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70节

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70节

  路晓琪都看乐了,付费来给她当杂工吗?
  她忽然想起来自己看过的一个新闻,城里人付费去乡□□验割稻子。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新时代牛马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呐!
  ……
  钱博江和张仲景道别,然后和旁边的小姑娘张瑛说再见:“张老师,明天见。张瑛,明天见。”
  张瑛也笑着和他挥挥手。
  她这几天发现张神医的身边忽然多了个跟屁虫,而且,这跟屁虫还是有医学基础的,很快就成为了张神医的得力助手。
  一开始的时候张瑛不禁有些慌,自己的地位要不保了!所以,在前几天她对钱博江没什么好脸色,不过这人嬉皮笑脸,丝毫不以为忤,张瑛也不能伸手打笑脸人。再说了,她心里清楚自己也不过就是个帮忙的,张大夫这里需要帮手,她也没道理对着人冷脸。
  想通了之后,张瑛就发现钱博江的存在简直太好了,他会教她辨认药材,告诉她不同的药材要怎么处理,而且讲得比张神医要更简单好懂。
  两人的相处一下子变得和气了起来。
  张瑛跟着张仲景回到了观脉堂里,进门之前忍不住抬头看了看那个匾额。
  好想一直留在这儿啊!
  有了钱博江的帮忙,观脉堂的第一批中药香囊很快就做出来了。
  苏隽拿了几个放在路晓琪面前:“张大夫这段时间把现在的草药都摸索得七七八八了,又调整了几味药。左边这个是缓解疲乏的,可以随身携带。右边这个是安神助眠的,睡觉的时候放在枕头下。
  “对了,这两日有好几个外地的找过来让张大夫看病,好像都是之前那位汪小娘子介绍过来的。”
  苏特助尽心地汇报着工作。
  “知道啦。”路晓琪深吸了一口香囊,只觉得心情舒畅,“那些香囊呢?就这几个?”
  苏隽:“……都快要被抢光了。”
  第一批也就是一百个左右而已。他在工作群里发了个消息,很快便收到了一堆求购信息。大家欣喜若狂,富二代小庄一开始的时候差点想要全买了,苏隽眼疾手快出台规定,每人暂时限购两个。
  “那给我留二十个。”路晓琪说。
  苏隽沉默了一瞬,算了,她是老板她有特权。
  “行。”
  路晓琪倒也不是给她自己留的,她转头就是宋嫂鱼馆的老食客群里发了个消息:
  【老中医做的中药香囊,有谁要的?有治失眠的和治疲乏的,加起来只有二十个,我好不容易抢到的,算是本群福利哈。】
  宋嫂鱼馆的小程序上线后,很多老食客都只能走预订路线。现在食客群都已经有三个了,人一多就很难抢。最开始的老食客群里难免会有些小小抱怨,路晓琪觉得需要安抚一二,给他们搞点好东西来。
  很快就有人捧场:
  【中药香囊?多少钱一个?】
  路晓琪按五十一个的原价卖,但不包邮。这个价格和市面上同样的相比实在有点贵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只有两三个人要了。
  她啧了一声,不识货啊!
  这时候,一个人冒了出来:【小路,就是你上次说的那个香囊?给我,我要四个,两个治失眠的,两个治疲乏的。】
  说完之后又开始给群友们安利:【这可是好东西,赶紧买,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路晓琪一看,id是“桂花飘香”,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是何桂花嘛。她发誓自己绝对没找何桂花当托,是对方上次在小区看到她,惊呼她怎么短短一个礼拜气色就完全调回来了,问她怎么做到的?路晓琪当然是大力安利这个中药香囊,那时何桂花就想要买,可惜没货。
  被何桂花这么一带,群友们立刻就踊跃起来。
  【何阿姨都这么说了,那我也要。】
  【我也来两个。】
  不一会儿,二十个香囊就没了。
  路晓琪在卖香囊的时候,张仲景正在给汪佳佳带来的病友,也就是小a诊脉。
  钱博江陪着一个身穿唐衫的老头站在他的身后。
  那是他的爷爷钱成海。
  小a,也就是汪佳佳的病友,原名叫陈曦。
  陈美玲看到她第一眼就抱住她说:“孩子,你还和我是本家呢。陈曦,晨曦,多好的名字啊,是初升的太阳,多美。不要想不开,爸爸妈妈会伤心死的。”
  她话还没说完,陈曦的妈妈就流下泪来,最后两家人哭成一团。
  汪佳佳过去就是想让陈曦亲自看看她的变化:“你看,我现在不怎么排气了,而且身上也没有那个味道了。”
  陈曦记得她以前和自己聊天的时候也是在为了身上的气味和频繁排气苦恼,现在看她还真的是好转了。这让她心中又生出了几分期待。
  或许,真的是能很快治好的……
  她的父母不用她说,立刻买了来清河市的车票然后请好了假。别说只要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就是天上下刀子,那也得带着女儿去。
  在陈美玲和汪佳佳的陪同下,陈曦见到了张仲景。
  同一时间,钱博江的爷爷钱成海也从省城回来了。他原本要早些回的,但被省城的医学院拉着去开了几场讲座,这才又多呆了几天。
  回来之后却发现儿子和孙子正在闹别扭。
  钱成海:……
  他当然要问清楚,然后就知道了清河古镇来了个老中医,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
  钱成海听了后暴跳如雷,拿着手中卷起来的书就往钱关山的身上砸去:“你这个只长年纪不长脑子的蠢东西!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就在患者面前质疑她的主治大夫,质疑别人的药方,你怎么能,怎么能干出这么蠢的事情!”
