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53节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53节

  【这水平,大师啊!老李给个地址,我也去瞅瞅。】
  【视频里那演示……信手拈来,举重若轻,不是,这人是把元明各家技法都吃透了?老李,你从哪儿找来的这样的人?】
  反正每个人不管怎么夸,最后都是在问地址。
  老李得意得意极了,他挨个回复:“别问,问就是机缘。”
  然后手机一关,打算先吊吊人胃口再说。
  ……
  “听说酒店来了个豪客?”路晓琪好奇问酒店负责人。
  酒店负责人脸上带着喜色:“是想要长包房的客人,这两天都已经遇到好几个了。”
  在枕梦辋川刚开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担心宣传策略会不会有点过于冒险,也有人担心新开的酒店是不是会有甲醛。但是这几天入住的客人都非常满意。
  一个人的状态是否舒适,其实是可以在即时从身体上得到反馈的。
  睡得好不好?呼吸是不是清新?是不是会头晕脑胀?
  这些东西可比酒店出具的各项检测报告要更让人信任。这几天下来,几乎没有收到任何客人投诉。酒店负责人也在业内有过多年的经验,但枕梦辋川的氛围是他见过的最好的。
  好像入住的客人心态都特别平和,素质也特别的高,和他们的服务做到了双向奔赴,简直让人感动。
  所以,当几个客人提出想要长包房的时候他也不惊讶。总有一些不差钱的客人很愿意在酒店里长住,而且酒店也都很喜欢这些长住的稳定的客人。
  “这个客人不一样,他想要长包下竹里馆,大概半年的时间。”
  路晓琪有些惊讶:“那还真是豪客。”
  每当她以为自己挺有钱的时候,现实都会告诉她,这世界上有钱人多得是。竹里馆长包价格一个月三十万,半年就要一百八十万了。
  “那处理好了吗?”
  “处理好了,您放心。”酒店负责人笑道,“如果他要长包的是辛夷坞,那我还真是会头疼。”
  辛夷坞正逢花季,后续都已经被订满了,即便是客人说愿意双倍给后续的住客赔偿,他也很难去一个一个地做调整。但竹里馆就好办多了。
  现在最受欢迎的两个庭院,一个是辛夷坞,有花,一个是鹿柴,有小鹿。竹里馆在其中只能算是普通,但没想到却得了豪客青眼,酒店负责人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听到他已经处理好了,路晓琪也没再多说什么,只让他好好维系和这些客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入住庭院房的vip们,都是很有潜力的。这几天已经有好几个人联系上了古镇,说想要来参加四月份的拍卖会,都是助理与秘书之类的角色,路晓琪怀疑这些大多都与这些客人们有关。
  拍卖会的筹备工作也比之前想象的要好。
  原本她想着如果邀请不到什么重量级客人,那就索性举办一场线上拍卖会就好了。但没想到,现实情况已经远超她预期。
  她打算好好运作一下这场拍卖会,让所有人都看看坚持传统手艺也是能在现在这个时代赚到钱的。
  第149章 被错过的图书馆
  虽然今年清河古镇在网上最红的春景是在枕梦辋川酒店之内的辛夷坞, 但普通游客进不去。不过,在大部分的公区,照样是一步一景。
  而且, 很多常来的游客很明显地发现了似乎今年古镇的园林和花事比起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
  “有没有感觉好像更美了?”一位举着相机的中年游客停下脚步,有些不确定地问同伴。
  他们都是清河市本地人,年卡客户。
  “好像是, ”同伴环顾四周, 深吸了一口带着花香的空气, “具体说不上来,但就是觉得眼睛更舒服了, 好像花开得更精神,景也更有味道了。”
  这种微妙的提升,一半功劳归于路晓琪从系统抽到的黑科技花木生长剂,使得植物更加生机勃勃。而另一半, 则要归功于王维这位“艺术总监”对古镇园林花木的一些调整。
  他倒没有像对酒店六号区七号区这样对已开放的古镇区域大动干戈, 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 巧妙地造了一些小景。
