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40节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40节

  他望着那渐渐散去的仙宫余晖,眼神仿佛穿透了时空,回到了那个他真正效忠过的、无比辉煌又最终倾颓的时代。灯火摇曳间,他似乎又看到了那位也曾精通音律、纵情歌舞、最终却黯然离场的陛下。
  当年,他亦是在御前,为陛下与贵妃演奏。那时的笙歌宴饮、那时的霓裳羽衣,是真实的帝国繁华,是浸润着权力与爱欲的活色生香,而非如今日这般,是一场精心编排、引人入胜的“幻梦”。
  开心吗?自然是开心的。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霓裳羽衣曲》能跨越千年,依旧打动人心。
  惆怅吗?亦是惆怅的。
  曲犹在,楼犹存,但故国故人,早已雨打风吹去。他于此地重现盛景,却更像一个繁华梦境的守墓人与叙述者。
  这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交织,最终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消散在再次响起的激昂乐声与掌声中。于他而言,这场演出,既是献给现代观众的极乐幻梦,也是一场无声的、跨越千年的祭奠。
  李龟年微微挺直了脊背,将那丝怅惘深深掩藏。
  “很棒!”
  “特别好!”
  “刚才实在是太棒了!”
  他对接受了大家掌声和喝彩,依次回到后台的演员们道贺,不吝啬地送出自己的赞赏。每一位演员在经过他的时候都忍不住和他拥抱,即便是那些同样从古代穿越过来的还有些保守的舞姬们。
  “李导,是你太棒了!”
  “恭喜供奉!”
  大家都非常的兴奋。
  这时,李龟年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却是路晓琪打过来的电话。
  “李供奉,快来快来!”路晓琪的声音在手机里异常欢快,一下子就将他刚才那种复杂的情绪里拉回到了现实之中,“快来喝酒,大家都等着为你庆功呢!”
  李龟年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恢复成了之前那个潇洒不羁的自己:“马上就来!”
  第141章 我们去农庄踏青去!
  李龟年带着弟弟李彭年过来包厢的时候, 王维苏隽等人自然是要和他喝上一杯的。
  他们喝的是赵过亲手酿的果酒,色泽莹润,入口清甜, 度数也不算高,正适合演出后小酌。赵过本人不喜喧嚣,只在彩排时静静看了一会儿, 今日正式演出反倒早早睡下了, 但却特意让人送了几坛他珍藏的佳酿过来, 心意十足。
  路晓琪抿了一口,觉得甜滋滋的, 带着浓郁的果香,不由得眯起了眼。
  “飞燕姐和瑾姐她们怎么还没来?”路晓琪问李龟年。
  李龟年笑道:“她们与鹤年都想要卸了妆再换了衣服过来,让我们先热闹着。”
  “龟年兄,今日这场《霓裳》, 真是……叹为观止!”王维率先举杯, 他的称赞向来含蓄却精准, “虚实相生, 人天相应,已得乐舞之真味。”
  赵孟頫作为艺术界人士, 对美有着更加敏锐的感知, 将李龟年赞了又赞。而其他人如宇文恺、苏隽等人虽然上次看过了彩排,如今第二次看依然觉得震撼不已,自然不吝啬于夸奖。
  李龟年面带微笑, 与众人一一碰杯,并未居功,只道:“是此楼神异,是飞燕、公孙她们跳得好, 是诸位乐工配合无间,非我一人之功。”
  此时,赵孟頫放下酒杯,带着学者般的探究神情问道:“龟年兄,恕我冒昧一问。今日所奏之《霓裳羽衣曲》,与我往日所阅古籍中记载的曲谱似乎略有不同?”
  李龟年闻言,眼中流露出知音难遇的赞赏之色:“子昂兄果然慧耳。”
  他解释道:“我们在花萼相辉楼上演的并非原版,我将其称之为改进版。”
  他在完成自己的心愿时要求完全复原霓裳羽衣曲,就连乐器的演变都考虑在内。但完成了之后他才管不了那么多,怎么喜欢怎么来!
