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85节
任何新品牌想要杀入市场,占据高地都是很难的。
“我是完全看好你们这个工坊的。”刘宇笑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又觉得一百万低了。你们的价值,不应该只停留在材料和工时费。”
刘宇指了指窗外工坊的方向,“缂丝、蹙金绣、孔雀羽织、宋锦……这些技艺,放眼全球都是顶尖的,而且真正掌握的人凤毛麟角。这是我刚刚所说,你们掌握的核心优势。顶级工艺和稀缺性。
“但现在,你们还少了故事与光环。有了这个,消费者才会愿意为那多出来的部分,也就是为品牌所编织的‘梦’来支付更高的费用!”
所谓的品牌溢价,就是这样了。
而他们的杂志,则是帮助品牌造梦的一环,将这个梦编造得更美,更盛大,传播得更广。
刘宇不知不觉已经把那盘松鼠桂鱼给吃光了,奇怪,他以前明明不是很喜欢吃甜口的鱼,“相信我,等到杂志上架后,赫妍的婚礼结束后,你们的工坊便不会再默默无闻。到时候,就不再是这个价格了。”
而他要的也不多,这种设计师工作室不可能和大品牌一样买封面砸广告,以后能经常让他借到衣服就行了。
还有清河古镇,刘宇有预感,这不会是他们的唯一一次合作。
吃完饭后,路晓琪和韩云裳发挥了东道主的热情将他们送到了古镇口。
待他们的车走了后,路晓琪这才松了一口气,变得轻快起来。
这种饭局虽然可以知道很多信息,但也真是怪累的。
她一转头看到旁边的韩云裳,直接热切握住了对方的手:“韩姐,这个事情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你肯定可以带着纺织工坊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
韩云裳头上飘起一排问号:???
不是,她都还没和路小姐说她想要试一试,看看能把纺织工坊带到什么高度,没想好怎么开口呢!
路晓琪一脸真诚:“真的,反正你自己看着折腾吧。我负责出钱出人,但具体的运营我就不管了,实在不行你找苏隽。放心,在钱和人方面,古镇一定全力支持你!”
她刚刚听刘宇说了大半天,运作一个品牌实在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听到后面她都开始头疼了,也立刻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闯荡时尚圈的料,也没那么多时间。
那么,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就韩尚宫了!
做过尚宫的她,来做这个事情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看着路晓琪信任的眼睛,韩云裳只觉得心中涌起热流——自从来到这儿之后,路小姐对于纺织工坊一直都是要什么给什么,对她也是完全放手,十分信任。
“路小姐,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做的!”韩云裳许下承诺。
士为知己者死!
第二日,刘宇便和同事们一起将他们从各个品牌借到的衣服也都带到了纺织工坊,他和韩云裳商议好把这儿当做拍大片期间的据点。
纺织工坊很大,不缺地方,韩云裳划了一个工作间给他们用。刘宇和时装编辑要让试衣模特尝试各种搭配,摄影师则在工坊里四处走动拍摄素材——刘宇不仅是想要在这儿拍封面大片,还想要给清河织造做一期专题。
韩云裳自然高兴的应下来。
一些来工坊上课的游客也看到了刘宇等人,有对时尚圈感兴趣的还认出了刘宇,兴奋地发到了社交平台上。
很快,疑似《风尚》杂志要在清河古镇拍片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时尚圈。
沪城《摩登》杂志的办公室。
《摩登》与《风尚》是老对头,两者定位差不多,销量也差不多,并称时尚圈双巨头。
主编室传来了嗤笑声:“刘宇想要拍国风主题?他还真是初心不改。”
时装编辑问:“我记得他上次翻车就是出国风翻的吧?”
“是,被人嘲讽廉价感十足,像是从清朝走出来的老古董。”
“所以才说他真是初心不改嘛。”
“也可能不是初心不改,是江郎才尽了。前两年国风吹得猛,现在早就审美疲劳了好吧,市场需要的是新东西,不是炒冷饭!”
