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03节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203节

  宋五嫂看向梵正,眼神发亮:“法师,您若不嫌我这后厨烟火气太重、荤腥太足,可否……请您也露一手?”
  梵正微微欠身:“阿弥陀佛。宋施主相邀,贫尼自然当尽全力。不过,贫尼所习多为素食与精巧点心,于这般烹炒盛宴之所,恐有不便,亦难施展。不如……”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落回那笼热气渐消、却米香依旧的大米发糕上,眼中泛起一丝近乎孩童般的好奇与兴致。
  “我就来做一组大米发糕吧。”
  作为生活在黑暗时代五代十国的僧尼,梵正为了应付豪强,偶尔也会做一些荤菜。包括她名震天下的“辋川小样”风景拼盘,也用了不少肉干、腌鱼等等。但既然如今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她便决定不再做违心之事。
  宋五嫂当然求之不得:“行,那今天的白案就交给您了!”
  就这样,膳祖与梵正不过来厨房转了一圈就被留了下来,莫名换上了厨师服,站在了锅灶面前。
  不过,当她们真正站在锅灶前时,一直漂浮着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下来。
  找到了归属感。
  而另一边,宋五嫂正在给路晓琪狂发信息:“速来!膳祖与梵正准备做菜了!”
  正在和宇文恺、王维对方案的路晓琪收到信息:“对完后你们先别走,咱们中午去五嫂子那里吃饭,今天有大餐吃!”
  听说是新来的两位名厨要大显身手了,宇文恺与王维对望一眼,欣然允诺。
  路晓琪百忙之中还记得给苏隽发了个短信,约他中午包厢见。
  没过多久,李龟年也知道了,表示要来蹭席,还有他的弟弟与公孙瑾、朱帘秀。
  王维有些不好意思,是他刚刚透露出去的。
  他们以往都是这样,大家呼朋引伴赶场子去玩,喝酒作诗跳舞吟乐,热闹惯了。有的时候玩到太晚过了宵禁的时间,自然就在主人家歇下,第二天再走。
  路晓琪不以为意,既然人越来越多,她索性又叫来了张仲景与高公明高太医,还有韩尚宫。一群人浩浩荡荡,把包厢给坐满了。
  ……
  宋嫂鱼馆,后厨。
  梵正正在揉着手中的面团,旁边的厨师们一边备菜一边时不时往这边瞟几眼。宋嫂鱼馆以往并没有单独的白案师傅,也很少推出糕点,但大家都是行内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位女法师,绝对是个高手!
  她的动作看似轻柔,却蕴含着某种内在的力道,米粉与水在她掌指间完美融合,绝不粘盆,也绝不干涩。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禅意和韵律美。看着不像是在厨房,反倒更像是一场指尖的舞蹈,让偶尔将目光瞥过去的厨师们看得目不转睛,暗自惊叹。
  宋五嫂看得也很激动,这面揉得……待会儿的发糕不用想,肯定好吃!
  膳祖也在另一侧准备自己的菜品。
  她在自己的一众拿手菜里选了又选,又看过了鱼馆里的菜单,发现家禽类的菜品相对比较少,而鱼鲜类的菜品已经相当多了。
  “那就葱醋鸡如何?”
