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00节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100节

  ……
  时间如白驹过隙,很快,清河市便入了冬。
  一大早,赵思敏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穿戴洗漱完毕就准备去上班。
  一打开门,一股寒意侵袭而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江南一带的冬天就是这样,又湿又冷,还没有暖气。一进入到十二月份,清河市的气温立马直线下降,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进入到隆冬时节。
  明明她昨天还只是穿个长袖的开衫,今天就已经套上薄款的羽绒服了。
  赵思敏正好遇到爸爸从外面开车回来:“怎么,不吃早饭了?”
  她挥了挥手:“不吃了,去食堂吃。”
  这个礼拜食堂早餐有麻糍包油条,还有热乎乎的豆腐花可以喝,愿意等的话还可以来上一碗牛肉汤河粉,在冬天来上一碗,可以说是很幸福了。
  赵叔乐呵呵看着女儿开着自己的小电驴往清河古镇走。
  他觉得自己这几年做过的最好的决定就是把女儿叫回来,虽然她对在家里宾馆帮忙没什么兴趣,但是却凭自己的能力在清河古镇找了一份工作,也稳定得很。
  “对了,思敏!”他想起来,连忙喊住女儿,“你林婶他们都让我问问你,清河古镇的票价出来了没有?你们有没有内部票的?”
  赵思敏无奈:“没有啦!老板都还没有定价呢,不过我们都猜应该不会超过一百。还有,你不要到处说我有内部票哦,如果预售情况好的话,那我们这些员工也不会有多少内部票的,估计也就一两张。”
  到时候家里人都不够分的。
  赵叔点头:“知道了,我一律说没有。”
  赵思敏挥了挥手,骑上小电驴绝尘而去。她得快点走,不然豆腐花就没了。
  现在她已经是清河古镇的正式员工了,属于人事部里的一员。
  他们镇子里有很多匠人,手艺都很绝但是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赵思敏主要是就负责这一部分的培训工作。她很喜欢这份工作,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赵思敏在等红灯的时候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忍不住生出感慨。
  她回来也有差不多大半年了,这大半年安平县的变化真的非常大。
  首先是脚下的路在一个月前已经修好了,不仅仅是修得更新了,而且还拓宽了,包括道路两边的绿化也都进行了升级。以前的路虽不至于破破烂烂,但绝对没有现在高大上。
  赵思敏知道这是路小姐去市里和县里争取过来的,而有关部门愿意投入这么大,看来也很是很看好清河古镇的后续发展。
  其次就是安平县的市容市貌。
  以前这儿没什么外来人口,本地年轻人也大多在市区那边工作,街道两边的店以中老年审美为主。但现在,多了奶茶店、咖啡店、汉服店等等一系列的新店铺,很多老店也选择了翻新。整体的市容比以往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再有就是人。
  仅仅是赵思敏知道的,从外地回来打算自己靠着清河古镇做点小生意创业的就已经有好几个了。
  安平县似乎一改以往的暮气,变得有活力起来。作为土生土长的赵思敏,当然很乐意于看到这样的变化。
  她将小电驴停到了古镇右手边的员工停车场。
  从停车场出来之后便能看到旁边的古镇派出所以及消防站,再往前走就是一个综合式的公交站。从市里面来的公交以及大巴都停靠在这里。
  售票处、大门楼还有入口的牌坊,都已经修葺一新,而且撤掉了围挡。
  一切都在昭示,清河古镇马上就要开业了。
  从上个月月底起,古镇里的装修围挡以及脚手架就已经断断续续在撤了,一些提前完工的建筑队也都已经离场。目前还没有撤的脚手架也就只有清河楼一处。
  今天,正好是清河楼撤脚手架,终于可以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人前的日子。