  不然要完全按照之前的来,那花萼相辉楼的“幻境”也不能用了,显然是遗憾;那么多的乐理新知识和他的灵感不能用了,也是遗憾。
  所以李龟年在思来想去之后,还是做出了更改。
  他道:“原版固然精妙,但更侧重于曲本身之玄妙变化。而今日之演,侧重点更放在舞蹈表演之上,在于呈现一场完整的视听幻梦。所以我在保留原曲骨架与神韵的基础上,调整了部分节奏与配器,更注重与舞蹈动作的契合。
  “不过,整体的曲谱还是大致遵循原版,只是修改了一下几处小细节。”
  保留其精髓,又能更照顾如今观众们的喜好。
  李龟年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依然热闹的大厅,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需得与这花萼相辉楼之力相得益彰。何时该如溪流潺潺,何时该如雷霆骤雨,才能引导此楼所营造的幻景,方能达到方才那般天地人乐共鸣的效果。”
  虽然他的极乐之宴作用于花萼相辉楼,但也是排练了很久才让这两者之间磨合娴熟。
  可以说,是此楼,赋予了这首古曲新的生命。
  路晓琪和苏隽听着他的讲解,一边点头,一边不由地将目光再次投向楼下大厅。
  演出虽已结束,只有几位乐师还留在一侧以琵琶或古筝为宴席助兴。但宾客们的热情并未消退,大多数人仍兴奋地停留在原地,用上些糕点,喝几杯茶,与同伴们讨论着,比划着。
  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和难以置信的神情,迟迟不愿离去,似乎宴席的欢愉才刚到高/潮。
  侍者们穿梭其间,添酒送菜,又送上水果拼盘以及饭后小糖果。
  “你看他们,”路晓琪趴在栏杆上,轻声对身边的苏隽说,语气带着一丝感慨,“好像都还沉浸在刚才的梦里没醒过来呢。”
  苏隽嘴角噙着笑:“这样的美梦,如何会愿意醒呢?”
  这时,楼下大厅中,一位看似微醺、身着文士袍服的男子猛地站起身,高举酒杯,面对周遭仍在兴奋议论的宾客,朗声吟道:“诸位,如此良辰美景,岂能没有好诗相伴?”
  在楼上的路晓琪挑起眉来,只觉得有趣:“这是……咱们的人吧?”
  她知道为了制造氛围感,演出部门在每一层都设置了“演员”,咳咳,其实也就是托儿,扮演文人墨客、文臣贵妇等等。
  李龟年往下一看,哈哈大笑:“应当是了。”
  “我有一首好诗,愿与诸君共享。”那文士高声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他声若洪钟,带着一股狂放不羁的豪情,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无数人都从二楼三楼四楼的栏杆处伸出头,好奇看着。
  他的同伴立刻笑着接上:“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仿佛是投入滚烫油锅里的一滴水,瞬间炸开了锅!在场许多宾客先是一愣,随即眼睛一亮,这种集体背诵千古名篇的氛围感极具感染力。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第三个人加入,声音更大。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越来越多的人举杯附和。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声音逐渐汇聚,变得整齐而响亮。
  秦月的直播间还没关呢,她正在细细品味饭后的小糕点,结果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集体朗诵震撼了。
  【卧槽!这是我最爱的《将进酒》啊!】
  【啊啊啊我dna动了!】
  【好燃啊!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吗!】
  【看得我好想哭,莫名其妙的热血沸腾……】
  【主播快把镜头转过去啊!】
  秦月赶紧将手机镜头对准楼下大厅,只见越来越多的人放下筷子,笑着、喊着,加入这声势浩大的吟诵之中。
  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记得全部诗句,到了那句脍炙人口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及“与尔同销万古愁”时,几乎是全场雷动,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纯粹的、共享文化印记的激动和快乐。这场面,远比任何精心编排的表演更真实,更感人。
  秦月旁边的绿衣女生以及黄衣女生也在大声喊,兴奋不已。
  “好好玩啊!”
