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 第56节
陈盈盈的这份方案很快得到了通过,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她会安排每个人的合同。
她出门后,系统冒了出来:“恭喜玩家,终于从团伙升级成为了团队。”
路晓琪:……你才是团伙!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讨要奖励的机会:“这么重要的成就,是不是得要给点奖励才行啊系统?”
系统:“……请玩家期待一下即将拿到的古镇基础维护功能哦。”
雁过都要被拔根毛,早知道它就不说话了!
星期五的早上。
向家村的人已经习惯了每周七天制,每到周五这一天,向大力都觉得自己的心情变得十分好,哪怕今日连绵细雨的天气都没有影响他的好心情。
因为周六周日是可以休息的日子。
未来世界的休息制度十分的慷慨,每工作五天就休息两天,可以用来做自己的事情。他以前可没这样的好事,每一旬只能休息一日这是铁打的规矩,即便是朝廷大臣也是如此。不过他也从那些来自于外面世界的同事口中了解到,并不是每一个老板都遵守这样的制度,只是路小姐是个好老板。即便是周六日要加班,也会计算加班工资。
向大力发誓,他对路小姐的忠心日月可鉴,期待周五的到来并不是因为他想要偷懒——实际上为了赶工期,周六日他们经常需要加班。尽管如此,每周有两天休息还写在了规章制度上这件事的确让他感到心情愉悦。
在不赶工的周末,他可以做点自己的事情。
他们家的小楼已经收拾出来了。
上下两层的小房子,一楼是厅堂、厨房和一个小天井,楼上有两间卧室,分别给他们一家三口以及自己老娘住,还有一个洗手间,甚至楼梯下面还有一个杂物间。
二楼的窗户和门原本都是坏的,已经被他修好了,换上了新的亮堂堂的玻璃。黄四娘因为怀孕无法前去工作,便与婆婆在家每日收拾,如今整个小楼里窗明几净,完全不同于他以往所习惯的那种室内昏暗的环境。
后来,路小姐又从外面采买了床,他们有了正常睡觉的地方。他将屋子里原有的几张破椅子和一张小柜子修了修,这栋小房子便真的有了家的感觉。
黄四娘一直叨叨着等有钱了再去扯几尺布来做点被面,再做个帘子给窗户挡一挡,要是到时候木料多起来还可以打一张桌子和一个大柜子。一家人的生活便算是齐全了。
几人都非常满意,虽然住得不如以前宽敞,但体验感却要好多了。
这周五早上他来到清河楼,这是他们最近的修复重点,新木头还没到就先把里面的一些老构件拆下来做修缮,同样没闲着。
大家对现在这份活儿都很上心,不用监工也不用提醒,一到就埋头苦干。这时,向明急匆匆来了,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今天吃完晚饭,大家都在食堂待着先别走,有好事儿。”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出声问:“里正,什么好事儿?”
向明一张老脸笑得和菊花一样:“路小姐说,要给咱们发工钱了!”
发工钱!?
所有人的情绪都因为这个消息而振奋起来。
工钱!
他们要有工钱了!
虽然他们是真心觉得给路晓琪干活不用回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但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离不开钱,尤其是他们这群人很多都是有老或有小,更要长远考虑。
所以在前几天,新来的“吏部尚书”陈盈盈——村民们给她的戏称——挨个找人聊天并签订合同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很配合。他们理解这合同就相当于契书,有了契书,以后自己这活计便算是正儿八经定下来了。
在签合同的时候每个人也都知道了自己每月能拿到的工钱。按照现代社会惯例,大家的薪资最好保密,每个人都守口如瓶。但向家村的人可没这种意识,早就兴奋的传开了。
不单单是工匠们,即便是在后方食堂们忙活的女人们老老小小之间的话题都和这个有关。
“听说你家大力能拿到一万多钱呢!”丽娘和黄四娘正在聊天,言语中带着羡慕。
她丈夫向大柱因为受伤住院,回来后到现在都还在休养,只能帮忙做一些轻松的任务,这个月应该拿不到什么钱。而且还要先还一部分的医药费,总不能让路小姐出这个钱。
黄四娘抿嘴一笑,安慰她:“没事的,等你家大柱彻底好了之后就去找里正定级,他和我家大力手艺差不多,应该最后也是拿这个数。”
陈盈盈给工匠们的薪酬除了参考市场之外,还依据了向明向齐给他们评的级。这两位在向家村德高望重,水平最高,每个人都很服气。
黄四娘说着,反倒是觉得羡慕丽娘:“我家大力虽然拿得算是多,但我家四口人,我还怀着孕做不了什么活。我婆婆也就是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家里赚钱的人少,还有阿狸……哎,这日子哪有你们轻松?”