  这也是她的招牌菜之一,食材易得,而且很符合大众的口味。
  “没问题。”
  宋五嫂立刻点头,然后让厨房采购立刻送来十几只活鸡,不同品种的让膳祖来选。这整个过程不过半小时,也让膳祖咋舌于这个时代的效率,还有物资之丰。
  十几种不同的鸡,活蹦乱跳,不过一刻就送了过来。即便在那会儿,宰相府上也难说能做到如此。
  她逐一查看这些鸡的状态,只有几种她熟悉,另外的品种都是她从未曾见过的。
  “索性,都做了吧。”膳祖轻描淡写说了一句,“正好也都试试味,看看哪种更合适。”
  宋五嫂肃然起敬。
  鸡自有厨房水台去处理,膳祖开始专心调制自己要用的酱料。
  厨房里的调味料琳琅满目,除了外面能买到的,还有许多是宋五嫂和其他厨师们自己酿的酱汁、酱菜等等。
  膳祖看着这些贴着陌生标签的瓶瓶罐罐,神情里带着一种考古学家般的谨慎与好奇。她拿起一瓶白醋,凑近瓶口轻轻一嗅,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很浓的醋味儿,但是气息过于尖锐单薄,少了自然发酵的醇厚层次。
  旁边一位正在备料的年轻厨师见她犹疑不定,动作生疏,又想到宋大厨对她的重视,于是上前主动问:“您要找什么醋?香醋、陈醋、米醋、白醋我们这儿都有。”
  膳祖温和地笑了笑,并未解释,只道:“多谢。可否都让我试试?”
  年轻厨师虽觉奇怪,但还是麻利地取来几个小碟,每种醋都倒了一点。只见膳祖真的用指尖沾取少许,逐一放入口中细细品味。
  她闭目凝神,仿佛在解读每一种醋的身世与性格,十分专注。
  年轻厨师有些茫然,这尝调料的手法,也太原始、太“新手”了吧?
  这位到底是什么来头?
  之前觉得是前辈,但现在看着又不太像……
  然而,接下来的操作更让他摸不着头脑 —— 她没有直接使用任何一种现成的醋,反倒是开始自己来调味。咦?这可是资深厨师才爱做的事情。
  膳祖觉得现在的醋和她那时候的醋区别还是很大的,所以不能直接这么用。她试图自己还原出之前调料的味道,但是试了许多调味料之后她又有了新的灵感。最后,她用底品质最好的陈醋为基础,又加入少许酸味更清亮的米醋,然后又从香料柜里取来几颗花椒、一小撮胡椒粒,甚至还有一丁点儿肉桂,在干净的砧板上用擀面杖仔细碾成极细的粉末,过筛后投入醋汁中。
  接着,她拒绝了现成的味精和鸡精,而是舀了一小勺厨房自制的、浓缩了火腿、老母鸡和猪骨精华的高汤冻。
  她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宋五嫂和另外几位厨师也忍不住站在旁边看。
  “这是想要用高汤来提味……”他们一看就能知道膳祖的用意。
  葱、姜、蒜泥,还有一小勺蜂蜜……丰富的各式调味料在她的手下被重新组合。处理完调料还有处理鸡,同样是干净利落,到了这一步,稍微有点眼力见的厨师都能看出来她的功底。
  张厨师悄悄问宋五嫂:“老板,这位大厨您从哪儿找来的?”
  宋五嫂神秘一笑:“你猜?反正,待会儿你等着吃就行了。”
  十只鸡被腌好放在盘子里,十分壮观。
  上笼蒸制然后再用热油一遍一遍浇透,让外面的皮变得更加的酥脆,香味也飘散开来。光看她对油温以及火候的掌控,就知道是大师级。
  难怪刚才宋大厨那么紧张!在场所有的厨师们都恍然大悟。
  再转头看那边的白案,虽然声势不如葱醋鸡这边的浩大,清净了不少,但梵正反倒更享受这种感觉。她早已经将全部做好的发糕做好上笼蒸制,散发着阵阵白汽。
  见到大家望过来,她微微一笑:“再等十分钟就可以吃了,大家可以先尝尝。”
  十分钟后,正好也是膳祖那边要浇汁的时候。
  领班走进来,刚想对后厨说已经开门迎客了,顺便问问今天有没有特殊菜色或者是哪些菜没有,她好把菜牌给撤下来。但一过来,立刻闻到了十分霸道而特殊的香味。
  酸香打头,紧接着是香料带来的隐约辛香和暖意,最后回味是醇厚的鲜与微妙的甘甜。所有人都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肚子里的馋虫似乎都被勾得蠢蠢欲动起来。
  “好香啊!”
  她眼睛一亮,是后厨又出什么新菜了吗?
