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64节
顾玺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继续低头记录数据,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他并不在意周围同学投来的震惊目光,甚至没注意到有人偷偷拍下他的实验过程发到了论坛。他来这里的目标从来不是赢得谁的认可,而是——攻略宁一帆。
所以,当宁一帆看完那本《量子场论前沿实验汇编》,来还书的时候,顾玺又若无其事的从包里拿出一本新的硬壳书。
《拓扑量子计算:理论与实验进展》——这是国内顶尖物理研究院的最新内部资料,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宁一帆的眼睛瞬间亮了,手指不自觉地伸向书脊,又猛地缩回来,想起这是顾玺的书。
“你……你怎么会有这本书?”
顾玺微微一笑,直接把书推到他面前:“跟乐言借的,你喜欢可以先拿去看。”
宁一帆的呼吸明显急促了一瞬,但他没有接,而是提醒顾玺:“顾玺,这两本书对考试很有用,我看完后,感觉自己对决赛试题更有把握了。”
全国决赛在即,把重要的复习资料借给别人,可是会培养出竞争对手的。
顾玺闻言抬头看向宁一帆,眼中充满自信:“既然有用,你就尽管拿去看吧,不用担心,多一本少一本影响不到我的成绩。”
宁一帆接过书,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他的眼神从惊喜变成感动,最后定格在一种近乎坚定的神情上。
“顾玺,我一定会报答你的。”
顾玺愣了一下,刚想说“不用”,却见宁一帆已经转身快步离开,背影透着一股莫名的决然。
直到第二天,顾玺才明白宁一帆那句话的含义。
课间,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神色兴奋地议论着什么。
“你们听说了吗?宁一帆和曾庭轩在网上约战了!”
这两个熟悉的名字让顾玺心头一跳,快步走过去:“什么约战?”
一个同学把手机递给他,屏幕上是一个物理竞赛群的聊天记录。顾玺快速滑动屏幕,越看眉头皱得越紧。
物理竞赛精英群(387人)
(三天前)
宁一帆:“xxx你们在搞霸凌吗?在s大的明天都给我正常和顾玺说话,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小镇帅葛:“网上都说他省赛是黑幕,我凭什么和作弊的人说话?”
宁一帆:“你倒是抄个满分给我看看!你的实验数据能骗过双盲评审?要不要现在就去实验室,我陪你测测什么叫真材实料!”
(两天前)
小镇帅葛:“呵!我特意调查了,顾玺中考物理成绩才多少分?高一物理成绩也一般般,突然那么高分,不是作弊是什么?”
宁一帆:“【图片】这是顾玺本次实验考核的原始数据记录和周教授的评语,数据处理误差在0.1%以内,靠的是扎实的实验功底!不懂就别瞎喷,误导大众!”
顾玺的手指顿在那张截图上——那是他昨天随手放在桌上的实验记录,没想到宁一帆会悄悄拍下,还在争执时当作证据甩出。
截图里周教授“教科书级别操作”的评语格外醒目,而宁一帆在对话框里打出的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信任。
(一天前):
小镇帅葛:“轩哥,快来帮我说话!这个人非说顾玺不是作弊,简直没道理!”
一个头像是黑洞剪影的用户加入群聊,备注是“曾庭轩”。
曾庭轩:“怎么回事?宁一帆,你这么维护顾玺,是他朋友?”
宁一帆:“我是凭事实说话。顾玺的实力有目共睹,容不得你们造谣抹黑!”
小镇帅葛:“轩哥你看,他就是顾玺一伙的!顾玺那家伙肯定用了什么手段收买他,或者……他们本来就认识,一起作弊也说不定呢?”
曾庭轩:“宁一帆,空口无凭的事实不算事实。我看过顾玺以往的物理成绩,说实话很差,我不相信他一学期就能考满分。”
顾玺:“……”
以前为了骗柏瑾之,数学物理故意控分,这算是被自己的回旋镖打中了吗?
宁一帆:“曾庭轩,你非要杠是吧?顾玺的实力,不是你随便敲敲键盘就能否定的!”