  或许是在转角墙边, 以几块顽石、一丛翠竹、数株花草,便勾勒出一幅尺幅窗、无心画;或许是在溪流畔, 借几株垂柳的疏影, 点缀些鸢尾、菖蒲,营造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的意境。
  这些欣欣向荣的花丛隐蔽在一片绿意中, 一处一处,规模不大,却极具匠心,充满了古代文人追求的诗情画意和空间趣味, 引得懂行的游客驻足流连,细细品味。尤其吸引了许多热情的老法师们。
  当然了,这些照片放在网上去,变成了“清河古镇里的莫奈花园”,让路晓琪和王维等人哭笑不得。
  小京都、莫奈花园、小奈良……清河古镇在网上已经拥有了好多类似的称号,让路晓琪看了都觉得头疼。最后,她不得不让自媒体部门炮制了许多网友口吻的文章去驳斥,为古镇正名。
  清河古镇就是纯华夏风格,不是什么小京都小奈良,包括这些造景,也是纯粹的华夏审美。
  于是,“倒反天罡”这个词一度又火了起来。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总之,在王维的建议和主导下,古镇不仅多了好多处造景,还引入了更多符合古人审美、但在现代城市绿化中不那么“热门”的花木。因此,游客们不仅能看到被追捧的烂漫樱花、海棠,还能欣赏到清雅高洁的玉兰、寓意吉祥的紫荆、富丽堂皇的牡丹、飘逸潇洒的棣棠,以及许多叫不上名字却姿态优美的山花野卉。
  它们被精心安排在不同的院落、水边、路旁,与建筑、山石、水流相映成趣。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色彩和谐,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步步生莲之感。
  整个春季,从头到尾,每月都会有相应的花盛放。
  清河古镇也成为了一幅徐徐展开的、活生生的唐宋园林长卷。
  就在三月底四月初,玉兰花已经凋零而海棠花正在逐渐盛放之际,李龟年与王维一起暂别了清河古镇,他们将乘着高铁去洛阳,然后再去长安等地,寻找旧时回忆。
  消息传出,众人皆来相送。
  在古镇侧门,晨雾尚未完全散去,杨柳依依。大家齐聚一堂,气氛中带着一丝不舍与祝福。宇文恺为他们规划好了路线,张仲景送上了防疫的香囊,而宋五嫂给他们带了高铁上吃的食盒。
  李龟年与王维皆是一身简便行装,神情中既有对前路的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乡情怯。
  “诸位,此处交通便利,或许一两个月,我们就又回来了,大家无需担忧。”李龟年一拱手,十分潇洒。
  公孙瑾笑道:“倒是忘记了,总觉得一出远门,没个几年是回不来的。”
  李彭年与李鹤年眼巴巴地看着兄长,他们兄弟情深,自然也希望能相伴同行,此时也只能叹一声:“真羡慕哥哥与摩诘兄可以自由来去。不知何时,我们也能像你们这般,去看看这千年后的山河……”
  “快了快了,”路晓琪连忙说,“如今咱们清河古镇还在不断发展,升级并不难,可能不久之后你们就能获得更高的自由度,到时候别说去洛阳、长安,就是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也未必不可能!”
  李彭年听了后笑道:“那兄长且先去探路,待他日我等能自由行动了,我们再一起回去看看。”
  李龟年和王维都含笑点头。
  赵孟頫悄悄对身边管道升说:“咱们以后也去。”
  管道升含笑点头。
  他们原本是早想要去家乡游一圈的,但因为发现了花萼相辉楼里吴道子的壁画,便舍不得走了。这段时间两人白天除了偶尔在松雪堂授课之外,其余时间都在花萼相辉楼里面待着。
  临走了,王维的目光扫过这片他倾注了心血的“新辋川”,又望向远方,悠然吟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家都轻笑起来。这正是王维最出名的一首诗《送元二使安西》。
  这时,路晓琪和苏隽已经各自手持着一根从路边柳树上折下来的柳枝,别在了两人的背包上。
  路晓琪退后两步,满意地笑了起来:“折柳相送,也算是应景了。”
  王维看了一眼自己背包上的柳枝,哈哈一笑,眼中已无初到此地时的彷徨,看上去疏朗轻快;“今日,江山依旧,故人新交皆在,此行非孤旅,心中甚慰。走了——!”
  两人的身影逐渐远去,大家也三三两两散去。
  路晓琪与宇文恺、苏隽走在一起。
  “宇文老师是不是今年也得再去趟晋省?”她忽然想起来应府木塔,“那边肯定又在催你了吧?”