黄四娘本来觉得怀孕没什么,哪有那么金贵?以往大家大着肚子照样下地干活的。但向大力听医生的,觉得这胎艰难能走到现在不容易,死活不让她出去干活,就在家干干家务。
因此,她成了整村除了孩子之外最闲的人。黄四娘觉得自己不是享福的命,就羡慕丽娘这些能找到事情做的。
丽娘与向大柱的其他家人都不在了,自己吃饱全家不愁。而且丽娘只是在食堂的厨房里帮工,竟也和工匠们一样签了契,每个月也能拿到三千块。
“我三千块算什么,杜芳可以拿到六千多呢。”丽娘:“等你生下来了,便也和路小姐去说说,看看还有什么活能干的。”
黄四娘像是想到了,脸上出现奇异的神色,她不好意思笑了笑。偷偷说:“说出来我也不怕你笑话,我这几日看到陈小姐跑来跑去,十分能干,倒是很向往。”
要是她也能干这样的活,那该有多美啊?
丽娘也点点头,“这有啥笑话的,管事娘子呢!谁不向往啊?”
张瑛和向三娘两人也在讨论陈盈盈。
“陈经理可真能干,我看她对着里正还有宇文老师他们,一点都不害怕,而且还能说那么多话。”张瑛眼中甚至带着点崇拜之情,“就连我爹都说,陈经理比起以往他接触的工部管事们都要厉害。”
她们这样的小年轻,更愿意称呼陈盈盈为“陈经理”,这让她们更有融入新世界的感觉。她们喜欢这种感觉。
向三娘小声说:“陈经理的工钱肯定很高。”
张瑛点点头:“我那天听说陈经理可是很好的大学毕业的,全国前五十呢。”
两个女孩子凑在一起羡慕崇拜了老半天。
她们年龄不够,又没有什么手艺,平日也就是帮村民们洗一下衣物,然后清扫一下四号区的卫生之类。陈经理说她们现在还没到工作的年纪,重点是读书。
可是,好想也有钱啊!
到了这日晚上,吃完饭之后新招的员工们都走了,只剩下向家村的人在食堂里坐着。路晓琪从外面进来,手里还拎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看上去平平无奇。
袋子里其实装着一沓沓的现金,新鲜从银行取出来的。
财务很疑惑为什么这些人的工资要以现金的形式发放,她差点以为是老板要逃税而耍出来的手段,还好路晓琪解释得及时,否则新招来的财务就打算跑路了。
她可不想到时候去提篮桥,而且清河市的也去不了提篮桥,更不划算了。
路晓琪只是觉得这些村民们只有实际将现金拿到手中了才会有真实感。银行卡什么的,他们完全没有这个意识,而且也没有手机。
待第一次现金发放后,以后再改为正规银行代发。
所有人都眼神炯炯盯着她桌子上的那个黑塑料袋,知道那里面就是现在的钱,被称为“人民币”的红色的纸币。
路晓琪知道大家的期待,她也没有什么非得要发言几句的老板瘾,开门见山:“叫到名字的就上来领你们的工钱。有不认识的数字或者是不会数的,可以去旁边问苏特助。”
“第一位,向明。”
路晓琪看了看表格上的数字,两万五千八,是扣除了五险一金以及个税后的数字。
向明也是整个向家村拿得最多的人,比向齐多两千块,因为他还负责了一些管理工作。
像他和向齐这样当之无愧的大师级工匠,全国都屈指可数,薪水很可观。如果是在大型项目组,每个月可以拿到月薪四五万甚至更高。
路晓琪觉得向齐向明的水平完全匹配得起这个薪酬,奈何她穷。
但是她也不能给得太少,再三思量后便给开了三万的薪资,再算上其他福利,也是说得过去的。其实市场上签订劳务合同的,很少会有给工人买社保和公积金的,她却坚持要给他们买。
路晓琪并没有因为系统掌握在自己手里就想要压榨这些人让他们拿着低薪资给自己兢兢业业做牛马。她是觉得,系统的金手指那么大,而自己却连这么一点增加的用人成本都承担不了,那她还是趁早别玩这个游戏了。
向明上前来,乐呵呵接过路晓琪递过来的工钱。
财务做事很细心,每个人的钱都用红纸包着了,看上去就很喜庆。
向明拿到手中厚厚一封后,如枯枝一般的手在那红纸上抚摸了好几遍,方才嗟叹一声,眼眶中隐有浑浊泪意,半晌才对着路晓琪弯下腰去:
“多谢路小姐。”
这红纸包着的,便是他们扎根在这个世界的信心和底气。
路晓琪扶起他,笑得眼睛弯弯:“里正无需谢我,这些本就是你们自己靠劳动赚来的。”
向明哎了一声,拿着那一沓厚厚的钱回到了位置上,对着孙子和孙女扬了扬,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学智和三娘想要买什么?爷爷都给你们买!”