曾庭轩:“哦?那你说怎么证明?难道要我也去s大特训营围观他考试?”
宁一帆:“不必!一个月后的全国物理决赛,就是最好的证明场!敢不敢和我在决赛场上一决胜负?”
曾庭轩:“有意思。你想怎么比?”
宁一帆:“很简单:决赛成绩,无论是理论还是实验,只要我总分超过你,你就当着全国记者的面,给顾玺公开道歉,承认你对他的污蔑!”
曾庭轩的回复带着冷笑:“好啊!要是我赢了,你和顾玺就一起站出来,承认你们是靠作弊拿的成绩!敢不敢赌?”
“有什么不敢!”
最后一条是宁一帆发送的“全国决赛见”。
顾玺瞳孔地震,不是……一帆你和曾庭轩打算在决赛干什么?
你们不是在这场全国物理决赛上成为好兄弟的吗?
作者有话说:不好意思,这几天感冒了,喉咙发炎,头晕晕的,大家也要注意身体呀
第82章
曾庭轩, 顾玺未来的同事、朋友之一。
当然,人有亲疏之别,顾玺与柏瑾之、韦乐言的关系更亲近;曾庭轩与宁一帆也更好, 两人是自高中就结识的挚友,几乎无话不说, 志趣相投。
据说两人相识于高二的全国物理竞赛,共同参加国际物理竞赛, 后来又共同保送入同一所大学。
虽然专业不同,但硕博都在同一所学校,工作又进了同一所研究院。前世十几年的友情, 两人从没闹过矛盾。如今还没开始,貌似就因为他出问题了。
顾玺将手机还给同学, 匆匆找到正在图书馆看书的宁一帆, 单刀直入:“一帆,你和曾庭轩打赌的事, 我听说了。”
宁一帆抬起头, 微微皱眉:“我本来不想告诉你的。”
顾玺明明学业优秀,却老被人在背后编排成绩作弊,宁一帆怕影响他心情,导致他考试失误。
“反正你肯定能拿高分,狠狠打那些家伙的脸。”宁一帆笃定道:“到时我会揪着那个叫曾庭轩的家伙,当全国记者的面向你道歉。”
顾玺摆摆手:“那倒不必……而且,你认识曾庭轩吗?”
“听过他的名字,不认识。” 宁一帆道。
两人都是中学时就参加各种竞赛的学神,都听过或在获奖名单见过对方名字,只是不在同一赛区,没见过面。
“我觉得你们……嗯……有很多共同点, 所谓不打不相识,也许到时候能成为朋友呢?”顾玺小心翼翼劝道:“没必要把打赌的事放在心上,免得影响你们的友谊。”
“想多了,我不可能跟那种随意污蔑别人的家伙当朋友。”宁一帆斩钉截铁道。
知道宁一帆是为自己义愤填膺,顾玺心里有些无奈,又有些暖意。宁一帆的信任让他感动,但这火药味十足的“打赌”显然只会加深矛盾。
他拍了拍宁一帆的肩膀,没再多说什么,心里却开始盘算:怎么才能让这两个同样骄傲又固执的家伙,别再针锋相对?