国风虽然红,但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翻来覆去都是那些东西,没什么创新。而且国内做得好的品牌也就那么一两家,实在是有些看腻了。
“古镇+工坊,听起来很文艺,但拍不好就是高级农家乐和影视剧风。啧啧,周年刊搞砸了可就难看了。”
“他不会是借不到高定的衣服了吧?”
办公室里响起了一片心照不宣的笑声,颇有些幸灾乐祸。哪家杂志的周年庆不是打满预算,从人选到摄影师再到服装和珠宝……每一项都要疯狂拉到最好最顶级才行。
“怎么可能?虽然《风尚》这半年卖得都没有咱们好,但也不至于借不到几件高定。就是刘宇这人自诩清高明智,剑走偏锋下了一步险棋罢了。”《摩登》的主编笑了笑,“咱们八月份的人选定了没?”
八月份正好就是《风尚》的周年刊。
“定了,现在很火的流量,第一次上咱们杂志,粉丝们都期待得很。”
“行。”主编拍了拍下属的肩,“好好做,给《风尚》一点颜色瞧瞧!”
刘宇当然知道他的这个选择其实有点冒险,但他做了这么多年的杂志,觉得时尚圈、服装界也该有点新的东西了。他意志坚定,做了决定后便全力以赴。
当时尚圈都在吐槽的时候,他正在纺织工坊里看时装编辑搭出来的一些造型。
“这两个,老觉得差了点什么……”刘宇托着下巴,眉头皱起。
时装编辑也同样觉得不是很满意,两人端详着模特许久,编辑忽然一拍掌:“是配饰的原因吧?”
刘宇恍然:“是了,这两件气质还是有点不搭。”
他们对这一次的大片拍摄是非常重视的,借来的珠宝都是国际大牌的当季款与经典款,还有几件高定款,出门都有保镖陪同的那种。
有些搭配做出来很惊艳,能用得上,但有两款,他们找遍了都觉得不是那个感觉。
外间。
韩玉裳从他们工作室的雕花窗棂外经过,脚步都放轻了几分。
“怎么了?”韩云裳好笑看着如今越来越跳脱的妹妹。
韩玉裳指了指后面,小声说:“好像在争吵呢……”
她本来想要好奇去偷看几眼的,但发现里面似乎是在争执的时候就没进去了,脚步直接转了个方向。
“争执?不顺利吗?”韩云裳随口问。
韩玉裳耸耸肩:“不知道,好像是在说带过来的首饰不是那么满意。”
韩云裳点点头,也不太在意。这也不是她能帮上忙……等等,她抬起头,脸上泛起光。
首饰?!
刘宇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看着模特身上那流淌着银辉的宋锦面料,以及工坊里那些沉淀着时光的木器、丝线,总觉得需要一种能与之共鸣的、温润的、带着手工温度和历史质感的饰品来点睛。
它不能过于现代,极简冷冽的线条和氛围感不搭,但也不能太华夏风格的,比如翡翠手镯或珠串什么的,太日常了,不够时尚。
黄金饰品?
是不是会有些俗气?
刘宇和团队讨论了一番又尝试了几次之后,觉得心绪不宁,索性去外间走一走。看到纺织工坊的工作人员都专注沉静的在干着自己的活儿,他烦乱的情绪似乎也被抚平了。
这里真是一个很适合修身养性的地方,刘宇暗想。
他打算去找韩云裳说说话。韩云裳的情绪太稳了,就和这个地方一样,待在她身边能够获得一种平静感。
结果,还不等他过去,韩云裳抱着一个不算大的、深色紫檀木匣子,步履轻盈地走了进来,看到他眼睛一亮:“刘主编,我正好要去找你呢。”
刘宇一愣:“韩姐找我有事吗?”
韩云裳将怀中的紫檀木匣放在工作台上,温声笑道:“不好意思,我刚巧听到了你们的讨论,听上去像是在为配饰发愁?”
“是啊,”刘宇苦笑,不以为意,“有两个造型,找不到调性合适的。”
“或许……”韩云裳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刘主编可以看看这些?”
她说着,打开了那个木匣。那木匣本身就已不凡,紫檀木纹理细腻如绸,包浆温润,四角镶嵌着小小的、打磨圆润的银质云纹包角,透着一股低调的古雅。
刘宇的目光瞬间被吸引。
打开匣盖后,里面铺着深蓝色的丝绒衬垫。而当衬垫上的物品映入眼帘时,刘宇几乎屏住了呼吸!