  然而,还没完,在这股香气之后,又是另外的甜香味道,是属于大米的香,大米发糕?领班立刻闻出来了,但又觉得疑惑——好像又有点不同,今天的香味似乎更丰富也更绵长。
  总之,更好闻。
  她看到厨师们都没管自己面前那一摊子的事儿了,而是闹哄哄地围在了两个地方。于是,领班也凑上去,结果围观了一下膳祖给已经做好的鸡浇汁,当最终的醋汁淋在实验的第一盘鸡上时,那奇异而复合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就是她刚过来时闻到的那股霸道的香气。
  “太香了!”
  “闻着这个味就知道这鸡肯定好吃!”
  厨师们也纷纷在咽口水。
  而另一边,大米发糕也出笼了。一揭开盖子,先是白茫茫的热腾腾的雾气,然后是扑鼻而来的甜香味儿。到最后,领班和大家一起,就着葱醋鸡吃起了大米发糕。
  好吃!
  实在是太好吃了!
  领班这时候只能惆怅自己为什么之前读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到这时只能用这样简单的词汇来循环形容。
  不不,还有一句——和宋大厨所做的菜相比,也毫不逊色。
  是的,宋五嫂做的菜在后厨里是个标准,远远高于其他人之上。
  “这是今天的新菜吗?”领班囫囵吃完,这才想起自己的来意,“马上就要开门了,如果要做菜牌的话那我得赶紧。”
  “弄成新菜吗?”宋五嫂沉吟,看了一眼膳祖与梵正。
  “自然可以。”膳祖温和道,提了一个建议,“这十只鸡,不同品种,不同火候,酱汁风味亦有细微差别,正好可以请客人品鉴一二,看看他们的口味更倾向于哪只?”
  宋五嫂细细一思索,笑着说:“这法子好,我记得咱们有五味花碟?咱们可以先投票一轮选出五个味道,然后再让顾客从这五味里选出最受欢迎的。”
  梵正也无所谓:“如果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再做几笼。”
  正巧也试试其他花样。
  宋五嫂当即转头对领班说:“立刻在前台小黑板上加上今日隐藏限时菜——【古法葱醋鸡】和【古法新米糕】,数量不多,售完即止!对了,优先提供给老顾客。”
  主要是她们要收集客户的反馈,老顾客会非常配合。
  领班响亮地应了一声,兴奋地跑去安排。
  这时,宋五嫂收到了路晓琪的信息,知道她们今天会齐聚在包厢,便对膳祖和梵正说了,让她们今日不用一直待在后厨,待会儿便可以去包厢和大家一起聚餐。
  梵正听道王维王摩诘也在,唰唰唰又开始揉面团了。
  “阿弥陀佛。不行,刚才的发糕还不够漂亮,得做个更能展示我的水准的……”梵正心中充满了斗志。
  王维啊!
  那可是王维啊!
  梵正的偶像就是王维。在那个黑暗时代,她便是靠着王维的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等等等度过了那段难熬的日子。还有远离俗世烦扰的辋川别业,也成为了她心中的归乡。
  所以她才花了大心思去制作了“辋川小景”的冷盘,从王维的辋川诗词中获得了灵感,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食”,然后一举名震天下。
  她早知道自己崇敬的这位诗佛也来到了这个新的世界。原本好早就想去拜谒,但又近乡情怯,一直拖到了现在都还没成行。没想到今日就可以为偶像奉上一道点心。
  这简直就是圆了她多年夙愿。
  一道大米发糕怎么够?!
  她不再多言,重新埋首于案上的米粉,眼神却比方才更加虔诚、更加专注,更加投入,让人看了都觉得肃然起敬。
  鱼馆前厅。
  到了十一点整开门的时候,在外排队的顾客就已经有序进入然后将上下两层再加上后院的包厢给坐满了。门外立刻挂上了等位中的牌子。
  每日都是如此。
  今天恰好是礼拜六,老食客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二分之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