“哪能让爹您出钱?”向明的儿子忙说,挺了挺胸膛,“爹爹也能拿到钱,到时候给你们买。”
向明嫌弃地看他一眼:“你嘚瑟啥,手艺再不精进,工钱都要比不上比你小的向大力了。”
这一家人在说话,其余人也陆续去领了自己的工钱。
“向大力!”
向大力的工资在表格上显示的是到手一万五。
向家村一半的壮年劳动力和向大力的薪酬差不多,根据每个月的工作内容略有不同。更年轻的那几个,大概也能拿到六到八千左右——他们的水平只是相较于同村人还不到位,但放在外面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骨干了。
年轻工匠们拿到工钱后眉开眼笑。
他们这些年轻人性格更活跃,这段时间早就和外来的员工们熟悉,知道七八千块在清河市内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水平了,甚至比很多外来的员工都要高。
在大明的时候,这些年轻的匠人们可拿不到这么高的薪酬,也得不到这样的重视。这也是这些涉世未深的年轻工匠们第一次清晰直观感受到自己手艺所带来的价值。
张瑛和向三娘坐在了一起,两人看得十分艳羡。
“你去问你爹了吗?”张瑛偷偷问向三娘。
向三娘点点头,眼里跳动着喜悦之情:“问过了,我爹虽然还在犹豫,觉得没什么必要,不过我觉得他已经在动摇了。等我再磨他一下,肯定有戏。”
两人正在窃窃私语,忽然听到路晓琪喊了她们的名字:
“张瑛!向三娘!”
两人眨了眨眼睛,都怀疑是自己耳朵坏掉了,茫然地对望了一眼,直到看到路小姐正在微笑朝她们招手:
“对,就是你们,还不上来拿工钱?”
张瑛和向三娘像是踩着棉花一样上去了,晕晕乎乎的。
向三娘接过自己那一份,大着胆子问了一句:“路小姐,我们也有的吗?”
路晓琪点了点头:“当然有啊,你们平日里也一直都有在很辛苦地打扫四号区的卫生,有付出就有回报。”
像是帮村民们洗衣之类,算是自家私活,但是四号区那么大,两人连公共区域都一起打扫了,那自然是要给钱的。
“你们现在年龄还不到,不急于工作,正是在学校里好好读书的时候。这就算是你们勤工俭学的收入吧。”路晓琪笑眯眯看着两个妹妹,“自己好好收起来,买点喜欢的东西,或者是存起来以后读书的时候用。”
张瑛和向三娘紧紧握着手里的工钱,心情激动又惊喜,向路晓琪行了个福礼:
“多谢路小姐!”
她们是最后领工资的两个,全部发完后,路晓琪拍了拍手,宣布了另外一件事:“大家到这儿也快要两个月了,如今手里也有钱了,从明天开始,你们想要出镇子看看的,就出去吧。”
她拘了他们那么久,让他们学会了一些基本的现代知识,如今也算是完成阶段性任务了。
路晓琪补充:“不过,因为自由度的问题,你们暂时只能去到县里面。而且,第一次出去还是要注意一点,不要单独行动。你们自己分好组,然后去里正那儿报名。向里正,他们的安全就要麻烦你多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