宁一帆这边劝不动,顾玺想了想,打开笔记本电脑,输入刚才记住的q号。
顺着社交平台的关联信息,追踪蛛丝马迹,最终定位到了一个名为“极客工坊”的理工技术交流论坛。
访问痕迹显示曾庭轩的q号经常登录这个网站,是这里的常客。
点开链接,发现是一个界面简洁的论坛,没有花哨的装饰,只有密密麻麻的标题,充斥着《量子纠缠观测新方法探讨》、《基于fpga的高速信号处理实现》、《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优化》……这类专业标题。
滚动鼠标,顾玺发现帖子的讨论深度和专业程度令人咋舌,参与者的id后缀常带着“博士”、“工程师”甚至“研究员”的头衔——这显然是一个汇聚了顶尖理工科头脑的专业领域。
顾玺很快在一个“物理实验与探索”的子版块找到了曾庭轩的痕迹。他的id是——“探索者曾”。
与论坛里那些高深莫测的讨论相比,曾庭轩的发帖透着一股稚嫩却执着的学生气。
他分享着自己在学校实验室完成的“测量重力加速度改进实验”,兴奋地描述着数据,又苦恼地列出误差分析;他提出关于“如何精确计算斜面上物体摩擦力与角度的关系”的问题,措辞严谨,却明显带着高中生的知识局限。
然而,这些帖子大多石沉大海,偶尔有零星的回复,也只是简短指出“基础教材有解”或“实验设计有缺陷”,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一个高中生。
顾玺沉吟片刻,注册了一个新账号,id就叫“解惑者”。
他点开曾庭轩最新标题为《斜面摩擦系数精确测量实验数据偏差大,求教!》的帖子。昨天刚发的实验数据,目前还没人回复。
顾玺看了看曾庭轩的疑问和实验记录,指尖在机械键盘上轻敲:“看到你的数据了,很棒的尝试!特别是你记录了不同角度(θ)下的实际加速度(a_obs),这比单纯测力更直观。”
他首先肯定了曾庭轩的用心,继续道:“不过,对比你计算的理论加速度(a_cal = g sinθ),偏差确实存在,而且角度越大,偏差似乎越明显?”
他没有直接给出课本公式,而是从曾庭轩的实验数据入手,分析了误差可能来源,指出他忽略的空气阻力影响,甚至模拟了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曲线图。最后才导向那个简洁的物理公式,并解释了公式成立的边界条件。
回复逻辑清晰,深入浅出,既肯定了曾庭轩的探究精神,又精准地解答了他的困惑。
没过多久,系统提示音响起。“探索者曾”回复了,字里行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解惑者老师!太感谢您了!您分析得太透彻了!我之前完全没考虑到空气阻力的影响,难怪数据总是对不上!您真是帮了大忙!”
顾玺回复:“客气了,我也只是个物理爱好者,有空互相讨论。”
难得遇到一位肯搭理他的老师,“探索者曾”接连私信了好几个积压已久的问题:关于电磁感应实验中线圈匝数的优化、关于自制光谱仪的分辨率提升、关于一个看似简单却困扰他许久的波动叠加问题……
顾玺都一一耐心解答。他的回复总能切中要害,既能解答问题,又能巧妙引导曾庭轩的思路,让他豁然开朗。
短短两三天,曾庭轩的感激之情已溢于言表:“老师,跟您交流真是受益匪浅!感觉思路都开阔了!没想到在论坛上能遇到您这样的好人,您一定是工程师或教授吧!”
顾玺知道已经初步获得曾庭轩的信任,他回道:“我不经常上这个网站,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加个好友。嗯,我拉个群吧,我有时也会和朋友一起讨论。”
曾庭轩当然愿意,于是顾玺建了个群,暂时只有他和曾庭轩。
“老师好!”曾庭轩一进来就打招呼。
顾玺算了下两人的年龄,他比曾庭轩大一个月:“我也是个学生,叫我学长吧,我姓顾。麻烦群头像和呢称改一下,我喜欢统一。”
顾玺对曾庭轩道,同时将自己的群呢称改为“物理-顾”。
曾庭轩秒懂,马上给自己改名为:“物理-曾”,顺手换了个风景头像。越发感觉顾学长像个老师了,群呢称还要求统一。
——当然,其实是顾玺怕他和宁一帆入群后发现是对方,又吵起来。
物理-顾:“我也会拉其他人进来,都是学物理的,可以互相交流。”
物理-曾:“好。”
午休时间,趁着宁一帆不忙,顾玺对他道:“一帆,我和朋友建了个物理小群,经常在里面讨论些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你有兴趣加入吗?”
宁一帆正在看书,手中捧的是向顾玺借的新书《费曼物理学讲义》。听到顾玺的话,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问群里都有谁,直接伸手从桌肚里摸出自己的手机,动作利落地解了锁,看也没看就塞到顾玺手里。
“行啊,拉我。” 他的心思显然还在那本摊开的讲义上,对别的事毫不在意。
顾玺接过宁一帆的手机,把他拉进群。然后,他点开宁一帆的群呢称,将他改为“物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