韩云裳暗中观察他的神色,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自己这一步是走对了!
刚刚她听到他们对配饰不满意的事后忽然想起来,他们古镇是有金银匠的呀!金匠人一家,以前可是给宫里打造首饰头面的,那手艺可好极了。
只是因为材料贵重,只能做些便宜的简单的银饰放在文创店里挂着卖,因为手艺很好,倒也卖得不错。但她知道金匠人一直想做的还是以前那种可以发挥他全部能力的款式,快一年了,才攒了几款。
但韩云裳看过,以她的眼光来看,绝对是好东西!
于是,她刚刚急急跑到金匠人那儿,挑了几件他们做完的手势。如果有机会能上刘宇的杂志,那对金匠人对清河古镇都是有好处的。
刘宇看着木匣里的东西,一共三件。
一支累丝镶嵌的绒花簪子,主体是纤细如发丝的金银线,用累丝工艺精巧地盘绕成灵动舒展的花枝骨架。花枝上,镶嵌着用粉色碧玺、淡紫色水晶精雕细琢而成的小小芙蓉花,花瓣薄如蝉翼,纹理清晰,花心甚至点缀着几颗细小的金珠作为花蕊。
整支簪子精巧绝伦,轻盈灵动,仿佛刚从枝头摘下。
还没看完,他就立刻喊来了团队的其他人:“来,看看这几样。”
“哇,好美!”编辑们也是看过无数高定珠宝的,但见到这几样纯华夏风格的依然会惊叹。
韩云裳有些骄傲地说:“这是我们古镇的金银匠的作品,他姓金,祖上几代都是为皇家造办处打造金银首饰的匠人,一些老手艺,外面可能很难见到了。这些是他闲暇时做的一些小玩意儿,我觉得还算精致,就带过来给你们看看。”
特意说得轻描淡写,但听到旁人的耳朵里却是另外的意味。
皇家造办处!失传的老手艺!
“我觉得这个可以搭那件花笼裙!”编辑很专业地戴上丝质手套,拿起里面一件造型简洁的饰品。
那是一只宽约两指的錾刻莲纹的臂钏。
它的材质是色泽温润的厚实赤金。表面并非光滑,而是用极细的錾刀手工錾刻出层层叠叠、立体饱满的缠枝莲纹。莲花或盛开,或含苞,莲叶舒展,线条流畅而充满力量感。没有镶嵌宝石,但繁复精湛的錾刻工艺和赤金本身的厚重质感就足以征服观众。
刘宇眼睛一亮:“不错,花笼裙柔美,这个很简洁又精致,可以有点反差感。”
最吸引他们视线的是一支金簪。
那不是普通的金簪。
簪头也不是寻常的花朵鸟兽,而是一座宫阙!
它不过一掌之长,却将一座繁复华美的空中楼阁浓缩于方寸之间,金碧辉煌,宝石璀璨,却丝毫不显庸俗堆砌,反而因为累丝的通透和结构的精妙,呈现出一种仙气缥缈、不似凡间之物的极致美感。
“累丝嵌宝亭台楼阁金簪。”韩云裳介绍,“这就是金师傅的祖传绝学了,外面看不到的。用比发丝更细的金丝和银丝作为骨架……”
金银丝被盘曲、焊接、编织成一座精巧绝伦的双层楼阁!底层是四面通透的轩廊,有细密的栏杆;上层是飞檐翘角的殿宇,屋脊上的鸱吻、脊兽纤毫毕现,甚至能看到瓦片的层叠感!
楼阁并非实心,而是通过累丝技艺营造出空灵通透的效果。细密的金丝网格构成了墙壁和窗棂,透过窗,仿佛能看到内部的梁柱结构。楼阁之间以同样累丝制成的、蜿蜒精巧的游廊连接,甚至还有一座小小的、弧度优美的拱桥横跨其间!
“这么细微,还镶嵌了宝石?”编辑看着啧啧称奇,“这工艺,即便是做高珠也是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