  钱博江在一旁看着,象征性地拦了拦:“好了,爷爷,不要打了。”
  不要打了啦。
  他是无所谓爸爸挨顿揍,反正书打起来又不痛。
  钱成海好好教训了儿子一顿,事后也是深深叹气。他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一个儿子?如果不是为了他,自己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不好吗?还好,孙子还像个样子。
  医术学得怎么样是其次,最起码人得要有脑子。
  他问过钱博江,知道他最近都去清河古镇帮那位老中医做香囊,便也起了前去拜访的心思。钱成海学了一辈子医,向来懂得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道理。如果安平县真是来了个了不得的大佬,那是好事。
  就这样,钱博江再过去的时候就带上了自己的爷爷,然后正好撞到了张仲景为陈曦看病。
  知道这两位也是医生之后,陈曦的家人并没有反对他们旁听。
  “同样是肠胃失调,你的病因却与她的不同。”张仲景看完诊之后,问清楚了陈曦平日的一些症状后,仔细对病人解释,“她是寒热错杂,你却是肝郁脾虚……”
  他解释的时候,钱成海也在后方听得连连点头。
  肠易激的病人他见过不少,曾经有过统计,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人都是因为肝郁脾虚。
  简单来讲,情绪焦虑引发了郁气,集结在肝然后影响到脾,脾脏不能健康地运转了于是又影响到肠道,让肠道内的气机变得阻滞。
  便秘、肠失调就是这样来的。
  然后,情绪便变得更加的恶化了。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钱成海想看看张仲景会给陈曦开什么药方。
  他伸长脖子,看到对方在纸上唰唰唰写了两个药方,是很漂亮的毛笔字而且是繁体。
  钱成海心想,这老先生倒是很老派很传统的做法。现在就连他,也是用电脑开方了。在陈曦和她的家人看来却更加的放心了,写毛笔字哎,一看就很有资历,是高人!
  张仲景也不知道自己只是用毛笔字写了个药方,竟然让陈曦又相信了自己几分,心情也轻松了不少。
  “先服痛泻要方,再服四逆散。另外,每日的饮食也要清淡,早上喝点小米粥……放心吧,你这病其实不难,好好吃药,平时注意调节一下情绪,一两个月就能好转。”
  陈曦猛地点头。
  有汪佳佳这个例子在前,她相信张大夫!
  走的时候她脸上竟然露出了难得的一丝微笑,带着点俏皮对张仲景说:“张大夫,接下来会有很多人过来找您的。”
  他们病友群里已经有好几个人都定好过来的车票或机票了。
  另一边的钱成海注意到这两个经方同样被调整过,而且的确调整的范围还不小。待到送走陈曦一家人之后,观脉堂中只剩下他们几个,他便上前请教:
  “张大夫,我有疑问,为什么不用附子理中汤而要用痛泻要方?”
  张仲景刚刚才与钱成海这位当代老中医聊了几句,陈曦便来了,正觉得没聊过瘾,当下便呵呵一笑,细细与他解释起来。两人索性坐在诊堂里,从这张方子一直聊到了其他。
  谈《伤寒杂病论》,谈经方,谈医理,谈现在的中医教育。
  越聊,钱成海就越觉得惊骇不已。
  这位张大夫的医学造诣之深,远超过他的想象,他对辩证病机以及经典经方的了解,简直到了举重若轻的地步,甚至不比自己曾经见过的几位杏林泰斗弱。
  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名医?
  “张大夫,您的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钱成海感慨,他又试探问,“您认不认识叶大可叶大夫?您的一些理论倒是和他有些相似……”
  叶大可是当今中医界的泰斗人物。钱成海怀疑张仲景与他有关。
  张仲景一笑:“我并不认识这位叶大夫。”
  他知道钱成海想问的其实是自己的师承。
  听说现在的医生学医已经不是师徒制了,而是在一个大学堂里一起学习,而且常常一学就是七八年,十分辛苦。他觉得这样办学的模式实在是好极了,很是向往。早就决定等有空了,一定要去那医院和医学院里走一走,看一看。
  他看向钱成海,决定坦诚一部分:“我所学医术,乃是祖传,并未上过医学院,以往也从未对外公开行医。”
  反正话只是能说这么多,他们爱信不信吧。
  钱成海深吸了一口气,这,这,这……难不成是隐士高人?这个时代真的还存在这样的人吗?
  倒是钱博江,听了他说的话之后脱口而出:“张大夫,那你有行医执照吗?”
  不会吧,不会吧!
  张仲景脸上露出迷茫之色:“行医执照?此乃何物?”
  钱博江和爷爷钱成海对望了一眼,嗯,麻烦大了!
  ……
  “行医执照?”路晓琪在心中尖叫,“你没有把这个也顺便办了吗?”
  她问的是系统。
  系统很无辜:“容我提醒玩家,我提供的只是身份证明。当时宋五嫂开鱼馆的时候,所有证件也都是需要她自己去办的。”
  苏隽有些愧疚:“是我没考虑周全。”
  他根本就没想到这儿行医需要如此麻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