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这一刹,他有一种预感:这将是最后一次见到他们。
  地面开始震颤,随之是被挤压变形的天花板。
  阿西尔逃生的本能被激活,他身旁那个脏兮兮的小男孩也用刚擦过鼻涕的手蛮横地抓住了他的胳膊,没有给他嫌恶或避开的机会,就将他拖进了通道里,带着他朝尽头的避难所方向奔跑起来。
  崭新的皮鞋有些夹脚,不利于运动。阿西尔刚跑了百来英尺就滑倒了。等他看到那个小男孩也滑倒了才意识到并不是新皮鞋的问题,而是这条应急通道遭到了攻击,正在向下塌陷。
  掉落的重物劈头盖脸的砸下,四处都是呛人的灰尘与大小不一的碎块。阿西尔尽量抱住自己的脑袋,按照应急演习里学到的方式,翻滚着四下躲避。
  等震颤暂时平息,他才抬起头来。
  前方那个小男孩远比看上去灵活,已经匍匐着向前。
  阿西尔效仿对方的动作,跟在后面狼狈地前行,直到脚被卡在了原地,再也无法向前一步。
  小男孩很快察觉到阿西尔并没有跟上来,当即匍匐着爬回到他身边。
  比刚才更为强烈的震颤传来,就像上方有什么体型庞大的生物在原地用力踩踏地面。
  指数级的冲击力让人造建筑顶部不堪重负,随时可能彻底垮塌,将他们俩个活埋。
  小男孩急忙爬向远处,在阿西尔以为自己要独自面对死亡时,对方又带着几条细窄的隔板爬了回来。
  对方迅速在阿西尔和自己的头上搭起一个拱顶支撑顶,在坍塌的悲剧到来前成功帮他们免于被活埋的结局。
  阿西尔有些佩服地看着对方。
  可真正麻烦的是,他的脚踝还卡住在裂缝里,即便那个小男孩想尽办法拖拽,也没办法帮他挣脱出来。
  “或许只能砸碎脚踝了。”阿西尔冷静地说。
  小男孩一脸惊恐:“你脑子里装的都是狗屎吗!?”
  阿西尔瞪向对方:“我只是遵照应急手册里写的……”
  “这可是你脚!”小男孩指着阿西尔,脏兮兮的脸上写满了怒不可遏,“如果砸碎了,你就没办法跟我一起逃跑了!白痴!”
  “……”
  阿西尔不得不承认对方说得有一定道理。
  “而且书上写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对的,只是一种知识索引。”小男孩振振有词,“是为了让看书的人对未知的东西产生兴趣。至于具体是什么,要通过亲自去实践才能得到答案——给我点时间……”
  在小男孩啰嗦的过程中没忘记继续用手边的东西加固拱顶,但上方落下的碎块太多,终归无法继续支撑。
  一切塌陷下来的刹那,小男孩终于停止了喋喋不休,紧紧地护住了阿西尔的脑袋,说:“没事的。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
  阿西尔没感觉到疼痛,却听见自己用微颤的声音问了对方个不合时宜的问题。
  “你叫什么名字?”
  “比奇拉。”对方吸着鼻子说,“比奇拉·萨谢尔。”
  ……
  比奇拉·萨谢尔。
  阿西尔默念地同时已经睁开眼睛坐起身来。
  十多年过去了,他依旧会梦到矿区出事的那个瞬间。
  只是区别于其他亲历的人,对他来说不仅限于悲剧,也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噩梦。
  后来他们二人在学校里重逢时,阿西尔显然因为体型问题而没能认出对方。哪怕对方说出名字,他依旧花了很久才勉强把那个脏兮兮的凶恶小男孩跟那个高宽相等的“球体”划上等号。
  冗长地叹息过后,阿西尔终于离开床走到窗前。
  常年的灯火管制让大部分区域都是一片暗色,目之可及的范围只有医院灯火通明。
  第27章 ii:迁徙之史.2.2
  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一个事实却始终存在:从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开始,从土地到资源再到金钱与权利,从人类自愿拥抱贪念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会不断去争夺一切。人们因此无法摆脱纷争,战争也就成为历史里唯一共通的部分。
  地球上最后一次“世界大战”的出现让人口总数下降70%并导致远胜于黑死病过后的严重全球性劳动力匮乏,但这却为沉寂已久的产业革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史称:第六次产业革命。