  “确实。”宇文恺微微颔首,“我已经定下,待到四号区修缮完成后便启程前往应付。估计便在今年下半年吧。”
  他的“古建天成”特殊能力除了能够提升古建筑修缮和建造的速度之外,还有一点是可以看出古建筑本身的问题所在。这个就很适合应府木塔现在的状态。之前他与叶世安等人通话时,含糊提过他或许有了可以稳妥修复应府木塔的办法,叶世安激动得要命,恨不得让他立刻就飞到晋省去。
  不过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进行,那边也不在乎这半年时间了。
  宇文恺还是想要把清河古镇全部修缮完成,然后才能放心离开——如果木塔修复工程开始,那便是以年为计的单位。
  他还有一个考量:“其实古镇升级后再开启这个项目是最好的,可以让向家村几位老师傅陪我一起去。”
  那几位老师傅掌握了不少失传的榫卯,能派上大用场。
  路晓琪了然点点头:“到年底应该没问题。”
  其实古镇升级没什么别的窍门,无非就是更多的游客,更大的知名度,已经更多完成心愿的ssr人物。照目前的进度来看,一切都很顺利,年底应该能再升一级。
  “到时候,你也可以去开封看看了。”她对苏隽说,“上次那边的博物馆不是还邀请你去建造水运仪象台吗?你考虑得怎么样了?”
  可能是上次苏隽在水傀儡的纪录片里展现了他对水运仪象台的了解,开封那边的博物馆就找上门来了。水运仪象台其实他们也复刻过,但总觉得好像和记载的差了点意思,他们找到苏隽,想看看他是不是知道更多隐秘的记载,最好是他也可以参与其中。
  “他们的项目还没有正式启动,现在我们就是在沟通一些大概的东西。”苏隽说,“不过,我能感觉到,它对我来说是有帮助的。”
  上次他通过做水傀儡感受到了升级的契机,这一次这种感觉要更加明显了。
  或许,水运仪象台才是他升级的关键所在。
  路晓琪若有所思,她想想也是,苏隽是因为水运仪象台而被系统所记录,那因为水运仪象台升级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那你好好做。”她高兴极了,眼里充满了斗志,“我也把古镇好好经营,争取尽快解锁你们每个人的自由度。咱们都好好做。”
  苏隽眼中泛起温和笑意,重复并强调了一句:“嗯,咱们都好好做。”
  他喜欢“咱们”这个称谓。
  宇文恺在路口的时候笑呵呵和他们告别,他今天要去清河大学里给建筑系的学生们上课。
  ……
  清河大学内,刘晗将书本痛苦从脸上取下来:“不行,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她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这个时候该实习的实习,该考研的也考研,该考公的考公。刘晗选择了最后一条路,她想要考公,然后留在清河市。
  于是,从上学期开始她就头悬梁锥刺股,像高考一样开始了自己的苦读生涯。
  而同宿舍的三位好友,有的已经提前找到了工作,有的已经考研上岸,此刻只能同情看着她。
  “你这样子硬熬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已经拿到offer的舍长看着她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心疼地劝道,“弦绷得太紧会断的。你看你,黑眼圈都快掉到地上了。”
  另一个保研成功的舍友凑过来,灵机一动:“对啊晗晗,不如咱们放松一下?我听说清河农庄那边的草莓正好熟了,咱们要不去摘草莓吧,还有那个泡儿,就是那种野草莓,酸酸甜甜的,现在也正是时候。咱们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脑子更清醒。”
  “这个主意好!”第三个舍友立刻举手赞成,“劳逸结合嘛,咱们都好久没去清河古镇了。听说vr体验馆上了很多新的片段,而且还开了新区域。”
  她们从清河古镇开业时就都一起办了年卡,去年的时候还续了卡,但因为升上大四后事情比较多,所以去得就没那么勤了。之前大三时,那是每个月必去的。
  刘晗听着舍友们七嘴八舌的建议,看着她们关切的脸,心里那根紧绷的弦似乎松动了一丝。她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仿佛已经闻到了草莓的甜香和田野的气息。厚厚的备考资料似乎也不再那么面目可憎了。
  “去!”她毅然决然关上书本,“就去半天,我正好可以去看看观脉堂的醒神香囊上新了没有。”
  她都断货半个月了,之前都是找代购,但现在代购都不太管用了。有了醒神香囊的时候,学习的确是事半功倍,效率极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