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95节
他松了一口气。
路晓琪身边哪有这么优越的男人?而且这里是杭州,估计是自己看错了……
路晓琪可不知道自己的前男友在剧院里遇到了自己,而且还在心里忐忑许久。
她在后台等着秦韶华和赵飞燕回来。
首演圆满结束,算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开始,秦韶华很高兴,要请大家吃庆功宴。路晓琪与苏隽作为投资方的代表,自然也参加了。
庆功宴上,秦韶华小声透露了春晚的安排:“大概率是有戏的,之前我已经寄过录像去给他们看了。而且总导演我也很熟悉。”
路晓琪顺便提出明年可不可以邀请《踏金莲》去清河古镇演出。
当时她的投资解了歌舞团的燃眉之急,秦韶华自然无法拒绝,她只是担心古镇的戏院条件行不行,毕竟《踏金莲》是需要布置大型舞美装置的。如果不行的话,那舞剧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也破坏了口碑。
路晓琪拍胸脯保证:“你放心,我们的戏院正在修葺,等到时候你可以亲自去看看。”
秦韶华立刻答应了下来。
结果,她话才刚放出来,在杭州待了两天后回到清河古镇,路晓琪就被秦韶华推荐过来的歌舞剧导演找上门来:
“路小姐,戏院什么时候可以开放啊?我们得要实地排练个一段时间才行啊!”
第61章门口集聚了好多人
孙导是秦韶华的同班同学, 在业界也是蛮有名气的。正巧他有个半年的空档期,秦韶华便将他推荐了过来。
他原本是不想来的,但却不过秦韶华的面子, 毕竟后者帮过他好几次。
不过在来了清河古镇后, 孙导忽然觉得此行似乎也不虚——学古典舞出身的, 大多都对传统文化有那么一些了解,孙导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认认真真地体会考察了半个月, 发现这个地方并不是什么山寨景区, 人家正儿八经地投下了大笔的金钱在搞文化复兴, 复原历史。从现在这些工匠上就能看出来。
而且, 在路晓琪给他找来了一波舞蹈演员之后, 孙导更是觉得此处底蕴深厚。
这些演员到底都是从哪儿找来的啊?尤其是那位叫公孙瑾的姑娘, 简直太可以了!不输给秦韶华之前找的那位赵宜主。有了她们,孙导都觉得直接拉出去成立一个专业舞团了,就是人少了点儿。
路晓琪含糊其辞说是从一个倒闭了的歌舞团给找来的, 孙导也只能感叹华夏地大物博,人才济济。
总之,有钱有人,他便愉快的在清河古镇待了下来, 帮忙编排节目。
因为时间紧张,这档舞蹈演出并没有讲究故事性和多大的艺术性,而是呈现华夏的灿烂历史,更像是把不同朝代的舞蹈和音乐、戏曲给串联在了一起,时间在四十分钟左右,主打一个热闹、喜庆、花团锦簇。
孙导为此还发动了自己的人脉,替清河古镇招来了不少的舞蹈演员以及戏曲演员,很多都是科班毕业甚至在剧团里待过的, 素质比去其他景区的要高很多。
他这么尽心尽力的,路晓琪自然也不能慢待。
听到他问的时候,路晓琪连忙安抚:“您别急,那个戏院我已经让他们加快进度了,十月初!我保证一到十一就能交付使用,而且绝对环保无异味,立刻就能用。”
孙导将信将疑:“真的?”
“比珍珠还真!”路晓琪看着他,举起手,“我发誓!”
系统说是三个月,那绝对不会三个月零一天。
孙导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他又问起秦韶华的舞剧反响怎么样,因为忙着排舞,他连首演都没有去,只是送了花篮。
“很不错!”路晓琪高兴地说。
不仅现场反馈好,她后来看了一下网上的评价和repo,也都是在夸赞。
【秦导十年磨一剑的作品,的确值得一观,毫不讳言的说,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值得的演出现场。】
【赞同,舞美出色,演员出色。原本听说是秦导找了个网红来跳女主我还有些担心的,但看了后只想给她鼓掌。实在是太棒了!完全不输于几位首席的水平。】
【最后在金莲上跳舞那段太赞了。我甚至心里在想,如果她是真的赵飞燕就好了,完全可以跳出传说中掌中舞的样子。而且她前期楚楚可怜,后期当上皇后后却威仪十足,气质真的非常贴合。】
【如果说秦导的才华创造出了这出舞剧,但不得不说女主角的演出成就了这出舞剧。】
舞剧爱好者们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粉丝们则充满了热情的将自己当天拍摄的一些高光镜头发到了网上,同样也吸引了很多路人们的注意,数据很不多。
反正在她离开杭州的时候,听说下一站的票也都卖完了。
路晓琪还叮嘱了刘蝉,让他在网上造势,将诸如【女主角真的很帖皇后的形象】【赵宜主就是我心目中的皇后】的言论放上去。
反正,她要让赵飞燕和“皇后”这个形象无限地拉近。最好是一提起皇后,就想到赵飞燕的形象。
孙导又和她聊了几句后就离开了。路晓琪索性去戏院的位置看了看。
蓝色帷幕里是一千五百平方的面积,绝对占据了二号区主街的c位。它旁边的楼也全都在修缮与装修,届时围绕着戏院会有文创店、小吃店等等。
别人看不出来端倪,她在系统里能看到进度条:
“目前改造进度:95%。”
很快便能够面世了。
比戏楼更早完工的是古镇水体的修复,早在八月初就已经完工。如今古镇的河道水质已经十分清澈,工人散了工之后都喜欢三三两两地坐在河边纳凉吹风。
水体修复后,路晓琪又利用古镇的基础维护功能,开始修复古镇的路面,同样是四十五天的工期,已经快要结束。如今的古镇路面,已经没有了石板碎裂和青苔湿滑的问题,就连木质栈道也都焕然一新。
接下来,她会陆续对古镇的绿化环境和房屋破损进行修复。算了算时间,应该能赶上开业,让古镇以一个完美的形象面对第一批的游客。
……
尧市。
在城南科技园桥洞下有一个小摊子,专门做烫粉,没有招牌,但是也开了一两年了,有自己的固定客户群。老板用卤牛肉的老汤做汤底,里面放了牛肉、牛肚、牛杂还煨了萝卜。
有人要粉的时候就抓起一把粉放在漏勺里,往滚烫的汤里烫个十来秒,再提起来倒在已经加了调料的碗里。加上两勺汤,几块萝卜,再烫点青菜进去。有想要吃豪华一点的还可以加一份卤牛肉或者是牛肚。
一到饭点,尤其是秋冬天的晚上吃上这样的一碗烫粉,简直是人间一大乐事。
小周坐在位置上,呼啦啦的将自己眼前的这碗烫粉给吃完了。
好吃!