  全方面覆盖的智慧城市与商用的ai得到了全方位量产与应用;微缩生物芯片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大脑”后解决了语言交流障碍;原子级技术的飞跃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也为宇宙航行打下基石;最后是人工子宫的普及与跃迁设备的成熟,让人们获得了不止是半个或一个世纪和平时期,而是将近十个世纪的和平发展与人口红利。
  公元3222年,地球总人口突破两百亿,“深空拓展迁徙计划”在人口与技术的双重保障下正式启动。
  公元3233年,无以计数的太阳风帆跃迁船载着人们离开地球,驶入畅通无阻宇宙航路,开启人们期待已久的星际迁徙,让“星辰大海”成为人们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
  根据最后一份留存的以“公元”为历法的史料记载,人们经过了100年的太阳系探索,300年的银河系探索以及500年的“泛星际自由航行期”后,终于被一片无法探知其尽头的由无数黑洞衔接而成“黑海洋”拦下。
  无论跃迁多少次人们都无法跨越“黑海洋”,无数探测ai同样有去无回。
  此后将近百年的时间里,“黑海洋”始终如一,而人们也始终一无所获。
  由此,人们确定了宇宙边缘的存在。
  距离人类初次进入宇宙已经过去数千年,这个发现无疑让人欣喜,也让人们失落。
  由于法律严格禁止制作与人相似度高于50%的类人形机器人,从根源上杜绝了“人类制造人类”的伦理驳论与恐惧;由于ai根本就无法彻底控制不断进化的人类情感,ai始终都人类最忠诚的“辅助者”,而没有出现ai集体反叛的情况出现;仿真人技术虽然已经彻底成熟,却因为昂贵的成本与被科学伦理委员会严格监管,让每一次的“诞生”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类想象中应当存在于宇宙各个宜居星上的外星人与地外文明,无论是现在还是曾经存在过的任何痕迹都找不到。人们终于不得不面对比“宇宙存在边缘”更为震撼的另一个事实:人类始终孤独。
  但,有些许遗憾的结果并不能掩盖“迁徙计划”已经成功的事实。
  人们停下了探索的脚步,着手宜居星的开发与改造,搭建新的宇宙社会秩序体系……一切似乎就此尘埃落定,直到有一群人公开宣布:我们不会驻足于此。
  他们不在乎“宇宙探索”以外的任何事,他们人生唯一的目的与意义就是继续探索。哪怕传统的跃迁技术无法跃过“黑海洋”,他们依旧想方设法的尝试,就为了探知是否还有更广阔的宇宙。
  恰如人类在地球上仰望星空,不知不觉就想在其中航行。
  他们被称作:无尽宇宙探索主义者。
  “探索者”随着时间而越聚越多,漫长的研究与筹备也是。直到他们再度理所当然的踏上旅程的那一刻,留下来的人们目送他们的舰队消失在“黑海洋”中。
  百年后,也可能是数百年后,当留下的人们逐渐遗忘了“探索者”,他们却在继续探索。
  通过数代人的积累,奇迹终于再度降临。
  “探索者”们成功穿过了“黑海洋”,来到一片颠覆了过去诸多认知的未知宇宙域。
  它被称之为:外宇宙。
  “外宇宙”的人们很快找到了能与留下来的那些“内宇宙”的人们重新建立通讯的方法。
  他们彼此交换各类信息后,“内宇宙”派出的舰队终于成功抵达“外宇宙”,而那些“探索者”则决定继续启程。
  航行直到他们又遇到了一片“未知海域”。
  区别于之前,这次挡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黑洞,而是一片充斥着强电磁爆的星云团。
  放出的探测ai和所有的电子设备都被“星云海”轻而易举的无效化,甚至包括原本在“黑海洋”里使用过的方法也无法在这里奏效。
  束手无策的局面持续了很久,导致探索者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即便不返回“内宇宙”,也要留在“外宇宙”。毕竟内外两边虽然有“黑海洋”作为航行阻碍,却能与“内宇宙”保持联络,也有很多宜居星,非常适合定居。
  另一派正好相反,无论如何都想要继续探索。
  “为了人类天生就拥有的无尽好奇心。”他们说。
  他们自称为:无尽宇宙探险主义者。将无法确定是否存在的目标命名为:新宇宙。而后就毅然驶入了充满未知的“星云海”。
  根据“外宇宙”传回“内宇宙”的相关记录证明,随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批自发组织并前往“新宇宙”的探险队。人数少则万人,多则数十万,却无一例外都彻底消失在了“星云海”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