  路晓琪所在包厢内,即便是平日内严肃深刻如宇文恺也在喃喃念道:“……与尔同销万古愁,好诗,好诗。诗仙之名,名不虚传。”
  李龟年在一旁眯着眼喝酒,闻言忍不住想到那个狂傲逍遥的男人。说实话,当时虽然他们是同僚,但颇有那么一点点不对付,他与王维杜甫的关系要更好……不过,如今也都释然了。
  是啊,诗仙不愧是诗仙。
  赵孟頫显然被这热烈的气氛深深感染,击节赞叹:“好!好一个‘与尔同销万古愁’!当浮一大白!”他饮尽杯中酒,朗声道:“如此盛景,岂可无翰墨记之?取纸笔来!”
  管道升笑道:“看来夫君今日是真正高兴了。”
  听说赵孟頫要临场挥毫,路晓琪连忙和众人都围了过来,赶紧让周围的“婢女”去取宣纸和笔墨来。
  正巧,这会儿赵飞燕、公孙瑾和朱帘秀等人刚进来。
  “倒没想到竟然可以亲见赵先生现场挥毫,真是不虚此行!”朱帘秀笑道。
  她与赵孟頫管道升来自于同一个朝代,早就久仰其书画双绝,文坛泰斗之名。
  赵飞燕看到一旁的宇文恺,忽然想起当时她为宋嫂鱼馆那个小快餐店提的匾额也是极好的,便笑道:“宇文先生,您不露一手?您的字也是极好的!”
  宇文恺轻咳一声,有些不自在:“……老夫的字,就不在赵大家面前献丑了。”
  路晓琪却眼睛一亮:“对啊,宇文老师,您也一起来。还有摩诘先生,”她转向王维,“您也是诗画双绝,此时不来,更待何时?”
  都给她写啊,到时候她可以把这些书画挂在花萼相辉楼的墙上。
  “还有苏隽,你也来!”她把苏隽也叫上。
  “你们留下的这些墨宝,到时候我得把它们好好装裱起来,就挂在这花萼相辉楼的墙壁上!到时候,咱们也可以出个雅集,这才叫真正的留下印记呢!”
  听到她这么说,几人相视一笑。
  大家都是文人出身,看了一场这么让人激动这么美的演出,早就心中有些痒痒了。以往他们参加的聚会,每每也是要留下点东西,然后装订成册,是极其风雅之事。
  宇文恺笑道:“也罢,我便也献丑写一幅字罢!”
  王维和苏隽自然也欣然答应。
  侍女很快送来笔墨纸砚,众人径自取了,便开始各自构思各自的作品去了。
  而在楼下大厅,欢乐还未散去。大家从共同吟诗的快乐中醒过来,经历了这样的氛围之后一下子觉得相互之间似乎熟悉了很多,很多人开始与身边人搭话聊天,倒真的有了几分宴会社交的感觉。
  秦月看一楼更热闹,便拿着手机去大厅直播了。这时候已经发展到了客人们互相合影——或是找那些npc们比如乐师比如侍女等等合影。秦月因为妆造精致,也被几个人求合影了。
  “就真的有种世界大同的感觉。”她感慨,将手机环绕周围一圈,“你看,在场的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家来自不一样的地方,甚至还有很多老外……但都其乐融融。说是极乐之宴,也不夸张了。”
  “极乐之宴!”在秦韶华的包厢内,王编剧一拍桌子,只觉得自己灵感爆发,恨不得现在就立刻回去写剧本。
  直到晚上八点半,花萼相辉楼才逐渐清场,又准备了船只将客人们送回古镇,小舟泛于湖上又是一道盛景。
  也有人是反方向——宋五嫂刚从宋嫂鱼馆里下班出来,立刻便去了花萼相辉楼。
  一开始古镇里面做餐饮的其他人都觉得花萼相辉楼的开业会对鱼馆造成一些影响,包括鱼馆内部也有些员工会嘀咕。但宋五嫂却是不太在意的,两者并不是同一风格。
  花萼相辉楼是盛宴,走高端路线,而宋嫂鱼馆却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食肆,定位和受众就不一样。
  大家会想要去花萼相辉楼见识一下,但却不会每周都去,每月都去。
  而且,事实证明,开业后也的确对宋嫂鱼馆影响不大。她还是这么晚才下班,想到这里,宋五嫂简直是有些哀怨了。
  她进入到包厢内,正好看到那几位正在挥毫写字,又看了看,便问:“怎么不见膳祖与梵正法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