  赵思敏知道,自媒体部的同事们为此还准备了直播。
  这大概也是开业前最后的一次大型活动直播。
  赵思敏紧赶慢赶终于来到了食堂,许多员工都热情地向她问好:
  “赵老师,早。”
  “赵老师,晨安。”
  赵思敏微笑着一一和她们打招呼。她的这些学生兼同事们,虽然很多都没怎么念过书,但家教都是极好的,很讲礼仪。而且很多学的都是国学,说话文邹邹的。
  “赵老师,晨安。”
  她又遇到了将头发高高扎起用小银冠固定起来,显得英气十足的公孙瑾。她身边跟着几个舞蹈演员以及朱帘秀,正有说有笑,在她们身后的是李家三兄弟,皆容貌不俗,神采飞扬。
  他们一进来,赵思敏甚至感觉整个食堂都被加了柔光滤镜,明亮梦幻了好几分。
  大家互相问了好。赵思敏的心中充满了愉悦——这许许多多的美女帅哥,绝对是在清河古镇上班的一大福利,可以抵消加班疲累的那种。
  这里舞蹈演员多,一个个都非常的养眼,年轻貌美。
  尤其是她的很多学生们更是其中佼佼者,盘靓条顺,气质古典。她见过她们演出时的扮相,私以为比很多古装剧里的花旦们都要更美,十分期待她们艳惊四座的一天。
  刘蝉也在食堂吃早餐,他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但因为今天要做重要直播,也难得早早就起来了,转过头去正好看到这一幕。
  他现在觉得清河古镇对于做自媒体的人来说就是个大宝库,里面的金银珠宝简直取之不尽,而且一拿出来绝对经得起考验——都是货真价实的真金!
  这样的场面随便拿手机拍拍,就这颜值,配个bgm发到网上去,不说爆,小火一把绝对是可以的。
  偏偏老板还不让他现在就发,说要保持一点神秘感。
  刘蝉恶狠狠咬了一口包子。他平时可是积累了一大堆素材,就等着开业后发,哼哼,一定要惊艳所有人!
  看了一下手表,他卧槽了一声,也管不得惊艳不惊艳了,拿起包子就往外跑。
  到时间了!
  ……
  田凡是忠实的古建爱好者,也是一位自媒体,主打去各地拍摄古迹与古建筑,很小众的赛道,但是和一些博物馆以及古迹景区合作,也能养活自己。
  一大早上他就起床然后坐在了自己的书桌前,等候着清河古镇官方号的开播。
  他是从测试榫卯那一次开始关注的清河古镇,越挖掘就越对它感兴趣。虽然只是个风景区——这样的以仿古作为卖点的景区,田凡见太多了,但像清河古镇一样云集了大批大师级的工匠而且正儿八经在搞古建复原和修缮还自带科普的景区,真是寥寥无几。
  他很期待今天清河楼的面世。
  打开自己的古建爱好者群,田凡看到有很多人都和他一样也在蹲守:
  【期待,我相信宇文老师和几位向大师傅,一定不会让我失望。】
  田凡立刻确信,这位大概也和自己一样,是忠实粉丝。
  但也有很多人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你们是没见过清河楼没被整改前的样子,那可是典型的以倭代唐的案例。还有,你们是不是忘记了之前那个某某湾,也是说要整改,但最后还是那个鸟样。】
  【我也持悲观态度。可能明显的那些会被改掉,但最后的结果如何不敢保证,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
  田凡忍不住也参与其中,回复他说:【你们要是看过宇文老师之前的讲解就知道,他自己对于以倭代唐也是很生气的,所以我觉得他肯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那个叫“古典建筑鉴赏家”的人又回他:【说的永远比做的要简单。】
  鉴赏家打字速度极快,还不待田凡说什么,他又唰唰唰冒出来一条:【我忽然想起来,之前清河古镇不是说要烧出失传的孔雀蓝釉琉璃瓦吗?后来这事儿是不是也没音讯了?】
  田凡:【之前直播过一次,其实我们都觉得那个颜色已经很好看了,但是张大和张二师傅觉得那个颜色还有些差错,就把那批瓦又毁了,然后主要做绿色的琉璃瓦。】
  【我也看过那次直播,只能说失传的东西真不是那么好复原的,但是我觉得张师傅他们会成功的。】
  鉴赏家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田凡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阴阳怪气啥啊?