汤头鲜美,而且米粉是本地特色,顺滑又有点弹性,牛肚软烂又带有一点点的嚼劲。尤其是老板熬的辣椒酱,太香了,放一勺简直把人香迷糊了,又不是很辣。像他这样吃不了太辣的人也都能吃。
小周想了想,又要了一碗:“老板,再给我来一份小碗的,多放点萝卜。”
摊主是一对老夫妻,闻言乐呵呵应下来:“好嘞。”
小周又吃完了一碗,吃完后他也没走,看了看时间,愣是磨蹭到老板招待完了最后一位客户等待收摊的时候才走了过去。
老夫妻中的老爷子一愣:“小伙子,你还有什么事吗?”
小周嘿嘿一笑,递过去一张名片:“冯老爷子,认识一下,我是清河古镇招商部的业务员……”
是的,小周这次过来的任务就是考察尧市名单的那十几家小吃摊。他们前几天的时候把该打的电话都打了,这些实在找不到摊主联系方式的就只能肉身前来了,顺便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是不是真的好吃。
他在吃了第一次之后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冯老爷子给邀请到清河古镇去开店!
真的很好吃!
老夫妻俩听了小周的话,忍不住直摆手:“不去咧,不去咧,清河市离这里太远了。我们夫妻俩年纪也大了,折腾不起了。周经理,您去找其他人吧。”
小周劝了又劝,老俩口还是没有动心,他也只能铩羽而归。
老俩口收拾好了摊子回家。
路上,那老婆婆忽然说:“其实……听上去也不是什么坏事。去的话又不要我们出钱,而且第一年也免店租。”
做路边摊自然有好的地方,时间自由,而且没有店租没有税收,生意好的时候夫妻俩一个月能赚下几万块。但真正做过就知道,其实也很累,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就很狼狈,有的时候还要躲城管。
“你不是一直想要开个店吗?”她越说越觉得有戏,“你想想,咱们去那儿开一年的店,那一年的钱就可以完全攒下来,那不比现在风吹日晒的好?而且那周经理还说有提供住宿,那等于没有开销了!”
冯老爷子沉默,说了一句:“清河市太远了……咱家闺女还在这儿呢。”
“哎哟,你这个死脑筋!”老婆婆恨铁不成钢,“咱闺女还在上大学呢,本来也就一个月才见个一两次。这儿坐高铁去清河市才一个小时,近得很。还不如咱们拼两年,攒点钱到时候给闺女在城里买个房子。”
他们已经攒了不少了。
冯老爷子还在犹豫:“那个清河古镇,谁知道靠不靠谱?要是都没什么游客,那咱们不是白搞了?”
“所以要过去看看噻!”老婆子恨不得敲他的头,嘀咕道,“就你这优柔寡断的性子,也不知道老娘当时怎么就看上你了……”
冯老爷子理直气壮:“孩子都那么大了你说这个!”
他的声音弱了下来:“刚才我都没留他的名片……”
“你真是气死我了!”
“你就说我,你自己也没想着要收名片啊!”
两人喋喋不休的争吵声消散在晚风的吹拂里,吵归吵,身体却依然靠在一起。
第二天,冯老爷子惊喜的又看到了小周。
“老板,再给我一份烫粉,要加牛肚。”小周腼腆地笑。
他还是打算再来试一试。
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清河市以及其他城市。
有人选择了粗暴拒绝:“去去去!别耽误我做生意!我在这儿做得好好的,干嘛要去你们那个破古镇?我吃饱了撑的吗?”
有人选择了婉拒:“不好意思哦,不感兴趣。”
也有人很高兴,问个不停:“真的报销交通费和住宿费吗?只要现场做一次小吃比个赛?那还有其他的钱拿吗”
等到清河古镇招商部的员工们陆陆续续从其他城市回来的时候,十一假期都已经结束了。
作为年底就要开业的项目,古镇里大部分人这个黄金周都是没得休息的,统统赶工。好在老板大方,该给的几倍工资照给,每人还能拿个小红包。因此,每个人做事的都尽心尽力,绝不含糊。
十一刚过不久的第一个周末,清河古镇的试吃会就开始了。
……
廖云云收到了一条短信:【好了吗?我在楼下等你。】
她慌忙回了一句:【好了,马上,等我五分钟。】
放下手机,她问在一旁偷笑的室友:“怎么样?我穿这身没问题吧?”
室友对她伸出大拇指:“包的,迷死他!对了,你们这次约会去哪儿啊?”
廖云云:“去清河古镇,那边有个试吃会。”
室友:“……也行吧,挺适合你俩。”
廖云云拿上自己的小包,踩上鞋子立刻就出门了:“有好吃的我给你带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