还可以深造的话就继续深造。
  在第一天过来分配宿舍时,两人就已经打过照面,唐果自来熟的性格让稍显内向的林思雨也很快放松下来。她决定好好照顾这个小妹妹。
  “对呀,你爸妈回去了?”林思雨笑着应和,帮父母把行李放到靠窗的那个床位。
  “嗯嗯,早上回去的。”唐果瘪了瘪嘴,有些不舍。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轻轻敲响,然后推开一条缝,一个穿着朴素、甚至有些洗得发白的运动服,扎着低马尾的女生怯生生地探进头来。“请,请问,这里是306吗?”
  她声音细细的。
  “是的是的!快进来,你就是董芳吧?”唐果热情地招呼。
  她们宿舍住三个人,这应该就是最后一个来的了。
  女生点点头,走了进来,手里只提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行李箱和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布包。她就是小柳的表妹,董芳。
  董芳看起来有些紧张,眼神怯怯的,但面对唐果和林思雨的笑容,她也努力回了一个腼腆的微笑。
  林爸爸和林妈妈见状,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善意。
  林妈妈主动开口:“你就是董芳同学啊,我们是林思雨的爸爸妈妈。正好,我们都收拾得差不多了,一会儿一起去商业街吃个午饭吧?你们三个室友也熟悉熟悉。”
  董芳有些受宠若惊,连忙摆手:“不,不用了阿姨,太破费了……”
  “哎呀,破费什么呀!”林思雨一把揽住董芳的肩膀,“咱们就当是宿舍第一次团建啦!走走走,我都饿扁了!”
  盛情难却,董芳最终红着脸点了点头。
  一行人在商业街找了一家评价不错的本帮菜馆。饭桌上,唐果像个开心果,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对古建筑的热爱和“以后要亲手修故宫”的远大志向,逗得林爸爸林妈妈笑声不断。
  林思雨也渐渐放开了,说着自己选择古代服饰专业的缘由。董芳话不多,但听得非常认真,偶尔被问到,也会小声但清晰地回答,说自己很喜欢刺绣,想好好学,以后能像表姐一样靠自己立足。
  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她表姐就在清河古镇里面工作,她自己早在高考后就来了这儿,然后一直在清河古镇里的奶茶店当兼职赚学费。
  林妈妈听了后很是感慨,又看了看董芳衣服上大概是因为破了然后她自己缝上去的一只可爱小鸭子,真心诚意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