  他打字的速度都快了很多,还没发出去,就看到群主冒泡了:
  【咱们这群里都是古建爱好者,有事情好好谈论,从客观理性的角度出发,不要夹杂个人情绪。另外,对现在国内的古建修缮不要太严苛,做得不好的当然可以骂,但是人家这种踏踏实实在做事,都不知道结果是啥样的,不要现在就贷款骂,有点耐心嘛。】
  群主在群里很有威望,而且他的回复可以说很客观了。
  鉴赏家也服气,在群里道了个歉:【是我的问题,主要是被之前那些以倭代唐还嘴硬的项目给气到了。这样,为了表示歉意,清河楼要是整改得当,等古镇开业的时候,我买十张票给群里的朋友们去!】
  【好,兄弟大气!】
  【可以可以!】
  田凡也回了一个点赞大拇指的表情。
  他们聊天的这会儿功夫,清河楼的脚手架已经慢慢在拆了。他感觉今天的直播恐怕得要持续大半天,但现在无聊的就是那么多,只是看个拆脚手架,直播间里的人都越来越多。
  现场有四五个角度的摄影机一直固定对着清河楼,田凡选了其中两个。他不是很喜欢看评论,直接把评论区给屏蔽掉了,一会儿抬头看一下进度,一会儿再低头干自己的事情。
  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等到田凡又一次抬起头,揉了揉自己发酸的脖子时,他才发现自己观察的一侧,脚手架已经拆了一半了。冬季带一点清冷的阳光正好从顶端照耀下来,照在那绿色的琉璃瓦上。
  那一刻,田凡屏住了呼吸。
  过了好几秒,他才长长舒出了一口气,喃喃说了一句:“太美了。”
  暖阳给绿琉璃瓦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点点碎金的光芒似乎唤醒了那一片翡翠绿色,琉璃瓦特有的透亮釉质在阳光下具有了轻盈的流动感,让这一小片已经露出来的屋顶不再只是一个安静的没有生命力的建筑构件,更像是一汪深藏在林中的华美又灵动的湖水。
  他看了一眼群,果然群里炸了。
  【我去!这个绿色绝了!】
  【我怎么感觉这个绿比我之前看过的绿琉璃瓦都要更淡一点?】
  【我也觉得好像浅淡了一点,但反倒更好看了,不像是宫殿庙宇那种稳重感,但是要更灵动了,倒是很适合江南一带的风格。】
  【晋省的琉璃塔上我记得也有这样的绿琉璃瓦。】
  像是翠玉一样,又像早春刚刚长出新芽的嫩叶,被阳光一照,尤为惊艳。
  鉴赏家冒了出来:【这次我是真的相信他们能烧出失传的孔雀蓝釉琉璃瓦了!愿赌服输,感觉我马上就要付钱买十张门票了。】
  话虽如此,但他语气里只有高兴。
  没什么能比一位古建爱好者能够看到一座漂亮的古建要更值得高兴的了。
  田凡:【到时候你可以把票送给身边的朋友,或者是在小地瓜上搞个抽奖。群里的人我相信我是愿意自己买票去看的。】
  鉴赏家:【兄弟这个提议不错。】
  他们本来很多人都在网上默默推广,经常自掏腰包抽粉丝送门票。
  清河楼的直播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拆了整整一天,一直到了傍晚六点,才逐渐把外围的所有脚手架给拆掉,露出了被围了好几个月的楼宇。
  夕阳的颜色更加暖融,带着浅浅的金。
  当看到它伫立在夕阳余晖下时,即便是再没有审美的,对古建筑毫无兴趣的人也都必须要承认,它的美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跨越种族和文化以及时间维度的。
  叶世安和陈世豪站在清河楼下方,仰头看着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